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就业后择业”并非就业之道

点赞:15835 浏览:695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形势下,人们比较关注“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然而,这一观点是把“双刃剑”,存在很多弊端.我们要对“先就业后择业”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除了有选择的自由,也应注重诚信、讲职业道德,还要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而学校应该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们建立科学的择业观,而不是一味地引导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

[关 键 词]就业择业就业之道择业观

人们在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时,经常会用到“先就业后择业”这句话,在就业形势严峻时,这一观点出现的频率会明显偏高.“先就业再择业”的出发点是积极的,在整体就业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先找一个单位就业是最为务实的做法.另一种说法是“骑驴找马”:大学毕业生刚毕业找不到自己最理想的工作,暂时找一个平台去熟悉职场获得经验;或是已经参加工作的职场新人从事着自己不是很喜欢的职业,想通过这个跳板进入自己喜欢的行业.这个观念起初确实帮助了不少大学毕业生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误解了这种观念,单一的把找到一匹“替死驴”当作第一次求职的目的,这就忽视了这个观念的内涵,缺乏了一份责任感.当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和职场新人,把“骑驴找马”作为不负责任的第一次求职经历时,“骑驴找马”的原本好意也就荡然无存了!

一、“先就业再择业”不利于择业者社会心理的成熟

“先就业后择业”并非就业之道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结合近几年大学生就业情况,加上对已往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先就业后择业”观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部分毕业生认为“先就业”就是随便先找个单位,于是,当理想职业与现实状况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他们就在短时间内频繁跳槽、辞职考研或考公务员等.出现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理解好“先就业后择业”观的实质.“先就业”,是要求我们摈弃陈旧择业观念,即等待国家分配,盲目定位,期望值偏高的心态.通过先就业,在涉世之初积累社会和工作经验,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在社会竞争中发现机会,为以后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二是随便找个单位,盲目降低期望值.许多学生认为,“先就业”就是先随便找个单位,不管其岗位如何,只要单位要我,我就去,反正我也不会呆太久,不适合就走人.于是在就业时,盲目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当理想与现实相差较大时就跳槽走人.三是急功近利,存在“骑驴找马”的心态.不少学生持有“一毕业就要赚好多钱”的想法,特别是面对社会“富人”一族,其急功近利心态更迫切,总想一毕业就满足自己的物质欲,却不知年轻人更应看重专业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及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因此在就业时,总想往高薪水工作领域跳,甚至不顾及其兴趣、爱好、专业等因素.于是就当现实薪酬与理想薪酬相距较大时,跳槽就频繁出现.其实,“先就业后择业”观是让大学生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从观念上接受、肯定自己的职业选择.而绝不意味着仓促就业与频繁跳槽,大学生就业要考虑清楚了再出手.不要仅仅把第一份工作作为人生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小小“跳板”,实际上,它更是人生职业生涯中一个重要的开端.“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好的职业开端将是个体今后获得职业成功和职业满意必不可少的条件.

如果毕业生只是带着盲目性和短期打算走上工作岗位,既不利于他们专长的发挥,也不利于为自己找到良好的社会定位,更不利于他们社会心理的成熟.在他们需要学习与积累的阶段,不能打下良好的事业基础.倘若跳槽,虽然有短暂的工作经历,也难以帮助他们得到更好的工作岗位.

二、用人单位不甘心只做“培训基地”

“先就业”确实是一种比较务实的就业态度,近些年来,越临近毕业,大家找工作的要求就越低.然而,企业并不高兴,尽管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愿意“屈就”,企业却不一定愿意“笑纳”这些人才.一些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强调,不要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短期想法,高流动率会让用人单位望而却步.一位人力资源主管说:“我们这里不是培训基地,请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低“成活率”和频繁跳槽现象,使企业培养人才的苦心“付之东流”.这让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不得不小心谨慎.某地产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的一份调查数据,在过去12个月到18个月内,人才流失增加了38%;其中73%的雇员是从前一份工作辞职过来的,24%的雇员已经有过3份或更多的工作,22%的雇员有可能在加入的次年离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大都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态度,让不少用人单位培养人才的苦心“付之东流”,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没有任何一个企业会承诺以“先就业”为前提,一定给予从业者“再择业”权力.企业对高职学生的“频繁跳槽“是防不胜防.

