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推高中国石油

点赞:22606 浏览:1058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6月19日,国家发改委作出上调成品油的决定.其中汽、柴、煤油每吨分别上调1000元、1000元和1500元,上调幅度分别为16.7%、18.1%和25.2%.上调幅度创下成品油调整的最高纪录.表面看来,中国国内油价的上涨是“有形之手”调控的结果,但真正的驱动力量却并非如此.

外部传导与内部供需失衡

据中国国土资源部统计,目前,我国国内每年产油只有1.8亿吨,而石油消费量则为3.2亿吨,高达1.4亿吨的石油消费需要靠进口解决.不仅如此,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研究和预测,中国石油消费量今后10年将保持6%左右的增幅,而自产原油产量只有不到2%的增幅,因此,到2020年,石油消费量将达4.5亿~6.1亿吨,石油供需缺口将达2.5~4.3亿吨.在此背景下,中国石油进口量大幅攀升,石油消费的对外依存度将高达58%.

以钢铁、机械、化工等高耗能产业是拉动石油需求的最主要力量.目前我国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已达到64%以上,而且出现逐年提高的态势.不仅如此,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目前,我国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等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正因如此,我国工业石油消费占全国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长期保持在50%以上.

除了第一产业中工业企业这只巨大的“油老虎”之外,伴随着最近几年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升级,交通运输构成了对石油需求的新生力量.我国交通运输业的汽车耗油量从10年前不足25%迅速提高到了如今的40%.IEA据此预测,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购写汽车,到2030年,中国石油消耗量的80%需要依靠进口.

尽管我国已经有了燃料油期货交易,但汽油、柴油、原油等石油期货品种目前还是空白,这就意味着中国基本上在石油上没有话语权.因此,在对国际石油资源保持着强烈依赖和国内需求日益旺盛的前提下,国际市场石油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引致中国市场油价的敏感反应.

未来中国必须面对这样一种残酷的事实:一方面是石油供给的严重不足,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不断放大;一方面是自产油量受到客观遏制,一方面又不得不依赖庞大的进口油源.这种供求失衡和资源内外结构失衡的联动效应,使石油在中国完全具备了上升的动力和条件,同时也让国际市场不断高企的油价在中国找到了最充分的传导通道和最丰厚的土壤.

定价机制行政化与国内外差

虽然我国国内石油的运行曲线与国际油价的运动轨迹在方向上基本保持一致,但并不等于中国油价已经完全国际化.中国油价与国际油价的之间的接轨目前还只是“有限接轨”:原油已与国际油价接轨,基本保持一致,但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则由国家发改委调控.总体上而言,中国石油定价机制目前依然采取行政化的驱动方式.


在我国,国内原油及成品油的供应都有国内自产与进口两种途径,这种分类也决定了石油定价的不同手法:国产原油基准是由国家发改委根据上月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的离岸加上关税确定的,贴水或升水由购销双方根据原油运杂费负担和国外油种的质量差价及市场供求等情况协商确定;国内成品油则是以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市场一揽子加权平均值为定价基础,根据基本杂费及国内关税,加上由国家确定的成品油流通费用,形成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中石油和中石化可以在基准价上下8%的范围内浮动,来制定具体的成品油零售价.

如此的管制在时间上造成国内原油定价往往滞后于国际市场一个月,并导致了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倒挂”(国内油价低于国际油价).对于石油企业而言,为了规避调整的滞后和“倒挂”风险,并进而增大自己获利的可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减少国内供应量同时增加出口量,或者尽可能逃避政策要求而压缩进口量.据海关总署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原油237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30.6%,其中仅6月份当月就出口原油142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5.5倍;与此同时,中国累计进口原油9053万吨,增速比去年同期降低0.2个百分点.另据中石油数据显示,中石油今年上半年汽油产量减少3.6%,7月计划进口汽油10万吨,相比6月份进口20万吨减少了一半.在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屡创新高、国内石油供给吃紧的状况下,石油生产商顺“市”而为的结果只能加剧国内石油市场需求的紧张程度,进而加大石油的上涨压力.

