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脉络精粹赏析

点赞:5583 浏览:203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古典文学大河之流,历元明清三代汹涌而来.在诗文创作上,虽然总体而言三代已不复有盛唐那种博大宏深的气象,与宋代相比也有所不及.但从内容到样式涌现出全新的色彩变化,这就是以反映平民生活为主的元杂剧和明清小说,文学创作由贵族化走向平民化,语言形式上由文言文走向白话文.其丰富优秀的通俗文学及文言作品,或如信笔点染的写意画,或如精雕细琢的工笔画,作家们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种种的物态人情、湖光山色或都市风光,为我们留下了一份份珍贵的元明清三代人间画卷.浏览品读这幅画卷,在思想认识、审美欣赏、文化素养上,都将使我们受益良多.

一、新风劲吹:奇花绽放的元代文学

元代,在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力量和文学自身发展内在动力的综合推动下,一个新的文学样式——元曲诞生了.她虽然对旧有的诗文领域耘获甚少,但丰富多彩而又风姿特立的文学之花——元曲却独领,与唐诗、宋词并驱,作为中华文化的三朵奇葩而秀于世界文学艺术之林.

(一)诗词衰落,佳作寥寥.

几位难得的诗人留下了不俗之作,给一个时代的诗坛闪现了一抹亮色,其代表人物是金末元初诗人元好问和元末诸暨人王冕.

1、金末元初诗人元好问的诗苍凉沉郁、悲壮雄健,多感伤时事之作,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与人民苦难.他的一首《摸鱼儿》词,借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驰骋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进行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爱情悲歌,一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荡气回肠,感人至深,千古传诵.


2、元末诗人王冕则以他画家独具的艺术眼光来审视自然万物,以物抒怀,吟唱出品格高雅,不追世俗的题画诗作,为元代诗坛涂上了一抹难得的光与色.一首题墨梅的短唱可为代表:“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二)千秋元曲,雅俗共赏.

她以诗词的美感元素,配之以音乐旋律,又实之以故事叙述,使传统文学走出“贵族”气十足的殿堂而转向平民,步入更广泛的社会.

元曲,是元杂剧和元散曲的合称.元杂剧是指元代的戏剧,元散曲是一种长短句歌词,比词更为自由活泼,更富于口语化.元杂剧和散曲的形成是我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传统汉族大受歧视,大量儒生一时间沉沦在社会最底层,文化人需要抒发感情、寄寓理想志趣,这就为元曲这种通俗文学样式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机遇.元曲的产生不仅使元代通俗文学呈现出繁荣的局面,而且对明清白话小说的产生,对文学艺术由贵族化走向平民化,对语言表达由文言向白话过渡及白话文地位的确定,都有着长远深刻的影响.

1.奇葩怒放的元戏剧.

以直接再现社会人生为特征的艺术之花——戏剧,经过自宋至元的长期酝酿,终于成熟而绽放.它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歌曲、宾白、舞蹈、表演而形成的一种戏剧形式,由地域、唱腔及风格所别,有“杂剧”和“南戏”2种.作品以高度的社会价值,杰出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形式体制,开辟了我国戏曲文学的黄金时代.根据题材的不同,主要分为社会剧、历史剧、爱情婚姻剧、神仙道化剧等四种类型.在形式上,每本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称为“四折”,开头有一个序幕,称为“楔子”.如前所诉,元戏剧的作者群是生活在下层的文人,由于元代科举制度基本上没有得到恢复,文人仕进的希望非常渺茫,于是许多有才华的文人转而以戏曲的形式来展示自己,寄寓心声.元戏剧中雅俗共赏的曲词艺术,与唐诗、宋词和元散曲一起,大大丰富了我国抒情文学的宝库.作品所表现出的独具风貌的叙事艺术和叙事精神,把我国古代叙事文学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峰.特殊的时代,造就了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杰出的杂剧作家,后世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和王实甫成就尤为突出.

(1)关汉卿与《窦娥冤》.

