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的机制化机遇

点赞:4929 浏览:1813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应该让低碳投资资本化、证券化和基金化,而不是个人化

“今后要进步发展绿色金融,需要共同探讨怎么样形成一种在市场经济环境里的,各种主体风险共担的可持续的发展机制.”6月末举办的“2010年中国绿色工业论坛”上,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这样说.

从机制层面探寻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国内各界人士的共识.这种共识同样体现在6月初举办的“地坛论坛2010”上,多位官员和专家都发出了相同的呼吁.

可持续金融的核心是以金融手段支持客户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和环境改善,具有三个属性:一是可持续性,二是金融性,三是金融对社会和环境的正向反馈属性.可以说,绿色金融要机制化,要成为“可持续金融”,其内涵已经超越了绿色信贷本身.

让低碳投资资本化和证券化

“中国如果要在现有机制上推进低碳投资的话,有天然的体制优势.”北京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说.

王忠民的主要论据有两点.首先,如果低碳成为政府认同的目标,以政府拥有和可配置的资源,能够使低碳目标迅速、积极成为政府行为.其次,中国是人多市场大,一旦被全世界认同为可追求和可盈利的目标,社会资本将会积极涌入.他认为,如果这两点体制优势再和低碳结合起来的话,可以在较快的速度下推动低碳在中国实现目标.

最近几年,和低碳相关的政府资源配置都在积极运作,和低碳相关的不同政策也在迅速制定.与此同时,近年企业低碳投资在短期内业已形成了规模化,甚至超规模化,比如多晶硅和风力发电,社会资本在可追求和可盈利目标下,聚少成多,迅速形成了强大力量.

但如果全社会市场性的哄抢低碳蛋糕,形成过剩乃至恶性竞争怎么办王忠民建议,应该着重让低碳投资资本化、证券化和基金化,而不是个人化.如果有了更多的低碳的东西都变成金融资产,不仅是金融资产,而且是可交易的金融资产,在这种情况下,低碳金融会促进低碳经济的有序推进.

作为最大的碳资源国,中国已经签发减排量达1.3亿吨,占全国59%,这些碳资产主要供给方是在京央企.目前在京的碳资产中心也有很多,该市环境交易所是碳交易的重要平台,合计减排量700万吨.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姜再勇认为,“低碳领域无非是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就是产业领域,第二是企业,第三是项目,第四是交易.”

绿色金融产品,需要一系列的产品研发和设计,以及运作,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前进.他举例说,目前已经能看到兴业银行以“赤道银行”为LOG0在宣传,“赤道银行”实际就是绿色金融,将来类似的银行机构会越来越多.

用碳交易机制确保可持续

中国的碳交易机制能不能建立能不能利用市场化方式建立起中国的碳交易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如果要建立碳交易机制,在中国面临几个问题:第一个是碳交易确定的配额的量的问题,第二个是减排限额问题.张建华认为,用市场化的机制比较容易实现.

首先,可以形成市场交易.国外现在排放权交易所交易的二氧化碳基本上是30欧元左右,按照英国经济学家斯特恩的报告,32欧元属于均衡,而国内现在也在卖二氧化碳排放量,卖出去也就8欧元左右,仅仅相当于国际市场交易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由于我们自己国内没有这个市场,这个交易并没有形成市场化.所以第一个好处就是形成.

其次,就是对企业形成正向的激励.比如一个企业单位GDP碳排放不能超过多少,超过多少就罚款,罚款罚多少这个标准怎么制订政府再设一个限额,企业减排得越多,在市场上可以变现的能力就越强,这样就可以建立起市场化的交易机制和约束机制.

“你如果想排放,可以,有两种渠道,一种是自我投资,你开发新技术,还有一种你上市场上写,而这种交易机制建立起来之后,对企业有激励,谁投资谁受益.”张建华说.

还有一个好处则体现在吸引投资上.“金融业是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业,你永远不要指着金融业最后是雪中送炭的,它更多的是锦上添花.我们说你要承担社会责任,这都没问题,但是最终你要确立一个市场化的导向,你让他资金投进来是要有利可图的.”

他表示,政府建立交易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就是要使银行进来以后要有利可图.“一旦吸引资金之后,一旦我们有金融衍生产品,比如碳配额这个产品,我们就有下一步的衍生产品,就可以开发了.”

未来,碳交易机制能不能建立起来张建华透露出乐观态度.


他认为,现在企业都面临节能减排的压力,有市场需求: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已经实行很多年了,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知识储备和人才储备也有很大的积累,同时,目前有很多地方性的排放交易所,有些已经尝试着做了一些资源减排的尝试.

以财政与金融互为驱动力

绿色金融是金融和财政两个方面,所以既包括财政政策还包括货币政策,还包括各种金融手段.从财政政策来说,要支持新能源的发展,一个就是税收上,补贴可以算是负税收了,所以税收上要优惠,对新能源的发展也要补贴,比如在欧洲,太阳能企业都是能获得补贴的.

成思危提醒,财政方面还有一个大家容易忽略的问题,就是政府采购.

“财政政策是两个,一个是税收,一个是政府支出.所以我认为在政府支出上政策上要明确,优先采购绿色的产品,这也是在财政政策上体现的.在货币政策上,我认为对绿色项目的融资应该给予差别化的对待,个是利率适当地降低,另外一个期限适当地延长.”成思危说.

绿色金融的机制化机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绿色金融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另外,在政府管制上,成思危认为政府管制应该是有利于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尽可能地调动企业和市场的力量,而不要过多的审批等等.

此外,如果发展绿色金融,中国首先要在支持的项目方面取得技术上的突破,没有技术上的突破实际上很难取得发展.成说:“如果我们不能在技术上取得突破,那么竞争就是有限的,因为现在我们风电成本大概是火电的倍,而太阳能的成本是火电的四倍.从市场经济原则来看,你要解决这个还需要靠手段.”

成思危透露说,中国在新能源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目前水能是1.9亿千瓦,到2020年达到3亿千瓦,核能将近100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六七千万千瓦,这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现在在建项目就有2450万千瓦,我们风能是2000万千瓦,到2020年到1亿千瓦,太阳能少一点,是550万千瓦,我们希望发展到2000万千瓦.

制度经济学有句名言,叫“交易先于制度”,任何制度都不可能设计了非常完善之后才去交易,初步制度有了,再做交易,从交易过程当中总结经验教训,然后逐步地完善制度.成思危说,“这就是我们资本市场中常讲的,发展中规范,规范中发展,我们碳市场必须也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