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实践培养模式

点赞:6160 浏览:2051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与专业培养目标内在联系出发,通过对其实践模式的独特性分析,提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四位一体实践培养模式,以期对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专业学位实践培养模式四位一体

随着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地位及重要性逐步上升.然而,由于高校在实践教育方式及实践教育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致使实践教育难以满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自从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已走过近20个春秋,为各行各业的建设输送了大量应用型人才.在2009年以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通过在职教育方式开展,但这一情况在2009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起,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这一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将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优化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对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育.为此,本文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出发,通过分析其实践教育的特性,欲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对我国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与专业培养目标内在联系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一种突出应用型、以全日制方式培养的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应用能力,具备在实际生产与科研实践开展应用研究,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从其培养目标可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有职业性、实践性以及研究性三大特征,并与学术性硕士具有本质区别.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制定方面均具有独特性,尤其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模式.因此,本文认为从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出发,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模式对我国现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有特色、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系统、完善的实践培养模式是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体系的核心环节,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条件;其次,科学、合理的实践培养模式是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力武器;第三,切实、可行的实践培养模式是体现培养特色的主要元素.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模式的独特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面向应届本科生招生,并且从教育部每年公布的招生计划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逐步提高.但由于应届本科毕业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在培养计划中提出了不少于12个月的实践教育,并应以顶岗实践的形式开展实践教育,以切实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性特点.同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与本科生具有较大的区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育不仅要突出实践性特点,而且还应具有研究性特点.基于此,本文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模式应该具备以下几大的特点.

2.1系统性

实践教育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完善人才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有科学的计划、周密的安排、高效的资源利用,其间必然涉及到高校教师、企业和社会组织人员、学生等多主体的协调、沟通等,因此对于长达一年的实践教育而言,要高质量的完成,必须把它当成一件系统工程来完成.

2.2方向性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确定了校内导师后,也相应确定了其研究方向,比如农村区域经济、农村文化、农村政治、农业机械化等等.每个研究方向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这是与本科专业实习存在本质区别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而言,每一个实习岗位的确定、实习内容的组成都应充分考虑到其方向性.


2.3研究性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的另一大特点是研究性,即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熟悉和适应该岗位及其相应的工作内容.实践教育作为理论教育的延伸,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将研究性学习方法应用于实践中,应在熟悉和理解的基础上,寻找规律、解释现象、改进方法、优化流程等.通过开展应用性研究性,从而真正具备指导实践工作的能力.

2.4重要性

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可见,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完成为期一年的顶岗实践,占据了一半的培养时间,充分说明了实践教育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培养计划强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应以顶岗实践的形式开展,确保一人一岗,以使学生真正进入实践工作岗位,避免可能出现的实践流于形式的现象.

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四位一体实践培养模式

3.1四位一体实践培养模式的内在逻辑

综上所述,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应具有的功能以及特性可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培养模式应当是一个体系化的系统,应能体现系统性、方向性、研究性和重要性四大特性,从而使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育达到其培养目标应具备的功能.所谓四位一体实践培养模式是指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创建定点实践基地、构建多元组织管理方式、形成联合导师制以及全程-立体考核方式为元素的体系化实践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从内在逻辑上来看,四位一体实践培养模式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以定点实践基地创建为平台,以多元组织管理方式为协调机制,以联合导师指导方式为手段,以全程-立体考核方式为保障要素,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互为依存.另外,四位一体实践培养模式也从实践操作的角度阐明了系统化实践培养模式的构建任务(如图1).

