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会计

点赞:7093 浏览:306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商业银行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文章论述了商业银行会计的特点,分析了商业银行会计规范体系及贷款业务核算,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加强信息披露、进行银行准备金制度的改革以及做好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关 键 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准备金会计风险

商业银行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商业银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财务报表的编制、披露,都有其特殊的一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进一步深入的进程中,商业银行以上市作为其疏通资本补充渠道,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基本手段,已经逐步得到各方的认可.

一、商业银行会计的基本特点

1.管理内容的社会性.商业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生活的核心,是联结各会计主体之纽带,是调节货币流通的总枢纽.商业银行会计不仅管理本身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活动,而且管理其他会计主体的业务活动情况.

2.管理对象的货币性.会计管理对象均为货币,但一般会计管理中主要体现为各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货币表现,而非货币本身.商业银行是经营特殊商品――货币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的资金采用单一的货币形态,至于商业银行内部的固定资产等在其整个资产中所占份额很少.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固定资产净值占资本金的比重一般不得超过30%.因此,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对象基本上是货币和货币资本金的运作.

3.核算业务先导完成性.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与其各项业务紧密相连.商业银行核算过程就是商业银行业务处理过程,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是通过会计来完成的.例如,各项存款业务都要通过会计存取手续才能完成;各项放款业务也要通过会计放款手续才能完成.会计处于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第一线,而一般企业会计部门则处于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二线.

4.国家金融政策反映的直接性.商业银行会计通过第一线一系列银行业务,如放款、拆借资金等,直接反映国家的金融政策,引导消费、导向投资.同时,通过商业银行会计的监督作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的经营活动与财务活动进行监督,以促进各单位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政策,保证社会各部门的协调、高效发展.

5.内部监督机制的严密性.由于商业银行会计的性质、地位、作用等决定了商业银行会计的重要性.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会计必须准确、及时、高效.为此,商业银行会计采用严密独特的内部监督方式.必须建立科学的岗位责任制,严格的限额授权管理制度,配备计算机实时监控系统.

二、商业银行会计规范体系及贷款业务核算

1.会计规范体系.作为金融企业,商业银行会计规范体系将有以下特点:一是以新的《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为基础,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各类金融企业的特点,制定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二是在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金融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三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情况,完成包括表外业务在内的有利于防范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银行基本业务会计准则,作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

2.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核算.对贷款的核算,应该尽可能应用现代数据管理技术,对其相关的信息要素,可以选取一种最重要的分类标准,按此设置会计科目参与复式记账并在表内加以披露;至于其他方面的信息,则利用现代信息库技术,通过设置信息代码进行反映,这些信息代码要素在计算机内进行不同的组合,即可得出不同的分类统计结果.这些结果可在表外披露,以更好地满足银行内部及外部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此外,对于应付利息的计提,通过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按照定期存款的原定利率和实际存期逐笔计提,避免多提或少提的情况发生,保证利润的真实性.

三、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

我国现阶段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信息披露受到商业银行自身的治理结构、经营水平等的制约,必须考虑信息披露对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活动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加强信息披露,提高商业银行的透明度是市场约束机制的必然要求.

1.对上市商业银行和非上市商业银行制定不同的披露标准:上市商业银行应按照证监会关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要求和时间进行详细披露;其他商业银行应根据经营规模大小、业务特点和不同的监管要求按照“侧重披露总量指标,谨慎披露结构指标,暂不披露机密指标”的指导思想进行披露.

2.加强会计报表附注内容的披露、制定有关资产质量、或有事项与衍生金融产品等方面信息披露的标准以及有关风险控制方面信息披露的标准.同时,明确报表附注必须披露的内容,加强附注披露的管理.

3.参照其他先进国家的惯例,建立提取普通准备金、专项呆账准备金和特别呆账准备金制度,使普通、专项和特别准备金互为补充.普通准备金是针对贷款的不确定损失计提的,是弥补贷款将来损失的一种总准备,具有资本的性质,在计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时计入资本基础.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是按照不良贷款的内在损失程度计提的,不计入资本基础,而要作为资产的减项从贷款总额中扣除,这样计算的资本基础能真实反映商业银行的资本状况,能得到国际间的认可.

商业银行会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会计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4.商业银行正确披露对资本的内部评价机制和风险管理战略的信息,需要依赖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因此,对资产质量的规范披露需要商业银行不断建立和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提高经营人员的专业水平,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一个合适的资产信息披露规范.

四、改革商业银行准备金制度

1.准备金制度可以一步到位与国际惯例接轨,但准备金的实际提取要真正做到与国际惯例接轨则需要一个过程.按照目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水平,如果完全按贷款的内在损失计提呆账准备,估计应提取的呆账准备将是现有呆账准备余额的若干倍.在现阶段,这将大大超出商业银行的实际承受能力,使其经营难以为继.同时,也会造成商业银行的巨额亏损,损害我国商业银行的对外形象,进而有可能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因此,改革后的贷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不宜一步到位,而应确定一个过渡期,通过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

2.在过渡期内,应当允许商业银行在兼顾质量与效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前提下,按照先优质贷款后劣质贷款、先增量贷款后存量贷款的原则,先在部分资产质量较好的贷款品种(如个人消费贷款)以及新发放的贷款中推行新的准备金计提制度(即提取专项准备),待时机成熟时,再对全部风险性资产计提专项准备.

3.关于贷款专项准备的提取方式,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以贷款的五级分类为基础计提专项呆账准备,五级分类则是从企业经营管理、资产负债、流量、抵押保证等多方面对贷款风险程度做出的综合分析判断,是较为科学的定性分析方法,也是国际通用的方法.但这种分类方法对分类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容易出现较大的人为误差;另一种则是以“一逾两呆”为基础计提专项呆账准备,“一逾两呆”是按银行账面反映的贷款资产的实际状态进行的资产分类,直观性强,易于操作,主观成分低.如果以五级分类作为呆账准备金的计提基础,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要按照岗位职责分离、权限分级控制的原则,通过初分、复审、终审等环节合理确定贷款分类结果.同时,为确保分类结果的客观性,可以考虑引进外部审计制度.


五、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

商业银行存在一定的会计风险:银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银行会计制度的建设迟缓,无法满足银行风险防范的需要.银行内部控制没有落实,内部相互制约机智不健全,银行人员素质不高,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在银行会计业务中得到广泛应用,高科技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利用高科技犯罪,给银行造成的损失隐蔽性更强、危害更大.

要防范这些风险,首先要建立健全适应商业银行经营要求的会计管理体制,应尽快改变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主体虚拟的现状,应改革现行分级分散的会计核算体制,在建立全行统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实行大集中、管理型的核算新体制,各商业银行还可以考虑采用基层领导轮换制、会计人员委派制、稽核特派员制度等办法,从人员上保证全行集中统一的会计管理落到实处,进一步防范、化解“本位主义”引发的银行会计风险.其次,要加强对银行风险的内部会计监督,构建防范银行风险的监督保障系统,加强银行会计信息的披露与揭示,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最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各商业银行一定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致力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本土化的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通过这些人才,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