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标准生产系统建设

点赞:3957 浏览:119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148-01

摘 要我国纺织行业的标准存在一定滞后,影响到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本文分析了我国纺织行业标准生产的建设背景,介绍了抚顺石油化工公司腈纶化工厂在强化纺织行业标准生产过程中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希望对全国同行业企业提供借鉴.


关 键 词纺织行业标准生产腈纶化工厂

抚顺石油化工公司腈纶化工厂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八五”期间国内首家采用技贸结合引进美国BP公司和杜邦公司专利技术的丙烯腈、干法腈纶大一型联合生产企业,联合装置工艺先进,关键设备全部进口,自动化程度高.联合装置于1988年正式开工,1990~1991年相继建成投产,1993~1995年进行攻关改造,1995年实现全部达产达标,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在国内同类装置一直保持领先水平,1996年通过国家竣工验收.2000年、2002年、2003、2007年经过技术改造,丙烯腈、腈纶两套主要生产装置的生产能力已分别达到9.2万吨/年和5.5万吨/年.腈纶化工厂已经通过了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完成了SY/T6276-1997、Q/CNPC104.1-2004、GB/T19001-2000、GB/T24001-1996、GB/T28001-2001的整合,实施了一体化管理.

一、纺织行业标准生产系统建设的背景

现行的标准体系是以原料和工艺划分的,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由各个行业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进行管理,有十多个标准归口单位,各行业根据自己的生产工艺,制定自己的行业标准,并不充分考虑行业间存在着标准的某些共同性及前后道工序间标准的关联性,行业间的标准缺乏沟通.而且,由于条块分割,各行业的标准审查、修订工作也不同步.按标准制定原则,标准三至五年就应进行复审,然而,我国纺织标准的修订周期却很长.

二、纺织行业标准生产系统建设的内涵和主要做法

(一)加强质量管理

制定切实可行的产品质量发展目标,完善产品质量责任制度;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与方法,积极开展质量体系和环保体系认证;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积极采用国际先进的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标准.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

建立面向供应链上下游合作的信息系统;鼓励企业通过行业性平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加快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企业生产的融合,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生产管理自动化、营销怎么写作信息化、财务管理规范化.

(三)加强基础管理

建立完善的纺织设备的维修制度;加强对日常生产中工艺的严格执行和调整;结合设备改革的工艺设计,提高工艺性能等;对原料采购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配棉、配毛等方案;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

(四)加强成本管理

建立跟踪市场的内部核算体系;推广实施目标成本管理,强化消耗定额管理;科学合理制定采购制度,降低采购成本;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切实降低原料消耗水平.

(六)加强节能降耗管理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建立完善节能降耗责任考核和激励机制;按基本生产用能、辅助生产用能分解落实管理责任;大力推进能源、用水计量管理,实现达标排放.

三、纺织行业标准生产系统建设的效果

运筹学应用实效

将生产、经营的种种“问题”的因果关系化作数量函数关系,利用数学模型检查各种可变因素对“作业”的影响,从而做出科学的定量分析,找出最佳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系统合理分析

把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统筹考虑人员、资金、物资、设备、工艺技术和生产任务、市场信息等因素,从而求得在诸因素相互制约下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最佳方案,优化资源调配.

实现目标管理

纺织企业以此来协调车间与科室、运转与保全、前工序与后工序、技术部门与经营部门的力量,调动了各个车间、轮班、小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管理全面合理化

将研究对象分解为一个个最基本的单元,对每个单元进行科学分析,取得了总体的改善.改善了生产程序、劳动组织、工厂布置、作业条件、工人操作方法、职务安排、工资奖励制度.

标准生产系统的建设促进了纺织行业的接轨,进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以抚顺石化分公司腈纶化工厂为例:经济危机回暖趋势下,腈纶化工厂优化生产结构,调整生产品种适应市场需要,2010年累计生产各类化工产品14.84万吨,其中生产腈纶35930吨;腈纶优级品率98.92%.2010年我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1001万元,实现利润17796万元,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