关汉卿是元杂剧代表之一,他是一个极有才华的人,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皆能,而且极有骨气,在散曲《不伏老》中他描述自己的性格说:“我是一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他一生创作过六十多部杂剧,著名的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代表作《窦娥冤》写青年女子窦娥被冤枉而致死的命运,揭示当时流氓横行霸道、官吏昏庸贪婪、善良的人的生命安全没有保障的社会现实.作品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例如,该剧在生与死的冲突中刻画窦娥的孝顺、善良与刚强.矛盾集中,主干突出,情节富于变化.表现窦娥从被卖到守寡的心酸经历只是由蔡婆的交代一提而过,但与人物塑造直接相连的法场受刑却大加渲染,安排了整整一折.其戏剧冲突也是一个接一个,迭起,曲折紧张.又如,主人公的语言也自然、真切、质朴,既切合剧情,又富于个性.再如,同是淋漓的诉说,负冤衔屈的窦娥唱出的曲词责天骂地,充满激愤,而被情人抛弃的燕燕的唱词则在痛苦的表白中,流露出一份自怨自艾,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匠心.在绑赴法场的路上,窦娥悲愤地唱到:

[滚绣球]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作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临刑之前,窦娥发下三大誓愿:如果真是受冤致死,那么她被杀之后,天降大雪掩盖她的尸体,颈血不落地,楚州大旱三年.这些都一一应验了.从思想背景来看,这是中国古代“天人感应”观的演绎.结尾一折窦娥冤魂告状,冤狱得以昭雪,反映出当时的宗教文化观对人们的深刻影响.蒙古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平等看待的政策,佛教、道教、回教、基督教、犹太教在当时都得到传播,而佛教、道教的影响尤为深远.《窦娥冤》既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宗教观的反映.

(2)王实甫与《西厢记》.

王实甫是是元杂剧的又一杰出代表.他早年曾当过官,后来退隐在家.一生写过十四种杂剧,《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西厢记》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会真记》,金代董解元改编为戏曲,王实甫在董的基础上改编为《西厢记》.《西厢记》写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遇见崔相国的女儿莺莺,两人产生感情,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该剧艺术成就突出,首先,体裁上作者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元代杂剧依照惯例都是一本四折,间或有一本五、六折的.《西厢记》写成了五本,在第二本里又写了五折,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以多本杂剧来连演一个故事,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

其次,塑造人物极富于个性化.作品笔下的莺莺、红娘、张生和老夫人都是概括性很强而又个性十分鲜明的人物.老夫人坚持“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的信条,崔莺莺“不羡骄奢”,坚持“生则同衿,死则同穴”的爱情理想,张生有浓厚的书生气,为人诚挚、热情,这使他们成为公认的杰出的典型.尤其红娘以其泼辣、机智、爽朗的性格,大胆呵护爱情,热心为有情人奔走的形象,“红娘”成了有别于“媒婆”而促成他人美满良缘的相似度检测人的代名词,在生活中广为运用,这更是了不起的成就.

再次,语言上《西厢记》是一部大型的诗剧.它文辞生动优美,诗意浓厚,既有通俗文学的特色,又有极为优雅的诗画语言,在中国古典戏曲中是无与伦比的.《长亭送别》一折是《西厢记》第四本的第三折,也是全剧最为脍灸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写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离别时的痛苦心清和怨恨情绪,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突出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强化了全剧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唱段中既有莺莺通俗口语的唱词:“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又有意境华美、情景交融的诗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消减了小腰围.”

《西厢记》作为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爱情喜剧,以其突出的艺术感染力,深得一般百姓的喜爱,优雅的唱词,又深受文人墨客的垂青,因而近千年以来,一直传唱不绝.

2、雅俗共赏的抒情新诗元散曲.

这是采用当时流行的曲调来唱的歌词,是继宋词而起的一种新体抒情诗.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小曲,套数是两首以上的同一曲调的组曲.散曲不同于唐诗、宋词,它具有浓厚的市民通俗色彩,突出特点是它的通俗性、民间性、大众性.真挚鲜活,直面人生,不拘旧框,敢于创新,给诗坛注入了清新空气.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人是杰出代表,吟诵他们的作品,这些特色就如春风般扑面而来.

关汉卿[仙品·一半儿]: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然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商挺[双调·步步娇]:闷酒将来刚刚咽,欲饮先浇奠.频祝愿,普天下心厮爱早团圆.谢神天,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白朴[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在元代散曲作家中,有一些是少数民族作家,如维吾尔族作家贯云石,他的散曲直抒心声,不落旧套,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贯云石.清江引2惜别]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写不得天样纸!

[贯云石.双调·清江引]弃微名去来心快哉!一笑白云外.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醉袍袖舞嫌天地窄!

二、诗文活跃:小说突起的明代文学

比之元代,明王朝社会相对稳定得多.虽然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严控,政策影响到文学创作;但是资本主义萌芽,商工业发展,市民势力增长,悄然滋生的人文主义思潮,为文学创作提供了难得的养料,传统文学如诗文创作日益活跃;尤其适应市民思想感情和文化娱乐需要的通俗文学如小说、戏曲获得了丰厚土壤而茁壮成长,硕果累累,成就突出,小说成为彪炳这个时代文学的主要标志.

