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出路何在?

点赞:24861 浏览:11647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当前正是大学生就业的高峰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招聘会场场火爆.2006年11月在河南郑州的一场招聘会,会场的电梯居然被汹涌的人潮挤变形.在现场招聘会人头攒动的同时,万元求职装、面试培训班等求职现象也屡见不鲜.近来还有北大光华毕业生要当“陪聊”,北大毕业生回家卖糖葫芦等新闻.这一切似乎给人们一种感觉:现如今,昔日的天之骄子已经跌落“凡间”.


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么难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近期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根据调查资料分析,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扩招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近年来,随着高校在全国范围内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人数在短期内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难度加大.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毕业生供需比例从2005年1:0.93下降到2006年1:0.83.而2007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495万人,供需比例还将进一步下降.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而由经济发展规模所决定的需求总量不能相应增加,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二是高校毕业生择业意愿过于集中.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集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择业意愿集中在北京市,毕业后愿意到外地工作的比例较低.有高达62.2%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即便在北京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到基层、偏远地区及中小城市去就业.另一方面毕业生对职业发展前景和薪水的注重,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和外资企业.据统计,2007年,在华外资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大约为1万人,而按照本次调查中的比例测算,全国有167万毕业生的理想就业单位是外资企业,供需比例将达到167:1.据人事部统计,2007年公务员报考比例为42:1,最热职位达到4407:1.这些数据表明,就业意愿过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大学生就业出路何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是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大学生就业意愿集中.主要表现是目前高校毕业生择业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造成区域性就业竞争的加剧.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以及广大农村虽然急缺人才,但由于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问题,吸引不来足够的大学生,人才缺口依然很大.

四是政府引导学生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力度不够.尽管于2005年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引导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方针,但总体来说政府引导大学生到最需要人才的基层、西部偏远地区就业的效果并不理想.据有关部门反映,从2004年以来,尽管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就业的学生逐年增加,但总体来说,其所占比例依然偏低.

关键在于解决好结构性问题

教育部预测,“十一五”时期,全国将有2700万名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每年净增70万到100万人.同时,我国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每年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300万到1400万人左右,对毕业生有效需求的增长相对滞后,结构性矛盾突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刘康表示,从就业教育角度来说,我国目前的就业问题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其中包括总量问题和结构性问题.总量问题要通过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来解决;而结构性问题不好解决,即劳动力虽多,但同时企业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这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我们现在的人才培养出现了一个悖论:很多人没事干,很多事没人干.”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俞仲文说,这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出现了结构性的问题,高等教育已经到了重构版图的时候了.

著名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其2005年公布的《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指出,虽然中国大学生的数量是美国的2倍多,但只有不到10%的大学生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中国拥有160万年轻的专业人士,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占全部大学生的33%.然而,中国教育体系偏重理论,使适于在跨国公司中工作的中国年轻工程师的数量仅有16万人,这就形成了中国高级人才的供应悖论.”

对此,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多次表示,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的改革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利用就业反馈,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摘自2007年1月10日《中国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