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点赞:18825 浏览:8277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公司治理结构确定了企业的目标,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又存在和运行于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财务管理目标怎么写作于企业的目标,本文就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关 键 词]公司治理结构财务管理目标影响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公司治理结构确定了企业的目标,并提供了实现目标的手段.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又存在和运行于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财务管理目标怎么写作于企业的目标.公司的治理结构变了,则公司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要相应变化.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

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公司治理结构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公司治理结构形式决定财务管理目标形式

建国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几经变迁,经历了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负责制―股份制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3级负责制.与此相适应,财务管理目标也依次定位为总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公司价值最大化.尽管以上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着某些缺陷,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但作为特定时期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制度环境的产物,在某一时期便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美国为法人股东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与该模式相适应,公司财务管理目标为股东财富最大化.而日本则是以主银行、相互持股、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为主要内容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重视除股东以外其他相关者,诸如:员工、债权人、政府等的利益.在这种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理财主体为相关者组成的利益联合体,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财务管理目标是理财主体从事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因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公司治理结构制约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依据公司法构建的.参与公司经营活动的关系人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投资者即股东和债权人,二是管理公司日常事务的经营者,三是供应商、客户、政府等其它利益相关者.各种关系人从市场进入公司,其目标函数各不相同,不可避免地产生利益冲突,为了很好地解决这种冲突,公司治理成为必然.只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设置一个最优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来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财务管理目标不管是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还是公司价值最大化,它的实现,依赖于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缺失,不仅不能实现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而且会导致公司破产.从国际到国内,很多企业的破产,都有公司治理结构失当的因素.比如美国的“安然事件”,意大利的“帕玛拉特事件”,国内的“郑百文事件”,这些企业的破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三、财务管理目标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而变化

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普遍存在“写作技巧人缺位”问题,所有者缺乏对经理行为监督和制约的有效机制,“内部人控制”问题十分严重,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象现象严重,管理层缺乏股东价值观念,董事会决策机制不合理,“三拍”现象严重.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与完善,财务管理目标也应做相应调整或改变,只有与公司治理结构保持良好适应状态的财务管理目标,才是最合理的理财目标.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财务管理目标也将随之改变.

1.由“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确定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股东至上”的逻辑认为,股东对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产,而且承担了企业的最大经营风险,因而也应享有企业的全部剩余收益,即股东持有剩余要求权.因此,在“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结构下,财务管理目标就是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财富上的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只强调股东的利益.

2.由“共同治理”的治理逻辑确定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共同治理”的逻辑与“股东至上”的逻辑的本质差异,在于公司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怎么写作,而不是仅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大量的理论和事实证明,企业并不是所有者的企业,而是所有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的企业.只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保护和合理的满足,才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也才能增加.应该指出,企业价值同股东财富在性质上和数额上都是有差异的,企业价值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包括股票价值和债权价值,还应包括人力资源所创造和积累的价值.在对企业进行评价时,重点不是企业已经获得的利润水平,而是企业潜在的获利能力.从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到企业价值最大化,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推动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发展的两条线索:一是目标理论本身缺陷,这是推动理论发展的内在矛盾;二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产权制度及其发展,这是推动其发展的外在矛盾.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产生的写作技巧问题,使得股东价值与企业价值一致性的条件遭到破坏,同时各产权主体要求利益平等的原则不能否认,而企业价值最大化恰恰迎合了这种要求,这是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