新疆草业现状可持续措施

点赞:22721 浏览:10480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加快新疆现代畜牧业发展,结合新疆草业生产实际,对新疆发展草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论述了在新形势下新疆草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关 键 词】新疆;草业;可持续;宏观远景

新疆是一个农牧业大省,是我国第三草地资源大省,天然草地占国土面积的34.4%,为耕地面积的14.43倍,林地面积的8.06倍,是新疆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农牧区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0%,作为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牧养着新疆家畜(不包括猪)总数的一半以上,草业的发展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牧民增收问题,更直接关系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研究新疆草业可持续发展和发展前景是很有必要的.

1.新疆草业情况概述

1.1天然草地:新疆草原,总面积达5725.88万公顷,可利用面积4800.68万公顷,是我国第三大草原省区,草地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和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边缘及河流沿岸;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草地季节利用明显,全疆约有70%以上的牲畜不同程度在草地放牧,包括四季、三季或二季在草地放牧.另外,还有几千万亩的农林副产品可以利用.形成了其独特的温性荒漠草地类型及山地草地类型的多样性,平原荒漠草地与山地不同类型草地共同组成了完整、严格的季带,成为新疆草地利用的特点之一,新疆有野生牧草种,约占全国牧草总种数的43%,尤以菊科、豆科、黎科牧草种类丰富,是新疆牧草资源的特色.广阔的草原不仅为新疆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祖国西部边陲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1].

1.2人工草地:新疆具有发展人工草地的良好条件,但受到水资源的限制,其人工草地发展比较慢,只有50万公顷,约为内蒙的20%,甘肃的65%.

1.3草种:新疆有着生产种子的良好气候条件,日照长,太阳能资源丰富.象北疆的紫花苜蓿种子,籽粒饱满,色泽澄亮,奇台布、尔津县的“新苏一号”苏丹草种子,千粒重达到普通苏丹草种子的1.5倍,伏地肤、鸭茅等种子,无论品质还是发芽率都高于其他省区同类品种.新疆草种类资源居北方各主要牧业省区之首,可牧用的植物有多2900种,其中优良牧草380余种,世界上被公认的品种几乎都有,有些品种在品质上驰名中外.但由于生产及管理不善,种子质量逐年下降.目前,我区牧草种子主要依赖外地的供应,每年经新疆牧草种子质量检验中心检验的入疆牧草种子就达1000t左右[2][3].

1.4新疆草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4.1天然草地退化严重.“立草为业、草业先行”的指导思想和“加强保护、扩大改良、合理利用、重点建设”的草原工作方针贯彻还不得力.尽管新疆有着丰富的草地类型和良好的牧草品种,但由于长期忽视草原建设及滥牧,对草原的多头管理,草原执法难,造成毁草开荒.滥挖草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使草原遭到毁灭性破坏,加之大面积的开荒耕作以及挖矿采油等造成天然草场的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对牧民的补偿不能落实,影响牧民的积极性.目前,新疆草地退化面积高达2300万公顷,严重退化而积达到670万公顷,草地年退化速率几乎达到29万公顷,与此相伴的是草地生产力迅速下降,单位面积草产量及种子产量比20世纪60年代下降近乎45%[4][5].

1.4.2草地长期投入不足,建设缓慢.牧业、草业的投入只占全区投入的1%左右,占大农业投入的7%~8%,但牧业产值占大农业的25%左右.人工草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牧民定居建设更是一个薄弱环节,没有专项建设资金,致使定居和草原建设速度缓慢.据各地州调查,现留给牧民定居的草地,改造难度大,水、电、路建设十分困难.我区大部分牧民定居的资金靠牧民自筹,牧民负担过重.正如原农业部部长何康视察新疆牧区时所说“三多三少”现象,即产出多,投入少,要得多,给的少,讲得多,落实少[6].

1.4.3草地分布不平衡,草畜矛盾尖锐.新疆地域辽阔,农业自然资源分布差异较大,加之受资源、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影响,形成了南北疆在发展上的差距.北疆地区借以良好的草业发展基础和劳动者素质相对较高,无论是生产,还是物质技术投入和牧民收入都高于南疆地区.而南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草地资源贫乏,人均占有可耕地又少,牧民收入长期低而不稳,贫困人口所占比重较大.且四季草地不平衡,草畜矛盾尖锐,尤其是冷季饲草不足.据测,新疆草地载畜能力只有3,202.77万头(只),但至20世纪末,我区牲畜已达4,525万头(只),远远超过载畜能力.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直接影响新疆草业的腾飞发展与牧民整体同步进小康的进程[4].