(一)诗文复兴而活跃,流派众多却平淡.

诗文作为传统文学的主要形式,度过元代几近绝迹的衰微期,在明代涌现出众多作者,文学创作切磋活跃,诗歌唱和流派纷繁,气象蒸蒸但成就平平.

元明清文学脉络精粹赏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创作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1、散文的回归.明代散文成就难追唐宋,但却冲破元代的沉闷,有了新的收获而发出熠熠光亮,李贽就是位有较大影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在文学创作上提出了著名的《童心说》,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童心是人的真心,最富于真挚情感.长大后,童心被各种名利思想扭曲,写文章就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而成为别人思想的俘虏.说话写文章如果能从童心而发,无论什么形式,都是真正的文章.这一理论对当时和其后许多作家都有较大的影响.

2、诗歌的平淡.明初诗歌创作在“复古”、“反复古”上兜圈子,流派继出而成就寥寥,作品多流于平庸,缺乏创造力和开拓精神.刘基、高启的吟唱内容朴实而意境深刻,是明代诗人队伍的佼佼者.

永乐年间出现的所谓“台阁体”诗,只追求所谓“雍容典雅”,以歌功颂德为能事,了无生气,几使诗歌创作走向倒退和死亡.冲破倒退风潮带给诗坛生气的诗人是于谦,他的一首《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吟的是石灰,歌颂的是人的高尚品格,境界高迈,意蕴深远,广被后人传诵.

继起的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一以贯之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创作旨归,一味“拟古”,毫无创造;此后,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为代表的“派”,坚定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提出“独抒性灵”,主张文学作品要写自己的真思想、真感情,反对模拟和虚检测,给诗坛的“拟古”之风以强劲涤荡,但其诗作多描写个人闲情逸致,题材和境界都很狭窄,诗格不高,没有给诗苑留下多少芬芳.此外尚有以独树诗风为旗帜的流派和诗人诗作,但终于难以挽住明代诗文创作下滑的征帆,致使这个时代留给后人的诗文养料很贫乏.

(二)小说异军突起,辟出通俗文学坦途.

在元代通俗文学的影响下,施耐庵、罗贯中在水浒、三国故事广泛流传和元代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写成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两部划时代作品.明代中叶,吴承恩写出了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出现了第一部描写家庭生活的长篇小说《梅》,主要反映道家思想观点的长篇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此外还有一些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短篇小说有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等话本.这些重量级的通俗作品为我们打开了一幅生动无比的人间画卷.

1、成就卓著的长篇章回小说.长篇章回小说是明代文学成就的主要代表形式,内容广泛,按题材内容可分为讲史、神魔、世情和公案四大类;诞生了举世闻名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梅》这四大奇书,成为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说过:“生子当仲谋,交友如鲁达,信心如唐僧,读书就读四大名著.”研读中国四大名著,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也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

(1)《三国演义》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内容影响非常深远.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近百年的军事、政治斗争.

诸葛亮作为光照全书的核心人物,是智慧的象征.他具有战略远见,未出茅庐而预知天下三分.他不仅具有卓越的政治、军事、外交才华,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苍生造福的怎么写作精神,而且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天文地理无一不精.诸葛亮也是中国道家文化的代表.在中国历史上拨乱反正的时代,往往有许多道家人物“出山”,如西周的姜子牙,汉初的张良,唐代的李窟,明初的刘伯温等等,为平定天下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这是中华文化一个很突出的特点:道治乱,儒治平.

刘备是中国儒家治国理念的象征.刘备的社会行为方针和他的对手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奸,吾以忠.”曹操南下进攻,刘备从当阳撤退时有十几万百姓追随他,虽然形势万分危急,他决不弃民先行.孟子曾说:“民为贵,社穰次之,君为轻.”刘备的行为鲜明地体现了儒家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正是这种民本思想,使他能白手起家“中得人和”,与“上得天时”的曹操、“下得地利”的孙权三分天下而有其一,成就了一番事业.

关羽、张飞是“义”的象征.“义”在关羽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关羽不慕高官,不贪钱财,不图美色.为了寻找义兄刘备,他毅然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关羽的事迹千古以来广为人们所传颂,并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一尊“神”,“义”也成为中华文化一个极具特色的概念.

