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O9000:2000的会计事务所质量管理

点赞:8776 浏览:33504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新审计准则的核心理念是风险控制,主要程序是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宗旨是审计质量的提升.ISO9000:2000版适合于怎么写作业产品质量的控制和提升,并且在新审计准则中已体现了与其质量控制原则相对应的“过程”、“领导作用”、“全员参与”和“客户关系”等诸多条款.本文立足于ISO9000:2000产品质量的控制原则,尝试建立了我国会计事务所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方法、过程方法.

关 键 词:ISO9000:2000八大质量管理原则 执业质量体系 质量管理系统方法 质量管理过程方法

一、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现状分析

(一)理论界研究现状

ISO9000族标准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86年第一项标准发布以来,曾于1994年发布过ISO9000族国际标准修订本.但1994版标准经各国使用者反映存在一系列问题,于2000年又重新发布了现行的ISO9000:2000版,其中包括:ISO9000:2000(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0(要求)和ISO9004:2000(业绩改进指南).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方面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为审计质量制约因素分析阶段和质量制度建设阶段.在质量制约因素分析阶段,研究者运用因素分析方法,更多地、客观地寻求对审计质量制约的因素来提出对策性建议.李劲(2004)的内、外部二因素分析法;洗永光(2004)的审计环境、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外部监管及事务所组织结构五因素分析法.在审计质量制度建设阶段,研究者们在审计质量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因素之间的制约作用来企图建立审计质量的保障机制.如朱彦(2003)提出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三位一体的审计质量保障机制,而王允平、张莉(2000)则指出从审计环境、审计人员和审计过程三个方面来进行;陈继林(2001)认为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核心是完善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审计质量控制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进行;常勋、黄京菁(2004)从风险防范的视角,并参照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主要国家及地区对质量控制的规范,提出从职业道德要求、专业胜任能力、工作委派、督导、咨询、业务承接和监控七个准则规定的质量控制环节来建立全面质量控制体系.刘爱东、邓诚(2007)在分析我国事务所审计质量受制的执业环境、自身和外部监管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以业务流程质量控制为核心,组织构架设置为前提、人力资源管理和执业理念控制为支持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模式.以上研究,对于审计质量控制的“过程”有了初步的体现(刘爱东等),但没有强调领导责任和全员参与和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过程循环.

(二)法规制度建设现状我国自1996年初陆续颁布《独立审计准则》以来逐步形成初具规模的审计准则体系.其中于1997ff~m颁布的独立于具体审计准则体系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是近10年来我国各级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审计业务时所遵循的质量控制原则.在该准则中,将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业务分为全面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两个层次,明确规定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程序.自2004年以来,我国审计准则的制定工作逐步转向完善审计准则体系与提高准则质量并重,于2006年财政部重新发布了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新制订的22项审计准则和经过修订完善的26项审计准则,将原先独立于具体审计准则之外的质量控制准则、后续教育准则以及职业道德准则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其中:《第1121号―一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属于鉴证业务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仍属于整个执业准则系统的―个子系统.后续教育准则、职业道德准则因属于非审计执业范畴,此次修订未纳入执业审计准则体系.由(表1)所示可知,旧准则下的业务承接对应于新准则的客户关系、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督导、咨询对应于业务执行;专业胜任能力、工作委派对应于人力资源;新增加了领导责任和文件记录―一业务工作底稿.而且新旧准则对于要素的排序也做了一定的调整.由此可见,新准则更加清晰地凸现了PDCA的业务循环流程,进一步突出管理层的领导和过程控制的作用见(表1)所示.