运用预期驱动上涨是石油企业面对国内、国际市场油价“时间差”而可能制造的另一种结果.一方面,石油运营商在原油进口中长期存在着“写涨不写跌”的现象;另一方面,根据国际油价走势,国内销售者很容易判断国内油价的基本走势,在做出预期后,就能选择合适时机进行囤积.前者形成了国家发改委必须拔高的检测象和压力,而后者无疑造成了油品资源的紧张,引发相关部门提升的预期.

在全球资产市场普遍陷入萧条境地的背景下,国际投机资本大规模进入石油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已成潮流.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统计,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每流入1亿美元投机资金,石油期货就会上涨1.6%.而据日本经产省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也称,2007年下半年每桶90美元的油价中,其中30至40美元是由市场投机造成.依此推测,目前147美元以上的油价中有60%的投机因素,远高于专业人士关于投机占油价10%~20%的推测.中国石油定价机制客观上形成的国内外油价“差”为国际投机资本制造了获利空间,也酿成了投机因素驱动中国油价上行的可能.

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一种长期趋势,因此,对于投机资本而言,只要中国油价与国际油价的“时间差”存在一天,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有利可图: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再把人民币换成成品油,之后把油运到国外,最后换成美元.表面上看来,货币成为了投机者交易的起点和终点,但石油却成为了让投机利润发酵的重要媒介.在这种左手倒右手的虚拟投机活动中,中国国内的廉价石油被大量输送到国外,市场正常的供应链条被频频打断,油价也被推到了敏感边缘.

此外,现货贸易中也常闪现着国际投机力量的身影.今年以来,在国际油价一路上升行情中,中国政府为了减轻国内通胀压力,有意压低了成品油零售,减少并延缓了国内成品油的涨幅:在5月纽约93号汽油从110美元/桶直线上升至129美元/桶,涨幅达17%的情况下,我国华东地区93号汽油仅从5980元/吨提高到了6520元/吨,涨幅为9%,且这一举措是在6月份进行的.这样,国际、国内成品油就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相差10%左右,国际石油投机商迅速抓住了这个机会,在我国石油销售市场大赚了一笔,而我国石油销售企业因体制僵硬,难以适应这样的快速反应,出口经验和渠道又不多,大量低价成品油被跨国石油经销商出口到境外,于是出现了我国成品油市场供应极其短缺和上涨压力增大的情况.

垄断博弈与补贴

为打造大型的“国家队”与国际跨国油企相抗衡,10年前我国展开了石油行业的资本重组,最终形成了以中石油和中石化为主要成员的国家方阵,同时也铸就了两家石油公司至今的市场垄断地位与谈判力量.按照当初重组后的市场分工,中石油主要承担原油的勘探与生产,中石化承担炼油、成品油批零业务,进口原油则由两大集团炼厂炼制,地方炼油厂生产的成品油都交给了两大集团销售,进而批发业务也集中到了两大集团手中.

表面看来,国际油价大涨可以使他们特别是中石油赚得盆满钵盈,但是由于定价机制的行政化以及国内油价调整的滞后化,国内市场石油销售往往要低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计算发现,在我国对石油进行了最新一次调整后,按照近期新加坡进口汽柴油完税匡算,我国的汽柴油出厂价与国际市场价差仍然分别达到了每吨2900元和近5000元.这意味着,承担着向国内市场提供石油产品的中石油和石化必然出现亏损,而且炼油越多,亏损就越大.中石油和中石化在炼油领域盈亏平衡点约在80美元/桶上下,在原油达100美元/桶时,他们每售1吨汽油亏损就达2000元人民币,在如今国际油突破了140美元的行情中,其亏损窟窿被越撕越大.

当然,既然国家铸就了两大石油集团的垄断生态,就理所应当为其亏损埋单.为最大程度地分解国有油企的亏损压力,政府分别在2006、2007年和2008年前两个季度为中石化提供补贴50亿元、49亿元、197亿元补贴.2007年国家对于油价的隐性补贴已经超过2200亿元,占GDP的0.9%.据估计,2008年政府补贴有可能达到1800亿元人民币.

