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现代化战略构想

点赞:5337 浏览:194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一个弱质产业.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但不是一个农业强省,实现湖南农业现代化不仅对于湖南的经济、也对整个我国的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应根据湖南本身的资源禀赋及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和地理环境条件选择开放型、高科技、信息化、精细化的可持续农业.

[关 键 词]农业现代化美国模式西欧模式日本模式资源赋

一、湖南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意义

农业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衣食之源,农业作为提供食物、衣料的生产部门,无论是对经济发达国家还是经济不发达国家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我国,农业更是处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一半的劳动力在从事农业,农民的主要收入依赖农业.现阶段,我国的有效需求的不足,国内消费市场的难以启动,最主要的根源就在于农民收入的缓慢增长甚至是负增长,而农民收入的缓慢增长与负增长是因为农业的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方式还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方式,“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不仅关系到我国的有效需求能否扩大,更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

湖南农业在全国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主要的产粮区与产棉区,粮食、棉花、牲猪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湖南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不仅产量大,而且具有相当特色,如烟草、蜜橘等,在全国享有良好声誉.地理位置上,湖南具有承东启西,联南接北之势,湖南农业现代化可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实施、为西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支持与范例.湖南的湘北是洞庭湖平原,而湘中是典型的丘陵地带,湘西则是山地,湖南农业能够率先实现现代化就可以为湖南北部的广大平原地带(如湖北、河南等省市)提供经验,为类似湖南中、西部的我国的西部省份提供范例.

二、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模式的选择

1.不同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模式的选择及其原则

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农业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西方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大体上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实现的,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根据各个国家不同的国情,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方式大大致可分为: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西欧模式.

(1)美国模式.美国的特点是地广人稀,人均土地多.这一资源禀赋特征使得土地和机械相对长期下降,而劳动力相对不断上升,这促使农场主不但不用土地和机械动力代替代人力,这种替代包含着农业和机械技术的不断改进.在这一替代机制的作用下,美国农场中使用的大型机械和机械动力迅速增加,而使用的工人数迅速减少,人机比例不断提高.而且这种替代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机械化水平最高,从而劳均负担耕地最多的国家.

美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按照机械化发展的进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半机械化阶段,主要田间作业机械化阶段和全盘机械化阶段.

(2)日本模式.日本的资源禀赋特征恰与美国相反,地稀人密,土地资源稀缺.由于这种资源禀赋的差异,土地和劳动力的比价与美国不同,在1940年~1960年,耕地从每公顷47.09日元上升到141.5万日元,上涨了229.5倍.同期农业工人工资从每天1.9日元上升为4.4日元.上升仅1.3倍.随着农用工业的快速发展,化肥相对于土地持续下降.而生物技术的进步,给日本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的谷物.而化肥在传统作物体系下不能大幅增加产量,化肥对土地的替代弹性很小.这就迫使日本使用先进的农业生物技术,不断改良品种,提高土地生产率.与美国不同,在日本机械技术进步的意义主要在于改善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3)西欧模式.西欧的一些国家,既不像美国那样劳动力短缺、也不像日本那样耕地短缺.因此西欧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并进.把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实行“智力投资”和“物力投资”同时并举.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园林化,既提高土地生产率,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美国、日本、西欧这三种模式可以分别称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机械技术型模式、生物技术型模式和生物技术―机械技术交错型模式.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利用实证资料证明:劳均土地在30公顷以上的国家走的是机械技术型;劳均土地在3~30公顷之间的国家,走生物技术―机械技术交错型;而劳均土地不足了30公顷的国家,走的是生物技术型.

一个国家应怎样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应充分考虑该国的资源禀赋、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历史等条件.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是决定采取哪一种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美国模式比较适合于土地资源比较丰富而劳动力相对比稀缺的国家和地区.相对于美国模式,日本模式更合于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和地区,而西欧模式则适合介乎日本与美国这两种模式之间的国家.地理条件是决定采取哪一种模式实现农业现化化的重要因素.美国模式是大量采用机械化设备进行田间作业,而全面管理机械化进行作业要求的土地比较平整,更适合在平原地带作业.对于山地丘陵地较多的国家不可能采用大型的机械化作业,因而日本模式更适合.工业的发展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保障,也决定了实现方式与途径.如日本不仅土地狭小,而且多种资源贫乏,这就决定了日本在发展经济时必须重视对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发展农业则更多地是利用生物技术,采用集约化的生产方式,精耕细作.