(三)管理、实践界运行现状随着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再加上进入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的壁垒较低,致使注册资金较低、执业人员较少的事务所逐年增加,逐渐加剧了审计市场的竞争力度.从而造成我国现行审计市场的集中程度较低,虽然市场竞争类型出现了从分散竞争型向低集中竞争型的转变,但仍然出现“四大”控制主要审计市场,国内百强会计师事务所控制次级市场和众多小事务所控制地方市场的市场格局;出现“四大”所之间、“四大”与百强所之间以及小型所内部之间的竞争格局;出现低层次审计机构供给有余,而高层次审计机构供给不足的供需格局.审计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了审计质量的下滑,引发了理论界、管理界的高度重视,如王京宇等(2006)认为审计在我国业界有沦为一门似是而非的变脸艺术、而不是一门寻求事实真相的科学的危险;林蕾、孙玉琴(2006)指出当前我国被审计客户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严重影响CPA的判断失误和审计失败,而且影响审计报告和验资报告的真实性,出现会计责任向审计责任的转嫁.管理界从2004年也开始进行全国范围的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加大行业协会的监督力度,保证审计质量的提升见(表2)、(表3)所示.由(表2)、(表3)列示可知,从业务质量检查对象上看,在2004年至2005年间主要集中于小型、新设、暴露问题的事务所,2006年以来主要集中于具有证券资格的事务所以及新设事务所,尤其在2007年初的新旧会计准则过度中进一步加大了对受到惩戒和内部管理较为混乱的事务所的检查力度.从检查的重点内容来看,在新审计准则实施之前的2004年至2006年期间,业务检查的重点对象主要集中于独立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的履行,然后才是质量控制准则的履行,明显突出了旧准则的“审计程序执行到位”的理念.自2007年新审计准则实施以来逐渐转向于事务所新审计准则的履行和风险管理,并且质量控制执行情况的检查优先于职业道德准则的遵守,突出体现了新准则的“审计风险控制到位”的理念.从检查结果和惩处力度来看,不论是受惩戒的事务所还是CPA在2006年后较前比例下降较多,但在2007年有所恢复,主要原因是检查重点考虑了近三年内涉及“炒鱿鱼、接下家”、承接新审计客户的会汁师事务所和关联交易等七大高风险领域业务.由此可见,凡是小型的、新设的和暴露不良行为的事务所基本上就是业务质量失控的事务所,关键是该类所在我国全部事务所总数中所占比重很高.从2003年以来具有证券业务审计资格的事务所对我国历年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情况来看见(表4),自中注协实施业务质量检查以后(2004),事务所所签发的带强调事项段的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呈上升趋势,说明审计人员审计责任的进一步加强;所签发的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数量和所占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进一步说明中注协开展的业务质量检查其实质体现的是业务质量的过程监控、凸现了新审计准则的核心理念~风险的过程控制.综上所述,随着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在新的审计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审计业务质量的控制在实践和管理界走的比理论界更加真实和现实,再加上管理界近年来推出的做大做强、走出去等战略的逐步开展,我国审计业务质量有大大的提高,但通过业务质量检查反映绝大多数事务所还是存在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够系统,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以有效实施等问题.审计业务过程控制还仅仅是过程质量管理的雏形,需要我们正视和解决.

