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大厦项目绿色建筑实施要点经验总结

点赞:6643 浏览:2135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海油大厦项目整合各专业设计资源、相互协调合作,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和运营管理等角度进行整合设计,最终满足绿色建筑二星级的标准要求;同时项目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取得较好成果.

[关 键 词]绿色建筑;二星级;效益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8-0215-02

1.项目简介

中海油大厦位于北京市位于朝阳区太阳宫地区,北三环和京承高速路交汇处东北角,项目东至太阳宫新街、南至太阳宫南街、西至京承高速公路、北至太阳宫二街.

项目建设用地为综合商业用地,用地面积为27028.083m2,总建筑面积为158350m2,包括其中地上面积102483m2、地下面积56098m2.项目由三个单体建筑组成(均为综合办公楼),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

项目以绿色建筑二星级为建设目标,项目从前期设计即关注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项目的建设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策略,对室内外的风、声、光环境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及时采用运行系统节能技术,项目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及运营管理六个层面进行了系统的设计,重点使用了大量建筑被动式设计技术,建筑综合节能设计手段,以及室内综合环境的改善设计.

2.绿色建筑技术体系介绍

2.1节地与室外环境

项目位于北京市位于朝阳区太阳宫地区,北三环和京承高速路交汇处东北角,开发前为太阳宫村的平房和简易房.项目场地土壤氡检测结果为4660Bq/m3,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及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项目建筑周边交通便利,公共怎么写作设施较齐全.距离主要出入口500m内公交车站点有3个、地铁站2个,同时规划有大型公交换乘车站.周边有太阳宫体育公园、太阳宫花园及人大附中朝阳学校.

项目周边无较大噪声源,建成前后噪声声级增加很小(噪声级增高量小于3dB),建成后场地内部人员主要活动区域的环境噪声良好,能够满足环境噪声标准要求.项目利用建筑布局创造空气的流通,增加自然通风系统的可能性,夏季利于自然通风,冬季利于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项目未遮挡周边住宅建筑,不影响周围住宅建筑的日照,设计中注重幕墙玻璃和外饰面材料的反射率,符合《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18091要求.


2.2节能与能源利用

本项目围护结构严格按照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的各项指标进行设计,各规定性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不再进行权衡性计算),围护结构节能率超过50%.

空调冷源采用水冷离心式和螺杆式电制冷机组,热源为市政热力.大空间采用定风量全空气系统,办公层采用变风量全空气系统,内区采用单风道型变风量末端装置,外区采用带加热盘管的并联式风机动力型末端装置.在新风管上设置风量检测装置,可根据CO2浓度调节新风量,保证每层最小新风量;过渡季和冬季,可加大新风量运行.空调设备采用节能设备与系统,冷水机组的能效比和部分负荷性能系数、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以及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要求.空调系统机房设置机房群控系统,可根据总冷负荷的变化,实现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等设备的分台优化控制,使所有设备始终以最佳工况运行.空调热水系统采用变频调速泵,冷却塔采用变频风机,根据负荷变化情况调节转速,降低运行费用.

建筑设计充分利用地形特点,三栋塔楼错动跳跃布置,建筑幕墙气密性等级达到6级,可开启面积比为36%,有利于各建筑单体的通风和采光.

照明灯具均采用高效灯具,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各功能房间灯具采用开关就地控制;车库、大堂、电梯前室、走道等公共区域的照明采用集中控制.

项目设计能耗独立分项计量系统,以实现建筑能耗的分类计量及管理.空调系统在各楼冷、热水总管上设冷、热计量装置;用电在变配电室及强电井内安装计量用电度表,10kV高压侧计量表按供电局供电方案要求设置用电计量及峰谷表;380/220V低压侧在变配电室进线柜处设置低压总计量;空调、动力、热交换站、电梯、照明、厨房及餐厅等用电负荷均在变配电室低压出线回路设置电度、电能仪表,均具有标准通讯接口及分项能耗数据计量功能.

2.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生活给水来自市政给水,从项目北侧和东侧两个不同方向引入,市政管网供水压力不低于0.20MPa.

项目设计有市政中水系统,市政中水在地下四层各自的中水加压泵站加压后供办公层冲厕、地下车库用水、道路浇洒及绿化用水,使得项目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43.7%.同时市政中水系统充分考虑用水安全保障措施.