2.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模式选择的依据

资源禀赋及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和地理环境条件到底哪一种模式适合湖南农业现代化实现?答案是应根据湖南资源的禀赋特征、社会经济与地理环境来决定湖南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模式.

土地资源条件:湖南是一个以山地与丘陵为主的省份,其山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1.2%,丘陵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5.4%,而盆地与平原面积占地面积不到30%,水面面积仅占6.4%.全省耕地面积为389.1公顷,只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39%,按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588公顷,即使按农业从业人口计算其人均耕地面积也仅为0.1908公顷.

湖南农业现代化战略构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农业经济条件:湖南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和重要经济作物产区,是我国重要生猪基地.根据2002的统计资料,2002湖南的粮食产量达到2501.3万吨,油料119.25万吨,烤烟17.45万吨,柑桔144.26万吨,猪牛羊470.23万吨,按人口平均计算,2002年粮食人均377.4公斤,棉花2.3公斤,水果72.3公斤,其中柑桔21.8公斤,猪肉人均67公斤,烤烟2.6公斤,苎麻12.81公斤.

3.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模式:开放型、高科技、信息化、精细化的可持续农业

根据湖南的资源禀赋及湖南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条件,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模式应是开放型、高科技、信息化、精细化的可持续农业.开放不仅是指湖南农产品、农产品市场的开放,而且是包含农业观念的开放,这就是说要树立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农业的现代农业观念,不仅市场开放,而且观念要开放,克服狭小闭塞的陈旧观念,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把湖南的农产品推销出去,同时把国际国内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引进来,形成一个有活力的、完全开放的湖南农业.湖南农业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用科学技术改造目前湖南的传统农业的落后状况.现代化本身就是高科技,没有现代科技成果的不断开发和被利用,就谈不上现代化.湖南人均耕地面积少,这就决定了湖南的农业发展只能采取集约、精细的方式,大量采用生物技术,努力提高单位土地上的产量,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以优质、低成本、低投入、高产量去赢得市场,创造更大的价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农业是利用光热水气土等自然资源从事有生命物质生产的一种产业,具有分散性、区域性、时变性、经验性以及稳定程度低的行业弱势.信息技术将成为克服农业这些行业弱势的有力武器.信息就是金钱,谁拥有信息,谁就能获得更大更多的价值.实现湖南农业的信息化.

三、湖南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基本途径.

1.基本思路

实现湖南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是以科技进步和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支柱产业和特色农业建设为基础,以扶持、壮大主体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载体,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怎么写作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构建包括科技化种业,特色化种养业,系列化加工业,网络化流通和社会化怎么写作业在内的结构优化、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基本途径

(1)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特色.湖南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级,但传统农业成份还占相当大的比重,大部分还属于自信自足,商品化率比较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程度较低.从全国范围来讲,湖南农业在粮食、棉花、生猪等大类上具有比较优势,从湖南省内来讲,又有若干区域特色的农产品产区,如洞庭湖区的粮食、水产品,湘西的山林产品等.充分发挥湖南在全国的比较优势,形成具有特色、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有湖南品牌的区域生产点.

(2)实施名牌战略,整合农业资源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商品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垄断利润,也是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商品品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使企业的产品以超出一般的市场出售或者能使企业产品的销量大大高于一般产品.实施名牌,重视品牌的价值,是湖南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关键举措.湖南不仅有可能而且也必须实施品牌战略,才能提高湖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施这一战略应整合现有农业资源.


(3)狠抓龙头企业建设,但是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快速发展.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龙头企业可以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三大环节联结起来,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通过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龙头企业可以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有效解决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能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龙头企业把湖南农业与国际国内市场联系起来,有效地把农业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全面引入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的全过程,通过创造农业的品牌,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发展,提高湖南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湖南农业资源丰富,但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大多数农产品都处于低级的初加工层次,要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和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关键是需要一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发挥在湖南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4)充分发挥农村非农产业和农村城镇建设作用,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把传统的农业逐步转向现代工业技术装备的与现代工业并具的工厂化产业.传统农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简单劳动与土地的相结合,现代农业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利用现代工业技术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工业,在这一过程,非农产业的作用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把更多的农民转入到非农产业上面来,才能使农业真正实现现代化,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收入,这也就是说农业的现代化是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建设现代化的湖南农业尤其应重视和充分发挥非农产业和农村城镇建设作用,湖南本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省(但这并不就意味湖南是一个农业强省),只有加快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才可能从根本上减少农村人口和务农人口的比重,才能达到用现代城市文明有效地改造湖南的农村与农业,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湖南省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真正实现湖南省农业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