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学历低更能在股市赚钱

点赞:25778 浏览:1193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和人民银行共同发布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当不少网友把关注焦点集中在报告所称的我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并大呼自己“被自有住房”时,也有一些股民关注到了一个更有趣的调查结果:我国炒股赚钱的家庭只占22.27%,即有77%以上的炒股家庭“白忙活”,而细分这22.27%的赚钱股民,会发现没上过学炒股赚钱的占33.33%,小学文化炒股赚钱的占37.04%,初中文化这一比例则为9.84%,中专/职高20.59%,大专/高职25.4%,大学本科19.31%,硕士研究生22.22%.

乍看之下,似乎学历和炒股赚钱并没有必然联系.但细看之后却发现,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这两类低学历股民的赚钱比例均远高于平均值,而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这两类高学历股民的赚钱比例却都低于平均值.这一现象多少出乎人们的预料,因为人们一般都认为股市投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高学历、高知识的人群才更容易在这个市场中赚钱,可为什么在中国股市,没文化的却反而比有文化的更能赚钱呢?

经验比学历更重要

报告显示,学历与股市参与率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户主没有上过学的家庭股市参与率为0.47%,小学1.44%,初中4.9%,高中10.53%,中专17.61%,大专23.57%,大学本科30.66%,硕士研究生43.66%,博士研究生29.17%.也就是说,学历越高的人群,投资理财新闻的意识越强,参与股市的比例越高.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当下的国情是:越是年纪轻的一代,受教育程度越高.没有上过学的股民往往是上世纪50年代以前出生的老年人,所以占比也很低,而小学文化和初中文化的股民,一般都出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70后”则以中专、大专生居多,而“80后”和“90后”则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与之形成呼应的是,报告还显示,在户主为青年的家庭中,炒股盈利的占16.14%;在中年家庭中,炒股盈利的占23.71%;在老年家庭中,炒股盈利的占30.30%.由此可见,炒股盈利能力往往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将这两份数据综合起来看,我们会发现,虽然在股市中,年轻人的数量远远超过中老年人,但低学历的中老年人往往比高学历的青年人更容易在股市赚钱,这是因为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往往在股市中已经摸爬滚打多年.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入市的第一代股民,学生时代往往都遭遇了,因此大多没有很高的学历,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实战中不断总结经验,自学成才.经过市场20多年的冲刷淘汰,其中的大部分人早已退出市场,为生计而奔波忙碌,如今依然能够在这个市场存活的,虽然人数不多,但大部分都是高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年轻股民,虽然学历高,知识多,但投资经验还很少,许多人入市后还没有完整经历过一轮牛熊市的洗礼.加上年轻人急于求成,心态也容易浮躁,更容易听风就是雨,在追涨杀跌中,不断加大亏损.

一位证券公司客户经理也告诉记者,他在工作中的感受也和这份报告的结论相似.许多高学历的年轻股民,往往在入市前读了不少投资类书籍,谈起各种选股指标、K线理论和经济走势都头头是道,也经常能从各种渠道获得各种消息,但实际赚钱的却并不多,一方面是因为过于执着于书本知识,但“尽信书,不如无书”;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急功近利,想赚快钱,总是拿不住股票,这在持续多年的熊市环境中,自然交易越多越容易亏损.相反的是,有些“40后”、“50后”的中老年人,虽然学历不高,有的可能连一本投资书籍都没读过,但往往都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多年的投资经验,久而久之,就让他们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方式,心态比较平稳.一旦写了股票,不会过多纠结于短期的浮亏,反倒是有不少的赚钱机会.

为何学历低更能在股市赚钱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股市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由此可见,炒股其实就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经验越多,往往越容易避开陷阱和错误.因此并不是低学历比高学历更容易在股市中赚钱,而是经验多的人比经验少的人更容易在股市中赚钱.“经验”而非“学历”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

基金经理成反面典型

在中国股市中,高学历、少经验的典型代表就是基金经理.据2010年8月份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当时可统计学历背景的547名基金经理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总共有78人,具有硕士学历的有435人,本科学历的有33人,只有1人是大专学历.如今硕士以上学历的比例应该会更高,而那些明星基金的基金经理几乎清一色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可见硕士学历已经成为了基金经理行业最低的准入门槛,其中“海龟”硕士和博士更是不在少数,并成为基金公司宣传时常用的营销利器,其潜台词就是告诉投资者“高学历的专业投资人更值得信赖”.