项目用水量严格按相关标准确定,生活给水最高日用水量为519.9m/d,中水最高日用水量为191.0m3/d.

屋面雨水采用外落式重力流排水系统,外排至室外散水和雨水沟;室外地面雨水一部分经土壤渗透净化后涵养地下水及室外草场和树木灌溉.绿化采用喷灌、微灌等节水器具.排水系统部分采用污、废水分流制,地下卫生间采用合流制.

项目卫生器具及配件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J164-2002标准要求,节水性能指标达到《用水器具节水技术条件》DB11/343-2006要求.特别是水嘴、便器系统、便器冲洗阀和淋浴器等四类用水器具符合该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其中坐便器选用冲洗水量≤6L/次,公共卫生间的卫生洁具采用非接触型,蹲便器采用液压脚踏式冲洗阀,洗脸盆和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同时系统设计中从管材及接口选择、阀门及管件选择、减压措施(控制水压)等方面来防止漏损.2.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该项目建筑造型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且女儿墙高度为0.85m,满足绿色建筑标准的要求;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强度钢,主筋几乎全部使用HRB400级钢筋,其用量占主筋总用量的比例高于95%;同时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环使用性能,项目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有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达到10.34%.项目设计工程就考虑建筑与装修一体化设计,装修专业提前进入配合,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重复装修对建材的使用.

2.5室内环境质量

本项目的噪声源主要是环境交通噪声与室内设备噪声,从主要建筑的平面布置、建筑构件隔声室内设备噪声的降噪等方面采取措施防止噪声,建筑室内背景噪声符合现行国家噪声标准要求.办公楼核心筒布置在建筑总部,电梯井紧邻卫生间、设备用房及走廊等非功能空间,冷水机组、水泵等设置于地下室内,建筑设计充分考虑噪声影响,平面设计合理紧凑.

空调设计的温度、湿度、风速及新风量等参数符合节能设计标准要求.项目冷桥均采用了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建筑围护结构内部和表面出现结露、发霉现象.

图:热桥梁、地下室顶板等围护结构处的各层水蒸气分压计算结果

室内办公区采用变风量全空气系统,末端调节方便、可提高人员舒适性.同时在新风管上设置风量检测装置,回风总管上设置CO2传感器,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图:地下室设置光导管区域的效果图

2.6运营管理

项目建筑智能化系统定位合理,信息网络系统功能完善.设计有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消防广播及消防对讲系统、火灾应急照明系统、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保安监控系统;车库管理系统;移动信号覆盖系统;楼宇自动控制系统;智能照明集中控制系统;智能集成系统等.实现了“智能办公”为人怎么写作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项目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通风管井、给排水管等管井设在电梯井和卫生间附近等公共部位,水泵、制冷机组等具有公共使用功能设备设置在地下室.

3.效益分析

3.1经济效益

中海油大厦项目绿色建筑实施要点经验总结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绿色建筑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经预测估算,每年预计可节约用电157.6万kWh,节约用水5.1万t,全年减少运行费用约141.6万元.

节能:本项目通过综合利用高效空调设备,高性能隔热结构,低照明功率密度设计等措施,地下室自然采光,大大降低了运行能耗.通过分析本项目全年可节约电量约157.6万kWh,按北京市商业用电(平段)0.806元/kWh,全年的节电费约为127.0万元.

节水:本项目全部采用节水器具,按项目全年总用水量99382m3,考虑8%的节水率计算预计本项目每年节水量为7950.6t.按自来水费3.7元/吨计算,每年可节省水费约2.9万元.本项目利用市政中水作为场地绿化、道路浇洒,经估算全年中水利用规模为43446m3/a,与市政自来水供水相比(节约2.7元/t计算),年节约水费11.7万元.

3.2环境效益

全年节电量157.6万kWh,折算节约标煤567.4t,每年可减排CO21401.5t、SO211.3t、粉尘5.7t.此外,本项目充分利用了中水,减少每年污水排放量,减轻了市政水处理压力.

3.3社会效益

本项目除提高中海油自身的办公质量,项目经验成果的扩散,有利于宣传绿色建筑知识,并向社会公共真实展示中海油企业的绿色理念和成果,为大型央企在绿色、环保和节能方面提供表率作用,为中国大型企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4.结论

本项目通过各专业全方位合作、系统整合各项技术,最终实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规定的二星级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