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学雷锋的疲惫症

点赞:15043 浏览:682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个人,做某件事多了,或者因为劳动强度大了,或者因为劳动方式单调无趣,有点疲惫感,这实在是在正常不过了.人疲惫来,久久地打不起精神,就有可能生病,就得好好歇下来治一治.倘使这个人也得疲惫症了,那个人也得疲惫症了,甚至带有一定的普遍性,那就值得病理学家来好好研究一番,找找解决的办法.现在,提到学雷锋,不少人就会像忽然得了疲惫症一般,瞬时间就浑身无力,两眼发痴,忽忽乎不知东西.这也亟需大家来搞一次会诊,商量出个解决的办法来.

学雷锋的疲惫症,其通常表现为很多人一起喊烦,抱怨“雷锋精神折磨我”,乃至喊出“雷锋精神真没劲,真没意思”之类的话.

细细想一下,其实无论什么领域什么类型的疲劳,如“审美疲惫”、“游戏疲惫”、“文艺疲惫”、“名利疲惫”,包括教师的“教学疲惫”和学生的“学习疲惫”等等,都与世间的“道德疲惫”有关.也就是说,道德日趋减少了可信性、可靠性、真实性、生动性.就“学雷锋”这一主题来讲,社会舞台上主要表演的是搀老奶奶过马路;给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到小区里支两张桌子,给业主量量血压;或领导们给贫困家庭送点油米;就连小朋友们也会走上街头捡捡垃圾,找找错别字.台上台下的人固然会有短暂的亢奋,但没过多久又注定变成一种疲惫.莫小看一两句社会上流行的俗词儿,如“没劲”“没意思”“没戏”“烦着呢”之类.若是对“学雷锋”这样的关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事都打哈欠,都说“没劲”、“没意思”,这就很成问题了,值得我们深思.


看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雷锋精神的内涵.

诚然,雷锋精神产生自特殊的年代,人们学雷锋,更多地象是在搞一场运动、完成一项组织交给的任务,由自发变成了命令,由主动变成了被动,学雷锋行动,也离真正的雷锋精神越来越远,成了一种为教条主义的政治怎么写作的形式.在形式主义的支配下,学雷锋就是为了应付一下,就是喊几句政治口号.久而久之,也就使人们对于学雷锋产生了厌恶、怀疑和逆反心理.进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导致最后连雷锋精神都没有人相信了.然而,雷锋精神又是始终在发展着,进步着的,我们不能因为形式的单调就忽视了内涵的更新.抛开雷锋精神的形式主义外壳就会发现,她的实质就是爱:爱别人,爱生活,爱工作,爱自己.而互助互爱是人类最古老、最美好的情感和精神.雷锋,是一个把爱弘扬光大到一定境界的人.人类永远都需要爱、渴望爱,爱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所以,雷锋精神当然也永远不会过时.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么多人因为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而感动,才会有那么些不认为自己是在学雷锋的中外活雷锋.雷锋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博爱精神没有走,以爱为核心的雷锋精神是永远都不会珉灭的.

正视学雷锋的疲惫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活质量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世上最有生机的社会、最有生气的人生是不会患“爱的疲惫症”的.那股爱的最清新的活水不是从饮料厂、化工池子里提取出来的,而是从储存在人心之中的道德精神里引流出来的.只要雷锋精神的源泉不贫乏,学雷锋的行为不疲惫,社会和人心都不会疲惫,人再累也不会疲惫,再忙也不会疲惫,再吃苦也不会疲惫.

有一个词叫“乐此不疲”.眼下由于生活质量提高了不过,生活质量的提高绝不等同于生活满意度、幸福度的提高.人们寻找快乐的方式和途径也越来越多,不过刺激多了,可能让人发昏、发狂,但最终可能将极度的亢奋转化为一种疲惫和麻木.这个时候,不如想想,我们在给自己寻找快乐时,是否给他人造成了麻烦,是否还有人并不快乐,是否可以给他人也能带去快乐,倘使你能这么想,你就能找到新的快乐之源――对正义之事、崇高之事、德行之事的追求,对无德乃至缺德之事的愤然.

这个时候,我相信,你不再“疲惫”了,因为你开始“乐于学雷锋而不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