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的与

点赞:18874 浏览:830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体育运动作为一种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了进一步研究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本文举办了填写《青少年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的活动,首先根据调查问卷结果绘制了青少年业余时间分配饼状图,分析了目前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现状及其原因;然后统计分析了体育运动与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系,得出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为了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重点研究了其方法与途径,为培养心理健康的合格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体育运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学体育运动;休闲体育运动;促进作用;调查问卷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飞速发展,青少年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也随之不断的变化着,如竞争压力、升学压力的增大,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网络的普及等等.正是这些变化导致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各种不良影响,逐渐显露出厌学、心理脆弱、交往适应障碍、自我为中心、性格不合群等问题.所以,为了切实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身心健康的接班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体育运动本身特有的教育性、协同性、竞赛性、交往性等特点,对于培养青少年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意志品质、团队协作、自控能力,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以青少年体育运动及心理状况的调查问卷为基础,分析研究了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发挥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方法及途径,达到激发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并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1.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为了真实地了解青少年业余时间的分配情况,举办了填写《青少年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的活动.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青少年,调查问卷总共发出350份,收回341份(其中男生176分,女生165份),回收率达到97.43%,表明本次调查为有效调查.

1.1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现状分析

根据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及场地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体育运动分为教学体育运动和休闲体育运动两种.教学体育运动作为青少年校园生活的必要内容,是必不可少的;而休闲体育运动作为青少年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其分配时间的多少是因人而异的,这就使得青少年之间对于参加体育运动的状况有了差异.通过分析《青少年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调查问卷》中的第一题,绘制青少年业余时间分配情况的饼状图如图1所示.

图1青少年业余时间分配图

由图1得知,青少年的业余时间分配最多的是上网,其次是看书,最少的是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其中业余时间分配给学习包括看书、写作业和上文化课补习班的就占了37%,上网和学习占56%.经分析调查结果得知,青少年轻视了体育运动对其身心成长健康的重要性,业余时间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比较少,相反一方面家长及青少年更多的注重了学习,忽视了体育运动,忽视了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逐渐普及,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情况比较严重.这就希望广大家长及青少年要正视现状,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弥补措施,注重参加体育运动锻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1.2青少年休闲体育运动少的原因

根据图1的分析结果得知,青少年除了参加教学体育运动外,很少自主参加休闲体育运动,其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

(1)家长对青少年的盲目溺爱,害怕孩子体力不支,宁可让他(她)们上网、看电视,也不给孩子提供运动和锻炼的机会;

(2)有的青少年智力水平一般,为了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不得不占据业余时间来看书、写作业、上补习班;

(3)老师为了追求理想的升学率和成绩,布置繁多的家庭作业,导致青少年没有足够的业余时间进行体育运动;

(4)现代先进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青少年过多忙于网上游戏、聊天、购物,而忽视了室外的体育运动;

(5)家长所谓的“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论,给青少年的业余时间安排满了文化课补习班,使得青少年参加运动锻炼的时间减少;

(6)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青少年本身比较内向,不善于室外运动和与人沟通,大部分业余时间在家与亲朋聊天、看电视、上网.

总之,目前独生子女比较多,父母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子女的升学和成绩成为他(她)们心里的寄托,不能给青少年制定合理的业余时间安排表,学习和上网占据了孩子们大部分业余时间,忽略了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价值和意义.

2.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的分析

体育运动的正面作用不只限于能够强身健体,更值得关注的是还能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勇敢顽强的性格、迎接挑战的意志、超越自我的品质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等[1].

通过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绘制体育运动与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表(如表1和表2所示)得知:随着业余时间中体育运动时间比例的增大,存在自卑心理、抑郁心理、闭锁心理、逆反心理、嫉妒心理、厌学心理、自我心理等不良心理现象的青少年人数逐渐减少,相反存在协作精神、坚强意志、待人公平、参与意识等优良心理现象的青少年人数逐渐增多.

注:业余时间中体育运动时间占20%以上的青少年有102人,20%以下的有239人.

以上分析证明了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

(1)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青少年从事体育锻炼和竞赛时所经历的疲劳、受伤、困难乃至失败的经验,能够提高其控制自己、保持心态平衡的能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2)体育运动有利于发展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和提高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经常参加乒乓球、跳高、羽毛球、跳远、跨栏等体育运动项目的青少年,其兴趣广泛、性格开朗,具有良好的个性气质.此外,通过集体项目还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3)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在青少年参加集体运动项目如足球、排球、篮球、接力跑、拔河、拓展训练等过程中,由于这些运动包含着大量的竞争因素和相互交流、相互配合的成份,激发了青少年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4)体育运动有利于净化青少年的情感、治疗心理疾病[2].青少年在参加散步、慢跑、象棋、太极拳等活动时,有助于帮助其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可降低应激水平和紧张度.长期参与以上活动者主观感觉良好,身心愉快,表现出更为积极的自我效能和期望,有利于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对治疗抑郁症和抗抑郁的效果十分显著.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的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运动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总之,体育运动的竟争和团结协作特性,体现了参加体育运动的青少年勇于尝试冒险、迎接挑战,并靠自己的努力获取胜利以及超越自我的良好品质.此外,体育运动还增强了青少年的责任感,使其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而且内心压力得到了良好的释放,并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挫折和失败[3].

3.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方法与途径

经以上研究得知,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培养出具有健康心理的合格人才,有必要建立健全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方法与途径,具体研究如下:


3.1激发青少年的体育运动兴趣

体育运动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不断接触、不断参与、不断实践获得的.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要充分调动青少年的运动,培养其运动兴趣,使其保持着乐观的情绪和饱满的热情,并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使其得到身心的满足,唤起青少年运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

3.2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对于学校体育运动方面,首先,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科学的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和过程,本着因材施教的理念,针对不同性别、年龄和心理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提高[2].

3.3强化青少年的休闲体育理念

在休闲体育运动方面,青少年家长本身应树立正确的休闲体育价值观,并深刻地认识到休闲体育是人们在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压力下,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力量支撑.与此同时,要竭力帮助青少年树立起必要的休闲娱乐观,指导他们进行科学有效的休闲体育活动.

3.4挖掘课内外体育活动的教育潜力

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作用,校园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对青少年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2].因此,学校要认真组织开展各种课内外体育活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进而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开展的日渐深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且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共同努力和互相配合.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帮助青少年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恰当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使其进行合理的体育运动,强健身心,进而培养出具有不怕困难与失败、敢于竞争与拼搏、自制力强、团结协作、积极乐观、自信自强品质的合格人才.(作者单位:1.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体育教研室;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唐山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14年度立项课题.

课题编号:TSSKL20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