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环境渗透下的中国小孩和美国小孩

点赞:5282 浏览:146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今年夏天,我们全家到北京的小姨子家过暑检测,顺便看望她满月不久的女儿.

不知她家里住了两位美国的小客人――一个8岁,读二年级,一个15岁,读九年级,随母亲曾多次往返中国探亲.

美国小客人的母亲是中国人,跟小姨子是要好的朋友,父亲是地道的纽约州人.由于美国的教育方式是顺随孩子们的意愿,于是让孩子选择住姥姥家还是住阿姨家.

显然,姥姥家的房子小,比不上小姨子家房子宽敞,且生活与学习环境也比较适合小孩子们居住.所以孩子们就这样打算寄住在小姨子家两周.

得知小姨子家里来了我们这般大客人,孩子的母亲Sue打算过来把他们接走了.在大家与Sue的交谈中,我更多地向她了解了美国的教育理念.尤其在对小孩的教学方面,我了解到美国小孩与中国小孩在教育和衣、食、住、行等方面有哪些截然不同的差异.所以,现将其记录下来,便于日后的教学对比与探讨――

中美教育观牵制潜能发展

今年整8岁的Victor,是个在美国出生的漂亮的混血小男孩,讲起话来中英文发音都不利索.但他来往中美数次,曾在他5岁的时候,由她姥姥姥爷决定将这个中文英文说得都很不流利的小家伙带回了中国,接受了一点以中文语言为主的中国式传统教育.

听说,孩子姥姥姥爷对孩子所在的美国私立学校意见多多.首先,Victor4岁的时候没有一点数学知识,用他们的话说中国孩子早早地就开始学习一加一了,而Victor却连数数都不利索.再者,在人文方面,中国凡是有点知识的家庭,孩子从小就开始背唐宋诗词,而Victor最大的嗜好是站在停车厂里兴致勃勃地认所有汽车的品牌,听说那时候能一口气将各种品牌的汽车如数家珍地指认出来.

于是Victor的姥姥姥爷觉得这实在是浪费“才能”.虽然Sue很客观地说她儿子是个普通小孩,和别家小孩一样,不管是黄皮肤,黑皮肤,还是优越的白皮肤,他只长了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左看右看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Sue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所有的中国父母那样,或者她自己的童年时期那样,对孩子抱有太大的期望值.听说Sue父母还极其愤怒地称她是个“检测洋鬼子”,和美国人一样地对孩子放任自流,并教训她说,检测如没有中国式的教育,她实在是不会出息到现在这样.“当时,我照照镜子说,检测如没有中国式的教育,我很可能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Sue诙谐地谈着父母和她对孩子教育方面的不同理念与文化冲突.

终归,中国式的传统教育和道德观占了上风,因为它提倡“孝为先,顺从父母”之意.姥姥姥爷们决定计划让Victor在中国待上3年,致使Sue的许多美国同事极其不理解她的这种做法,说:“你的父母怎么能够决定你的事那不是你的孩子吗”

Sue说,她只有一句话总结:YouneverunderstoodChinese.

(你永远别想了解中国人)

直到4年后的春天,Sue才将Victor带回了美国.她说她当初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她跟Victor交流多了之后,发觉可以从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对比他在中国和美国生活、学习的事情非常有趣.

因为许多传闻都说美国的学校什么都不管,上课随便,小孩根本不学习,大部分时间是在玩.但事实是,孩子们究竟在美国的学校里玩些什么一个中产阶级地区的学校靠的是税收,美国的公立学校真的就在这么无所事事地浪费纳税人的钱吗如果美国的教育系统真的像人们说的那样,那么为什么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学,研究院几乎大部分都在美国这是Sue对父母曲解美国教学提出的质疑.

显然,中国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懂得教育的重要,而且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教育产业也是中国最赚钱的产业之一,可见中国老百姓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依我个人看,中国家长对下一代教育比美国家长要重视得多.据Sue讲,她的一个美国同事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也很聪明,理想是能进入UCLA(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然而她的美国同事却这样告诉自己的儿子――对不起,我实在是付不起那里的学费,请你考虑其他学校.

试想,如果这样的愿望放在中国父母的身上,我想,即便是倾家荡产他们也会在所不惜地支持儿子上大学.而且,对于上述美国母亲这样的答案,我相信99%的中国家长会觉得自己有罪恶感,宁可卖房子卖地卖身也得让孩子把学上了.