曹操则是书中反面人物的代表.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当时政治军事斗争中居于最有利地位.他的行为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书中曹操因误会而杀害吕伯奢全家的描写,十分突出地体现了曹操自私、冷酷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小说中的曹操和历史上的曹操是有所不同的.历史上的曹操“起义兵以平定天下”,在使天下由动乱走向稳定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正如曹操自述:“设使天下无孤,当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从曹操的一些诗歌,可以看出他人性中美好向上的一面,而小说中的曹操则是一个封建统治者典型的负面形象.

(2)《水浒传》故事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艺术成就突出.全书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官逼民反”是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作品中的许多英雄好汉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小说对农民起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塑造了众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梁山的领导者宋江具有平等待人,礼贤下士、谦逊、宽厚、诚信等种种良好的品德,因而能得到众人的拥戴,成为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的领袖.

(3)《西游记》内容规模宏大,结构完整,主要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在世界也具有广泛的影响.小说的主人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四人,具有中国古典哲理上的典型的象征意义.猪八戒贪色、贪吃、贪睡,是人的、性欲和惰性的象征.沙和尚西行路上一直挑着担子,是事业追求中忍辱负重精神的象征.唐僧是事业追求中一个人志向的象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孙悟空是才华和能力的象征.唐僧的志向从未动摇,因而成为四人奋斗团队的灵魂和首脑.《西游记》这种象征手法,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名著《天路历程》异曲同工.此外,这部小说语言轻松幽默,是任何一部中国古典文学也无法与之相比的.读《西游记》如沐春风,如饮琼浆,让人心生喜乐,这是《西游记》长期以来深得人们喜爱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4)《梅》内容独创,刻画细腻,但文字太过,美学价值受到严重损伤.这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题材由《水浒传》“武松杀嫂”一段故事演化而来.全书以土豪恶霸西门庆发迹暴亡为中心情节线,多方面地描绘了上自封建最高统治机构,下至市井无赖所构成的一个鬼蜮世界.小说中大量的性描写降解了它的美学价值,开后世创作的不良先例,问世以来争议激烈,毁誉多多.

2、绚丽多彩的短篇小说.短篇小说带给明代文坛无限光芒.从描写对象和内容看,主要有“市井”“公案”两种.作品艺术笔触涉及现实社会生活各方面,题材扩展,生活素材丰富,作品着重描绘商人、手工业者和生活与心态;塑造人物形象注重性格刻画,把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绘成立体的画卷展示给世人.同时语言的运用和提炼达到圆熟通畅.作品将明朝的北方话和江南通用的口语,宋元的一些口语及较浅显的文言,溶汇一炉.其中完全口语化的部分,接近现代的口语.“三言”、“二拍”是其典型代表.所谓“三言”是指冯梦龙编辑创作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则是凌蒙初著的公案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书中许多故事如反封建反礼教的爱情悲剧《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构思精巧、人物刻画细腻生动.如作品描述杜十娘听到李甲“夫妇之欢难保,父子之伦又绝”的话以后,先有吃惊的表示,等到李甲把“我得千金,可借口以见吾父母”的意思明白说出后,她却只“冷笑一声”.这些表情,深刻地表现了她的刚毅和镇定.描述杜十娘催促李甲快去兑银子,“微窥公子”,见李甲“欣欣似有喜色”,这不但刻画出自私者的龌龊心灵,也表现出杜十娘感情上所受的沉重打击.堪称古典短篇小说的杰作.其他如《卖油郎独占花魁》、《包公断奇案》、《错配鸳鸯谱》、《罗衫恩仇记》等广为人知.

(三)戏曲之花繁茂,戏剧“创作”“理论”双丰收.

明代是中国戏曲史上又一个繁荣期.戏曲(通称“传奇”)再现创作,不仅呈现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多、审美风格雅化的艺术特点,而且突破一本四折(出)的框架,腔调或南曲,或南北合套,体制规模庞大自由,角色行当划分细致,更有思想的进步.作品大多反映当时社会现象,抨击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宣扬男女平等,爱情自由等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思想光焰,极富感染力.汤显祖及其剧作《牡丹亭》堪称典范.

