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的历史经验与西部经济社会

点赞:31442 浏览:1449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西部地区在我国历史上曾有多次开发,有许多经验值得思考和总结.对于当前进行的西部开发,笔者认为应以市场化、生态化、持续化、特色化、科技化为原则,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聚集优势产业,以产业的城市聚集来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关 键 词]西部开发原则产业城市化经济社会发展

一、西部开发的历史经验

西部地区在我国历史上曾进行过多次开发,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特别是解放后进行的开发.新中国成立后对于内地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状况,政府强调“工业的地区分布应有利于国防和长期发展思想”的指导思想从“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累计投资2000多亿元,形成固定资产1400亿元,建成10条总长8000多公里的铁路干线,共建设了1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和新兴城市.这次开发建设使西部地区第一次具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体系、现代工业体系和现代交通体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极大地发展.据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西北各省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明显高于福建,其中青海甚至高于广东.西部历史上的开发在取得巨大成果的基础同时也有许多的历史经验值得总结,第一,西部开发中的政治因素对产业选择、区域安排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建国后,我国区域经济规划基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五”“二五”期间有选择的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安排一定数量的工矿企业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但1960年始的“大三线”建设和各省内部的“小三线”建设以及“三五”计划过分向西部倾斜的资源配置和不顾当地发展现状和资源禀赋而安排的一些资本密集产业显然有悖于发挥比较优势的配置原则.第二,西部开发中的企业区域布局忽视了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造成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产业配套能力较低,交易成本过高,经济效益较差.这种产业布局尤其体现在国防工业的安排上的“山、散、洞”原则.第三,西部在开发的过程中基本上是以国家计划为主导来进行的,排斥了市场在开发过程的作用,割断了地方、企业、民间的经济联系和产业联系,影响了地方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协同,影响了地区经济、企业经济的效益,抑制了地方经济的活力和扩张.第四,开发过程中的投资越来越不注重经济效益.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了政治原则、军事原则,并以政治运动的方式来推进,因而使得经济投入往往很难用经济效益来衡量,而且在经济体制上投资者无须对自己的投资决策承担责任,加上预算软约束,投资过程中浪费与损失相当大,投资效益非常地低.第五,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很大.据调查四川省的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初的20%下降到60年代的9%,云南省的森林覆盖率由50年代的50%下降到70年代的24.9%.农业学大寨造成的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破坏自然的行为,为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西部开发硕果累累,历史经验也发人深省.笔者认为当前,对于硕果的利用必须放在新经济条件下的产业再审视,推进产业聚集,以实现西部产业组织和产业经济的现代化;对于西部大开发的历史经验需要在发展战略的层次进行再考量,以实现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自然的永序的协调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聚集优势产业,以产业的城市聚集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大多形成于20世纪的50年代至70年代之间,而且以重化工和军事工业为主.随着新经济的不断发展,必须对这些产业结构优化和改造以适应经济现代化的需要.当前,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非常严重.第二,由于长期运行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长期与市场隔离,导致人才严重匮乏,尤其是懂经济的、懂管理的经营人才严重匮乏.因而,从内部来说缺乏使企业走向现代企业的内在动力,严重地影响了企业成长为现代化的产业组织.第三,企业热衷于外延型增长,不注重外部市场的配套和交易,自成一套小而全、大而全的企业生产体系,资产专用性高,难以适应市场多变的要求,结构刚性突出.第四,企业学习能力弱,知识更新慢,竞争优势弱.基于以上原因西部地区当前应大力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缩小企业边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培育企业外部市场降低企业生产的结构刚性和组织刚性.通过大力引进人才和人员现代化实现企业的内部改造,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转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动力机制,变企业从过分依赖外延型的增长为依靠技术人才、技术、市场、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内涵型增长.当前,西部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发育和形成要素市场体系,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基于以上原因,西部地区的国有的大中型企业,应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充分利用中小企业的组织刚性和生产刚性弱的优势通过组建产业群的办法,实现西部产业和企业内部素质的提高.袁莉认为:应组建西部产业群,推进西部聚集经济的发展等由此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改变目前西部产业空间分布分散,彼此互不关联的状况.对于西部“做强”、“做大”中小企业,增强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具有现实意义.西部产业群的组建应以目前西部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集团为主体,以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为核心,构建一个优势产品价值链实现优势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降低成本,增加生产的迂回度,实现整体国民财富的增加.当前,西部地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可以以市场化的方式构建如以西电集团为首的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业集团,以甘肃金昌金川镍业为核心的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群,以成都和西安飞机制造业公司为核心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产业链,以长安汽车为核心的商务乘用车生产为核心的产业群等等.

西部地区从整体上说城市化化水平较低,但并不乏有一些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重要影响力的大中城市,如西安、成都、重庆、兰州等省会城市.此外在广大的西部地区还存在一些以别具特色的特色产业为代表的中型城市,如攀枝花、宝鸡、金昌等.如何利用好这些城市资源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就是关键所在.西部应以区位优势结合产业优势实现产业在中心城市的聚集和分工演进,以提高该产业在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化比较优势为现实的生产力.对此,政府应进行积极地制度创新,大力推进怎么写作型政府构建,大力精简机构降低政府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产业的联系与统筹,尽可能形成地区之间的产业互补和衔接,优化产业价值链,避免地区之间的产业雷同,恶化地区产业发展的环境.通过地区之间的协调实现西部产业的竟合,提高效率和优化竞争结构,积极构筑资金、信息、商流、物流、人才的汇集实现资源的集中和优化配置.此外,西部地区要努力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建立开放有序的市场,以开放的专业化市场为依托推动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降低产业交易成本,大力发展产业发展所必须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推进地区信息化建设,改善产业发展软环境.为实现城市的产业聚集创造较好的产业环境、法制环境、政府环境.

三、以市场化、生态化、持续化、特色化、科技化为原则来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西部地区的长期开发经验表明西部的开发应建立在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有效利用上,不能进行竭泽而渔的开发,否则只能是既毁坏了环境,又难以收到开发和发展的效果.这方面尤其在西北地区有大量的教训值得反思.当前,在西部开发中我们认为应尽可能地避免以政治化和群众运动的方式来推进,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忽视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好资源普查工作,基于特色资源选择主导优势产业,尽可能地利用市场化的办法进行特色化、生态化和持续化的开发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永序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开发的历史经验还表明在一个落后地区要取得发展和进步,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里不仅有区域上的劣势、还有制度上的僵滞;不仅有人力上的匮乏,还有环境上的封闭,这些都严重的影响和制约着落后地区的发展.此外,我国对西部地区的断续开发不仅影响了开发的效益,而且使西部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容易形成一些发展中的路径依赖甚至路径锁定,严重制约制度创新的深入和推广.因而,西部地区开发应有历史感,应有历史的深度,应有持续性,否则只会使西部开发在走走停停中贻误发展的时机,提高发展的成本.

西部开发不仅是一次资源的开发还是一次资源的挖掘,更是一次资源的创新.新经济的发展模式表明,资源利用必须要进行不断的技术挖掘和科技创新,以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和深度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因此,西部应积极运用政府力量和手段鼓励科学技术创新,推动各种经济体、各种社会组织、科研机构、教育单位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当前,关键之举在于大力加强科技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保护发明、专利所有人的产权不受侵害,从而推动各种社会组织加大科技投入的力量,促进西部地区的科技发展.

综上,我们认为西部地区的开发必须进行深入的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以市场化、生态化、持续化、特色化、科技化为原则,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聚集优势产业,以产业的城市聚集来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西部开发的历史经验与西部经济社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西部开发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