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

点赞:6618 浏览:224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是供应链质量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提出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目标是打破“质量短板”,加强企业间协同质量管理,并从识别知识需求、确认知识接受者、寻找知识供应源、构建共享机制等几个方面构建了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运行机制.

[关 键 词]供应链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知识传递质量短板

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迅速推进,使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从传统的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有形资源迅速地转向知识、信誉、专利等无形资源,市场竞争的焦点从已有产品的成本竞争转向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和知识创新的竞争.知识管理在企业经营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供应链上企业间有效的知识共享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更能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益,从而增强供应链的竞争力.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共享成为供应链上协同质量管理的关键内容之一.它可以有效消除供应链上的“质量短板”,提高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的协同质量管理效率,强化各成员企业的竞争优势,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质量水平,增强整个供应链竞争能力.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供应链环境下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目标、模式、影响因素和传递步骤等,对供应链环境下企业质量间知识的传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概念和意义

知识传递是由Teece首先提出的,他认为通过技术的国际转移能够帮助企业积累有价值的知识并促进技术扩散,从而缩小地区之间的技术差距.Nonaka认为知识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之一就是不同单元之间的知识传递.美国著名知识管理专家Denport和Prusark认为,知识传递是把知识从知识源转移到其他人或部门的过程.美国知识管理学者SueNewell等人认为,知识转移时对组织中个人或群体创造的知识的再利用的过程.董小英从扩展知识价值的角度认为,知识转移就是把实践证明有效的知识或技能应用到不同的环境中,以提高知识的产出和应用规模的过程.尽管对于知识传递尚无统一的定义,但知识传递包含有价值的知识在不同个体或组织之间的有效交流,促进知识扩散,使得有知识需求的组织或个体通过吸纳这些有价值的知识,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或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和运作效率等内容.因此,可以认为供应链环境下的质量管理知识传递就是企业间通过能够帮助其积累有价值的质量管理知识的转移,促进先进质量管理技术的扩散与应用,从而缩小供应链上各企业间质量管理的差距,提高质量协同能力,进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管理知识的在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之间的传递,对各成员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升各成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避免出现“质量短板”

由于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拥有的质量管理知识参差不齐导致其质量管理水平各异,质量管理知识不足的企业成为“质量短板”,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质量水平.质量管理知识不足的企业通过吸纳供应链上其它企业所传递的质量管理知识,不断提升自身质量管理水平,消除供应链的“质量短板”,提升供应链整体的质量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创造出1+1>2的集体效应.质量管理知识在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之间的传递是互惠模式的知识交换,它使得某个成员企业所独有的质量管理知识被放大成为供应链质量管理知识的一部分,使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受益.知识提供者能够在质量管理知识的传递过程中提炼和升华所拥有的隐性知识,促成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制度化,在企业内部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

质量管理知识在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间的传递可以有效提高各成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而可以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流在各成员企业间更为顺畅的流动,不仅会提高产品品质,相应的也能促进供应链运作效率的提升,提高及时供货率,从而在质量和及时交货两个方面增强客户的满意度.

3.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各企业间的协同能力

质量管理知识在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之间的传递是基于互惠模式的知识交换,交换行为的基础是信任.在质量管理知识的交流过程中,可以深层次地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企业间的协同能力,有利于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二、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模式与影响因素

1.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的传递模式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的传递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1)自发模式.供应链上成员企业之间的个体质量管理知识传递行为偶尔发生,没有目的也并不系统.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质量管理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竞争模式.成员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为交换基础,此时交换的多为通用型知识,所产生的利益也是很有限的.

(3)合作模式.此种模式下,知识交换的频次比较高,而且交换的知识多属专有型,所产生的利益也在局部范围内.

(4)利他模式.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从而为本企业获取更加长远的利益.这种模式需要核心企业采取强有力的激励措施才可能取得更加长远的效益.

为提高供应链上各企业传递质量管理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各企业间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知识传递,应以核心企业为主导使企业间的知识交流模式向利他模式转化.

2.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影响因素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1)知识需求不清

企业不清楚质量问题频发的原因以及需要知识供应者给予那些帮助.

(2)知识的吸纳能力差

知识接受企业吸纳质量管理知识的能力差,不能将传递过来的质量管理知识翻译为自己企业的语言,转化到或者纳入到自己企业的质量体系之中,生搬硬套,往往适得其反.

