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应用

点赞:4426 浏览:153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资本成本管理会计文献回顾

经济学理论认为生产者所使用的任何生产要素(包括资本)都应当计算费用.生产者自有的要素费用称为隐含费用,它也应同其他从市场上购置的要素一样进行费用核算,是“真正的费用”.然而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这种隐含费用是不计入企业成本进行核算的.任何公司的资本来源,一般由债务资本和产权资本构成.传统会计只确认使用债务资本的代价,而没有考虑使用产权资本的代价,这在经营管理中留下一个缺口,造成人们不计较产权资本的使用效果.事实上,使用产权资本的代价比使用债务资本的代价更高.在现代会计报告中,收益表内的利息费用(借入债务的成本)属于正常税收的扣减项目,而股息(产权资本的成本)则不能扣减,属于税后利润的再分配.另一方面,资本经营决策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公司筹资决策时,必须首先考虑公司未来所获利润能否补偿全部资本成本;在公司投资决策时,必须考虑投资项目收益是否大于公司垫支资金所承担的利息.只确认债务资本成本,而不确认股权资本成本,是传统会计的局限之一.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提出了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的类似设想,1973年Anthony发表的“权益资本成本管理会计”论文,第一个从理论上探讨了权益资本成本管理会计,使得人们对股权资本成本如何引入财务会计体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引发了学术界对股权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更多争议与探讨.中外学界将其视为未来会计发展的趋势之一.针对现行财务会计,旨在矫正会计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扭曲而提出的理论构想,就是要求确认和计量全部资本成本.

(一)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的提出Anthony(1973)认为利息费用不仅包括债务资本成本,而且还包括股东权益资本成本.1975年他又提出,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就是把成本计算对象从计算债权资本成本管理会计扩大到计算产权资本成本的一种会计.80年代初期,Anthony进一步阐述和发展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理论构想.他认为资产负债表的会计恒等式应变为:资产等于负债+股东权益+主体权益.主体权益是指一个主体通过有效经营所创造的资本来源.1979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第34号公告否定了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理论构想,其理由是利息涉及资本化问题.但胡玉明(1998)认为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理论构想,强调了主体权益概念,拓展了会计学的研究视野,突破了传统会计学只计量债务资本成本而不计量股东权益资本成本的局限,从而将会计学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入产权领域,全面计量产权成本.Solomon’s(1995)则称Anthony是“一个收益表核心论和收益确定采用配比法的坚定不悔的信徒”.我国学者黄平(2001)认为股权资本成本管理会计所依持的权益观是典型的“狭义企业主体理论”,即过分强调企业的“人格化”,过分强调企业法人产权.孙利琼和黄毅(2004)对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中的“主体权益”概念提出质疑,认为“主体权益”归属权及其分割应该是利益相关者反复博弈的结果,主体权益分享者应该多元化的观点.

根据Anthony的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理论构想,要求全面计量股权资本成本.其中,资本成本作为一种间接费用可以通过设立一个“利息汇总”或“资本成本”账户来核算.罗肖和王涛(1996)认为在计量股东权益资本成本的同时,也就确认了权益资本收益,在收益实现前确认的做法,违背了财务会计的稳健性原则.但如果把稳健原则表述成“某项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当选用对股东权益产生乐观影响最小的那种方法”,则违背稳健性原则的不是资本成本管理会计而是现行财务会计.”

(二)资本成本计量方法及其应用随着资本成本在资本预算、投融资决策、财务预测估值等各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在计量方法及应用上也存在着争议.20世纪40年代以前,经济学家大多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把资本成本简单地理解为“债券的市场利率”,直到后来,人们才开始认识到企业资本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企业负债比例的影响,先后出现了所罗门的“现代公式”(Solomon,1963)、MM的“平均资本成本方法”(Modigliani和Miller,1966)以及我国的财务教科书方法(龚凯颂,2004).由于债务资本成本率(利息率)是由银行根据国家的金融政策制定的,具有客观性,企业无权自行决定利息率的高低,因此债务资本成本的确定方法无可非议.但关于股权资本成本的确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达到一致的结论.GrahamandCampbell(2001)就资本成本、资本预算、资本结构对美国上市公司进行调查显示,美国公司确定股权资本成本的方法中选择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最多,其次为股票平均收益率法和多贝塔模型.李正明(2001)认为应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理论的股权资本成本率或社会资金成本率或社会资金平均报酬率确定统一的股权资本成本.郭洪和何丹(2010)通过分析基于剩余收益价值理论的权益资本成本计量的4种模型,认为依据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和基于剩余收益价值模型计算的权益资本成本是资本成本计量理论发展的新方向.