3.2多渠道创建定点培养基地

无论是本科实践教育还是学术硕士的实践教育,其定位均是对理论教育的一种补充,其课时和学分一般少于培养计划总体的25%.而上文已论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育占到了培养计划总体的一半,具有与理论教育同等的重要性.但是在传统实践教育模式下形成的实践基地,往往是一些零时性的观摩基地,尤其是经济、管理类的实践基地.显然这些实践基地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而言,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难以满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研究性和方向性特点的要求.本文认为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而言,实践基地应当具有长效性、明确的任务导向性和多岗位性以满足学生为期一年的顶岗实践要求.为此,本文认为研究生教学单位应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建立具有长效性的实践基地.首先,学校应以实验室设建设为背景,建立校内实践基地.通过充分利用校内相应的实验设备、实验场地资源,以及高校多学科、多专业的特点,组建以学生实践为主、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相对独立的主体,并按照公司化运营模式开展.通过在这个主体中设立融资管理、项目管理、产品开发、营销管理以及法务、公关等各个实际的工作岗位,使得学生开展顶岗实践.其次,研究生教学单位应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根据专业的特点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使合作能够保持长效性,合作关系应能达到互利共赢,这就需要双方在合作协议中明确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本文认为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达到合作互利共赢,例如研究生教学单位为企事业单位开展在职人才培训,提供决策咨询以及定向人才培养等.而作为合作的义务,企事业单位为在校研究生提供以全职的方式进入合作单位特定岗位实习的机会.显然,只有建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的合作才可能保持长效性.


3.3构建多元组织管理方式

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过程涉及到高等院校、实习单位、学生以及导师等多个主体,因此需要实施周密的计划、有效的管理方可使实践教育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在实践教育的组织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实践不同阶段的特征、不同主体的特点实施多元的组织方式.首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是研究生培养计划明确规定的一个部分,在培养计划中明确了起止时间以及应当完成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育是在研究生教学单位统一安排下开展的,具体表现在,实践基地的规划、实习单位联系、实习岗位的确定以及实习任务的安排和实习目标的设置等.其次,在实践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实习学生不仅接受学校的管理、校内导师的管理而且还接受实习单位以及实习单位导师的管理.显然,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多头管理和多重管理.为此,研究生教学单位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转换管理的理念,变统一管理为沟通、协调式管理.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在学生、导师、实习单位之间搭起实时协调、沟通的平台,以及时解决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多任务冲突、多指令冲突等问题.第三,通过学生自主管理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研究生已经具备极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且每一个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面对的问题可谓千奇百怪,因此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在学院、导师一定程度的指导下,实施自我管理对实践过程的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3.4设立联合导师制

联合导师制就是在为每一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配备一名校内导师的基础上,再配备一名校外导师.校内导师的指导任务主要侧重于理论指导,而校外导师则侧重于实践指导,尤其是实践期间的在岗指导.为此,设立联合导师制,首先需要聘用一批实践经验丰富且善于指导的导师,例如企业行政主管、生产主管、营销主管等即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中高级管理层.其次,由于存在双导师,因此需要明确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各自的职责,这一点应当通过导师聘用书以及实践指导书将以明确,从而避免指导过程中导师缺位以及双导师责任混乱问题.第三,在联合导师这一指导管理体系下,校外导师激励和监管是关系联合导师制能够有效运作的重要因素.为此,研究生教学单位应当构建校外导师激励措施,以防止校外导师疏于指导,流于形式.对此本文认高校研究生教学单位首先应当通过表彰的形式激励校外导师;另外,研究生教学单位应当与合作企业联合制定激励系统,例如嫁接到所在单位的考核体系中,将指导作为晋升、嘉奖的依据等.

3.5确立全程-立体考核方式

合理科学的考核方式能形成正向反馈,使实践教育良性运转,反之不合理的考核方式则会产生负的激励力.而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而言,其考核方式应该具备全程考核、立体考核的特点.所谓全程考核是指不仅对学生的实习结果进行事后考核,同时要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考核.而立体考核则是指通过多主体多种考核方式来综合评价实习学生在实践教育中的表现.为此,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考核.首先,通过实践指导老师的评价,考核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通过定期例如每周评价的方式形成过程评价报告,从而实现全过程考核以及实时考核.其次,通过实习单位共事员工的评价,考核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等.尽管这些方面的考核非常的软性,但是通过共事员工的评价,可以作为专业技术能力考核评价的补充,从而更为全面地评价学生.第三,通过校内指导老师对学生综合实践报告的评价,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逻辑分析以及创新能力.全程-立体考核方式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全方位、系统的考核,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价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整体能力.

4.结束语

在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较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改变传统不合理的实践教育方式,探索符合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紧迫性.而本文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的特性出发构建的四位一体的实践培养模式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能有效改善当前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现状,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对于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注:本文受浙江海洋学院研究生教学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