(3)知识供应者的输出壁垒.

由于行业的相似性,知识提供者自设传递壁垒,不愿意将自己独有的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给潜在的竞争对手,或者是有保留的传递,这样会导致知识接受者在接纳这些质量管理知识的时候,无法正确完整地理解,进而无法纳入到他们的质量体系中去.

(4)知识接受者与知识提供者之间的协同能力差.

知识接受者与知识提供者不能及时有效地沟通,信息严重不对等造成两个企业间无法进行深层次的质量管理知识交流,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对方的需求或传输的信息,影响吸纳对方的先进经验.

三、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运行机制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模式是基于需求识别的知识传递.首先,知识接受者识别自己企业的质量管理知识需求,寻求上级供应商或核心企业的帮助找到知识供应源.然后,知识提供者将质量管理知识传送到供应链的共享知识信息库,并帮助知识接受者将这些质量管理知识编译成制度或指导手册,纳入知识接受者的质量体系之中.供应链环境下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1.识别知识需求

识别知识需求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核心企业发现供应链上总是因为某一成员企业的质量水平低下而影响整体的质量水平,由核心企业直接帮助该企业梳理质量问题和识别知识需求,供应商自己因为质量水平受限,严重影响企业发展,供应商自己梳理质量问题、识别需求,客户明确指出产品某一方面需要改进,核心企业召集所有供应商一起商讨,一起梳理质量问题,识别质量管理知识需求.

对提出的质量管理知识需求可以按照其影响程度分为三类.

(1)系统需求:企业某些产品的整个过程的质量管理知识需求.需要针对某类产品的全部过程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知识传递,一般在建立供应链协作初期,或产品、设备发生重大革新,或核心企业质量系统出现重大变革等情况下产生系统需求.


(2)局部需求:涉及某类产品的某些过程的质量管控,发生在该产品的升级换代或客户提出更为严格或先进的质量要求等情况下.

(3)个别需求:需要某个产品的一些单个过程的质量管理知识需求,仅在为满足日常质量管理时发生.

2.确定知识接受者

根据知识需求的影响程度不同,知识接受者的覆盖面也不同.系统需求几乎包含全员的质量意识培训,需要拟定规划,制定实施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方案等.局部需求仅涉及某一生产线的工人、工艺人员和质量人员,需要核心企业或上级供应商的质量工程师驻厂进行短期指导.个别需求仅涉及个别工人、工艺,到质量管理知识共享信息库学习,或寻找知识供应源专门请教[5].在确定知识接受者后,其知识吸收能力的是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一个重要瓶颈.因此,要注意对知识接受者的知识吸收能力的培养.

3.寻找知识供应源

如果知识需求识别清楚,知识接受者定义明确后,就开始做知识传递中最为重要的一步了――寻找知识供应源.在供应链上,知识供应源应该从供应链上质量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核心企业或上级供应商等三个方面来寻找.一般能够提供有效知识的供应源包括:

(1)核心企业或上级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技术人员.

核心企业和上级供应商更加接近最终产品,能更加有效地感知产品质量,更为主动地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改进产品质量,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2)质量管理水平较高的类似企业.

竞争相关度不大,但运营模式相类似的质量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提供质量管理方面的帮助.

(3)外部的质量管理专家或质量诊断师.

质量管理专家或者质量诊断师可以根据其丰富的质量管理知识和企业质量诊断经验,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质量管理知识,解决企业面临的知识需求.

4.建立知识共享机制

为了保证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效率,让质量管理知识在供应链上有效传递,要建立起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包含所有成员企业在内的质量管理知识共享机制.

(1)完善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交流机制.以核心企业为发起人,定期组织所有成员企业有关人员参加的质量管理知识交流会议,促进知识共享.

(2)建立质量管理知识共享信息库.各成员企业将其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以及因质量管理不善导致严重质量问题产生的教训输入共享信息库中,以供其他企业学习和借鉴.

(3)组建质量管理知识专家顾问团队.由核心企业为发起人,邀请国内外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和质量诊断师组成顾问专家团队,定期对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进行质量诊断,及时发现、消除供应链上的“质量短板”,提升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传递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间协同质量管理能力,打破质量短板,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本文对供应链环境下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模式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运行机制为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传递与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