(三)股权资本成本计量的争论尽管人们早已意识到资本的无偿使用是悖理的,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所有权观念仍然主宰着财务会计.人们还是相信债务资本成本的真实性,而怀疑股权资本成本的可靠性.当然,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倡导者们曾试图将其引入财务会计体系,但由于它在理论依据方面具体运用的是主体观,这与现行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存在根本的冲突,所以直到今天都很难融入其中.孙贺捷和祝祖强(2002)认为无偿使用权益资本,不考虑占用成本,导致成本信息的不完整,严重影响铁路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因此,铁路运营中计算权益资本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李梅芳等(2005)提出了资本成本管理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她认为如果把权益资本成本看成是企业财务信息的组成部分,可以在现有的财务信息披露框架中加以调整予以披露.孙永鹏(2010)将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引入合资铁路公司,并通过例证分析,证明引入资本成本管理会计,能够丰富和改变合资铁路公司会计信息的内涵,并为经济增加值提供会计信息支撑,促使经营管理层树立企业战略为企业创造价值.事实上,股权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的计量操作性不强及与财务会计理论本质上不合,如将其纳入财务会计体系会造成许多的不适应.但在管理会计中运用良好,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四)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研究评价首先,会计应该反映主体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但现行财务会计所反映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并不完整,净收益包括股权资本成本和真实的净收益.把股权资本成本当做企业净收益的一部分,高估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这将导致企业管理层和股东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失误,使得与净收益相关的会计信息有失真实性.其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产者所使用的任何生产要素(包括资本)都是有成本的,无论是借入资金还是权益资金都应计算费用.换句话说,生产者自有的要素费用称为隐含费用,它也应同其他从市场上购置的要素一样进行费用核算,是“真正的费用”.传统会计只确认使用债务资本的代价,而没有考虑使用股权资本的代价,这在经营管理中留下一个缺口,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似乎股权资本的筹集和使用是免费的.另外,从Graham&Campbell(200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方法、股票平均收益法和多贝塔模型CAPM是最经常使用的方法.


尽管如此,上述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1)股权资本成本的计量性是一个核心问题,由于该部分成本没有统一的计量标准和方法致使其暂时未能纳入财务会计的核算体系.对于如何确认和计量股权资本成本,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2)现有研究虽然有人将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引入合资铁路公司,并对必要性与可行性做了分析,但例证分析仅仅局限于财务会计的核算程序上,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资本成本管理会计体系.(3)从当前各国的有关法律及公司治理体系要求看,所有者(股东)的地位仍是至高无上的,如果股东权益被分成两部分:股东权益和主体权益,那么主体权益是谁的?按照主体观的解释,主体权益是企业的.那么企业又是谁的?谁是主体权益的索取者?当该企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谁拥有主体权益的索取权?如果从责、权、利一致的角度看,所有者的责任最大(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故其相应的权和利理所当然地大于债权人、管理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二、资本成本管理会计机理分析

EVA的提出及其应用为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及支持.

