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

点赞:3939 浏览:1313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衍生金融工具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创新中的高科技产品.因为它具有规避风险和“以小博大”的杠杆作用,所以发展迅猛,已成为规避金融风险、进行套期保值以及寻求投机收益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风险.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和金融市场的加速发展,各商业银行也加大了对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期货、掉期、期权的研究和应用,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银行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这就势必要求会计对衍生金融工具所带来的有关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综合的反映,以规范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

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会计理论的冲击

目前商业银行经办的衍生金融产品分为自营与代客两种形式,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代客外汇资金管理、汇率风险管理、代客外汇债务风险管理,单就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披露列报而言,将给现行会计理论和实务带来深刻的变革.

第一,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会计确认原则的冲击.在会计确认环节上,现行会计理论的核心观念为权责发生制,同时要求被确认的项目要具有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确认标准是以过去发生的事项为基础,对未来发生的事项则不予确认,而衍生金融工具的发生都预示着将来一系列的财务变动.虽然在签订合约时确立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并未实际发生交易.因此,按照权责发生制,现行会计不能反映未来发生的活动,也就不能及时提示衍生金融工具的变动情况,使得信息的使用者无法分析企业操作衍生金融工具的效益,掩盖了其潜在的风险.

第二,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会计计量原则的冲击.现行会计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即以交易发生时的原始成本作为记录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的依据,确认后一般不再变动.但这种计量标准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将物价变动、通货膨胀等因素排除在会计信息系统之外.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特点决定了其交易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而不是在一个时点上完成的.而且在交易过程中,交易市场在不断变化之中,对交易者来讲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如果按照原始入账价值一律不变,就不能反映出衍生金融工具真正的价值及其变动,也就违背了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原则.那么,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将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一个更为根本的会计计量观念――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其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公允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现行计量属性的范畴,它正昭示着一种新的计量观念的诞生.

第三,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会计损益列报的冲击.现行的会计报表在揭示会计信息方面具有许多局限性,会计报表只能是货币化的数量信息,对非货币化的会计信息无法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作为表外业务不能纳人会计报表系统;现行会计报表具有固定的格式、固定的项目及填列方法,而对于企业这种特殊的经济业务却无法反映;现行会计报表反映的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来揭示的会计信息,对于物价涨落或经济环境发生变动情况下的会计信息无法反映.由此可见,现行的会计报表已经无法适应金融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从中难以了解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过程及其风险状况,这显然与充分揭示原则相违背,必须予以改进.那么要解决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必须从格式、内容、形式等方面加以改进,以适应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报表的冲击.

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原则与一般要求

2005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与银行业最为相关的两项准则,(IAS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我国目前正在推行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其中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对于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分类、确认、计量、列报在基本面上与国际会计准则相符.

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在到期日前是否应将衍生金融工具所代表的权利或义务作为表内项目(资产或负债)确认;其次,在财务报告日是否应将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化确认为损益.

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核心和难点,问题的关键在于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种高风险的避险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多数衍生金融工具是人们对未来利率、汇率等因素的发展变化所做出的主观预期,其发展结果可能是利得,也可能是损失.对于这种不确定性,应采用何种计量模式进行计量,如何计量,不仅影响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入账,而且也影响着衍生金融工具在会计报表中的信息披露.

现行会计中应用最为普遍的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但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衍生金融工具有如下局限性:第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支援了历史成本原则所依据的前提条件,即货币计量检测设;第二,从决策有用性来看,历史成本仅能提供过去的信息,并不能反映现时价值,因此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第三,历史成本的取得也存在问题.有的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合约、互换等,在企业签订合约时,并不需要付出代价,历史成本为零,而参与期货交易需缴纳的保证金,不是进入合约的代价,也不是历史成本.

鉴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上述局限性和衍生金融工具价值波动的特点,我们有必要引入一个新的计量概念――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一般被理解为现行市场价值或未来流量的贴现值.公允价值的优点,在于可以提供比传统的历史成本更相关、更易理解的信息.这体现在:第一,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公允价值的信息可以使目前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等外部的信息使用者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有一个更真实的了解,以便于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第二,公允价值的信息可以使内部的信息使用者―企业管理层更有效率地评价企业的投资和筹资决策的效果;第三,公允价值的应用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变动情况,能更好地揭示受托资源的使用和保持情况,维护不同产权主体的利益.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时,公允价值的具体估价方法是衍生金融工具计量问题的关键所在.能否找到一种既恰当又便于理解、计算的具体估价方法是决定公允价值计量优劣的关键.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环境不够成熟,大部分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量较小,其公允价值一般均借助计量模型和工具获得,其中的人为因素较多,可能会影响公允价值的准确性.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千种的衍生金融工具中,只有小部分具有发达的市场、广泛的流通,大部分都是为少数客户专门设计,适当于特定的目的,不具广泛流通性.对这部分衍生金融工具来说,未来流量的折现是公允价值的最佳途径.此外,按照国际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会导致财务数据的波动性比过去增加,特别是将公允价值的变化计人留存收益,增加了银行资本的波动性.

衍生金融工具的报告与披露现行的会计报表在揭示会计信息方面具有许多局限性.会计报表具有固定的格式、固定的项目及填列方法,是货币化的数量信息,反映的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来揭示会计信息.而对非货币化的会计信息、企业特殊的经济业务和对于物价上涨或经济环境发生变动情况下的会计信息无法反映.由此可见,按照传统会计模式的要求,衍生金融工具因在会计要素定义、计量确认等方面与之相悖而无法在现有会计报告中进行充分揭示和披露,致使报告使用者无法了解到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流量等方面的影响程度,从而不能合理估计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使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的可能性增大.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几个问题

、我国要在健全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就必须依靠会计这个信息怎么写作系统,发挥其监督职能.既然传统会计模式难以胜任此项工作,探索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就显得十分必要.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建设首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报表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第一,进一步建立健全会计法律与规范.目前,国内会计准则中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规范甚少.金融企业的业务创新步伐逐步加快,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占比和风险也日益加大,且各金融机构又自有一套会计科目和具体核算办法.这说明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在理论上和实务中都与现实所要求的水平相距甚远,需要有一套完整、统一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理论来指导、规范各项衍生金融工具业务.

第二,加强国内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金融监管当局要督促商业银行逐步建立、健全与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相配套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以有效防范、控制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所带来的风险.

第三,进一步加强国内商业银行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衍生金融工具在国际上也是一个新生事物,加之性质、结构复杂,许多从业人员对此尚很陌生;但它涉及的交易量大,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必须予以充分披露.因此,须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要从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以提高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