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危机的实质

点赞:12433 浏览:552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美国目前正经历着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为了探寻这次经济危机的实质,本文通过对美国近十年的主要经济数据的分析,认为此次经济危机虽然爆发于金融领域,但其根源并未超越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逻辑,而且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关 键 词: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生产过剩资本金融化资产证券化

一、引言

在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美国经济经历了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时期.西方学者们乐观的认为,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可以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使资本主义制度再次焕发了活力.他们认为,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使投资不再受到资金流通情况的制约,消费也不会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即使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信贷也不会完全枯竭,即使收入骤减,也可以凭借信用贷款继续消费,这样就打破了“收入和消费之间僵化的关系”.这样的改革确实达到了短期内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的目标,但最终却没能阻止经济危机的发生.

基于此次危机的教训,西方学界将危机爆发的原因归罪于金融信用领域.有“金融期货之父”之称的梅拉梅德认为此次危机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透明和政府监管缺位.在08年“中美金融高峰论坛”上,经济学者将灾难归因于资产证券化所导致的金融衍生品的快速创新.而格林斯潘在为自己的辩护中指出,危机的根源在于经济的高速扩张导致投资者过分乐观,低估了风险.这些问题只是引发经济危机的表面原因的解决只能缓解、延迟危机的爆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资本主义自我调控能力有所增强,但它却无法摆脱经济危机的阴霾,因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内生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美国经济危机的实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经济危机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资本主义对抗性分配制度决定的劳动者贫困化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生产条件的分配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谁就能支配生产过程并占有生产成果,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性质.因此,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根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必然使分配方式有利于私有制基础上的有产者.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财富未必会被劳动者享用,财富的分配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美国从1996年至2007年,美国经济持续扩张,实际GDP的增长迅速,达到每年3.3%的水平.与此相对应的是个人收入的增长却低于GDP的增速,而且作为个人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人工资收入的真实值在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出现了负增长,分别是-0.48%、-0.81%.

经济发展了,国民收入增长了,以上的数据却表明劳动者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的份额在不断的降低.在美国,过去的二十年中最贫困的40%的人的人均财富下降了59%,同时,最富有的1%的人占到收入增长总额的33%,处于金字塔顶端最富有的1%的人掌握着34.3%的家庭净资产,最富有的10%的人掌握着将近71%的国民家庭资产,而处于金字塔底层最贫困的80%的美国家庭仅占总资产的15.3%,而处于最底层的40%的家庭只占有0.2%.

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通过促进消费缓解生产过剩的危机

剩余价值的积累与实现,内在的要求消费需求相应比例的增加,而资本主义对抗性的分配制度导致劳动者由于贫困化而消费萎缩,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表现为生产的起点与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与目的”.这一趋势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脱离了社会需要而呈现出无限扩张的态势.而与此形成明显对照的是,以广大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需求却相对萎缩.加速扩张的生产规模最终在狭窄的市场中无法获得市场实现,不得不面临着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剩余价值的实现之间的矛盾――一个与需求相对的潜在生产过剩问题.

在美国,由于有效需求的不足,致使生产能力过剩,表现为实际工业产出始终低于潜在工业产出.美国工业能力利用率从94年的峰值80%逐年下降,直到01-02年的低谷63%,虽然工业能力利用率在04年伴随着固定投资的迅猛增长回升到了70%,但仍然低于90年代平均76%的历史记录.为满足生产无限扩张的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促成消费在绝对数量上的增加来缓解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


美国的GDP中消费占到了2/3,消费是推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十年中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始终高于投资、进出口和政府支出.网络泡沫的破灭造成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停滞,2001年GDP增速只有0.8%,其中一季度和三季度出现负增长,分别是-0.5%和-1.4%.与以往经济出现停滞或衰退不同的是:消费支出并没有随之大幅下降,反而增长了2.5%,在当年投资与进出口均出现下滑的情况下,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1.74个百分点.2002年,消费支出增长了2.7%,贡献率1.9个百分点,高于GDP实际增长率.2003年消费支出增加2.9%,略高于2.7%的GDP增速,它为增长贡献了2.05个百分点,占全部经济增长的76%.消费成为阻止美国经济下滑和推动之后又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借贷消费的现实根源是:劳动者维持艰难的劳动力再生产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的增长应该是以收入的增长为前提的.从此次经济危机发生前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个人收入在1999和2005年增幅明显小于GDP,消费支出的增速在这几年始终高于个人收入增速.同时,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比例呈下降趋势,且出现负储蓄率.2002年个人收入仅增长了0.2%,但是消费支出却增加了2.7%,2005年个人收入增长了2.2%,消费支出增加了3.0%.