但为什么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成长的中国孩子,却常听报道说他们感到非常不快乐呢?因为,中国孩子几乎从一生下来就要考虑未来的就业问题,并要为之背上沉重的学习负荷.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去反思,如此重教育重人才的国家,到底又能够让普通百姓通过受教育的方式受惠多少呢?相反,常听国内的家长们被教育这一神圣的事业搞得自己和孩子疲惫甚或痛苦不堪,难道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现行说法吗?教育,到底是为教而教还是为学而教呢?这个问题,让我这个身为中学教师和家长对以往自己在教学与教育孩子方面的方法与观点,提出了质疑与反思等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往往都贯穿教育的始终.教育,不一定非得拿着书拿着教鞭来说教,社会上约定俗成的观念以及平常自己个人的言谈举止等行为,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们的行为方式与准则.这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在不经意中影响、熏陶着孩子们的人格及品质.

标准、规范的美国小学校服

像“穿”这个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习俗有着不同的讲究.

在美国,听Sue讲是个非常不讲究穿的国家,这是大家都已经知道的旧闻.比如,在日常生活里穿得“笔挺”被称作有病,(GEEK),但是在各类工作场所都有相当的要求,而且要遵守这些制度.

“穿”在美国,生活里是相当自由的.听Sue介绍,以前她也一直以为美国的公立学校对孩子们的穿没有任何要求,甚至是一点要求都没有,因为常看到孩子们穿的是长短不分,四季不分,乱七八糟.但是在她儿子上学以前,学校却给了她一大堆的家长必读,包括学校的作息时间、制度、活动指导等等.

其中校服一项规定尤其令她大吃一惊:全部的学生要求上白下蓝,或者上下全蓝.女孩可以穿蓝短裙,男孩的上身除了白衬衣,可以穿T-SHIRT,但是必须有领有扣,不许穿圆领衫,不许穿牛仔裤,不许穿带有任何名人、运动队等拜星式标志的外套.冬天可以穿的外套,要求蓝色,如果有颜色或者花纹,进了教室就必须脱掉.这就是整齐、标准、规范.

据说学校的办公室备有临时校服,间或有哪个孩子没有按照规定穿校服,必须到办公室换掉,下学以前再换回来.只有受到特别奖励的孩子有资格给予一天免穿校服的待遇.

中美教育环境渗透下的中国小孩和美国小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孩子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听说,Sue国内的父母曾在Victor回美国之前兴冲冲地在中国各大商店写了一大堆昂贵的名牌服饰,显然,Victor回到美国以后只能在周末有机会穿上那么两天.为此,Sue国内的父母又很是不满,说即便中国的学校也没这么严格.

针对当前中国大多数家长这种浮躁名牌心态,我觉得这种名牌意识从小就应该将其狠狠地掐死在摇篮里.其一,它浪费金钱;其二,它华而不实.

营养、健康的小学餐厅食品

谈完了穿,我们再来看看在食方面中西教育理念的不同.

在Victor没回美国读书之前,Sue父母在里总叮嘱她千万看看美国的小学周围有没有小商小贩,小学校园内有没有小卖部,如果有,好好调查一下卫生情况,搞得Sue哭笑不得.殊不知,美国小学校里除了食堂,其他根本就不可能被容许存在.

据Sue介绍,美国的学校有食堂,供应早饭和中午饭.因为是公立学校,学校的大部分消费的东西都已经由纳税人支付了,学生们付相当便宜的钱就可以吃得不错,自助餐形式,一盘四样,只1美元,基本免费.牛奶、果汁另加50美分而已.对低收入家庭,还可以凭税单申请全部免费就餐.而且,学校的菜谱每月月初都由孩子们带回家给家长参考,以便告知孩子们在学校吃的是健康食品.所有食谱均按照国家食品药物管理局的热量标准制定搭配出来,餐具也都是一次性的.

比如一顿午餐,主食有美国典型的汉堡、热狗、墨西哥风味的大饼卷米饭、意大利面、比萨饼等等,其他附带的有水果、小玉米、蔬菜沙拉等.每班定期派几个孩子到厨房和怎么写作台帮忙,要求全部都戴帽子手套,因为卫生最重要,万一吃坏孩子的肚子,那可是比天塌下来还严重的事情.中国的孩子可能大多都没有如此的幸运.

宽敞、舒适、安全的美国住宅

在美国,写房子主要是写学校附近的,因为好的地区地价税高,学校相对就会好,如果想省写房子的钱,就得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让孩子当一辈子的死期存款.

