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点赞:17784 浏览:815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1

摘 要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国有股“一股独大”、所有者缺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低、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司治理的绩效.这些重大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并且,所有者、经营者和公司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本文从研究公司股权结构出发,分析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基本现状.

关 键 词公司治理股权结构融资方式

一、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分析

(一)公司治理的基本类型

目前世界上的各国由于历史、文化、收入差距以及股票的流通性和集中程度等等的不同,导致股权结构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大致可以分为“英美市场导向型模式”和“日德银行主导型模式”,而中国的大多上市公司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转变而来,股权结构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英美市场导向型模式是以其证券市场为中心,有着股权高度分散的特点,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与此相比,银行等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占有地位非常有限.处于这种治理模式的国家,大多法律制度相对健全,法律支持和保护股东控制公司的权利,同时也要求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对股东负责.

(二)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目前的理论研究

1.国外的研究:国外有的研究认为,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效率有相关性.如詹森和麦克林认为:股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公司具有权内部股东;另外一类是没有权的外部股东.而公司的价值则取决于内部股东所占有的股份比例,而且比例越高,公司价值越大.迈恩―海恩―乔则通过对美国500家制造业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公司价值分别随内部股东拥有的股权比例的变化而同向变化.但是更多的研究却认为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相关性.如登斯茨认为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并无内在关系,股权结构实质上是竞争性选择的结果.登斯茨和列农还对511家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之间并不显著相关.霍尔德内茨和希恩通过对极端的两类公司的绩效比较,发现两类公司之间的绩效没有显著的差别,因此认为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无相关关系.

2.国内的研究:我国也比较早就开始对上市公司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及独有的股权分割格局对公司治理绩效进行研究.许小年和王燕对1993―1995年期间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和法人股比重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家股比重对公司绩效有负面影响,而流通股比重对公司绩效无显著影响.据此,他们强调了股权集中和法人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孙永祥对1998年底的503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总体而言,有一定集中度,有相对控股股东并且有其它大股东存在的股权结构,最有利于公司的经营激励和监督机制的发挥,因而能导致公司治理绩效的最大化.施东辉则发现国有股和流通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法人股的所有权性质也会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社会法人为主要股东的股权分散型公司绩效要好于法人控股型公司,法人控股型公司的绩效则好于国有控股型公司.朱武祥和宋勇则以家电行业的2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竞争性比较激烈的家电行业,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并无显著相关性.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股权结构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

股权结构与激励机制

在股权高度集中,比如“一股独大”的情况下,基本绝对控股股东对企业的经营权就拥有决定的所有权,肯定是不会允许经营者违背自己的意愿.那么由于这种情况下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时一致的,经营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最高,所以股权高度集中的话有利于对经营者的激励,能够充分发挥公司治理的激励机制的作用.例如我国的家族企业,创始人拥有所有权和经营权,那么在股权收益的激励下,会不断地改善公司的经营,使得公司的价值和股东利益得以最大化.于此相比,股权分散使经营者的利益很难与公司股东的利益相一致.中小股东因为参与公司治理,所耗费的成本和取得的收益不对称,对于公司决议之类的大多采取冷淡的态度.即使是经营者相对控股,也会由于股份比例不是很大,导致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下降.

股权结构与约束机制

并购是现代企业一种非常关键的公司治理外部的约束机制.在公司被并购之后,一般都会更换原来公司的经营管理层,所以并购被认为是控制经营管理层最为有效地方法之一.那么在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收购者要付出的成本很高,所以一般不会有并购发生.而收购会使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失去他的绝对控股位置,就不再拥有经营公司的权利了.所以,一般都对并购持抵制的态度,不会轻易放开手中持有的股权,采取反收购政策.相比之下股权高度分散就对于并购是非常有利的,分散的股权能够使收购方以低成本成功收购.我国一般很难出现通过二级资本市场收购流通股从而进行公司并购的承购案例,这就是因为我国的上市公司的市场流通比例太小,股权比较集中.所以一些上市公司经营效率不高也是因为缺少这个约束机制.那么在股权适度集中的情况下,分析起来会比较复杂.经营者股东对外来约束者可以通过以高收购的等等手段来组织公司被并购,但是如果收购者是公司其他大股东的话,那么收购的难度就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