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环境金融的对我国的

点赞:27868 浏览:1301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2

摘 要发展环境金融是促进环境保护,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当下我国环境金融的发展尚在摸索和起步阶段,国外比较成熟的实践经验有很好的启示和指导性意义.文章首先从环境金融的内涵和特点等做一个简述,其次介绍国外的实践经验,梳理了国外环境金融体系构建的历程,然后从发展机遇和挑战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金融的现实性,最后为我国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做一点战略性思考.

关 键 词环境金融可持续发展现实性

一、前言

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占据现代经济核心地位的金融行业对解决环境恶化、资源短缺问题,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于是环境金融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国外环境金融的发展日臻成熟,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也需要依托国情和现状,我国面对的现实性是发展空间大,但挑战更多.文章希望从对国外实践经验的概述中,结合我国的现实性做一点启示性探讨.

二、环境金融的内涵和必要性

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造成了过度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恶化.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衰退,环境资源问题却愈加严重.走出两难困境,只有从根本上转变“高投入、高消耗、低收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调整是根本解决办法,但是这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更应该作为宏观的长期发展战略;而处于微观层面的市场手段操作性强,操作时间短.利用金融杠杆解决环境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手段,这就引出了环境金融的概念.

1.环境金融的概念

通过创新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将环境污染带来的负外部性内部化,这就是环境金融.相较于传统金融,它更是一种优化配置环保资源、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环境金融的特点

举个例子,兴业银行是国内环境金融的先驱者.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它早在2006年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推出了多款节能减排项目贷款.2009年12月,其首笔适用赤道原则项目――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扩建项目正式运转.项目总共7.3亿元贷款中,环保投资就占据约3亿元.银行看中的是该项目采用炉内脱硫的循环流化床清洁燃烧技术,可以大幅降低污染排放和原料消耗,年平均节约标准煤约20万吨.所以,环境金融是把环保视为一种盈利机会,充分利用经济主体利益最大化的思想,以利益机制实现了企业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三、国外的实践经验

发达国家环境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纳如下,全球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资本市场上催生“绿色投资”热点,碳金融市场的设立开辟环境金融的先河,环保和金融的进一步互动.从这一发展历程中可以了解到国外的实践经验,对我们有着很好的指导性意义.

1.全球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

先看一下低碳经济从概念到实践的历程.2003年英国撰写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和2009年联合国分别在巴厘岛和哥本哈根召开了气候变化大会.2009年2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刺激美国经济的《2009年恢复与再投资法》,7890亿美元的预算中有约500亿美元用来提高能效和扩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1].世界各国都为适应低碳经济制定了一揽子计划.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为环境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本平台.

2.资本市场上催生“绿色投资”热点

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为刺激经济复苏的不少投资都投向了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成为了新投资热点.

环保产业是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的产品和怎么写作.据统计,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已从1992年的2500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6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8%,远远超过全球经济增长率,有极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新能源产业而言,一方面低碳背景增进了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力度,包括风能、太阳能和生物化石燃料等,例如太阳能的发电量在德国占据了全国发电总量的5%――8%,全球风力发电市场预计在未来20-25年内每年递增25%.另一方面将会促进能源利用效率,例如开发智能电网不仅解决了新能源发电上网困难和电网电压频率不稳定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风力发电项目中并网的利用率,从而提高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3.碳金融市场的设立开辟环境金融的先河

目前全球主要有四个碳金融交易所,对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等多种温室气体进行减排交易,排放权以及与排放权相关的远期和期权是最主要的交易产品,包括欧盟的EUETS、澳大利亚的NewSouthWales、美国的ChicagoClimateExchange和英国的UKETS[1].

碳金融只是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的设立为环境金融体系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金融市场分类众多,信贷、债券、股票、融资租赁市场都可以纳入环境因素,除了温室气体的减排,还有污水处理,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4.环保行业和金融行业的进一步互动

在绿色信贷方面,许多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结合市场需求,采取贷款利率、贷款额度等优惠措施,开发出针对企业、个人的绿色信贷产品.如加拿大银行的清洁空气汽车贷款,向低排放的车型提供优惠利率贷款.

在绿色证券方面,金融机构运用证券市场工具帮助大型环境基础设施或节能减排项目融资,为企业提供与环境相关的避险工具,如绿色资产抵押支持证券、气候衍生品等.

在绿色保险方面,有依据环境特点设立的费率差异化保险产品,为清洁技术和减排活动写作的保险产品等,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节能减排保证保险等[4].