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因而把他的戏剧《牡丹亭》、《紫钗记》、《嘟嘟记》、《南柯记》称为“临川四梦”.他的代表作《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歌颂了反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及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全剧具有浓郁的抒情诗的色彩,处处充满诗的意境.许多曲词把抒情、写景、刻画人物,紧密结合在一起,文采斐然,美不胜收,达到了传神的境地.久藏深闺的美丽少女杜丽娘来到繁花似锦的花园,园中的勃勃生机激发了她心中被压抑的青春,她心潮起伏,由物及人,联想到如此美好的春光却都给了断井颓垣而无人观赏,不禁悲从中来,一种自怜的情绪油然升起: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青春的觉醒使得杜丽娘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无限向往: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在想象中把眼光从自己家的深宅大院转向了外面的世界,那里自由自在,直把三春看尽: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茶糜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听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声溜的圆.”

“游园惊梦”一折中这段【皂罗袍】既景既情,情景交融,把青春觉醒中的少女心境描摹得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在明代戏剧创作热潮的带动下,戏曲理论探讨与研究也取得空前成就,重要戏曲理论著作先后问世,使我国戏剧理论走向成熟.

三、金色黄昏:艺术之花竞放的清代文学

清朝作为我国古代末期,文苑却迎来了金色的黄昏——文学之花竞吐芬芳:诗词散文领域作家众多,流派林立,多有闪光篇什;小说戏曲继明代以后又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这一时代文学的主要标志;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也得到新发展,小说、戏曲理论成绩卓著,是我国古代文学领域中的宝贵遗产.

(一)诗词创作空前活跃.

清代诗词作品,借鉴前人,扬长避短,颇有建树.虽惮于文字狱,使一些诗人畏惧政治迫害,冲淡了对社会矛盾的深入观察和揭露,限制了作品获得更高成就.但总体而言,这一时代大批诗人孜孜耕耘在诗词花苑之中,黄宗羲、归庄、顾炎武等表现民族大义、闪耀战斗光芒的诗篇;王士禛融情入景,境界悠然的“神韵”之作;陈维崧的豪迈典丽,朱彝尊的清雅疏宕,创新为尚的查慎行,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的纳兰性德,等等.他们努力冲破了前代诗坛之弊,在技巧上兼学唐宋诗词之长,追求创新,流派迭出,风格多样,成就远超元明两代,足以下启近代而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之范.

1、古典诗歌辉煌总结.清代诗歌创作数量之大、作者之多前所未有,诗人善于借鉴前代,扬长补短,对于古典诗歌有所发展,成就远胜元明,是继唐宋之后古典诗歌创作的第三座高峰.虽偶有学古尊古重形式以学问为诗之风,但抒发强烈的现实情怀,表达黍离之悲、家国之痛,真挚而深沉.顾炎武目睹明末河山破败之状,以精卫鸟寄予反抗之情“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读来感奋;归庄《己丑元旦》诗中“不信江南百万户,锄耰只向陇头耕”之句更能激发斗志.其他如郑板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那关注民生疾苦的吟唱,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坚贞表白,“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振臂呐喊,抒发不满现实,追求光明,使人读来击节叹赏.

2、词坛又见“中兴”气象.词历元、明之衰后,在清代迎来了新的繁荣景象,词家辈出,作品繁复,且探讨创作之风去旺盛.“浙西词派”、“常州学派”异常活跃.朱彝尊、陈维崧、纳兰性德等著名词人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之作.

陈维崧的词作风格多样,豪迈典丽之格尤为拔俗.他的一首《念奴娇——西氿舟行遇飓风》作品写他在西氿行舟时遇到飓风时的感受.用字奇古,造境大气.气象森森,不落俗套.

天吴作剧,鼓洪涛澒洞,雷轰雪沸.怒鬣淫漦掀宇宙,顷刻半湖纯晦.白浪悬崖,黑云压橹,人命同于蚁.

太湖倒拔,喧豗哪许龙睡.我见天水奔腾,帆樯飞动,骑上霜驴背.醉作擘窠书断岸,字迹淋漓怪伟.乱石将崩,孤城欲没,老树森奇鬼.一群野鸭,带啼触响丛苇.

纳兰性德词善以白描手法,直写性情,真挚动人.他的一首《长相思》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就很感人.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二)散文承载思想之光.

清代散文很突出的特点是,许多作家又是出色的思想家.如清初的顾炎武,提出“亡天下”和“亡国”的差别:“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谓之亡天下.”力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们看到了天下兴亡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封建专制的不合理,而大力倡导民本思想.清末的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等作家,都是著名的思想家.这些作家散文突出的特色就是具有较强的思想内涵.

清散文以方苞、姚鼐等人最为著名.因他们是安徽桐城人,因此被称为“桐城派”.他们许多作品文笔生动之极.方苞《狱中杂记》写史可法狱中探望蒙冤受害的恩师左光斗,“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发声,趋而出.后尝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人物的精神气质呼之欲出,具有极大的震撼力.

