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制鞋业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

点赞:11579 浏览:465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成都制鞋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市场结构的调整、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质量水平的提升、商业模式的探索、品牌的建设等方面,都需要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力度是解决制鞋业产业困境的重要措施.文章根据成都市235名农民工的调研数据,从农民工个人角度出发,了解农民工自身的就业培训需求状况,从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层面和所受教育等方面,分析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存在问题,并提出促进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制鞋业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需求

中图分类号:F4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019-03

成都制鞋业自2006年起迎来鞋业订单、企业和技术转移的高峰,已逐步构建了完整产业.从2000年到2009年,成都制鞋企业数量增加4倍左右,产值由24亿元增至200亿元左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25%以上.如今,成都女鞋产量占到全国的10%,占全球的7%.随着成都制鞋业的不断发展,暴露出人力资源不足、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力资源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国家统计局2006年10月公布的《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近三成的农民工拥有专业技术证书;尽管有一半的被调查农民工参加过职业技能的培训,但大多也只是临时的、短期的岗前培训;农民工提高职业技能的主要方式是参加短期职业培训,快速上岗.由此可见,成都制鞋业迫切需要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力度,同时也需要对其培训需求进行调查.本文根据对成都市235名制鞋业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需求状况的实地调研,从新生代农民工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农民工自身对培训的需求,分析农民工培训障碍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

一、成都制鞋业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

本次成都制鞋业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调查对象主要是工作在成都市武侯区的制鞋和鞋材企业新生代农民工,期间收回问卷260份,回收率86.7%;其中有效问卷235份,有效率为90.3%.男性被调查者10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3.4%,女性被调查者13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6.6%.调查对象的年龄介于22~31岁之间,其中22~29岁年龄段的调查对象为主要群体,比例为86.5%.

1.文化水平.调查对象的文化水平为小学的有8人,占3.4%;初中学历者有132人,占56.2%;高中学历的有90人,占38.3%,大专及以上学历的5人,占调查对象的2.1%.数据对比说明,尽管新生代农民工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但是,相对传统农民工,他们的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已有较大提高.

2.婚姻状况.调查对象中有162人已婚,占总调查人数的68.9%,而未婚人数则占31.1%.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开始大批步入婚嫁之年,农民工的婚姻状况直接对农民工就业稳定度以及可接受的培训投资成本产生重要影响.

3.工作年限.调查对象外出打工年限3年以下的有23人,占8.9%,调查对象外出打工年限“3~5年”的有132人,占50.8%,5年以上的有105人,占40.4%.本次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由于他们当中多数人已经具有工作经验,成为相对熟练工人,在就业市场上便多了几分底气.

4.收入水平.在此次调查中,调查对象的月平均收入水平主要集中在2000元~2999元,为106人占总数的45.1%,1000~1999元的人数为82人占34.9%,3000~3999元的则有29人,占12.3%,4000元以上的有5人,占2.1%,1000元以下的有13人占5.6%.2011年全国农民工平均月工资已达1690元,实际收入分布状况见表1.总体而言,本次调查中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在全国农民工平均工资之上.而调查对象期望的月平均工资3000~3999元,共有128人期望工资达到这个水准,占总人数的54.4%.

调查数据表明,文化程度的差异在收入层面上也有反映,同时,收入水平高的多是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同时可以分析出,无论是文化程度高的还是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工人群都对现有的收入水平存在不满足的心态,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来提高现阶段的收入水平,而这也是培训能够对他们产生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5.劳动合同签订.在本次调查中,只有约43.5%的农民工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还有56.5%的农民工没有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正如有些农民工所说;用人单位与他们签合同只是为了应付国家关于保障农民工权益的相关检查,而非出于保护他们的权益.一些用人单位从起草劳动合同到让农民工签署,农民工并不了解和完全认同合同书,就连合同书中关键部分(如工资福利、安全保障等)留空待填,这都说明了签订的合同只是出于形式主义考虑,实质作用和法律效应都有待加强.尽管签定劳动合同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民工劳动权益得到了保障,在问到您为何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时21.6%的人选择了“自己没想到要签”,7.9%的人选择了“自己不愿意签”,31.5%的人选择“用人单位不愿意签”,26.3%的人选择“签不签无所谓”,还有12.7%人因为其他各种原因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一些不愿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认为:寻找打工的机会主要是靠同乡、好友介绍,工资、待遇、保险大家都一样,因此签不签合同对个人实际收入没有影响;不签合同,可以来去自由,一旦签订了合同,就必须服从企业工作时间、纪律的约束,不那么自由了.

成都制鞋业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民工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6.工作时间.在此次调查中,调查对象有158人有“1~3年”本工种的工作经验,调查结果显示,在样本中大约有65.5%的农民工平均每个月工作时间25~30天,平均有69%的农民工每天工作10~12小时.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民工工作时间超出了国家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有28%的农民工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如此长时间的工作必然压缩了他们的休息时间,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很明显.制鞋企业大多的作业环境大多有毒有害,例如,正己烷、三氯乙烯、苯分别是去渍油、干洗剂、油漆等常用溶剂里的主要成分,在制鞋企业中经常用到,人体长时间地吸入这些高危害性毒物,就会出现严重皮肤病、中毒等临床征象,尘肺病也多发生在粉尘较多的打磨车间.而过长的工作时间也成为了其参加培训的阻碍,没有充足的个人时间,农民工就连休息时间也不能得到保证,没有办法提起劲来参加工作时间外的脱岗培训,这对培训时间安排上造成了比较大的阻碍.