(一)EVA概念的提出SternStewart&Co.(1991)提出了强调资本成本要素补偿的经济增加值概念.经济增加值准则下,投资收益率高低并非企业经营状况好坏和价值创造力的评估标准,关键是是否超过资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和债权成本).由此,不少投资银行、管理、会计咨询公司以及机构投资者都尝试用EVA进行投资价值和管理咨询,或者评价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不少投资分析家也认为,用未来预期经济增加值解释公司股票比每股收益或净资产收益率好.胡玉明(2004)认为经济附加值观念的流行标志着对企业的绩效评价已经逐步从利润观念转向价值观念,这可能促使企业经营模式逐步从利润模式转向价值模式.因此,更应该从管理视角而非会计视角认识经济附加值观念.显然,EVA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调整和分析,反映出公司营运的真实状况及股东价值的创造和毁损,它是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理论对会计利润进行经济学改造的有效延伸.白旭(2003)就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决策活动的重点应适时地从单纯的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转到更多地关心投资回报和权益资本的保值增值上来.通过不断提高经济增加值,追求权益资本价值是正确的路径选择.

(二)EVA在资本成本管理会计中的运用经济增加值理念充分考虑了任何资本的使用都是有成本的,它能够避免管理者为了片面追求股本收益率而采取高财务杠杆的经营手段,促使经营者在负债和利润追求上找到平衡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企业财务风险.同时,有助于投资者对管理者实现有效的资本节制,避免盲目扩张.但在现行财务管理中,经济增加值的应用尚未得以充分发掘,笔者认为资本成本管理会计是实现经济增加值价值管理的最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即将权益资本成本引入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中,使企业在价值增加过程中的耗费弥补完整,并通过对会计账面收益进行恰当的调整,以修正会计准则造成的潜在偏差和扭曲.

如图1所示,由技术操作层面估算出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运用资本会随着生产经营的运作按照一定标准分配到销售成本、存货、厂房和设备以及一般管理费用上,分配计入存货、厂房和设备的部分资本化为相应资产的价值,由此,企业的存货、销货成本中将包含占用的或生产产品所耗用的资本成本;自建固定资产的成本中将包含在建期间所占用的全部资本成本并将作为资产项目列示于资本成本资产负债明细表上.这些资本成本最终也将通过营业成本或者折旧费用等影响税后净营业利润.此时,税后净营业利润是在会计账面利润基础上调整计算得出的“真正收益”;运用资本是基于资产账面价值调整得到的经济账面价值,力求体现企业获利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本的真正价值.因此,资本成本管理会计,不仅能够清晰地分配资本成本,有助于更快捷地找到驱动价值的要素,实现企业长期保值增值的目标.同时,所建立的机制有助于约束公司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使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从根本上一致起来.

三、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内容体系与操作流程构建

资本成本管理会计体系是将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传递、加工、延伸,通过“决策与计划”和“执行与反馈”两个过程,使财务会计信息满足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主要包括计划预算、资本成本分配、风险控制以及业绩评价等有关管理决策的模块内容.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一)计划与预算计划与预算主要是从企业战略规划和年度战略目标出发,具体包括预算分析、预算执行、预算评估与修改等内容,分别从财务和运营方面考虑.财务方面,对资本回报率、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周转率这些关键指标进行分析,找出其中薄弱的环节;运营方面,从企业运营的角度分析价值驱动要素.如将税后净营业利润分解为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毛利、管理费用等要素,通过分析掌握企业价值变动的主要原因,也就是价值驱动要素.改善这些价值驱动要素,以提高企业的经济增加值.

(二)资本成本分配关于资本成本的确认与分配,首先要解决股权资本成本率的计量问题.鉴于现行财务会计中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的提取等估计成本的事例,笔者认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方法是估计股权资本成本最常用的方法,可按上述方法计量股权资本成本.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一个可以进行计量检验的金融资产定价模型.该模型建立了资本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明确证券的期望收益率就是无风险收益率与风险补偿两者之和,揭示了证券报酬的内部结构.可用公式表示为:Ri等于Rf+βi(Rm-Rf).其中:Ri代表第i种风险资产的预期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资产的报酬率,一般将一年期国债利率或者银行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投资者可以以这个利率进行无风险借贷;Rm代表市场组合的预期报酬率;βi代表第i种证券的不可分散风险,是风险资产的收益率和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协方差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方差之比.

