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影遭遇金融衍生品

点赞:4208 浏览:1426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电影业与经济大环境无明显正向关联的特性,吸引了更多资金的流入.这些资金的避险需求,正是票房期货的缘起.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金融学教授DonChance表示:“我想票房期货具有很大的潜力.”

欧洲债务危机阴云未散,美国股市千点暴跌将人们的信心打至谷底.国际金融市场一片哀鸿遍野之际,不甘寂寞的金融炒家却开始了新的冒险,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好莱坞.

2010年4月底,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先后通过了两家公司提交的“电影票房期货市场”申请.它们分别是一家纽约公司成立的“坎特交易所”(CantorExchange)和一家印第安纳州投资公司成立的“趋势交易所”(TrendExchange).前者将允许个人投资者入场,后者ⅢⅡ只面向制片商和机构投资者.在这两个市场中,人们将以制作中电影的未来票房收入为标的进行远期合约交易.

“电影是美国文化的瑰宝,”趋势交易所总裁RobertSwagger表示:“我们的票房期货将帮助减少电影投资的风险,帮助这个行业走向更大的成功.”他的支持者进一步解释道,如果环球影业公司为《狼人》购写了看跌的票房期货.那么就将减少这部电影票房惨败带来的损失.

然而好莱坞电影人却不领情,美国电影协会(MPAA)发表了一封痛心疾首的公开信,强烈反对票房期货推出.“票房期货是对电影的极大误解,这种易被投机者操纵的金融衍生品将损害美国的电影工业,并最终损害投资者自身的利益.”公开信中写道.

几乎没有任何一位电影人对来自华尔街的稀奇玩意表示支持,因此票房期货虽然获得了监管机构原则上的认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举步维艰,正式推出的日期也一拖再拖.当电影遭遇金融衍生品,华尔街与好莱坞的价值观冲突清晰地显现出来.

华尔街VS好莱坞

好莱坞有一句名言:“作为商业,电影的最大弱点是它的艺术性;作为艺术,电影的最大弱点是它的商业性.”多年以来,全世界的电影人都在艺术追求和生存压力的冲突中苦苦挣扎.虽然好莱坞不屑于银行家的唯利是图,但却从未把他们的投资拒之门外.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修改税法,给予电影投资巨大的优惠,外部资金开始迅速涌入电影工业.90年代中期,随着组合投资理念的兴起,为了规避风险,华尔街投资者不再投资单部电影,而是将资金分散投入到20至25部电影项目中.华尔街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发起成立了很多专业的电影投资基金,据美林证券2007年的研究报告,好莱坞六大片场的电影制作费用中,有至少30%来自此类投资基金.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电影业与经济大环境无明显正向关联的特性,吸引了更多资金的流入.这些资金的避险需求,正是票房期货的缘起.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金融学教授DonChance表示:“电影投资的风险巨大,的确需要进行一定的风险控制.”他多年来一直致力研究娱乐产业金融化问题,“我想票房期货具有很大的潜力.”

2001年,坎特投资公司收购了一家线上虚拟交易社区“好莱坞证券交易所”,这个网上社区拥有20万用户,对电影明星、导演、票房等进行虚拟化的交易.坎特公司原本计划将其转变为现实中的交易所,然而当年9月11日,该公司位于纽约世贸中心的办公室在恐怖袭击中被完全摧毁,这一计划只好搁浅.

9年后,坎特公司重拾该计划.2010年3月,他们在一家豪华酒店举行了“票房金融衍生品推介会”,90位电影业高管在充满交易所气氛的环境中,讨论了即将上映的新版《爱丽丝漫游仙境》的预期票房收入.几天后,他们的竞争对手“趋势交易所”也公布了推出票房衍生品的计划,不同的是,后者将仅面向机构投资者开放.“让孤儿和寡妇这样的个人投资者去卖空《海底总动员3》的票房――这一幕实在太残忍了.”趋势交易所总裁RobertSwagger半开玩笑地解释道.

当电影遭遇金融衍生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衍生品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内幕交易与市场操控

在坎特公司的推介会上,专家们一致认定《爱丽丝漫游仙境》首月票房将是2.3亿美元左右.然而该片首周票房就达1.16亿,首月票房更是远远超过预期.由此可见票房预测难度之大,加拿大达特默斯大学经济学教授EricZitzewitz评论道:“电影是很多人日常生活的谈资,然而他们总是高看自己在票房收入方面的预知能力.”

美国电影协会发言人HowardGantman指出:“电影是极富特异性的产品,它不像橘子――一百家农场出产的橘子都差不多,影响电影票房的因素非常复杂,不可能用公式计算出来.”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票房期货本身也将对观众产生指导作用,期货市场上的追捧无疑有助于提升票房.

MaxKeiser是坎特交易所前身“好莱坞证券交易所”的创始人,他回忆道,当票房期货还处于虚拟阶段时,就已经有电影公司的老板企图对其施加控制了.“电影发行方付给我们一笔钱,要求修改虚拟社区中影片的票房,我们的董事会竟然同意了.”Keiser说,“他们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市场操控行为’.”

票房期货由虚拟走向现实之后,利益冲突和内幕交易仍将是一个严重问题.“内幕交易将不可避免,”一位投行人士说,“你让制片方购写自己影片的票房期货,这显然已经构成内幕交易.”对此,两家交易所回应道,他们将严格审查投资者的背景和利益相关方,以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还有一种侦探小说式的恐怖猜测:“希斯莱杰的意外死亡使《蝙蝠侠之黑暗骑士》票房大卖,迈克尔杰克逊的死也带来他的传记电影风靡全球,往前追溯,还有猫王、梦露等个别的黑心投资者会不会在这方面想歪点子呢”一篇评论文章写道.

当然,“华尔街坏人们”不大可能真的埋伏在电影明星家门口预谋行刺,然而他们必将使出浑身解数干预票房,这肯定不是好莱坞愿意看到的情况.

电影艺术之忧

对于好莱坞电影人来说,市场监管并不是讨论的重点,金融衍生品是否将使电影脱离其艺术本质,这才是令他们忧心忡忡的问题.

对于投资者,票房衍生品改变了电影投资只能“单边做多”的困境,增加了投资的手段.然而好莱坞电影界认为,原本目的为避险的金融衍生品,正在沦为投资者间对赌的工具.“对赌”意味着有一半的投资者是做空的,他们更希望标的资产跌价.试想一下,如果市场中有一半人希望电影失败,那将带来怎样的后果


“我死也不能相信,竟然有电影公司愿意做空自己拍的电影,这真是电影界的耻辱.”因《阳光小》而声名鹊起的制片人DidFriendly说.

如果某部电影的导演、编剧和制作团队也加入做空票房期货的阵营,将给电影的质量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部分电影人担心,这会使好莱坞陷入“比烂”的怪圈.

“这跟和赌马没什么区别,”一位评论家表示,“体育中的贿赂和现象,也将在电影行业出现.”

巴菲特曾说:“衍生品就是金融界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1987年日本股市崩溃、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现在的希腊债务危机,无不与衍生品相关.在电影界,米高梅电影公司陷入债务危机导致007系列停拍、高盛丑闻带来的巨大损失等这些惨痛教训,使好莱坞对华尔街产生了极度的不信任.金融界想要让电影公司参与到他们设计的游戏中来,恐怕将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