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金融政策

点赞:17347 浏览:794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国金融政策长期缺失,使得金融政策滞后与货币政策活跃形成强大反差,甚至将二者混为一谈

记得1978年秋我跨入大学校门攻读金融专业时,在《货币银行学》课本里还没有货币政策方面的内容.所以,直到大学毕业,我对“货币政策”这个概念都十分陌生.也难怪,当时我国实行严厉的金融计划管制,也没有形成银行和商业银行分设的二级银行制度,货币政策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的体制土壤.课本里没有货币政策方面的内容似乎也无可厚非.

今天,货币政策已经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货币政策的走向、工具的运用以及政策调控力度的改变,都受到经济界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这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步的表现,自然值得人们欣喜.

然而,欣喜之余我们注意到,我国始终没有一个成形的金融政策.金融政策长期缺失与货币政策的活跃形成了强大的反差.而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常常把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同起来,混为一谈.

所谓金融政策,是政府为了实融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有关金融产业发展方向、产业结构安排、产业技术手段提高的政策.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都属于政府的宏观政策范畴,但其作用范围、功能以及调节手段存在明显的差别:

货币政策:只对形成货币需求的那部分金融活动发挥作用.其调节手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数量调节,另一类是运用利率、汇率等政策工具的变动去影响市场主体行为的调节.

金融政策:影响所有金融行业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同时也影响一国金融开放程度和金融业的整体发展进程.除了间接调控以外,金融政策还包括行政调节和法律规制.

为什么要制定金融政策?

制定金融政策的意义,择其要者主要有三:

第一,制定金融政策可以使金融发展具有明确的目标约束.

社会公众是直接的金融消费者,在金融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愈来愈广泛的情况下,金融产品和金融怎么写作的供给程度,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福利水平.特别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公众手中的证券资产已达到相当规模后,金融发展水平制约下的资本市场结构的深化程度和市场稳定程度,更是与公众切身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

但是金融政策的长期缺失,使金融发展没有一个明晰的总体发展目标,处于一种懵里懵懂和放任自流的状态,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即使对某些改革和发展路径已经十分明确的重大金融问题,推进步伐也很缓慢甚至迟迟不能破题.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就是一例.年复一年,这一事关金融发展全局的改革至今仍停留在无休止的讨论和各种实施方案的比较上,在实际操作层面却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如果有了金融政策,金融发展就有了明确的政策目标约束.尽管这种约束不具有指令性作用,但其无疑会使金融发展具有明晰的方向感和目标感,从而增强金融发展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加快金融发展的进程.

第二,制定金融政策可以降低金融发展的成本,增加金融发展的收益.

成本-收益关系是经济生活中一对基本的比例关系,而金融发展也有一个成本和收益的对比问题.由于没有明确的金融政策,政府主管部门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金融发展缺乏整体感和层次感:

●一些曾被推崇并且付诸实施的金融发展措施,一段时间后又成了“改革”的对象;

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产业结构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一些金融机构在设立时由于市场定位模糊,发展方向不明,业务开展起来后多有“违规”之嫌,政府还要支付整顿监管成本;

●对某些势在必行、迫在眉睫的带有攻坚性质的改革与发展举措,或是由于相关利益部门的干扰和博弈,或是出于维护金融稳定的考虑,政府举棋难定,踌躇不决,无法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凡此种种,都极大地增加了金融发展的时间成本.

第三,制定金融政策可以给社会公众相对稳定的政策预期.

政策信息对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在股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政策信息是通过影响公众的心理预期和交易行为来影响股市的,而这种影响的程度大小,又与政策信息的确定性直接相关.

模糊的政策信息使公众难以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例如,在国有股减持问题上,一直没有一个明晰的市场发展政策,以至于政策上左右摇摆:忽而决定公司新股发行时按市价减持国有股以补充社保基金缺口,忽而又决定停止减持.可以说,国有股减持已经成为引致股市动荡的最大利空因素,是悬在投资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政府对此事久拖不决,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热情,也影响了股市的稳定.


事实证明,市场最怕的是不确定性,它比单纯的利空因素对市场的杀伤力更大.

对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厚此薄彼”,与其说是政府在政策生成机制上的一种“政策歧视”,倒不如说是政府在政策设计和政策安排方面的一种缺陷更为准确.

政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金融业虽然有别于一般的公共产业,但就其与社会公共利益联系的紧密程度及其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程度看,丝毫不比其它社会公共问题逊色.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政策,引领金融发展步入快车道,于国于民,善莫大焉.

金融政策的基本点

金融政策的内容如下:

●金融产业政策目标

●金融各行业与金融市场各子市场的发展规划

●金融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金融产业技术进步

●金融产业对外开放

●金融产业监管

●金融产业政策手段等

其中,产业政策目标和产业发展规划是金融政策的核心内容,其它内容都是为实现产业政策目标和产业发展规划怎么写作的.

金融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

●金融产业组织政策

●金融产业结构政策、金融产业布局政策

其中,产业组织政策和结构政策是金融政策的基本点.由于我国金融业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竞争不足而非竞争过度,因此,产业组织政策的重心应放在鼓励竞争、限制垄断方面.通过各种制度规则的建立与实施,改革金融行政审批制度,降低市场进入壁垒,着力为金融主体造就公正、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以保障公平竞争,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金融产业结构政策的实质,在于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进而推进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政策在中国金融政策中占有核心地位.

给出这种判断的原因在于,总量扩张和结构深化是推动金融发展的两大动力.我国一些主要的金融总量指标,如货币供应量、贷款总规模、金融相关比率(RIF)等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发展的动力,更多地来自于金融结构多样性的设计安排上.但是,我国金融结构创新的步伐明显滞后,导致金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不仅层次单调的金融产品(工具)结构、金融业务与金融怎么写作结构无法满足经济主体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单一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结构和畸形的资本市场结构的弊端也日益凸显.

我国金融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几乎都与金融结构的缺陷有关.理所当然,应把结构创新置于比总量扩张更为重要的位置优先加以考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产业结构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我国金融发展的速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