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定位与反思

点赞:6013 浏览:195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国际经济学》课程定位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课,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开设双语课程并进行实践,获取了第一手资料,但同时也遭遇了师资、学生、教学设施与制度方面的瓶颈制约.

关 键 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反思

作者简介:霍爱英(1975-),女,山东德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世界经济.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7-0078-03

《国际经济学》课程是主要研究国际商品流动、国际要素流动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支、汇率决定理论、开放经济下的政策效果,涉及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宏观经济学等的综合叉学科.课程担负着由理论到实践、由基础到专业的桥梁作用.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课程,随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了这一行列.在《国际经济学》课程的设置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或英国等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

我们开设《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实务》3门课程,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课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学》3门课程重复雷同,导致师生共同“炒冷饭”的尴尬局面.因此,《国际经济学》课程应该定位于专业基础课程.

一、《国际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定位

《国际经济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中可以定位于双语教学.

1、《国际经济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推动“双语教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适应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教高字[2001]4号)中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贸易、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2003年国家教育部又在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中明确要求各高校在3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提高师资水平.2005年1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中再一次明确提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的要求.

第二,推动“双语教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推动专业建设完善的要求

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一专业的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水平,至今仍旧和国外高校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校存在较大差距.而普通高等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可以将双语教学作为切入点,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将《国际经济学》课程引入到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设置中,充分利用和借鉴国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积极整合自身的教育资源.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第一,符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模式呈现的主要特点为:将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英语的学习放在了尤为突出的位置,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且在毕业时通过大学英语六级和至少一项国际商务英语考试.从毕业生择业意向和工作表现来看,具备良好英语水平和技能的学生就业率明显较高.双语教学能最大程度满足上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英语、用英语.

第二,师资力量和学生英语水平基本适应双语教学的需要.当前,许多高校在聘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新教师时,普遍要求应聘教师具有良好的英语表达水平和能力,能够进行双语教学,同时,许多海外留学归来的学者加入高校教师队伍增加了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储备.此外,许多高校可以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依托合作方学校为双语教学锻炼和培养师资.同时,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在最近几年也有了明显提高.选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较之其他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明显较好,同时良好的英语水平本身就成为评定该专业学生是否达到专业培养要求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无论是专业院系还是学生自身均很重视.

第三,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能够适应双语教学的需要.2000年以后,各著名学校如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还有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单位引进出版了不同版本的“国际经济学”教材,主要参考报刊和相关网站:《金融时报》、《国际商报》、省略;.省略;htttp://.省略等,都适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定位与反思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国际经济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此外,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提高,经贸往来的各种活动,也为《国际经济学》教学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案例,为开展适应本土教学的案例教学法提供了素材.

第四,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普及适应双语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学可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为一体,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由任课教师自行设计制作全英文的教学课件是保证课程教学成功的客观条件.

二、《国际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

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时间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我们将国际经济学的双语教学时间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并在以后的学习中选择合适的专业课程连续安排双语教学.大学英语一般开两年,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已达到了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学生普遍有着较好的英语基础.这时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困难相对要小些,可避免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而且可在基础英语学习之后,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移到自己的专业上来.

选用国外优秀的教材

在教材上,目前本课程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国际经济学》双语教材,原书由RobertJ.Carbaugh著,原毅军改编,是国内《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最广泛使用的教材.该教材体系清晰,在讲述国际经济学原理的同时,注重案例讨论及国际最新研究成果.此外,该教材内容同比国内教材而言较为简单,便于学生接受.

3、充分发挥课件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国际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了教学课件.课件由任课教师自行设计制作,全部采用英语.这既有利于给学生制造全英语环境;也可避免因教师对个别单词发音不准带来的不利影响.

4.主要采用保持式与参与法两种教学方法

鉴于师资水平的瓶颈制约,我们基本采用了保持式双语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特征在于平衡使用两种教学语言,采用全英文教材、板书与多媒体课件,主要运用母语讲授,较适宜具有大学英语四级至六级水平左右的学生.此外,《国际经济学》双语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还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性,即要求学生在课前一定要提前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预习,并在课堂上组织讨论,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共同寻找出问题的答案,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法.

5.全英文闭卷考试

期末采用闭卷全英文考试,考试成绩占70%.考试的题型主要有专业术语定义、经济理论简要分析、国际经济学曲线的画图及分析.全英文考试基本反映了学生用英文对国际经济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反映出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效果.

三、《国际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反思

《国际经济学》课程与国际接轨十分紧密,非常适合双语教学.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思索.

1、师资是《国际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成败的第一因素

作为高校从事教学多年的一线教师,切身体会到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几乎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第一因素.双语教学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系统的、扎实的、广博的、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充分的语言水准,要求教师能用外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国内高校的一般做法是有较好外语基础的专业教师或者外语专业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由此导致的矛盾是,专业教师专业知识雄厚,理论体系完善,但外语基础较薄弱,听说能力明显不足,满足不了双语教学对语言水平的要求,甚至会对学生的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而外语教师外语表达能力很强,但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支撑,由此可能导致学生专业知识把握不好,这种结果也背离了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国际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的结果,学生掌握了《国际经济学》课程基本内容.但是,只可谓师生“阅读”了一本英文原版教材,学生的读、写能力有所提高,思维模式有所训练,但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不明显.

2、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国际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成败的第二因素

强求教师吸引每一名学生的视听,保证每一名学生能够听懂、学会,那么,就必须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只有“参与法”落到实处才能够使《国际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出成绩,否则,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必将最终导致双语教学流于一种追时髦的形式.

3、多媒体网络教学设备的配置是《国际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成败的第三因素

多媒体教学可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为一体,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际经济学》作为舶来品在课程的设置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或英国等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教材的选用除可选国内引进出版的不同版本的“国际经济学”,还有国内学者编著的“国际经济学”基本上是模仿目前国外流行的“国际经济学”教材.更为重要的是,“国际经济学”在研究国际贸易发生原因时,还重视研究金融关系,研究地区经济、经济全球化问题等,把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区域经济、经济全球化等问题综合起来研究,更加接近实际,视野更加开阔.这必然导致《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需要依赖网络连接国内外相关信息,《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是不可能“闭门造车”的.

4、完善双语教学的保护制度是双语教学成败的第四因素

双语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趋势,到目前为止,没有对能否用外语进行课堂教学进行明确规定,因此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尽快制定双语教学法或者条例,让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有法可依.双语教学目前的实践或许并不太成熟,双语教学作为新生事物是需要扶植的.在这块试验田中如果初期没有相应制度保护,必然导致教师没有积极性.

(责任编辑:王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