1.5新疆畜牧业发展及畜产品产量基本情况:新疆有许多优良畜种驰名全国,如新盗细毛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阿勒泰大尾羊,新疆羔皮羊,新疆绒山羊,新疆驮等.无论是从肉食上还是毛用及乳品上,新疆畜产品都有很大的优势.

纵向来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区主要畜产品产量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横向比较,我区畜产品市场占有率一直处在全国比较低的水平上,人均畜产品占有量与内地畜牧业发达省市区相比差距很大.2007年,我区肉类总产量169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奶类产量202万吨,占全国总量的5.5%;禽蛋产量27万吨,占全国总量的0.9%.2006年,我区人均肉类占有量77公斤,人均奶类占有量88公斤,人均禽蛋占有量13公斤.而同一时期,内蒙古人均肉类占有量90公斤,人均奶类占有量363公斤,人均禽蛋占有量21公斤.作为全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目前我区畜牧业发展水平,特别是畜产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距应有的水平相差甚远,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树立现代大市场观念,切实把增加畜产品有效社会供给摆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提升新疆畜产品产量.

2.新疆草业可持续发展

2.1草业的发展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是新疆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经济、技术等多方面问题,但是在具体措施上,发展草业是重要切入点.走农、草、畜结合道路,即草地农业的道路,应是新疆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长远方针.在世界上,一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标志,我国平均只占到30%.从新疆农业发展现状看,总体上讲有了很大发展,经济、农民收入一度有所增长,但这种增长的持续性与效益性逐渐在动摇,在经济与生态上暴露出的危机日益突出.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问题、食物安全性问题、土壤肥力衰减及其荒漠化问题、白色与农药污染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单一种植业结构的持续发展问题,以往和现行农业发展模式,已难以解决存在的这些矛盾,必须重新调整农业发展模式,树立新的发展思路.

新疆草业现状可持续措施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畜牧业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发展草业,在农区推行粮食—饲草料—经济作物“三元”种植结构,农、牧区间以草地农业系统为依托,通过物质、能量交流实行广泛的系统耦合,保持植物生产与动物生产有机联系,对农业新技术革命和持续发展有不可取代的重大作用.

2.2草业的发展关系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新疆是我国主要牧区,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受资源限制,各地州基本均都到了发展极限;农区畜牧业多为秸秆畜牧业,生产水平低下,效益不高.新疆要把畜牧业做强做大,要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实施新的草业发展工程,开发新的饲草料资源,是畜牧业发展和畜产品安全的重要保证.

2.3草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社会进步与繁荣:新疆是我国第三草地资源大省,天然草地占国土面积34.4%,为耕地面积的14.43倍,林地面积的8.06倍,是新疆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作为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牧养着新疆家畜(不包括猪)总数的一半以上.2004年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达到25%.从总体来看草业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对于其他产业不是很高,但它对人类文明与发展、社会进步,特别是对依赖于草地生存的少数民族兴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草地是当地生产发展的主要生产资料,广大牧民的经济活动迄今为止仍然主要依赖于草地,草地畜牧业是这些民族的传统经济和主体产业,是物质生活和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草地兴衰,直接关系到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进步与繁荣,牧民能否奔小康和生态安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也直接关系到西部大开发地区经济振兴,缩小地区间差距宏伟蓝图的顺利实施.

草业经济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是一个农牧业大省,农牧区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0%,农村经济的发展,农牧民增收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过去一段时间内,新疆主要农产品和比较效益一直处于低而不稳的状态,从2003年开始,国家对主要农产品进行了适当调整,农民得到了一些实惠.但从长远发展来讲,仅从政策上来调控,以政策替代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终究会受到限制.目前,新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各省区的排位中仍处于较后,改变这种状况,除了继续坚持已有特色农业的发展,还应大力发展草业,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完善二、三产业,可实现多环节、多层次、多领域的增值增收.还可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优化资源配置.发展草业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边疆安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

3.草业发展对新疆的特殊意义

3.1全国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业,新疆更为突出.现在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已经深深意识到这个问题,要使农牧民富起来,关键在发展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牧业的重中之重在于发展草产业,包括:牧区草业、农区草业、林区草业、沙区草业、渔区草业.

3.2对草业应该有个新的看法,要用生态学的概念重新认识草原.使草地产生出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化合物,供家畜、动物食用)与环境(覆盖地面,保护土壤免受侵蚀)协调的最高生产力.