股权资本成本率确定后,将其与债权资本成本一起,以资本结构为权数计算其综合资本成本,由此,企业的资本成本,既包括债务资本成本也包括股权资本成本.资本成本总额确定之后,将其按照新取得的存货、厂房和设备等的比例分配,这样,企业的存货、销货成本中将包含占用的或生产产品所耗用的资本成本;自建固定资产的成本中将包含在建期间所占用的全部资本成本.分配计入存货、厂房和设备的部分资本化为相应资产的价值,并作为资产项目列示于资本成本资产负债明细表上.

(三)风险控制与业绩评价当股东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确定后,由于资本成本管理会计要求将资本成本从净利润中剥离出来,作为期间费用归入当期产品成本,企业将有必要为此做出降低产品单位成本、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高盈利产品的产量、寻找更合理的原材料供应商或改变销售策略等手段来提升现有资产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现有资产的收益率高于资本成本率的有关长期战略决策,并在实施中加以风险控制.

所谓业绩评价,则是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等经营业绩和努力程度各方面进行的综合评判.基于全部资本成本(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之和)预算出来的真实的剩余收益,能够修正投资报酬率,有利于计量、考核和评价投资中心的业绩,进而改进责任会计的分部业绩评价体系,为更加科学的业绩评估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而且,经济增加值(EVA)法建立业绩评价和考核体系,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可结合经济增加值法,建立业绩评价和考核体系,进而度量企业绩效、指导管理者决策行为、激励管理者更好地为股东创造财富.


四、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应用案例分析

ABC酿酒公司2008年初成立,年初资本结构如下:利率为5%的长期借款100000万元,权益资本(普通股)为100000万元,货币资金为150000万元,存货为30000万元,该存货是公司为生产一种特制的白兰地酒而购入的原料,酿酒的设备价值为12000万元,无形资产为8000万元,设备及无形资产均为原始股东投入.公司投产后第三年才销售白兰地酒,检测设不计提折旧与摊销,且暂不考虑在此期间公司每年发生的管理费用及销售费用,也不考虑流转税及所得税,经预测2010年销售全部白兰地酒时,取得收入80000万元,款项存入银行.

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成本管理会计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现行财务会计处理(不计股权资本成本)现行财务会计实务下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各个项目金额变化如表1.

(二)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处理(计债权、股权资本成本)首先,估测股权资本成本并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检测设公司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法确定股东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0%,该标准三年保持不变.根据现有资本结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7.5%(1/2×5%+1/2×10%),由此2008年资本成本总额为(100000+100000)×7.5%等于150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成本为5000万元,股权资本成本为10000万元;2009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7.62%(47.6%×5%+52.4%×10%),资本成本总额为(100000+110000)×7.62%≈160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成本为5000万元,股权资本成本为11000万元;2010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7.75%(45%×5%+55%×10%),资本成本总额为(100000+121000)×7.75%≈171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成本为5000万元,股权资本成本为12100万元.

按照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理论对会计报表进行调整如表2.

至此,“留存收益”账户的余额为35000万元(10000+11000+

12100+1900).

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实务下的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如表3和表4:

(三)比较分析按照现行财务会计计算,2010年的销售净利率、股东权益报酬率分别为56.25%、33.33%,而考虑全面资本成本后计算的销售净利率仅为2.38%、股东权益报酬率仅为1.41%.现行财务会计下,2010年的净收益为45000万元,而由调整后的税后净利润减去加权资本成本后得到的经济增加值EVA仅为1900万元.

由此,可针对现有资产和未来可能投资设计不同的方案,提高资产周转率,并通过优化流程、增强协同等手段实现.对于不符合企业战略规划及长远资本回报率低于资本成本率的业务单元,采取缩减生产规模、业务外包或退出等手段处置.对于尚未介入的投资回报率高于资本成本率的项目,要加大投资力度,提高企业整体创造价值的能力.

