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书籍变厚的四大推助力

点赞:23476 浏览:10727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20多来来,社会上流通的管理学书籍,从总趋势来看,是厚了.本文分析管理学书籍缘何变厚的四个一般原因.

[关 键 词]管理学书籍管理理论管理学教学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书往厚里写,这是笔者看到的近十年来社会上流通的管理学类书籍单本印张越来越大、字数越来越多而所发出的感叹.这不是带着无奈或遗憾的感叹,而是载有更多欣慰的感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管理学学科(课程)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发展的一种表现是学科的讨论内容越来越丰富,知识体系越来越完善,研究对象越来越多,体现在成果的载体上――就是书,从而变得厚了.一句话,管理学讨论的内容丰富了.


管理学书籍缘何变厚,推敲之,主要原因有:

一、管理实践的推动

理论来源于实践.从根本讲,一国的管理实践,尤其是企业管理实践的总体状况决定了该国的管理理论整体水平的高低.把管理实践比作是地理条件、气候环境,那么,管理理论就是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和气候环境中所能生成的树林.树林有可能是一片稀疏的树木,也可能是葱郁隆茂的森林,还可能连天接地的丛林.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管理学理论之所以不发达,就是由于管理实践的局限所致.贫乏、非健康态的管理实践只能生成出“血色素不足”的管理理论.新旧管理丛林时代能在美国出现而不能在中国出现根本缘由也就在此.20多年来,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逐渐深入,市场取向的管理活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展,管理活动国际化,管理者构成类别的多样性和队伍数量的不断壮大,都对管理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与急迫的要求.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努力,民营经济的崛起,外资在我国市场上的活动与竞争,海外市场的开拓,宏观管理的变革,各级政府机构的行政进取,给我国管理学者提供了一个研究管理的极好社会背景和学术基础.学科发展的营养滋厚,可供探讨、研究的对象、内容就多了,管理学的知识内容就丰富了,关于它的书就由以前的小薄本变成了大部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管理理论还不应是单纯被动地适应管理实践的需要,管理理论还可以创造管理实践的需要.管理实践的推动和管理理论自身的发展冲动,对管理学的学科进步共同构成影响,当然,前者的推动是主体的、基础的,后者的影响是内在的、助益的.由于管理的深化与发展在我国还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的管理思想和实践会不断涌现,因而可以预见,管理学书籍还会再厚点.

二、学科成熟度的提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中国足球队用了44年时间才取得到赛场参加竞赛的资格.在169年前爆发的战争中,中国人失败了,清廷以割地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等条件“求和”.从那时始,富国强兵就一直是许多国人心中的一个梦.时间过去了一个半世纪多,中国仍不够强大,仍不富,国人还在为国家的现代化努力进取.把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好多代中国人的勤奋努力才可达成的目标.管理学学科建设上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欲速可能不达.改革开放后我们在这个过程已用时20多年年.与自己的历史比,管理学学科建设从未如今天繁荣,但从国际上比较,我国的管理学学科建设水平,仍是相当低的.这样比拟不是自丧志气,而着意于要在对管理学自身的发展现状或对其新的起点进行定位时有个清醒的认识.企业管理实践的整体水平不够高,学科发展的人才队伍总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发展的历史也较短,这些局限决定了我国管理学建设需要做的事情太多,要走的路很长.我们不仅有“补课”的任务,还有发展创新的任务,譬如说对中国管理思想进行整理、系统化的任务.国内管理学教学、研究上,出版物里不可没有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精华的足够体现,言多称西方的,应只是一个学科发展初级阶段的特殊现象.尽管我国的管理学建设上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话说回来,我们还应该看到,管理学者们和一大批有管理学基本造诣的管理者在管理学发展上做出了共同的可喜努力,研究管理的队伍壮大了,研究者素质有了提高,参与研究者的类型也多了,这样一来,研究体现的内容也就丰富了,研究切入的角度呈多样化,研究采用的方法多了,研究的视野宽了,研究的思想较为深刻了.这样情况下,关于管理学的书目不仅多了,所要表述的内容就丰富了,即要说的话多了,书自然也就厚了.