(三)小说创作悠悠大成.

清代小说创再上层楼:作者都是有意创作,以作品对封建社会作更深刻的剖析展示;艺术表现和手法丰富而纯熟,各具风采;内容题材广泛,种类齐全,样式多彩,涵盖了市井生活、英雄传记、历史演义、才子佳人诸方面.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小说的艺术高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成为讽刺小说的典范作品;而曹雪芹的《红楼梦》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都取得了前无古人的辉煌成就.

文学巨著《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画.作品的主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不读《红楼梦》,不能理解封建社会.其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首先是艺术表现上普遍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安排了鲜明对照的两个世界: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大观园,这是被统治者的世界;另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这是统治者的世界.作者还常常拿一个人对两件事的不同态度对比,拿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态度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表达作者的爱憎倾向.作品善于处理虚实关系,实写不浅露,虚写不晦暗,创造出含蓄深沉的艺术境界.

其次是人物塑造上一反“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类型化写法,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如写王熙凤其人阴险刻毒,却性格爽朗而容貌美丽;贾宝玉是作者赞许的人物,却充满纨绔习气,逼人下跪,乱摔茶杯.作品写人物集美丑于一身,对比中见真实,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

第三是善于细腻、逼真地描写日常生活.细微如贾府中的饮食宴饮等家常琐事,也能不厌其烦地细致描写,且每次都独有特点,透露出作者不寻常的意味.

第四是语言的高度艺术化,简洁而纯净,准确而传神,朴素而多采.这突出表现在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和动作性上,写凤姐出场人还未到,先是一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其放诞不拘和在这个家族中的特殊地位可谓“一锤定音”.

此外,书中大量的诗词歌赋各种体裁运用娴熟,引史用典举重若轻,琴棋书画的阐述精辟入微,人生哲理的解析发人深省.这一切所迸射出的深刻思想认识水平,极高的艺术造诣和强劲的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标志着她是中国小说创作当之无愧的最高峰.

(四)戏曲创作旺盛,名家辈出.

清代是我国古代戏曲发展新的繁荣期.由元明两代兴盛起来的杂剧和传奇,这时仍有许多优秀作家作品.当杂剧和传奇衰落以后,又有各种地方戏兴起,蔚成传统戏剧艺术的繁荣局面,不仅造就了李渔、洪升、孔尚任这样的戏剧大家,而且戏曲理论和戏曲批评也更进步成熟.洪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堪称清代戏剧的骄傲和楷模.

1、“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长生殿》的作者洪升祖居杭州西溪,历十年艰辛创作了演绎李隆基和杨玉环爱情故事的《长生殿》,排演后剧坛大振;晋京上演,更是盛况空前.得朝廷赐官,后因在皇后忌日演出被参,革职回乡.《长生殿》情节曲折多变,内涵十分丰富,全景式反映历史,是一部唐朝天宝年间史诗性的鸿篇巨制;全剧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现实与幻景交错,史实与演绎结合,构思奇特;作品文字优美,情景交融,堪称不朽的艺术精品.作者善于用优美流畅、富于诗意的唱词,来描绘人物不同景况下情绪心理的变化.如《弹词》一出中,从金钗钿盒定情弹唱到銮舆西巡,低回沉郁,曲曲动人.“破不刺马嵬驿舍,冷清清佛堂倒斜.一代红颜为君绝,千秋遗恨滴罗巾血”,这些唱词很好地把环境气氛与人物性格特征结合起来,充满诗意.

2、悲喜离合桃花扇慨叹兴亡惩人心.《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是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灭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李香君这个温柔美丽、多才多艺的少女,虽是秦淮歌妓,但政治头脑清醒,秉性正直善良刚强,不贪富贵,不畏强权,深明大义,嫉恶如仇.面对权贵的利诱,她责备情人侯方域“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处也”,义正词严,令人肃然起敬.

万古中华文脉深,管窥蠡测未得神.随处留心多翻检,艺海拾珠粒粒珍.检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脉络可见,文学如同我们民族的发展一样,生生不息.先辈们在文学创作的园地里辛勤耕耘,不断注入生机活力,推动她持续发展,成为一棵独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参天大树.今天,透过这些作品,我们还看到了先民们那种大胆探索,求新求变的探索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之一,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继承.这应该是我们探索古典文学发展脉络,欣赏古典文学经典篇章的真谛所在.

(作者:现为杭州市委党校政治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党的建设,古代典文学,管理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