不错,外部输血式补贴既维持了国内市场低油局,也大大缓释了石油企业的销售成本,但同时却埋下了上涨的不安因素.一方面,石油企业可以拿国际市场高油价与政府进行讨价还价,获取更多的补贴筹码,而在政府难以承受补贴之重的的情况下,最终就只能选择调高的方式;另一方面,财政补贴可以驱动石油商不计成本地从国际市场采购原油或成品油,进而直接对政府形成调价压力.更为严重的是,补贴势必进一步加强石油行业的垄断力量,使得石油市场的竞争程度不断降低,也使石油商在与政府的谈判中占据了非常有利的位置.

由于中石油、中石化有炼油板块和销售板块,即便有些非国有石油企业获得了商务部颁发的20%的石油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还是要走两大集团的销售渠道.因为他们必须要拿到排产计划才能进口这些原油,而这些排产计划都是由中石油、中石化所控制.自然,两大集团可以利用自己的话语权收购那些有资质、牌照的非国有业的配额.然而更坏的情况是,两大集团收购以后,交给自己的炼油厂炼制,随后将炼制的成品油再高价卖给这些非国有油企.因此,虽然去年1月国家放开了原油、成品油的批发权,但只是“文件的表述”,中国石油市场的垄断格局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松动.而在一个垄断的石油市场中.石油产品也就具备了必然上涨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基础.

石油难以市场化

在一个需求旺盛但又依赖补贴维持低油价的市场生态中,打破原有的定局,让石油回归到市场调节状态已经成为时下学界和实业层不小的呼吁.的确,行政化的定价机制捉襟见肘,但对行政化定价机制的诟病并不能成为石油产品可以完全市场化的全部依据.

首先,石油放开势必发生助长通胀的可能.据IEA测算,如果国际原油上升10美元,持续一年,将推动我国CPI上升0.8个百分点.据中国社科院研究报告,我国6月份的PPI指数在5月份的基础上出现继续攀升的趋势,高达8.8%,并将在下半年继续维持较高水平.由于PPI向CPI的传导周期一般为3~6个月,依此分析,我国未来面临的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在遏制通胀保证民生和放开油价纠正市场失灵方面,政府只能选择前者.

谁在推高中国石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石油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其次,作为上游资源和经济活动的血液,石油的变动关平着中国产业的竞争力和命运.应当承认,低廉的煤、油、水、电等资源类产品是构成中国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若油价市场化将不仅大大抬高诸多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而且很有可能沉重打击正在发展中的中国“汽车产业兴国”梦.此外,石油放开将直接引致诸如化肥、塑料等行业的生产成本的叠加,进而威胁和冲击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这显然是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

第三,石油市场化之所以不易出世,还与现实中垄断与反垄断之间的矛盾紧密关联.一方面,现有石油市场寡头垄断的格局使政府对油价的管制成为可能,但油价放开后,既会使目前固有的垄断格局得以强化,政府又会因为丧失油价这一利器而更加难以通过国企实现其政策目标.

中国石油市场化的条件有三:一是国内企业尤其高能耗工业企业要普遍拥有抵御油品大幅上涨的能力;二是国内石油巨头具备驾御进出口波动风险的能力;三是国家拥有足以对抗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的能力.目前,我国缺乏健全的石油期货市场,企业管理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无法依靠自身力量消化油价上涨的成本压力,显然第一个条件不完全具备;在少数巨头垄断国内市场并缺少充分竞争的背景下,石油巨头既没有积极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动力,也没有主动合理利用国际市场投机规则的压力,其驾御石油波动风险的能力也因此受到抑制:同时,中国还缺乏必要的石油战略储备能力,缺乏有效对抗国际石油波动的主动权.中国完全放开石油的条件还不成熟.

(作者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济学教授)

编辑 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