3.3新疆生态建设中草业起着骨干作用.新疆属于干旱地区,尤其占5/6的平原地区,除了部分河流两岸外,大多属于荒漠、半荒漠植被,都以草本植物为主,也有部分灌木.有专家认为,从生态作用而言,草与林各有千秋,不可厚此薄彼.应该合理的建立草林灌木复合植被,既促进牧业等生产发展,又保护了环境,达到生态平衡.

3.4国家农业部最近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西部地区特色种植业产品生产历史悠久,产品质量好,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所以,向西部推荐重点发展五类特色农业,其中有一项就是“草业和草地畜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在国内外草、畜产品需求量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发展草业是新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6].

4.草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4.1改革现行草业运行与管理体制.目前新疆草业的运行与管理体制还难以适应加快草业发展、建设现代草业和市场化对产业进行灵活、有效宏观调控的要求,也不适应充分调动广大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和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因此,自治区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草业发展、建设、运行与管理的支持与宏观调控力度,对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和生产资料的供应、草业生产、草畜产品流通以及产品国际国内贸易实行统管,财政、金融、工商、税收,土地管理、水利、交通、电力等部门,政策措施都应给予扶持,以真正实现草业的两个根本转变.

4.2建立人才、科技保障体系,积极推进草业科技进步.无论是当前还是在今后,在草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长,保持可持续发展和向现代化迈进的进程中,科技进步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重视和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草业发展中的作用,一方面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在重点领域进行科技攻关,为草业的发展和产业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要重视基层生产者人才的培养,提高接受和应用科技的能力.重视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在饲草料新品种的开发、生产、加工、利用转化,病虫害防治、集约化养殖等方面增加科技含量.同时,要加强科技普及工作,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效率.

4.3大力推进退耕还草,增草增畜.牧区要大力推进高产优质高效的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对被开垦的草地及摞荒地加快发展人工种草和恢复草地植被,山区旱地全部退耕还草,农区特别是南疆要大力推广新和县林荫带种植苜蓿带的生态发展模式,把现有种植业中将一部分中低产田,一部分风险棉区和一部分效益比较低的其他种植业区域,发展苜蓿等优质饲草种植,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力争用3~5年时间使全区农业种植业结构中,苜蓿等饲草的种植比例由现在不足5%提高到15%,使全区棉、经、草比例尽快达到4∶4∶2的比例[7][8].

4.4加大对草业的投入,大力发展人工草场种植.根据自治区2008年7月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改善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要大力发展优质饲草料种植.一方面,要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青贮玉米、饲料玉米和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的种植面积,建立“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模式;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饲草料优质高产技术,加强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建设,积极发展草田轮作、玉米复播和牧粮、牧林间作套种,提高饲草料种植的技术水平和单位面积的产出率.二要加快高标准饲草料生产基地建设.畜牧业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个1000万亩”饲草料基地建设的要求,其中在农区新建一千万亩优质饲草料基地.今后,自治区土地整理项目恢复的基本农田,主要用于种植饲草料,新开发土地的60%以上要用于饲草料生产.三要加快推进以水利为中心的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效益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人工草场、采取舍饲和半舍饲圈养、实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制度以及实施围栏封育、退牧还草、休牧育草、减牧增草等一系列措施,减轻草场压力,增强草场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能力,从根本上遏制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提高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四要切实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推行暖季放牧、冷季舍饲圈养这一举措作为一项革命性的、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重大措施来抓,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拿出切实可靠的配套办法,积极稳妥、持之以恒地予以推进,力求把这项措施抓实、抓到位、抓出成效,彻底改变我区草原畜牧业粗放养、低效益的状况.


4.5进一步完善草地承包责任制.在新疆90%以上地区实行了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多数地区没有完全做到家庭承包制,部分草地利用仍存在着无序利用和无人建设的状况,这不利于草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建设发展.需要进一步做的工作,主要是稳定牧区草地的承包关系,要赋予牧民长期而有保障的草地使用权和转让权,同时也明确牧民有建设与保护草地的责任.要制定《草地承包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牧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使用草地的责任,妥善处理好草地使用权50年不变和承包期内人地矛盾变化的关系.

4.6完善草业立法,健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草原法法律法规的配套建设,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宣传车、培训班、街头咨询及公告等多种形式,开展深入的宣传教育,逐步增强和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依法保护草地的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为草地保护和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基层草原保护和执法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执法与怎么写作意识,全面推行草原监理制度,充分发挥草原监理的职能,为草地的保护与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