三、培养人才的鞭策

教学对象数量不多,就难以有更多的人参与管理学的研究与传播.这可看作是教学相长的另意理解.越来越来的人加入了各种层次的全日制和在职的管理学教学活动中,这为管理学的发展提供需动.更多或更高的管理学学习、研究需求促进了管理学学科发展.打铁先得自身硬,给人一杯水,自己先得拥有一桶水,源于教学过程中另一主体的压力,驱使管理学知识传授者、传播者、与人共享者,不断加强自身的努力,所有这些个体的努力集合起来看就很可观,并且容易生成系统的相互学习效应,管理学的知识量由此激活增大,管理学教学工作者所要思考的内容就增多了,体现在纸张上的文字也就多起来了.

四、对外学习与交流的促进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在给其友人的信中说道,若禁中国译西书,则生命已绝,将万世为奴矣.没有改革,没有中国今天之活力,没有开放,也没有中国今天之明智.开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对外的思想、信息交流.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后,我国企业管理或管理学学科缺乏自己的学术基础,这也让我们把眼光盯向国外,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是借鉴前苏联人的,改革开放后是向国际上的管理学发展主流国家学习.美国人的管理学作品我们引进、介绍得最多.这方面的工作,总的看来,在20世纪80年代,力度还是不够的,90年代后半期始,就做得较有声色.比如说,大量引进、翻译西方国家管理学的作品,让外国的管理学者和管理人士来念他们的“经”,学习他们的,研究他们的,来为我所用.如此的思路与举措,十分有益于我国管理学学科超常规发展.管理学思想的丰富程度与对外学习与交流的力度成正比关系.许多版本的管理学的书厚了,与对外学习与交流的力度大了有着高度的相关.目前的交流还是单向的居多,即我们引进、学习别人的,乃多是由外向内的管理学思想、信息的沟通.将来的中国能否变成管理学思想、信息的重要输出国,则主要取决于我们今后的努力效果.至那个时期,就应当是双向沟通并举.青山砥立翠鸟鸣,此间不可无我音,将来终会有某一时期,有较多的中国人在管理学理论发展上做出了国际性杰出贡献.因此,就当下而言,管理学书籍可能厚得不够质量,并不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水往低处流,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书往厚里写,就不一定是社会必然.书厚一点或薄一点,只是个形式问题,实质问题是书本身的质量.总起来看,20年来,市场上流通的管理学的书籍逐渐厚了.从以上四个分析看,这种厚的趋势是合理的,大抵是种好现象,也反映出管理学建设工作上存在的薄弱之处得到了一定的克服.由于“越来越厚”所体现的是学科建设中的积极努力,有其正常的内在要求和外在推动,我们应当为“书厚”这一现象感到欣慰才是,实在没必要为此而忧这愁那的,更大可不必把这种现象当作信息污染或不正常的信息爆炸来看待.从国际看上,西方的管理学书一般都比咱们还要厚,笔者认为,倒不是人家对把书写厚有一种偏好,而是他们对管理学的研究比我们的深入,内容把握上也比我们的要宽.我们可不要把先前的薄认为正常的,后来的厚反而看作是不正常的.管理学书厚,并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利影响因素.时怎么发表展到今天,单位学时所要生成的教学信息总量理应比二、三十年前的要大,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也是对教与学两方面主体提出的一个必然要求.管理是一种复杂的、涉及面甚广的社会活动,管理学要传播的不仅有理念、理论、知识,还有方法与技能,管理学的不仅有规范性的知识内容,还有描述性的问题讨论,管理学书籍所提供的信息总量是教方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方自己研习的基础材料.管理学教学还不单是教方单方面的信息输出,还应注意对学方在规定学时之外自我学习平台的开发.所有这些,也要求管理学的书要厚一些,即载有的信息量要大一些.案例、小品、学习指导等要素的提供与配备,在国内多数的管理学书中仍然做得不够,因而可这么讲,现今的管理学书籍还不够厚.管理学书里的内容绝不应当是枯燥、乏味的,而应当包括许多实例和图表,管理学书中应当选取有管理领域中活生生、扣人心弦的事件、人物,从而使概念的表法和和方法的介绍变得鲜活和更有意义.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一谚语有它特定的意含,用它来要求管理学书写得精炼一点,薄一些,则不无牵强附会.当然,书可厚,前提是应有好的质量.是真文章能千古传,如古时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的为厚而“厚写”的管理学书籍,终究是没有积极的市场响应.

管理学书籍变厚的四大推助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管理学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