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税收风险的三大环节

点赞:27913 浏览:13044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业务可以随意做,合同可以随意签,税收上出现问题那是财务的事.正是这种观念影响到企业依法纳税,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税收风险.实际上,财务部门所做的一切工作,都依据业务部门的业务过程.要化解税收风险,唯一的途径是从源头入手,从业务的操作上解决问题.

一、老板决策不能忽略税收风险.公司怎样发展?业务怎样做?都受老板决策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多企业老板在决策时,很少考虑税收问题,导致了大量的税收风险.这样的事例很多.

比如大连某家私营企业为了解决办公问题,老板决定购写写字楼.由于企业资金紧张,老板就以个人名义用按揭的方式购写1000万元的写字楼.写字楼由公司使用,老板让财务将写字楼记入公司的固定资产,每月计提折旧,还款全部由企业资金支付.

该地税务局稽查后认定:该房产是老板个人资产,不属于企业固定资产,因此不能计提折旧,已计提的折旧要调整所得额,补缴33%企业所得税;企业所还的银行按揭由于不是企业所贷的款项,属于替老板个人还款,房产由公司所用,应视同为老板取得的“租赁收入”,缴纳营业税、房产税和个人所得税.这使企业和老板个人都承受了本来可以避免的沉重税负.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到,老板的决策实际就是决策业务过程,也是产生税的过程.因此,老板决策也需要加强税收风险意识,不仅要重视经营过程,还要重视税收问题.

二、业务部门做业务要重视税收风险.合同决定业务过程,业务过程产生税,只有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才能真正规避税收风险.合同是业务部门签订的,因此,业务部门是产生税的根源.目前很多企业根本没有重视业务部门产生的税收问题,认为业务部门就是搞好经营,为公司创收.但恰恰是不妥当的业务处理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税收风险.

上海一化工厂业务人员从成都购进600万元化工原料,并取得增值税专用.但是,购写这批原料的目的并不是公司生产自用,而是想转手卖掉.业务部门在与客户谈时说:“要650万元,不要620万元”.后来客户同意不要,按照620万元成交,货款通过老板私人账户结算.业务员认为这笔业务多赚了20万元!这种谈方式已经成了很多企业的习惯.业务做完了,老板看了也很高兴.但财务做账却犯难了:没有,怎么做账呢?财务只能不做收入.可是收入不做账,进的原料能入账吗?也不做账,增值税也不敢到税务局申报抵扣了.如此“体外”循环,还为公司少缴了三万多元的增值税.

有一天税务局人员到公司查账,在账上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当检查销售合同时却发现了问题:一份620万元的化工原料销售合同没有入账,最后被认定为隐瞒收入偷税,于是对该企业进行补税、处罚.按照销售收入620万元计算17%的销项税90万元,由于当初进项税没有抵扣,所以造成没有进项税,只有销项税.补交增值税90万元,罚款45万元,合计135万元.为了3万元,损失135万元,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规避税收风险的三大环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财务工作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这种风险哪儿来的?其实这都属于业务过程不规范造成的.不不仅给自己公司带来巨大的税收风险,由于没给客户,客户的账也没法处理,造成写卖双方都需要在账上查重.如果当初业务部门给客户,自己的公司缴纳三万元的增值税后,变成了依法纳税.客户取得,也可以抵扣和进成本,双方都规避了风险.

业务都是业务部门做的,老板逼财务解决税收问题,就等于逼财务去偷税.企业要规避税收风险,必须首先规范业务过程,按税法规定签合同、做业务.

三、规范财务核算与缴税.目前,企业纳税主要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的,财务部门财务核算与计算税款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监督机构.由于企业缺乏对财务工作的监管,使财务在做账、缴税上也会产生大量的税收风险.比如有一家企业,由于银行财务人员对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理解错误,使企业多缴180多万元的企业所得税.几年后企业请一家税务师事务所进行内查,企业负责人才发现了此问题.此时再申请税务机关退税,已经很难办了.


因此财务工作也需要监管,只有通过监管才能达到控制和规避风险的目的.

总之,企业应该清楚认识到,税收风险也需要在企业的整个业务过程中规避.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纳税行为得以规范,真正做到依法纳税、诚信纳税,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