从上述结果来看:2010年所有者权益均为135000万元,这表明从长期来看,无论是否考虑产权成本,所得到的留存收益数字上是趋于一致的(均为35000万元),但传统会计的留存收益的构成仅仅是净收益,而考虑产权成本的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的留存收益则是由资本成本与净收益组成的.现行财务会计实务下,2010年公司销售产品盈利额为45000万元,销售净利率为56.25%,股东权益报酬率为33.33%,远远超过了股东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但当考虑资本成本,并将其分配到生产产品的成本后发现,经营获得的净收益仅为1900万元,销售净利率与股东权益报酬率也仅仅分别为2.38%、1.41%,并没有能够弥补资本成本率,也远远没有达到股东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由此,公司股东乃至管理当局需要进一步调整战略,做出有利于公司盈利的决策.笔者认为资本成本管理会计体系下的盈利能力分析拓展了现行会计的分析视野,增强了盈利分析与其后续投资决策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使经济利润的流动与流向更趋理性化.与此同时,将股权资本成本从净利润中剥离出来,作为期间费用归入当期产品成本,有利于形成一股外在驱动力促使企业寻找更合理的原材料供应商或改变销售策略等手段以降低当期销售成本、优化资本结构,并努力提高资本利用能力.从营运能力上看,由于现行财务会计中的“存货”不包含资本化的股权资本成本而降低了其存储成本,从而人为地提高了资产运营能力的评价基数.资本成本管理会计中的“存货”包含全部债务资本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资本化而来的部分,从而提高存货置存时间与存储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增强企业的融资活动与资本运营的内在关系.

五、结论

在以金融市场为导向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现行财务会计只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债务资本成本而忽视股权资本成本,对企业投融资决策和内部管理都非常不利.而股权资本成本却是现代管理决策的有利工具,在管理会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笔者基于确认、计量与报告股权资本成本的必然性,首先对已有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并得到一定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对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实施机理、内容体系及其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笔者认为,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是将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传递、加工、延伸,通过“决策与计划”和“执行与反馈”两个环环相扣的过程,达到满足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并结合相关案例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与说明.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影响会计理论实施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冲淡了传统资本要素的地位,冲破了现行会计理论与方法以债务资本为中心的局限,突出强调公司主体权益,拓展了会计学的研究视野,沟通了会计学与经济学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学就是产权经济学,从而对会计理论产生影响.

(二)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影响会计核算根据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的主体观念,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的确认与计量,把会计恒等式变为:资产等于负债+股东权益+主体权益,使债权人、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权益在会计上得到充分的展示,改变了传统的会计观念.主体权益是指一个主体通过有效经营所创造的资本来源,是一个主体以获取的利润支付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之后的净利润.资本成本管理会计使传统的企业会计核算成本发生变化:首先,利息费用将是广义化为企业的资本成本,既包括债务资本成本也包括股权资本成本,而且不再是一项期间费用,而应将其视为一项成本核算处理.其次,企业的存货、销货成本中将包含占用的或生产产品所耗用的资本成本.最后,自建固定资产的成本中将包含在建期间所占用的全部资本成本.从而对现行会计核算产生影响.

(三)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无论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投资者都可以取得权益资本成本,因而公司的经营风险从投资者转向经营者,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经营者提供虚检测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

(四)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影响经营成果评价资本成本管理会计核算模式对评价企业的各种财务指标将产生影响,像资产负债率、权益比率、资产收益率等比率将减小,股权收益率、每股收益等的计算公式将进行修改.以净收益为例,传统业绩评价指标没有扣除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而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对企业业绩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经济附加值上,即经济附加值为企业扣除全部资本成本后的净值.如果两个公司真实的经济业绩和资产总额相同,但其中一家公司的大部分资本来自权益资本,而另一家公司则杠杆程度较高即资本大部分来自债务资本,那么,按照现行财务会计程序,则前者的报告净收益将比后者高,因为其净收益包含了一部分权益资本成本.这样,就使得两家公司的报告净收益缺乏可比性.因此在财务会计中确认和计量权益资本成本将使报告净收益的数额不会因为资本来源的差异而受到歪曲,从而提高其可比性.这样,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将更客观、真实.对不同企业而言,将权益资本成本确认为成本增强了不同资本结构或债务权益比率公司所报告结果的可比性.因此,对经营成果评价产生了影响.


[本文系内蒙古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公司财务理论与实务》(ND2011SC)与内蒙古大学211工程三期项目《资源价值管理》(ND2114)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