在收入增长缓慢,且呈现“零储蓄”的情况下,对消费支出和个人收入的解释,只能到家庭债务中去寻找答案.从2000年开始,美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从91%上升到120%,家庭负债与家庭资产的比率从13.3%升为16.9%,债务实际支付比率从12.6%升至13.7%.截至2007年底,居民债务(不包括房地产贷款)总额达2.9万亿美元.其中37%为信用卡,63%为汽车贷款和学生贷款.住房贷款余额在2007年已超过13万亿美元,与GDP规模相匹敌.加上房地产贷款,居民债务总额将达到16万亿美元之巨,平均美国每个公民要担负50000多美元的债务,而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2007年调查显示,美国中等家庭的年收入为50233美元.虽然各种形式债务的快速增加在短期内推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但是这样的经济增长是难以维系的.债务的不断增加不仅会加剧金融信用的过度膨胀,同时也会使金融信用机构因不良贷款增加而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五、信用制度的发展强化和加速了危机的出现

金融信用体系的基本职能是动员社会闲散资金用于企业的积累扩大.而在当代,由于对产业性投资进行充分融资的机会减少,导致消费信贷和住宅融资的重新启动,以劳动大众为融资对象的贷款得到扩大.在具有广泛分工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市场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大.金融机构纷纷利用资产证券化来分散经营风险,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高非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创造了种类繁多的信用衍生品.

金融机构在将原始的金融产品分割、打包、组合开发各种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原始的金融产品被变形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金融衍生品.从这些金融衍生品的本质来讲,它并没有降低投资的风险,而是将风险分化转移,而且风险在分散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隐蔽.随着金融衍生品的不断推出,金融交易链条也在不断拉长,由于信用杠杆的作用,不但使金融产品的成倍上涨,而且也使面临的风险成倍增加.至2006年,美国的金融票据和证券规模已经达到129万亿美元,是当年GDP的9.7倍,其中债券占28万亿美元,住房按揭贷款占12万亿美元,消费贷款占2.5万亿美元.而且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信贷违约掉期市场的估值已达到60万亿美元.至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余额为1.5万亿美元,在按揭贷款市场所占份额从2001年的2.6%增加到15%,连同中间级贷款,非优质贷款所占份额已达到46%.次贷余额通过杠杆作用产生的影响也超过了10万亿美元.如此规模的贷款利益链条,一旦借款人违约,则风险将沿着利益链条逐步蔓延,其后果不堪设想.

2004年至2006年7月,为对抗通胀,美联储通过17次提高利率,使联邦基金利率从1%上升至5.25%.利率的升高、房价的下跌,使次人越来越难以承受房贷的负担,至2007年,次贷拖欠60天的比率超过15%,是2005年同期的3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截止08年10月,美国17家大型信用卡托管机构逾期30天未还款的违约账户已经激增26%,信用卡坏账率上升18%.信用贷款机构的坏账激增与信贷市场的流动性紧缺已经使美国5大投行以及12家商业银行倒闭,金融危机爆发了.

六、金融危机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纵观过去这一百年资本主义体系下发生的几次重大的经济危机,都是由股票、外汇、债券等金融市场发生,并最终导致了以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企业大规模倒闭为标志的经济危机.因此,很多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已经过时,危机的根源已经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金融领域.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他们总是在金融领域里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在最近二十年推进的以金融深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要求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的自由配置,其实质就是要减少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干预.而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和干预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市场的过度投机,过度的投机必然使金融泡沫迅速膨胀.但是当泡沫破裂,经济学家又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归因于市场的过度投机和政府的监管缺失.这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因此这些背弃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经济学家始终无法找到现代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

在市场经济空前发展的当代,金融深化所造就的具有吸引力的各种新型金融衍生工具提高了其吸收这些资本的能力.金融深化一方面为资本开拓了增殖的空间和市场,另一方面也使资本家可以以很低的成本从金融市场中获得资金.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信用已经深入到了整个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以前以工业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经济贴上了金融经济的标签.“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危机显然就会发生.所以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虽然危机发生在金融信用领域,但是其根源还是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