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危机引而未发原油再起波澜

点赞:18432 浏览:8237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美国为伊朗设立了两条红线,一是不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二是不能生产.伊朗现阶段只是要掌握全部技术,但不生产出来,让西方找不到军事打击的借口.

2011年12月,美国正式宣布制裁伊朗银行.自此,两国围绕伊朗核问题明争暗斗,搅动得全球不得安宁.

国际油价因此不仅没有因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而下跌,反而不断上扬.高盛预计,未来3个月,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将达到113美元/桶,较此前预计的104.5美元/桶,提高了8%;将布仑特原油未来3个月预期上调到120美元/桶,提高了2%;未来12个月更是分别上调到123.5和127.5美元/桶.伊核危机的不断发展,势必影响到中国的石油供应和中国在伊朗和海湾地区的利益,因此格外引人关注.

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在其国防部长帕内塔的讲话中已经表露无遗,美国绝不允许伊朗拥有.这不仅是核不扩散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美国对中东这一至关重要的地缘战略枢纽地区的控制问题.所以,削弱伊朗,也就是在增强美国本身在这一前途迷茫地区的立足点.伊朗不仅自身是石油大国、还有宗教和人口等优势,如果再拥有,获得某种战略盾牌,则未来美国在本地区的行动,无疑将受到重大限制.美国从地区格局和全球战略考虑,不允许伊朗拥有,这是原因之一.伊朗一旦拥有,即使不针对以色列采取核打击,其历来强硬的对以态度已足以在伊斯兰和阿拉伯世界构成道义的优势.伊朗很可能借此种强势道义地位,整合地区格局,而此种伊朗主导的地区格局变化,是不利于阿以和解和以色列安全的.以色列在伊朗问题上屡发强音,一方面是自我安全的决心宣示,同时,也是对美国采取行动的直接压力,这是美国不能不考虑的.因为,一旦以色列采取行动,美国在本地区的全盘计划都将进入更不确定的领域.这是美国绝不允许伊朗拥核的原因之二.


美国对伊朗采取某种军事行动,肯定会给全球能源供应带来不确定性,这是欧洲甚至美国本身希望避免的,而历来支持世界多极化的中俄对武力解决地区问题也不会支持.美国日前采取的措施也证明这一分析.中国、日本、印度、韩国等伊朗石油的主要购写国纷纷接到美国的请求,受邀加入“石油围堵”网络,一些国家不自愿地卷入美伊的“石油战争”.美国挥舞着制裁的大棒,欧盟则积极配合,将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不过,在国家利益面前,许多国家的立场均显摇摆状.

2010年,日本是伊朗石油的第二大市场,每天从伊朗进口的原油达36.2万桶,占日本石油进口总量的10%,且日本经济连续受到地震、核泄露、日元汇率高企等因素的打击,绝对不愿意看到因制裁伊朗而出现油价飙升的局面.美国财长盖特纳刚刚离开日本,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就表示,日财长安住淳所言“日本将逐步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仅仅代表其个人意见,不代表政府立场.而作为伊朗原油第三大消费国的印度,日前也发出拒绝配合美国的信号.

印度内阁一名高级官员1月12日对外界表示,将继续与伊朗开展石油贸易,且印度不会稀罕向美国方面争取霍尔木兹海峡的禁运豁免权.事实上,拒绝配合美国制裁伊朗的还不止印度.1月10日,美国副国务卿伯思斯曾访问土耳其,呼吁土耳其加大对伊朗的制裁,但土耳其却一口回绝了美国的要求.

欧盟不久前宣布将对伊朗石油禁运,但行动起来依然心存忧虑,行动迟缓.部分欧盟外交人员在1月13日表示,各个成员国可能将对伊朗的制裁措施推迟6个月,以便那些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能够找到替代品,并允许现有的协议到期.但是,目前欧盟各国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当前部分经济窘迫的欧盟国家都是大规模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例如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而且希腊从伊朗进口的原油中,有35%采用的是赊销方式,失去伊朗的原油,会使其经济雪上加霜.所以,欧盟禁运说说容易,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伊核危机引而未发原油再起波澜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石油贸易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美国政府在游说相关国家对伊朗进行“围堵”未取得理想效果之后,1月13日,奥巴马政府制裁了3家对伊朗出售汽油的公司,其中包括中国珠海振戎公司.与此同时,美国调集3个航母战斗群,游弋在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域,向科威特增派了1.5万人的战斗部队,施压伊朗.

