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理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点赞:13945 浏览:5891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互文性自提出以来在文学批评、翻译等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后被引入到语篇语言学中,越来越多地用于语篇分析理论及实用性语篇的研究上.本文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着重探讨了英语阅读语篇中互文性表现形式以及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启示.

关 键 词:互文性理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一、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由法国符号学家J.Kristeva于1969年在其著作TheKristevaReader中提出,是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互文性理论认为:每个语篇的外形都是马赛克般的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语篇都是对其他语篇的吸收和转化”.Beaugrande和Dressler将互文性概念引入语篇语言学并且将其定义为“一语篇的产生和接受有赖于参与者其他的语篇知识的方式”.本文运用语篇的互文性分析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语篇中的体裁互文现象,文化互文现象,媒体互文现象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分析大学英语语篇中的互文性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启示.

二、互文性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体裁互文性

互文性分为“具体的”(specific)和“体裁的”(generic).具体互文性是指语篇中有具体来源的引用他人的话语及不加标明的引用他人话语而产生的互文关系.体裁互文性是指在一个语篇中不同体裁,风格(style),或语域(register)的混合交融.

大学英语阅读语篇的体裁类型多种多样,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小说、戏剧诗歌等,有些语篇是几种体裁的混合.在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语篇被认为是由句子组成,句子又是由词语组成,所以阅读语篇的大部分时间被用于解决重难点词汇、语法上,所以产生一种错误的理解,认为只要是读懂了句子就学会了语篇.结果,学生解决单个的语法、句子能力很强,而在语篇的整体理解,尤其是对语篇的欣赏性理解如对文章思想内容及其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理解、欣赏等能力却得不到提高.

提高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体裁互文意识,并不意味着要取消对词、句、语法的学习教授,而是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的焦点从语言的形式上转移到语言所传递的内容和信息上.采取篇章教学法,讨论语篇的宏观意义,分析语篇结构形成某类体裁一些固有语篇模式的图示,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重点、难点词汇语法的讲解学习,最后再根据语篇结构特点,总结出某一类体裁的语篇模式概括语篇主旨思想写作意图等,也就是说在阅读的过程中采取语篇――词句――语篇的步骤来进行教学.

(二)文化互文性

文化互文性是指受到语篇主题的启发读者被唤起的相关的认知心理、文化习俗、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价值观等.这些在读者阅读语篇前已经作为一种图式存在于其脑中,当读到此类语篇时,读者就可以调动其相关图示来解读文本.Halliday认为,语篇的产生不是孤立的现象,它与情景因素和文化因素息息相关.文化互文性就是要把语篇分析与特定社会文化副合起来对文本进行解释,语篇所包含的社会事件、文化语境给学生多元化的文化输入.

大学英语阅读语篇的内容涵盖极广,包括社会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知识.英语语篇这一跨越多学科,包含各国文化的特性,决定了学生文化知识丰富与否,会促进或阻碍学生阅读进程.

培养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文化互文意识就是要把握英汉文化之间的对比和重合,如“狗”在不同的文化中被赋予既相似但又不同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狗”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多用于贬义,如狗腿子、狗仗人势等,而在西方“狗”被认为是忠实的朋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这种文化之间的异同之处,重点应放在英语和母语的文化不同上,把目标语的文化因素提取出来,用目标语文化的规约和行为方式阐释语篇,评价语篇和欣赏语篇,随着文化交融的加深,学生更容易跨越语言和文化提高其语言学习能力和效果.

互文性理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英语阅读教学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媒体互文性

媒体互文性主要是通过各种文字、声音、图像等物质媒介来创造互文性的效果,如插图、序言、评论、动画等.培养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媒体互文意识就要革新传统的教材,教学手段.传统的“书中自有黄金屋”要变成“网上自有黄金屋”.教材不仅是由纸质组成,同时还需有磁带、VCD光盘、CD―ROM光盘和网上课件捆绑在一起的学习包.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互文性教材的思想.

三、结语

总之,阅读活动是一种多种因素、多样形式、多项交流与反映的复杂的解码过程,解码的依据来自文字、语言、语用、文化、世界观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并无意来分析互文性的具体分类及其特征,而力图要说明重视语篇的互文性,重视语篇体裁互文性,文化互文性,媒体互文性.从互文性的角度去组织教学,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并提高其语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