Sue说,Victor刚从中国回美国时,曾对她一个人住前后加起来将近6000平方英尺的地方很是吃惊.因为他在中国国内住的是姥姥姥爷单位研究院的宿舍,十六层公寓,整个两座楼的居民百十户人家仅拥有Sue美国家中后院那么大的一个空地,里面有一个乒乓球台,总有很多孩子或者大人,而在美国她们一家就可以拥有如此大一个地方,他很满足.在中国国内,除了学校就是家,Victor很少出去户外活动,因为姥姥姥爷的研究院临近马路,脏且乱.

回到美国的Victor现在可以在蓝天下、草地上随便跑,也可以出去骑自行车和SCOOTER,而在中国国内,孩子们想做父母肯定从不敢让小孩子出去玩这些,生怕长了眼睛的人开着没长眼的车横冲直撞,伤到孩子,实在是没有安全可言.显然中国孩子大多数却不得不长期处在压抑的环境中抹杀了自己自由伸展、创造的天性.

女士优先、文明先行的美国式启蒙教育

早有人说,美国是个坐在四个轮子上的国家.Sue告诉我们,在美国出门没车,就像是没腿.Victor也很得意他回到美国后不用再去挤公共汽车了.据Sue讲,她曾因Victor回美国挤公共汽车时一个非常不文明的表现而万分尴尬.

她说Victor刚从中国回到美国的时候,只要是在公共场所碰见类似于公共汽车的自动门之类的入口,就条件反射地抢上前去,不但忘了排队,还把别人挤到一旁,以至于有一次,她带他和一个美国朋友及朋友的女儿吃饭,在上电梯的时候,门一开,他用身体将所有人拱开,一头冲了进去⋯,⋯,

“在美国这么多年我早就习惯了女士优先和慢条斯礼地谦让,不管是不是检测文明,至少我儿子的行为可以说是让我震惊.”Sue严肃地说.

听说Sue后来跟Victor严肃而认真地好好谈过一回:“Victor,你难道没有听说过Ladyisthefirst(女士优先)”Victor茫然地摇摇头.“你会不会说excuseme当你在中国的时候,你要从人群之间穿过去,要不要说‘劳驾,对不起’”

于是Victor姥姥开始在旁替他辩解:“这不能怨他,是我们大人教他的,每次坐公共汽车,如果不去抢就没有座位.别人都在抢,而且都是大人,他是个孩子,没有人给他让座位,他不去抢能怎么办”这使Sue想起她的小时候,她的青少年不都是这样“野蛮”过来的吗

Sue回忆说:“前年临近春节我回北京,火车上的座位票全部卖光,很多人都站着,其中有一对夫妻带着个岁的孩子也站着,没有人让座位,离终点还有半小时的时候,孩子开始站不住,凭直觉,我想这孩子肯定是不舒服,我提醒那位母亲问问这孩子是不是不适,果然孩子说要吐,没有人讲话,坐着的没有一个是老弱病残孕,全是中青年人士,我恳请有座位的人让一让,这孩子不舒服,需要躺下,说了好几遍,总算有位女士挪挪屁股,给了孩子一点空间.怎么都这素质?我真想骂街,中国人这都是怎么了”

我知道,在中国Sue没办法发脾气,但她说在美国的家里却必须管教着Victor,“至少我不能养出个麻木不仁的冷血动物来.”Sue非常认真地说.文明是整个社会共同的努力,大环境里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影响文明的因素.虽然Victor对Sue的说教不知所以然,但是上学的第一天老师就了给他第一个启蒙的绅士教育――

从美国小学第一天放学回家,Victor请Sue先进门,说Ladyisthefirst.据Sue描述,她当时愣了一下――“What”Victor回答说他的老师Ms.Dean让大家进教室以前,让所有的男生排队站在左边,所有的女生排队站在右边,然后为女生开门请女生们先行进入教室,并告诉男生,请记住:Ladyisthefirst.在下课的时候,所有的男生都不能乱跑,而是开了门等女生慢悠悠地走完,才轮到他们走出教室,因为Ladyisthefirst

在3个月的学校生活快结束的时候,Victor除了英文进步外,终于经常性地使用Excuseme,Sorry,Thankyou等礼貌词汇.