三、“先就业后择业”不是解决就业之道

“先就业后择业”不是解决就业之道.首先,整个就业市场需要同步增长的需求市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经济积极扩张,产生更多职位来容纳、消化继续增长的新劳动人口.就此而言,即使个人与企业克服了客观障碍,没得到就业机会的人仍然没有岗位去接收,不会因为不加选择的全天候就业形态而增加岗位数量,容纳完所有亟待就业的劳力.无条件就业不是创造新岗位的方法,只是个人解决竞业的态度与择业机会稀少之反映,不属于解决途径.其次,在于就业市场是就业问题不是择业问题.对客观障碍屈从的人,只是意味着他把本来可以获得的机会让渡与他人,转移了岗位,留在愿意克服障碍的人手上.但就业压力来自过大的供应面对过小的需求,也就是说,就业因为同期人数巨大发生激烈竞争.这就表明,就业问题的第一性是就业竞争,是能不能得到工作权利的问题,而不是择业竞争,取得满意工作机会的问题.择业发生于个人职业规划中.困难发生于第一性,即取得岗位的困难与取得岗位机会的稀少增加的这种取得艰苦.人们本来就没有充分就业机会,又何谈择业,何谈不就业呢?

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主要可从以下几点把握好:

1.认清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为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生涯,又称职业发展、职业发展历程,它是一个人在一生中所从事的各种职业的总称,或是一个人一生中从事各种职业工作的历程.而职业生涯设计则是对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大学生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就是协助个人达到和实现个人职业目标,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认清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并在评估内外环境的优劣、限制等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可行的、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职业生涯设计要以“兴趣、爱好为中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初的原动力.从事一项自己喜欢的职业,职业生涯就会变得更有趣、更为有意义,也更易获得职业满意与成功.很多成功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对足球的执着和热爱,才使贝利步入足坛,把足球事业作为他终生的职业目标,也正是足球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荣誉和财富.


2.珍惜现有的工作机会,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找工作时,很多大学生喜欢将自己所找的岗位跟周围的人或周边的同学对比,其往往仅从待遇这一方面进行对比.比如,搞技术的人跟做销售的人进行对比,搞IT行业的跟做化工行业的对比等一系列的对比后,如发现自己的待遇不好,就会出现挫败感、情绪变得低落,进而对所选择的工作失去信心,人也变得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甚至随意丢弃现有所择岗位,与签约单位毁约等现象.其实这种心态是不对的.原因在于这种对比是较片面的,部分是由于行业结构或个人努力程度的不同而造成的,进行这种对比根本没太大意义.我们在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后,就要认真、有毅力、有信心地坚持下去,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向人生的职业高峰攀登.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珍惜现有的每个工作机会,脚踏实地,努力向前,才是职业选择成功的基础.


怎样写好大学生论文
播放:21846次 评论:4535人

3.在竞争中发展自己,在发展中规划自己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雄厚的竞争实力,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较强的专业基础和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避免出现所谓的“眼高手低”现象,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目前很多用人单位选拔大学生毕业生着重考察的一个方面.

4.不断地完善自我,树立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和一些有效的支持政策,如大学生创业“免收创业前两年税收”等.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要善于发现自身存在的潜能,打破“铁饭碗”的传统就业观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创业.把自主创业当成职业生涯的一部分,在创业中寻求人生的快乐和奋斗的精神点.再者,目前我们所处的是知识经济的信息社会,每天的信息量瞬息万变,知识就是财富,要善于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研究显示:在大学所学的知识,毕业三年后有50%的已跟不上时怎么发表展,可以想象,不主动去学习新知识,毕业几年后一名大学生就可能成为现代社会的“文盲”.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毕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生涯的结束,相反它是另一种学习方式的起点: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取得更好的发展,获得更多的职业成功与职业满意,以便更好地跟上时怎么发表展的步伐.

5.不能一味地只盯住大城市,要树立到中小城市、农村去的观念

如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很多领域人才已相对达到饱和,而在一些中小城市却出现了人才匮乏现象,特别是一些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尤为缺乏.只要你是一块“金子”,走到哪里都会发光,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国家正在积极开发西部,为此也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西部发展的人才优惠政策,高职院校毕业生要积极响应西部志愿者计划,敢于锻炼自己,在最需要的地方施展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