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原因

点赞:15857 浏览:702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良好的财务运作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会时刻面临着财务危机的威胁,严重的会导致破产.因此,研究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和化解,进行事前的预测和控制,对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有重大的意义.论文采用定性分析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提供了财务危机的解决对策.

[关 键 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上市公司随时都会遇到财务危机的威胁.上市公司要想生存、发展和获利就必须加强对财务危机的防范和治理.因此对财务危机的研究是上市公司不能回避的问题.作者对财务危机的原因和化解做了详细的分析,旨在对避免财务危机和财务危机的治理等问题上做一些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形成原因

作者将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形成原因归纳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宏观因素有两项,微观因素有八项,具体分析如下.

1.宏观因素

(1)行业背景因素

有些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影响,可能会对上市公司的生产要素,企业市场份额,或者产品销售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减少企业的利润,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2)上市制度

因为上市指标稀缺,政府对上市制度存在着干预,这就使得一些不符合上市条件、素质很差的企业,甚至是长期经营不佳或长期亏损的企业,或通过虚检测包装,或通过作检测账取得发行额度和上市资格.

2.微观因素

(1)公司结构、控制不完善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的潜能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就不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降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势必会造成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弱化,盲目采购存货,造成物资积压,生产成本升高,给企业造成大的损失,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安全,不能够保证企业实物资产安全有效地参与生产经营.

(2)生产成本费用过高

成本费用的管理关系到企业目标利润能否实现.由于忽视成本费用管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表现在:没有在成本费用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切实可行的成本费用预算;对供应市场情况不清楚,盲目采购,造成企业采购成本升高;对物资验收把关不严,以次充好,甚至缺斤短两,造成生产成本升高;企业销售业绩没有增长,但是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大幅增加;营业外费用非正常增加等等.这些生产费用过度增加必然会导致利润的降低.

3.大股东占用大量资金

大股东占用大量的资金指通过拖欠应付款、利用上市公司垫付款项及拆借上市公司资金等方式占有上市公司的资金.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正常运营状况、公司投资项目的实施,以及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


4.过度负债

负债筹资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带来财务杠杆利益,又能引发筹资风险.由于负债引发的财务危机主要体现在负债比例过高和负债结构不合理两个方面.首先,负债比例过高.过度的高额负债,使筹资风险增大,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利息,而且降低了企业的安全性和竞争能力,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最终将因为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倒闭.其次,负债结构不合理.通常指负债到期日过分集中、长短负债结构比例失调,短期负债的财务风险比长期负债的财务风险高.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化解方法

1.加强主业,强化管理

这个方法是针对主营业务能力差、盲目多元化而提出的.财务危机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严重亏损,而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盈利的根基,因此要有效地防范财务危机就必须扎根主业,壮大主业,锻造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主营业务利润的比重,这样才能增强上市公司竞争实力,保证经营业绩和经营质量.加强管理才能在企业内部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技术上精益求精,生产上精打细算,使经济效益提高上去.

2.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是指企业的控股股东将其持有的股份转让给其他企业或个人.股权转让的结果是企业因股东转让股权而易主,是企业股权分布结构的改变.股权转让实质就是大股东将优质资产注入财务危机公司,增加资产的质量,提高公司的业绩.

3.资产置换

资产置换是指企业用其自身闲置不用的资产或者现在还能使用,但根据企业调整发展战略的意图,将来不再使用的资产把企业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产交换过来的活动.它是针对资产质量差提出的.通过资产置换可以有效地进行资产结构调整,将公司不良资产或是对公司整体收益效果不大的资产剔除,将对方的优质资产或与自己的产业关联度大的资产调整出来,从而有助于盘活资产存量,发挥双方在资产经营方面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在自身行业中的竞争力.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原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财务危机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4.资产剥离

资产剥离是指把企业所属的一部分不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资产出售给第三方.这个方法针对的是过度负债或盲目的多元化经营.它是针对资产质量差提出的.资产剥离不仅使企业的部分不适应的资产得到处置,还能够取得等值的或有价证券,并为企业经营提供新的契机.通过剥离质量差、效益低或闲置资产,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改变资产的流动性和获利能力..

5.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出让步的事项.通过调整上市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优化资产结构,重建市场运行的微观基础,使企业形成自我调整资产负债水平的机制,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我国目前化解财务危机的方法不是从实质上根除财务危机.鉴于此,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真正化解财务危机的对策.

6.尽快解决上市公司独立性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特殊性,我国上市公司与大股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独立性,这成为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根源.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独立性,证券监管部门已经要求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实现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方面完全分开;2003年9月证监会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股票首次发行上市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发行人的独立性提出了明确的定量要求,这些规定对解决上市公司独立性问题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鼓励一些公司整体上市,这有利于从根本上减少关联交易,是彻底解决上市公司独立性问题的可操作性思路之一.

7.加快大股东欠款的偿还

我国的一些公司是被大股东直接拖垮的,由于大股东欠款迟迟不能归还,这些ST公司的财务状况便越来越恶化,以至于一直不能摘掉ST的帽子,甚至直接走向退市的边缘.目前,解决大股东欠款的主要方式是由政府出面进行协调,由大股东用的形式偿还债务,或者采取以资产抵债的方式还款,甚至由政府直接出资帮助大股东还债.

8.规范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

巨额对外担保是引发ST公司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必须加强对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规范,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一影响因素.针对这一问题,中国证监会与国资委于2003年9月7日联合发出《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还将对外担保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指出上市公司全体董事应当审慎对待和严格控制对外担保产生的债务风险,并对违规或失当的对外担保产生的损失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这些规定能够有效地规范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行为,控制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强有力地限制大股东通过担保侵占上市公司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