7.工作动机.在对调查者出来打工的原因调查中,“迫于家庭经济压力,赚钱养家”不再成为最主要的因素,“追求城市生活”和“开阔视野,锻炼自己”成为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比例分别占到了37%和43%,这表明如今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基本上不再是以基本的生存需要为出发点,而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契机和更好的人生际遇,他们大多希望通过提高技术能力以获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新生代农民工在选择职业时,不仅仅关注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因素,他们更加注重安全的工作环境、学习一门技能、落户城市等,他们更多地希望得到社会认可.

8.工作期望.谈到对将来的规划是被调查农民工大多希望在城里写房,从而落户城市.他们的“城市梦”也比其的父辈更执著.而存在“外出赚钱,然后回家养老”思想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相对较小,新生代农民工是更渴望城市化也是更容易城市化的群体,他们更加渴望融入城市的生活,意识形态和行为都更城市化了.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明白要融入城市,长久居住在城市购写住房就成为了唯一的出路.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第一代农民工很少把城市作为他们的最终归宿,他们多是希望通过在城市里打拼赚取资金,退回到农村创业或者是回农村生活,因此在城市一般都是租住简陋的民房、住工厂宿舍或工棚等,住房问题并不突出.而新生代的农民工,回农村的意愿较弱留城意愿很强,他们在城市中的住房问题就形成了其留城的主要障碍.


9.工作满意度.在被调查人群中,对现有工作很满意的人数有30人,占到总比例的14.9%,对工作满意的人数有45人,占总人数的19.1%,而认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数达到23.4%和14.9%,而其中不满意的原因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工资太低、福利待遇不好、工作太辛苦、工作不稳定等.工作环境优劣、劳动强度大小常常是新生代农民工决定去留的重要因素.不过对于制鞋业农民工而言,工资福利依然在种种因素中占有较强的影响力,主要的原因分布概率如图1.

在此次调查中,大多数被调查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目前的能力水平“比较吃力”甚至“不能适应”现有工作.可以看出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技术技能、文化知识的缺陷存在明显的自卑感,由于制鞋业农民工所处的日常生活环境中人员密度比较高,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高技术人员、管理干部与他们自身在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既给他们学习技能提供了动力,也为他们生存产生了压力.而对于改善农民工满意度方面,许多调查者希望能够提高工资收入水平、提供培训机会,而缩短工作时间、改善工作环境、购写社会保险也是现今青年农民工重点关注的区域.

二、制鞋业新生代农民工特点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概括出制鞋业新生代农民工的几个特点:

1.受教育程度相对提高.很大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部分知识,但由于社会地位及经济情况的限制,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很少.随着城市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新型产业需要具有相对高知识的产业工人,新生代农民工若不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训,将很难从事专业性强的工作,也无法适应新的劳动岗位提出的要求.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他们迫切地需要社会各个方面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参加就业培训的质量.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就业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是具有高技能的员工,而具有较高技能的基础在于拥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农民工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的限制,难以适应市场对高层次技工人员的需要.现有针对农民工的培训主要是技术含量低、从业人员多的手工技能培训,具有培训时间短、内容简单、见效快的特点,能够帮助农民工快速实现非农就业.但是,这些低层次的技能培训无法真正提高农民工的技能,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2.“已婚”比例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之间婚姻差异显著,绝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处于未婚状态.据全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中未婚的比例为83.7%,在老一代农民工中,未婚的比例只有10.2%,绝大部分都已经结婚.在这次的抽样调查中,样本中有68.9%的农民工已婚,在未婚比例占31.1%.对农民工而言,婚姻状况决定了他们对生活稳定性的追求态度.结了婚的农民工因为有家庭顾虑,一般更倾向于追求稳定的生活,属于风险规避者,不愿意更多地承担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这就使得他们对培训的需求相比未婚者要低.

3.就业动机重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选择工作时依然注重工资和福利待遇,但对于改善工作环境、发展前景、是否有职业培训机会等因素也逐步上升为主要考虑指标.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上更倾向于第三产业以及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种,追求社会地位高、条件好、工资高的就业岗位.不愿从事高强度、高危险的苦、脏、累工作.而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城市的产业不断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化,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要求逐渐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低,就业能力差,很难适应现代高技术要求的企业需要.随着农民工在外工作经历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村人看到了没有一技之长的弊端,没有市场竞争力会随时面临失业,而且在城市中只能干最脏最累的工作,这些都使他们产生学习知识、进行职业培训、增长技术水平的愿望.因此,新生代农民工愿意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4.融入城市的愿望强烈.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有较高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技术,特别是他们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对农村又非常陌生,尤其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原本就是生在城市,与城市孩子的成长环境有许多相似,他们对农村、农业、农民没有多少感性认识,更谈不上有农村情结和对土地的感情.出来打工不仅仅是为了挣钱回家盖房子、娶媳妇、养儿育女,而是希望通过到城市打工寻找更好的自我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希望能够在城市立足安身,也希望在城市积累经验,为自己未来的创业发展打下基础.

三、结论与启示

1.增强培训针对性,提高培训质量.一是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完善不同培训对象特别是适合农民工的培训模型,增强培训针对性.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传授培训知识,积极倡导采用动画、幻灯片和多媒体等农民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培训,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培训效果.三是强化培训考核,培训完成之后积极依靠职业技术认证资格考核,转化培训效果,提升农民工技能含金量.

2.创新培训模式,促进培训方式转变.一是充分发挥制鞋业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知识面较宽、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的优势,大力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培训.二是逐步把1~3个月的短期培训延长到6~12个月的中长期培训,让参训农民工真正掌握一门单项职业技能或具备初级技工的水平.三是加强校企合作或者是企业与协会的合作,把农民工培训真正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让新成长劳动力在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接受系统正规的职业教育,让协会通过产业组织优势加强技术指导.四是加大创新能力和创业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知识培训.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预防职业病危害.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落实责任制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建立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将卫生部门监督检查、检测结果和卫生学评价意见等资料存档保管.对农民工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告知生产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减少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