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招生管理政策问题

点赞:25762 浏览:1194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运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分析比较等方法,研究当前《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实施办法》及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探讨现行政策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建议,进一步完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

关 键 词: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问题对策

1.背景

1987年,国家教委下发《关于部分普通高校试办招生高水平运动员的通知》,全国57所高校创办了高水平运动队,截止到2012年,全国共有272所高校有资格招生高水平运动员.思想素质高、文化水平高、运动水平高是高校创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宗旨.高水平运动队的创办进一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提高了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为国家提供了大批优秀的学生运动员.近年来随着高水平运动队伍数量扩大,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出现了“潜规则”,“关系生”、“后门生”现象已屡见不鲜.由基于此,本文就对当前《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实施办法》及各院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完善制度建议.

当前高校招生管理政策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运动员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政策影响

招生院校应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写作定本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目前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主要是大方向的政策制定,这给予各院校相对自由的制定政策空间.这一方面有利于招生院校根据自身情况招生高水平运动员,另一方面也给暗箱操作提供了可能性,给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工作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2.1学生运动员体育成绩“查重”

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办法规定之一:报考者必须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学生运动员体育成绩“查重”并不是指所取得的集体成绩是检测的,“查重”学生运动员所在的集体运动项目所取得的成绩是真的,关键在于“查重”运动员在这一运动项目中是“替补运动员”或者说是挂名运动员.例如:足球、篮球等项目,取得这种集体项目成绩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代表(挂靠)传统体育强校参加一次省级(以上)比赛,并获得前六名即可,(省级)以上前六名的比赛成绩就符合二级运动员证书的申请资格.招生规定报考者为主力队员,因主力队员这一概念本身就很抽象,实际并无任何制约.

2.2高校招生简章信息模糊

2.2.1高水平运动队运动项目招收范围不明确

院校在招生简章上明确招收项目,同时各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已根据自身情况大致拟定每个项目的招生范围,例如某院校田径队今年计划招收100米、1500米高水平运动员各一名,但该院校只在招收简章明确招收田径运动员2名,这就导致400米、5000米高水平学生运动员报名参加此次考试,对他们而言,考试结果可想而知,给考生带来的利益侵害.相反,某院校足球队已拥有2名守门员,不再需要招收守门员,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注明不招守门员,相信将不会有守门员报名参加该校测试.因此,高校招生简章信息模糊将给学生运动员报考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2.2.2资格认定与公示滞后

能否被报考学校录取公示是考生招考后最关心的问题.根据现行《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实施办法》规定:教育部将于2012年4月底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经省级招办确认的各校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合格考生名单.招生院校须依据“阳光高考”平台公示结果,4月底之后在本校网站公布测试合格考生名单并书面通知考生本人.每所院校体育测试的时间大不相同,在1月份参与院校体育测试的学生运动员也只能在4月底之后查到结果,部分考生为了保险起见,在全国各地连续报考多所院校,这给面临高考压力的学生运动员带来极大的不便.一般来说,公示制度是一种向社会公开信息、征询意见、改善工作、甚至接受检举的方式,有利于监督高水平运动员考试中不正当的行为,但在现行制度中,由于测试与公示的时间间隔太久,公示制度本身的功能被大打折扣.

2.2.3考生报名费不明确

大多数院校在招生简章标明报名时要缴纳报名费,但并没有说明报名费用具体是多少.虽然费用的多少并不会改变学生运动员报考的积极性,但公布考试报名费用是对学生运动员以及家长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例如北京大学在2012年招生简章上标明报名费用为300元,清华大学在2012年招生简章上标明150元,同时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可申请减免测试费.在现实招考中,部分院校招考负责人为谋取一己私利,出现高收费、乱收费的现象,严重损害院校的形象.


2.3考试过程流于形式

2.3.1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困惑

如何才能招收到真正优秀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在美国,大学篮球队可以向在高中联赛中表现出色的运动员发出加盟邀请.在中国,这种方式招生方式是不被允许的,但部分院校也不希望通过一次高水平运动员的测试决定招收对象,它们往往提前通过其他途径网罗优秀学生运动员,并与他们“签订”私下协议,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就此变成了“走形式”.

2.3.2考试监督力度不强

现行《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实施办法》规定:“对在组织体育专项测试或文化单独考试中出现重大疏漏、违反规定录取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院校,一经查实,将取消其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并予以通报.”按照规定,招生院校一般采取测试过程全程录像.由于考试录像并没有通过网络等形式公开,一般社会大众很难对测试形成有效监督,体育测试全程录像实质变成了院校的“自我监督”,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缺乏有效监管.

3.对策性建议

3.1完善高水平运动员资格认写作度

目前,大部分院校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程序如下:学生运动员报名—学校物色—学校体育测试—学校向教育部提交测试合格者名单—教育部审核名单并公示—公示学生运动员参加高考—学校录取.除了田径和游泳两个项目在大多数省采取高校联合测试,其他项目基本上由各高校自行组织测试,这反映高校在招收程序中处于主导地位.一名普通学生以挂名方式获得省(全国)以上集体项目成绩前六名,报名参加某院校组织的高水平运动员测试,以“走形式”方式通过测试,教育部审核该学生获奖成绩,通过审核并公示,该考生获得高水平运动员资格并参加高考,最终被报考院校录取.为遏制这一现象,教育部应规定:各省教育厅举行各高水平运动项目联合测试,教育厅在测试前对学生获奖成绩进行审核并公示,成绩审核公示学生还必须通过测试才有资格获得报考各院校的高水平运动测试,各省测试时间应提前到全国各院校开展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前举行.这一政策将有效封堵普通学生希望以高水平运动员身份进大学的“捷径”.

3.2提前公布体育测试结果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体育测试结果在在测试结束后1天内公布,并与相应合格考生签订《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意向书》,考生很快就能知道测试结果,这有利于考生及时进行下一步规划.而目前大多数院校体育测试结果需要等到4月底,不利于考生规划.而本文3.1所谈的政策调整有利于各院校体育测试结果的提早公布,因为参加各院校体育测试的考生已经通过该省的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及资格审查,可在测试后几天内在该院校网站公布结果.通过公示的考生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紧张的的高考备战中.

3.3加强对考试过程的监管

加强考试过程监管,改变目前大多数院校体育测试监督过程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状,引入社会力量等“第三力量”监督.招考院校要根据需求,细化招生简章内容,明确招考的项目、条件、数量和流程.制订并完善招生录取各环节的标准化操作程序,严格审查报名考生身份资格,认真审验运动成绩证明等相关资料,要勇于对不符合条件的关系生、后门生说“不”,确保审核关不发生问题;要成立由教育部、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专家组成的联合监察小组,对各高校招考进行全程跟踪,全程督查,全程评估,确保招考公平、公正、公开.

4.小结

当前全社会都非常重视体育教育,从教育部到各省教育厅、招考院校,对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范化程序,招考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受我国国情影响,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工作依然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相信只要我们正视问题,完善制度,积极预防,强化监督,就一定能够把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工作做得更好,让真正文化学习好、运动水平高的学生运动员进入高校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