然而正如上述调查所发现的,在股市中,高学历不等于更强的赚钱能力.这几年,公募基金跑输指数,跑输散户,出现巨额亏损的新闻时有耳闻.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现象源于当下基金业发展过快,基金业跳槽风兴起,公募基金专业投资人才严重短缺,导致大量刚从学校毕业没几年的高学历“菜鸟”不得不临阵磨,匆忙上阵,大量“80后”基金经理赶鸭子上架似地被赶上了投资第一线.Wind最新数据显示,在目前67家基金公司旗下的727名基金经理中,从业年限在10年以上且从未跳槽的只有一人,从业超过4年的有192人,从业3~4年间的有79人,2~3年间的有114人,1~2年间的有158人,1年以内的184人.即当下有将近一半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不到2年.然而美国股票型基金经理掌管单只基金的持续时间平均有4.63年,如果将基金经理在基金业的从业年限加起来,时间更长.

郭主席的教导有没有用

学历可通过固定年限的学习得到,而经验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无论对普通散户还是基金经理来说,想要在股市中赚钱,最重要也最困难的不是学习股市投资的专业知识,而是积累足够应对市场各种变化的经验.在股市中,经验比知识更重要.

有趣的是,不久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却给股民上了一堂投资课,他表示,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最好的投资准则就是遵循常识:一是购写绩优大盘股;二是适当分散;三是写入不要过高.另外他还提醒,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写股票的目标就应当是获取一个超过存款和债券利息的回报水平,至少能跑赢通货膨胀.这样能够为居家过日子增加一点财产性收入,为未来子女教育和自己养老做点准备.千万不能以写彩票的心态来写股票,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想赚快钱、赚大钱、一夜暴富的,最终都会适得其反.

郭主席的教导有没有道理?当然有道理.除了第一条准则属于特定投资品种推荐外,其他几条准则都是股市投资的基本常识.但这样的教导有没有用?答案却很难说.因为这些大道理几乎所有的投资教科书上都有,即使是那些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股民恐怕在股市的摸爬滚打中也早就领悟到了这些道理.那些盲目跟风、听信消息、追涨杀跌的股民也并非不知道这些道理,只是他们缺少知行合一的勇气和力量,将这些道理融入到自己的投资实践中去的良好心态.从根本上说,股市投资就是在心态上不断磨练自己心智、不断克服人性弱点的过程.“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这些经验的积累和心态的磨练,绝非郭主席几句谆谆教导就能实现的.

短评

股市赚钱不靠教

前不久召开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和老搭档芒格坐镇现场,回答现场观众提出的各种问题.其中有个商学院的学生问巴菲特,如果想要学习投资应该怎么办.按中国人的惯常思维,此时巴菲特应该回答:“我认为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等”可事实上,巴菲特却突然像个不知所措的小孩那样挠挠头,转向边上的芒格.芒格思考半晌,冷不丁冒出一句:“我不觉得教育和会投资有什么必然关系.”全场随之笑声一片.

巴菲特的无语和芒格的大白话看似让人啼笑皆非,但实际上,这是他们几十年的投资经验总结出来的投资哲学:投资股市,并不是靠所谓的老师、专家、教授来传授各种或正统或偏门的投资知识和秘诀就能赚钱的.

如今的这项调查,再次印证了“股市无专家”、“投资无博士”、“有知识不等于会投资”等至理名言.在职场打拼,有时候高学历也不见得就有高收入,但学历至少是入职的敲门砖,但在股市中,学历则连敲门砖的作用也没有.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鼓吹知识无用论,就连巴菲特也要每天花上好几个小时用于读书看报学习各种投资和行业新知.只是投资知识与其他专业知识不同,并不是知识越多,能力越强,赚钱越多.是否赚钱的关键,在于掌握了基本投资知识和理念后,能否拥有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成熟稳健的心智来应对市场的风云变化.正如巴菲特所说,世界上本没有什么特别的投资秘诀,想要做好股票投资,只需要学好两门课,即如何对一个企业估值与如何思考市场,但这两门课却是任何一本教科书或任何一个老师都无法完全传授给你的.可见,最终决定投资成败的,往往不是知识层面的原因,而是心智层面的原因.

股民应该怎么投资,这种微观层面的操作问题,其实每个股民自己心里都有杆秤,都会自己掂量着,本用不着证监会主席来教.作为证监会主席,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把投资者当傻瓜来圈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这句话从口号变成现实.宏观层面的股市制度建设才是证监会义不容辞的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