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会计学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渗透

点赞:6581 浏览:220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前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理论有余,实践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显然不能与目前会计教育环境相适应,无法实现会计教育应有的培养目标.通过对新课改中三维目标的解读,本文提出在会计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三维目标的一些建议.

关 键 词:三维目标;新课程改革;情感态度

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即与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密切相关.从课堂教学的现实来看,能准确把握“三维目标”内涵,从重知识与技能的“双基”目标,转化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效落实,将是所有学科提出的共性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的平衡过渡

1.知识和技能的内在关系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一种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一般来说,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技能的形成.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技能的要求.如今社会面临的恰恰是技能的缺失和能力的匮乏,我们迫切的需要高技能的人才.当今我们对知识的定义是:在学习中以明白作为学习结果的东西都为知识;技能的定义就是:在对知识明白的基础上还能按所明白的知识去进行操作,即:知识+操作等于技能.就拿会计学科来讲,我们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是硬性的,可以量化的,通过测试可以考察我们掌握内容的程度,这样的知识就是显性知识.而我们将所学习到的显性知识用于实际的工作操作中去,并加以一定的组合,此时,显性知识就转化成了隐性知识.它们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不能截然分开.一定的技能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然条件;一定的知识是技能形成和提高的基础.为此,我们提倡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是“从学中做,从做中学”.从而,有机的结合知识和技能.

2.为学生搭建知识和技能的平台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从一名会计学专业教师的角度上来讲,要使学生真正的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上来,那么,我们势必要给学生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让他们通过此平台,实现从知识到技能的跨越.

二、过程与方法的有效衔接

1.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确立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指教学目标确立要遵循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是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为此,我们确立的目标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条件.1.目标的确立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2.目标的确立是全面的,而非单一的;3.目标的确立要符合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4.目标的确立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5.目标的确立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6.目标的确立还要考虑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个性的方向.

2.教学框架的整体性

有效教学备课框架建议从三个层面,分为A,B,C三等上来.大体上,我们把A类目标定为基础性目标,即,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会计学中的概念,公式,计算的步骤等等.B类目标为一堂课的核心目标,如:会计学中此堂课最有教学价值的与课程标准一致的目标.这是区别“这节课”与“那节课”的标准,也是学生获取另一新知识点的界限.C类教学目标也可称为延伸性目标,可根据所授的内容不同,适当的添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不论是什么阶段的目标,作为“传道解惑”的师者而言,心中始终有个教学的整体框架,才能运筹帷幄,掌控自如.作为会计学的教师首先要了解传统的会计岗位,主要从事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归类、汇总、分析、记录的工作,强调记账方法及其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从这点出发,合理的安排目标,尤为重要.

新课改下会计学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渗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教师往往在传授知识前就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这节课我要怎么教.这种观念需要打破.比较理想的教学是:教师“想教的”和“实际教的”就是学生“实际学的”.但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这样的结果是很难达成的.“新教育有效课堂教学框架”的核心,是把“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上来.为此,一个合理的教学设计,就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到:(1)创设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环境.如果学生不敢兴趣,那一定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设计比较流畅的教学过程.一般最好能符合学生的思考,探索,求知的过程,逐层诱导深入,理解巩固,深入浅出;(3)富有的讲授和演义.如果教师精神饱满,富有,语言亲切柔和,并辅之以目光交流,体态沟通,同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方式的时代性

有人对我国十四所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调查,有关会计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数据如下:

5.04%的学生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16.24%的学生反映教师经常使用;27%的学生反映教师一般使用;51.53%的学生反映教师偶尔使用或基本不用.从上述数据可见:教师教学仍采用传统的“课本-讲稿-黑板-粉笔”,教学手段落后.我们要转变这种模式,要按照会计专业课的教学计划,利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电化教学研究,通过录像,影视,幻灯,投影等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和观察能力,增强学生对会计学专业的热爱和对会计知识的浓厚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完美融合

1.读懂学生

课程改革的宗旨和核心应该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然要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那么真正地了解学生发展需要自然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内心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是一个我们成年人不了解的世界.我们只有读懂学生,课堂教学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我们只有读懂学生,才能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求落到实处.“读懂学生”究竟要读懂学生什么呢?在会计学课程教学中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计算结果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问题、构建思路、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乐趣.

2.亲近学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是个情感交流的过程,而师生之间的谈心,既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常用的形式,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交流与情感沟通的桥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既然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倾听学生.走进他们的世界的同时也让他们与我们靠的更近.不同的学生,由于存在着成绩、性别、年龄、性格、情绪、习惯等因素,于是,我们教师应该做到正确引导优秀生,摒弃“无所谓心理”的中等生,同时激励后进生.

3.感染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优秀教师不仅业务精通,而且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满腔热忱,关心爱护;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同时,教师的良好心里素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应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楷模,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四、三维目标的整合

1.建立完善的目标体系

《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中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实施和落实三维目标,首先要设计出精确的、具体的、可执行的三维教学目标.其次是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内容,确定阶段性的教学过程和进行教学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2.确定阶梯式的发展水平

3.建立多元化的测评系统

预设永远没有生成来的精彩,课堂永远是生成的课堂.而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对话永远是课堂的主流.在三维目标的落实上,课堂评价永远是最为重要的.在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时,我们要注重课堂评价的科学性,即知识必须是正解的;其次就是明确性,对于学生的不足,应明确指出努力的方向.在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时,要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与导向作用.在落实“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时,要注重课堂评价的指导性.(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吴江;21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