中美医护员素质千差万别

据Sue回忆,Victor第一次回国是两岁.每天最高兴的事情是站在大马路上看人,再就是跟在排队的小学生后面跑步,他该上幼儿园了.祖父祖母自然不会亏待他,在北京找了一个能够接受美国人而且相当不错的幼儿园,里面有保健护士,每天早上都要检查指甲.新生第一天要做指尖血检,Victor看到利器,像所有这个年龄的孩子一样大哭特哭(就Sue的临床经验来讲,如果这个岁数对打针吃药十分坚强的孩子肯定是不正常的,Sue会立刻请求医生检查孩子的心理问题).不过中国护士可是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哭好像是不容许的,没有任何安慰,眼睛一瞪,吼了起来:“哭什么哭还没扎就没完没了的,有什么好哭的”Victor嘎然而止,他不是害怕,Sue猜想他更多的是震惊,因为没有人这样对待过他.他在美国进过医生诊所,进过医院做常规血液检查,X光检查,所有的部门都备有玩具、蜡笔、棒棒糖,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温言软语哄了又哄,做穿刺性的检查还要一个劲不停地内疚:Sorry,Baby,Iamsosorry⋯,如此看,Victor在中国进医院还是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折!


待Sue再度回国,Victor开始上小学.一个非常普通的学校,图的是离家近.到二年级上学期视力出现问题,带到眼科医院又是缩瞳又是放瞳一通折腾,并被告知右眼475度近视,左眼420度.搞得Victor姥姥转遍了眼科医院,从主任到主治到普通医生,态度都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不耐烦:近视算什么毛病什么不戴眼镜没听说过,除了戴眼镜没别的办法.当然是普通镜框眼镜,这么小的孩子没有戴隐形眼镜的.Sue父母征求她的意见,但Sue不相信Victor的视力会这么糟糕,当然拒绝在国内配镜.

回到美国,小学里配备一名注册护士,管理不到400个孩子,却忙得一塌糊涂,除了哮喘,先天糖尿病的小孩,还要随时检查在操场上出了一点点意外的小孩,比如摔了撞了等等.Victor有一次低头走路,一个不留神撞到墙上,被留在护士办公室观察了半小时,护士小姐除了给Sue打还很正式地写了一份报告,让Victor带回家.报告上写明了意外发生的时间过程,孩子的症状主诉,护士自己的观察,处理过程,以及没有送到医院的理由.

开学两天后,Sue又接到护士的,被告知孩子视力有严重问题,在座位调整之后还是有问题,除了向Sue询问有关病史外,在知道孩子没有保险的情况下(保险公司要求从国外回来的孩子至少在美国待3个月才能投保)给了Sue一系列福利医生和临床名单.

Sue最后找了一个离家比较近的眼科医生,当然没有去福利机构,因为她知道即便去了也没用,一查Sue的收就别再想享受什么便宜待遇了.用了15分钟电脑检查,右眼度数和国内检查一样,475度,左眼却只250度,比国内检查少了175度.在治疗上,作为家长,Sue不希望孩子这么小就戴眼睛,他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眼科医生很理解Sue的心情,花了45分钟讲解眼镜,普通眼镜,隐形眼镜,及矫正型的OK镜的功能,正副作用,价钱.眼科医生还告诉他们95%以上孩子在使用OK镜以后会将度数降至正常,Sue当初觉得他有点胡说八道,但这位医生的认真而且专业的态度又不能不让她相信有一定道理.最终,Sue还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接受了比较贵的矫正治疗.

后来,Sue告诉我们,接受治疗4个月以后,Victor右眼由475降至50度,左眼由250度降至到0度(平光镜).于是Sue母亲感叹:“幸亏你是美国人.在中国,中国孩子得受多少罪呀.”我在这篇文章里,并不想借此对比中美的生活态度,我想说的是中国人在生活中的行为方式有值得思考和改进的一面.我相信全世界都会承认中国人的聪明,中国人的发展.但是,我们国人在发展了之后又该朝着怎样的行为方式前进呢中国的孩子们于日常生活中到底在向成人学习什么是上面所说的追求名牌服饰的虚荣心还是自欺欺人的教育方式是粗鲁的行为准则还是不负责任的处事态度

学习不单纯是学校的任务.我们看大多中国孩子都非常聪明,但却没有良好的道德和文明教育氛围.单从智力上的进步到底会使孩子变成什么样子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有些聪明的孩子总是会出现极端的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Sue这样告诉儿子:“在你这个岁数,不会鸡兔同笼,不会相加或者加速度的数学问题并不可耻,但是说谎、自私、冷漠才是令人不耻的缺点.”

显然,我并不是称赞美国的道德或者文明多么优秀,美国也有自己的社会问题,比如、毒品、性等.但是在大多数的居民区(指中等区),至少居民和中国的普通人一样都是双职工的地方,你至少看不到横冲直撞的汽车.而且经过跟Victor在小姨子家近4天的相处,我发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美国孩子微笑的频率比中国孩子多得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