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的经济学困境与

点赞:25275 浏览:1175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职教育是一种成本较高的公益性的教育,本应又国家、企业、个人三方进行共同投资,然而企业并未对其真正的进行投资,导致中职教育本身就投入不够,更因民营中职学校的介入而使中职教育陷入困境.

关 键 词:中职教育困境生源组织费恶性循环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中职教育招生规模在当前已经突破850万,普职比例已基本达到1:1的水平,这本应是一件值得庆兴的事,然而隐藏在这繁荣背后的隐忧又不得不让人警觉.每到中职招生季节,我们都会看到各级政府部门下发的类似“强力规范招生秩序努力推进中职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文件,该类文件中除了冠冕堂皇地说些国家政策外,核心内容无外乎“中职招生宣传工作,由××委统筹管理和指导.做到“四不”:(1)不得提前进入学校.(2)不得擅自发布虚检测信息.(3)不得随意到校宣传.(4)不得剥夺学生及家长的知情权和择校权.强力规范中职招行行为,增强政策意识,牢固树立依法招(送)生、廉洁招(送)生的法制观念,严格执行招生工作纪律,自觉规范招生行为”.这类文件到底给我们透露出了什么信息呢?既然要求做到“四不”、廉洁招(送)生,那么现实中就是因为有“四有”和不廉洁招(送)生才需要政府部门出相应的文件来规范了.那么中职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1.中职教育的经济学困境

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看似兴旺发达,实则困境重重.

中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目标,从经济角度看,失业会造成资源浪费,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从社会角度看,失业会影响社会稳定.中等职业教育就是要把制约经济发展的失业人员转变为新型的人力资源.解决失业问题不仅仅是从创造就业岗位入手,更重要的是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从培养学生的技能入手,既然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就需要大量的教学实训设备,因此职业教育是一种成本较高的教育(一般认为其成本比普通教育高一倍以上),要确保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必须投入大量的经费.究竟应当由谁来承担职教经费呢?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谁受益谁投资.那么谁是职业教育的受益者呢?首先人力资本说到底是一种社会资本,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其经济就越富有活力和竞争力,因此,毫无疑问,政府的财政拨款就应当成为职教经费的主渠道.其次企业因为雇佣经过职业培训的人而减少了其培训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故从理论上讲,企业也应该为职业教育写单.再者学生因在职业教育中获得了个人收益也应该交纳一定学费.实际情况如何呢?企业认为已经交了教育附加费了,所以不愿意再为职业教育写单.更何况在他们曾经的意识里“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什么都缺就不缺人”.所以投资就由三方变成了国家财政和学生个人缴费两方.

中职教育的经济学困境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中职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本身不足是众所周知的,为了弥补这个不足,于是又出台了“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政策,这就是所谓的民营中职学校的来历.我国《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都明确规定教育是公益性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那么民营中职学校如果不是由慈善机构举办而是由普通的法人举办又将如何生存呢?中职教育是高投入高成本的职业教育,民营中职学校投入后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依据在校生人数由财政拨款所得和学生所缴学杂费两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所缴学杂费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是以资助的形式由财政拨款.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投入越来越依靠财政投入,而财政投入的依据是在校生人数.在教育投入本身不足的大背景下财政投入的资金又不足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行,在此情况下民营中职学校的出路只有两条:要么等死;要么转变成经济人.从实际情况看来,民营中职学校选择了后者,也就是说民营中职学校至此露出了其经济人的本来面目,尽管这可能不是他办学的本意而是被现实所逼.根据理性经济人检测设,即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民营中职学校是如何以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的呢?它们采取了野蛮地降低教学成本和扩大招生人数的方法.

为了降低教学成本它们将师生比扩大到1:50,有的甚至高达1:60.有两台车床、几把锉刀,它就敢开一个模具专业.有几把电烙铁和几台万用表,它就敢开一个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不过这还不是它最遭人诟病的地方,因为它的这种做法还仅仅是害苦了它本校的学生,还没有危害到整个中职教育领域.

野蛮地扩大招生人数是民营中职学校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不二法宝,因为财政资金部分的划拨是以招生人数为依据的.为了扩大招生人数,民营中职学校以给生源组织费的名义进行生源写卖,主要是给生源学校的班主任生源组织费,让他(她)们进行生源组织.这就导致了公办中职学校生源数量急剧下降,没有办法,公办中职学校只得被动跟进以保证生源,至此招生进入恶性循环,民营中职学校加码,公办中职学校跟进或者进一步加码.最终导致中职办学环境急剧恶化,有的中职学校甚至到了拿不出差旅费让老师到外地进行免费培训的地步,如某公办学校有一个到外地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国家级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名额,食宿费用由财政出,车票须由学校报销.校长把拟参加培训的教师叫去谈话,谈话内容很简单:自己掏来回车票费用的话就去,否则的话就不去,因为学校没钱.而到了招生的时候,只要是招生费用,要多少有多少,不计血本.这是为什么呢?校长说:招不回来生还办什么学?这句话既是实话,也是啼血似的伤心话.中职办学到了这个地步,情何以堪啊?招生费用的支出是中职学校的动脉大出血,回过头来又只能压缩办学成本,降低教学质量.就这样国家对中职学生的资助没有落到学生身上而落到了那些招生贩子或初三班主任的私人腰包,最终的受害者还是学生.这还不是最后的苦果,生源地的初三班主任由于收取中职学校的生源组织费尝到甜头,发现这倒是一条财路.于是纷纷亲近班上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他们才是入读中职学校的主力军),有的甚至到了不再管班上的教学质量,一味地搞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便于今后将其介绍到中职学校,收取招生组织费.至此初三班主任变成了彻头彻尾的人贩子,这种现象在农村初级中学中大有蔓延之势.曾有一个初三班主任把学生带到某中职学校后对该校的招生老师说:“这次,兄弟我够哥们吧,我一个班60人就给你带来了59个”.这话听起来,不知道你是否感到恐怖.义务教育阶段一个60人的初中班级,竟然只有一个考上高中,这样的义务教育质量是否在祸害子孙,而始作蛹者却在开心地数钱.这又情何以堪啊?


中职学校由于招生费用年年攀升导致的动脉大出血致使学校无力进行教学投入,教学质量难有保障,最终会因为中职学生在校学不到什么东西而放弃到中职就读,使得中职办学进入另一个恶性循环:生源减少――高价招生――教学投入减少――学生学不到东西――生源更少.

2.对策

面对中职办学的困境,有什么对策来进行调整改进呢?

2.1将中职学校的自主招生制,改为由政府统一招生,然后由政府出面对中职学校进行教学招标.这就避免了自主招生所带来的生源争夺战.

2.2严格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对所有中职学校进行审核,把不合格的学校清除出去.

2.3修改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有关“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的条款并严格执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