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

点赞:20419 浏览:939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通论》中心思想

凯恩斯撰写本书的目的在于反对传统的学者所信奉的就业理论以及由此而导致对付危机的态度.传统西方经济学有关就业的理论主要由劳动市场论、利息论和旧货币数量论三个相互关联的论点构成,而凯恩斯则从这三个点为角度来驳斥这些理论,,并且提出了自己治理危机的对策.

凯恩斯写作本书的最终理由是想提高国民收入,使它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以便解决资本主义的事业问题和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凯恩斯看来,国民收入由消费和投资两个部分组成,因此前者数值的高低取决于后者这两个组成部分的数值高低.而消费数值取决于消费倾向;投资数量则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在这,资本边际效率又取决于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或重置资本),而利息率则由货币数量和流动性偏好所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框架可以用下述图表表现出来:

通过通篇阅读,凯恩斯认为解决危机和失业问题的对策或政策就是让消费、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的数值处于能够充分维持就业的状态,而做到这一点只要对图中右边五个变量加以控制即可.而在上述五个变量中,只有货币数量能够由国家的货币政策所控制.因此国家必须进行投资来使社会的投资量等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储蓄量,以便解决资本主义的危机和失业问题.

二、本书的革新之处

第一,在理论上,凯恩斯用有效需求理论取代了由萨伊定律支撑的传统的就业理论.按照供给本身会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出现普遍生产过剩危机,只会出现暂时的、局部的生产过剩,而这种局部过剩通过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自由竞争就会趋于消失,充分就业是资本主义的常态.凯恩斯面对20世纪20年代末以来越来越严重的生产过剩现实,用自己的一整套有效需求理论断然否定了上述一直被看做天经地义的传统理论.凯恩斯提出,由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经济社会的一般情况不是充分就业而是非充分就业,资本主义社会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外,还存在“非自愿失业”.与此相联系,凯恩斯还在利息论、货币论、工资论、物价论等一系列理论中作出了对传统经济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在方法上,凯恩斯用宏观总量分析,取代了传统的微观个体经济分析.这种“取代”或转变,同凯恩斯的理论前提密切相关.在此之前,传统理论历来认为,资本主义体系通过自由竞争会自动得到调节,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不会发生严重失调,因此,经济学只要研究个别企业和行业的和产量就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但凯恩斯认为,自由竞争无法使经济自动恢复充分就业均衡,只有国家干预才能使全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转.因此,他首先关心的是国家如何对整个经济体系进行控制和调节,是整个国民经济所能提供的货物与劳务的总量及其,是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就这样,凯恩斯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

第三,在政策上,凯恩斯反对传统经济学一贯主张的自由放任思想,竭力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张政府用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以消灭非自愿失业,实现充分就业的经济均衡.他的一整套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政策主张的提出,实现了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向国家干预主义思潮的大转变.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也就是实现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总之,凯恩斯的《通论》,在西方经济学发展中实现的不是个别领域、个别观点的突破和创新,而是在一系列根本问题上实现的革命性转折.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从供给向需求转变,从资源配置向资源利用转变;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从个量向总量转变,从微观向宏观转变;经济学研究的政策,从自由竞争向国家干预转变,从货币政策向财政政策转变.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济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通论》意义的评价

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从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看,至少在以下几方面仍有重大意义.

第一,《通论》所建立起来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政策思想,适应了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尽管当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不断发出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呼声,然而,现代政府在任何一国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财政预算收支在GDP的比重不断上升,都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和难以扭转的历史趋势.实践证明,生产越是社会化,经济越是商品化,仅靠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实现对经济的调节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就越显得力不从心,政府对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管理和调控越显得不可或缺.管理和干预的形式和手段会不断改变和改进,但管理、调控和干预本身都不会被取消,自由放任的时代已经过去.可以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推移《通论》在揭示政府必须干预经济这一点上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不会逐渐淡化和消失,相反会日益显现.

第二,《通论》中的三大心理规律常常是被批评和指责最多的凯恩斯经济理论中的内容,但平心而论,这三个心理规律并非凭空捏造.就拿消费倾向来说,撇开收入分配制度而言,收入水平越高者,其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比例越低以及收入增量越大,其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比例越小,难道不是事实吗?再拿资本边际效率而言,随着经济发展和投资领域竞争加剧,投资预期利润率逐渐下降也是事实证明了的一种趋势.至于流动性偏好理论,也早已为现代货币金融学所公认和运用.过去,我们通常批评三大心理规律是片面强调了人们心理因素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生活中不确定性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于是,预期对于任

何一个经济主体的行动决策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预期是一种心理活动,心理活动也有规律.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灵活偏好,应当说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消费者、企业家和金融资产所有者的心理活动的某方面的规律性.掌握和认识这些心理规律,对研究消费和投资的变动都是有帮助的.

最后,凯恩斯经济学是现代各种宏观经济理论的出发点.可以说,现代各种宏观经济理论,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凯恩斯的经济学说,都离不开《通论》这个起点:或者是对凯恩斯理论的补充和发展,或者是对凯恩斯理论的批评和修正.例如,有了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才引发出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检测说、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检测说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检测说;有了凯恩斯的投资函数理论,才引发出汉森和萨缪尔森的引致投资和加速原理;哈罗德―多马模型又只是凯恩斯的收入决定理论的动态化,而新古典增长模型又是克服哈罗德―多马模型局限性的产物.

再看形形色色的新自由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又有哪一种不是在否定和反对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思想的过程中产生的?凯恩斯学派中的新古典综合、新剑桥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固然是对凯恩斯理论的阐释、补充和发展,非凯恩斯学派中的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直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又何尝不是在批判和否定凯恩斯经济思想的进程中产生的?所有这些都显示了凯恩斯的《通论》对现代宏观经济理论演变和发展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