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协调问题

点赞:25047 浏览:11805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会计的差异对各国处理同一问题会产生很大影响.国际会计协调问题是由经济全球化而引发的,而加强国际会计协调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全球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

[关 键 词]国际会计;协调;政策建议

一、国际会计协调的内涵

国际会计协调是指对各国会计规范和会计信息的差异程度加以限制,从而增加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的过程.为正确、完整地理解国际会计协调的内涵,我们应注意把握以下关键内容:

(一)协调是一个过程,它将不同的会计实务整合到一个有序的框架之中,并产生协同的效果.毫无疑问,协调的过程始于对不同会计系统的研究和对比,以确定它们的异同,然后才能设法将这些不同的系统整合起来.由此,会计国际协调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比较-协调-标准化-统一性”.

(二)国际会计协调不是国际会计标准化,而是指各国会计规范和会计信息向接近的或一致的方向努力.国际会计标准化,即全球共用一个统一的会计与报告标准,从实践操作角度讲是不现实的.而国际会计协调意味着在增进信息沟通的情况下对不同观点进行调和,是一种较标准化更为实际,也更讲求调解的方法.

(三)国际会计协调的目的是追求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为了满足多方面信息需求者的需要,各国都建立了一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来约束企业的财务会计和报告.要使各国企业间的财务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就必须对各国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协调.因此,国际会计协调的直接对象和内容是协调各国的会计规范.

(四)国际会计协调是建议性的,而非强制性的.它是参与协调各国共同协商的结果,其最终方向是使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二、国际会计协调的必然性

随着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会计的差异对各国处理同一问题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国际会计协调问题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而引发的,而加强国际会计协调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全球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国际会计协调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如果交易双方都依据协调一致的会计准则来编制报表、披露财务信息,会有利于双方的了解、沟通,从而达到加强合作的目的.

2.有利于促进国际投资的发展.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可信性财务信息,无疑会使投资者详细了解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从而迅速做出决断,继而促使国际投资范围的扩展和领域的拓宽.

3.有利于加强跨国公司的管理并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由于跨国母子公司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子公司通常是根据东道国的准则编制财务报表,而母公司则按母国的准则编制,这对母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带来一定困难,合并报表之所以被称为国际会计的三大难题之一,原因也正在于此.而国际会计协调则可以简化财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经营情况的对比、分析和考核评价.

国际会计协调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国际会计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4.可以节约当前据不同国家法律和实务而编制的多套财务报表的不同财务信息进行合并的成本.

三、我国参与国际会计协调的现状

我国在国际会计协调方面的努力

目前,我国在国际会计协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的成员国,自1983年以来,一直参加历次会议,不少大学都开设了西方会计、国际会计方面的课程,有些还专门设置了国际会计专业,对英、美等国家的会计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组织了较为系统的翻译出版工作,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目前陆续出台和在制定中的具体准则都是中国会计实务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的产物.


(二)我国在国际会计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国内专家学者对会计协调在认识上还存在分歧.一种是过分强调有中国特色,过分强调自己的做法,另一种是过分崇洋,考虑问题时总以西方会计为标准,认为国外会计什么都好.其次,在国际会计协调方面存在单向协调倾向.表现为一味地学国外的而不考虑把我国好的东西介绍到国外,其结果就是越来越依靠别人,总给人一种会计落后的形象,这不利于我国会计自身的发展.再次,我国目前缺乏对国际会计进行系统和有效的研究、介绍的组织者.国内虽然有不少会计学者也在不断地研究西方的著述,但是,几乎完全是靠个人兴趣,研究结果零散、不系统,很难普及推广.最后,借鉴国外经验和国际会计惯例方面存在片面的倾向,表现为只注重发达国家而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的新兴工业国家,在发达国家中只注重英语国家而忽视了德、法、日等国,过于注意企业会计方面的经验而忽视了宏观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领域,偏重传统会计和报告而忽视了包括管理会计、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许多国外会计方面的新兴领域.这些都不利于我国会计的全面发展.

四、对我国进行国际会计协调的建议

首先,要正确对待会计的国家差异和会计国际化.会计差异按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合理的差异,有其存在的依据,具有客观性,而另一类差异则体现为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对于这类差异必须有勇气承认,并积极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的理论与方法.正确对待会计国际化,要求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引进和吸收国外会计的先进思想与技术方法,并尽可能地与国际会计协调一致.但决非盲目引进,更非照搬某一国家的模式,必须广泛研究,视需要和优劣选择借鉴对象.其次,要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化的进程.积极参与全球性或地区性会计专业团体和政府有关会计协调组织,利用国际讲坛介绍中国会计,实现双向协调,积极介绍和引进非英语国家的会计经验,注重引进和吸收国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宏观会计等方面的做法,注重国外会计的新发展和新领域.在国内建立专门的国外会计研究机构,改进和提高会计教育水平,在高校中设置一系列介绍国外会计、国际会计的课程,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和适用于中国读者的国际会计学和比较会计学.在今后修订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和制定具体准则时应充分考虑国际会计组织和一些主要有会计特色国家的经验和内容,避免新出台的准则与国际会计出现不协调.

[参考文献]

[1]王德升.国际会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2]谷祺.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对策与前景展望[J].财会月刊,2000(2).

[3]王维虎,王敏敏.关于国际会计协调若干问题的思考[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4(l).

(责任编辑:刘润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