而伊朗似乎对美国的策略和底线心中有数,应对也是文武兼备,软硬兼施,战略安排异常复杂,但核心就是一条,千方百计拖延时间.通过巧妙运用军事和外交手段,赢取时间,实施时间战略,从而实现核武能力,最后,应用核武能力,实现战略安全.“武”的方面,大规模的军演特别是对革命卫队拥有的先进打击兵器的展示,显示了伊朗保卫自身以及在遭遇打击时非对称反击的决心与能力.“文”的方面,除宣布拥有全部民用核技术外,还提出可向非洲等需要的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其实是一种暗寓攻击的政策.在霍尔木兹海峡通行及应对国际原子能组织检查等方面,伊朗视需要、因环境,时硬时软,软硬兼施,变化多端.美伊斗法,文攻“武慑”,令人眼花缭乱.

众所周知,民用核技术与所谓核武是相关联的,军用级别的核武科技正是以民用核燃料提供的浓缩原料为基础制备.从浓缩铀的技术上讲,伊朗已经掌握了铀转换的技术,也就是把铀矿变成六氟化铀气体.第二步是把六氟化铀气体灌注到离心机里,然后把气体金属化,变为浓度3.5%的低浓度浓缩铀,这个浓度只能做核燃料.如果再进一步浓缩为20%,就可以用于医学,比如放疗和CT核磁共振以及科学研究.现在美国和以色列担心的就是,伊朗掌握了20%浓度浓缩铀的技术,就可能会进一步提炼到武器级浓缩铀,最终造出了.

美国为伊朗设立了两条红线,一是不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二是不能生产.从目前形势分析,伊朗的策略并不是要马上制造一个,也不进行核武试验.而现阶段只是要掌握全部技术,但不生产出来,让西方找不到军事打击的借口.这一条,美国和以色列何尝不清楚所以,美国设定的两条红线,也是自己阶的梯子,美国知道伊朗不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伊朗目前也造不出.根据美国过去的规律,在大选年有两个热门外交话题,一是中国,二是伊朗.今年11月又要大选了,奥巴马政府为了国内犹太集团的选票和资金,在伊朗问题上,是要对他们做出一些姿态的.这就确定了即使恢复伊核谈判,起码在今年大选前,美国不会在伊核问题上作出怎样的让步.对伊朗而言,它的国内压力也很大.伊朗可以坐下来谈,但放弃核计划和浓缩铀是不可能的.这可能就是伊朗的底线.所以,从现在至11月份,美伊关系会一直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伊核危机引而不发.

以色列拥有世界一流的情报机构,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与伊朗核计划相关的科学家连续被,有猜测认为是以色列情报机构所为.由此可见,以色列对伊朗核计划的了解和监控是非常深入的.在高压下,在伊朗即将跨过“核门槛”时,以色列可能做出过激反应,像1981年摧毁伊拉克,2007年摧毁叙利亚核设施或疑似核设施一样先发制人,一劳永逸地解决由此带来的不尽麻烦.即使如此,全面入侵式的战争也是不可能的.以色列要想打击伊朗,必须飞跃约旦、沙特和伊拉克领空,因此,必然牵涉美国.没有美国默许,打击伊朗难上加难.大选之年,美国对以色列会一面消气降火,对伊朗一面加紧施压.战争的选项,除非发生意外,不得已而为之.

中国是伊朗的第一大石油市场,2010年,中国每天从伊朗进口的原油达42.6万桶.伊朗是中国的第三大原油供应商,2011年1月至11月,供给中国原油2530万吨.温家宝总理在前不久访问海湾三国时明确表示,中国反对伊朗拥有,但是中国与伊朗的石油贸易和伊朗核问题是两回事,中国与伊朗正常的贸易应该受到保护.中国不会和美国站在一起,不会将伊朗看作一个敌对国家,来参与美国对伊朗的打压.中国不会停止与伊朗的石油贸易.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对中东和平负责,不可能盲目跟随某个大国,但中国也不会选择在这个问题上与美国对抗.另外,还要处理好与阿拉伯国家,尤其是海湾国家的关系,这就需要在外交上主动智慧出牌,化解两难处境,变挑战为机遇.但无论如何,中国的石油战略和原油储备能力要面临一次考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