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方面,不少金融机构设立了内部环保部门,如瑞士信贷银行就专门设立了环境执行委员会,其中的成员对银行业务拥有监督权和否决权,为环境相关议题提供咨询怎么写作.

四、我国发展环境金融的现实性

发展环境金融的任务对我国而言刻不容缓,但是也需要依托国情和现状.我国面对的现实性是发展空间大,有机遇,但面临挑战更多.

1.发展环境金融的机遇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环境金融行业发展的基石.在21世纪初期就呼声渐高的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2009年我国国务院强调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侧重开发新一代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可再生和替代能源[1].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金融业开始改变观念,向“环境友好型”过渡,环境金融理念也逐渐地提升到操作层面.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提出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2],期望通过市场方式形成遏制污染的经济金融杠杆.在接下来半年多时间中,环保总局同各金融监管部门相继推出和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相关的金融新政.

除了政策的支持和鼓励,我国的环境金融市场本身就潜力巨大.仅仅就碳金融市场而言,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中国的CO2减排量占全球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因此我国将成为世界排放权交易主要市场,这样很多CDM项目都可以运作,市场潜力巨大[3].

2.发展环境金融的挑战

我国构建环境金融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先和国际相对成熟的市场作一个对比,实行“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遍布全世界各地,占据全球项目投融资市场90%以上的绿色金融业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十分迅速[1].而我国环境金融体系的构建还在起步阶段,商业银行仅局限于绿色信贷业务.面临主要问题如下:

(1)交易平台的缺乏.尽管我国已形成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污权交易所为主体的碳交易中心,但这些交易所还主要是以CDM机制为代表的基于项目的交易,而非标准化的交易合约,与欧美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市场还有相当大距离[5].

(2)市场主体发展不平衡.我国的环境金融市场以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为主体,而其他绿色产品诸如“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发展步调缓慢.

国外环境金融的对我国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体系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3)信息不对称.银行运作“绿色信贷”的项目时,多数银行缺乏专门机构及时反馈环境信息.而地方环保部门发布企业污染信息透明度不高,不适应银行信贷审查的需要.

(4)缺乏激励机制.对于企业,地方政府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缺乏扶持,对污染企业缺乏惩罚.对于银行,政府也未能及时出台对绿色金融项目的优惠政策.而绿色金融大多涉及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经营风险较高,银行在环境领域的的判断力也有限,出于风险规避的立场,更倾向于传统金融项目.

(5)认识欠缺.国内许多金融机构和企业对环境金融缺乏认识,没有洞察到其中的巨大商机.仅就碳金融而言,国内关注的也只有少数几家商业银行.

五、结语:我国发展环境金融的战略性思考

构建环境金融体系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鉴于该领域有不少学者给出了对策和建议,文章重点做一下战略性思考,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论述.

1.从宏观层面

第一,加强政府的宏观政策引导.环保和投资,信贷,财税等配套宏观政策的支持是构建环境金融体系的关键.在金融层面上,积极协调环保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关系,使金融机构尽可能全面掌握企业的环保信息,做出合理的投资决定,还要加大对环境金融项目的信贷政策支持,加大节能环保在信贷审查中的份量[6].在环境层面上,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将环保指标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增加企业环保信息的透明度.

第二,制定法律法规约束.2007年7月,由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2],这是良好的开端.如何更严格的规范绿色原则,推进法律法规对环境金融体系构建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国际顶尖银行实行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国际准则,诸如“伦敦原则”、“赤道原则”等.

2.从微观层面

第一,就银行的战略发展而言,首先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参与国际CDM项目融资安排,如CDM项目的结算安排,成为国际银团贷款的参与者或组织者,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如熟悉中国市场,拥有众多网点,积累了大量项目管理的经验[2].其次,可以提供CDM项目咨询怎么写作,为客户提供减排或投资再生能源的咨询.

第二,证券发行而言,绿色金融债券筹资量大,效率高,可以吸收相对稳定的中长期资金,再将这些资金投资于筹资量大、社会效益好的绿色项目.而经济效益好的环保企业,也可以放宽发行企业债的限制.例如,在发达国家,巨灾债券成功地将巨灾风险由保险市场转移到资本市场,不仅消除了政府直接承受巨灾赔偿金的负担,而且资本市场提供的资金远远超过保险业.巨灾债券、天气衍生物等产品目前虽不适合我国不成熟的环境金融市场,但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第三,就基金而言,可以用污染罚款,污染税收等费用建立环境基金,为环保项目的实施,生态环境的建设进一步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