二、基于ISO9000:2000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体系构建

(一)ISO9000:2000质量管理原则与新审计准则的对应ISO9000:2000国际质量标准强调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与效率,引导组织关注顾客、其他相关方、产品与过程,而不仅仅是程序文件与记录;采用“过程方法”的结构,更加强调最高管理者的作用,将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或不满意信息的监视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重要手段、突出“持续改进”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件和效率的重要手段.由此可以看出,ISO900:2000版国际质量标准所强调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过程质量管理,连续、综合性管理,动态式管理,组织自行管理和全员管理模式.其中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在总结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所表达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可以指导企业在长时期内通过关注顾客及其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而达到改进其总体业绩的目的.它既是ISO9000族国际质量标准的基础理论,又是企业的领导者进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八项原则的作用是帮助企业建立改进业绩的框架,其目的是帮助企业获得持久成功.从(表5)可知,新审计准则对于审计业务质量控制准则的修订,不管从基本控制要素到准则具体条款,虽然没有像ISO9000:2000版国际质量标准那么详细和具体,但基本上体现了其核心理念和思想,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因此,本文借助ISO9000:2000版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思路来探索事务所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体系的构建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PDCA的业务循环流程,主要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的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四大流程见(图1).此流程彼此相连,根据最高管理层目标责任的层层落实进入审计产品的“实现过程”,通过资源管理和执业理念的“支持过程”保证产品的实现,最后通过体系的持续改进而进入更高的阶段.(1)执业质量体系的保证――最高管理者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总体业绩中所应发挥的领导作用.事务所根据发展目标和宗旨要求最高管理层在建立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时紧紧围绕“组织的所有相关方利益”这一主题来展开,包括应考虑和予以行动的各类活动.最高管理层是事务所审计质量战略的总设计师,对该战略的顺利实施起决定性引导作用.其管理职责具体包括:策划组织的未来并管理,了解客户现有的、预期的需求和期望,制定并宣传事务所质量方针和目标以提高全员参与意识,确定使相关方满意的质量管理框架并予以沟通,将持续改进作为事务所质量过程的管理目标.(2)执业质量体系的主体――审计业务流程.事务所执业质量体系的核心是审计业务流程,即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也是产品的“实现过程”.该三大流程不是与旧准则下人们所理解的计划、实施和报告相同含义的独立的审计阶段,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交叉的―个持续改进的审计循环过程.在此,观念的转变十分重要,因为审计计划是―个持续过程,通常CPA在前一期审计工作结束后即开始本期的审计计划工作,计划审计工作会不断随着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的实施而进行修正,而每一步“进一步审计程序(或应对)”之后都是风险再评估的过程.如果此时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重大错报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测可以出具审计意见,那么分析程序及风险评估程序在此也只能暂告一段落.但在出具审计意见后,如果发现已审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重大审计程序遗漏,CPA需要继续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进一步审计程序(或应对),再次调整风险评估结果,如此周而复始,直至可以合理保证已审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为止.所以,对被审计客户及其环境的了解是cPA进行重大错报风险识别、评估的前提,了解程序是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第1211号第5条),应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而分析程序及风险评估更要贯穿审计的全过程.(3)执业质量体系的支持―各类资源的管理和理念的形成.根据事务所质量管理目标来进行各类资源的管理,对高质量产品的输出提供观念、人才、信息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属于审计产品实现的“支持过程”.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含客户关系)和技术资源,执业理念包括风险意识、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CPA是集业务能力、实战经验和高尚职业道德于一身的事务所的人才资源.一家事务所CPA数量的多寡不仅反映着该所的用人机制,关键反映该所的业务质量的高低.所以,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高质量审计产品的输出有很大的支持力度,管理内容具体包括:CPA的招聘、培训、后续教育、晋升,尤其是审计任务的委派对审计效率、效果的提升显得更加重要.随着新风险审计理念、质量过程管理理念的深入,事务所需要持续不断跟踪被审计客户所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势必会加大事务所审计业务成本,需要更加注重客户关系的稳定性.所以,事务所在进行信息资源管理时,不仅仅要考虑监管机构各种信息的发布,还要注重对被审计客户行业环境、业务变动、诚信等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与此同时,随着IT审计业务的不断延伸和发展,技术资源的管理也会逐渐显现其重要;除此之外,事务所的审计业务属于特殊的怎么写作业务,而且承担直接的法定责任,所以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之中,还需要全员上下保持一定的风险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注重企业文化的建立来支持质量体系.(4)执业质量体系的提升――监视、测量、分析使用者的满意程度.测试、分析和改进的过程属于质量体系的―个主过程,属于过程模型PDCA的检查(c)阶段,主要目的是通过测试、分析和改进获得各种改进信息.来发挥该过程的增值作用,从而确保有效和高效地改进组织的总体业绩.监视、测量、分析的结果一方面反映使用者的满意程度,另一方面为业绩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措施有:对顾客满意程度的测量和监视:包括对顾客和使用者的调查,有关审计产品信息的反馈,顾客要求、合同信息,市场需求,怎么写作提供数据和竞争方面数据的分析等;内部审核包括审计质量过程是否得到有效和高效地实施,过程控制的能力分析,信息技术和统计技术的应用,各种资源的利用,持续改进的机会以及业绩测量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审核等;财务测量主要是通过财务语言来反映组织业绩的改进状况,包括预防和鉴定成本分析,不合格成本的分析,内部和外部故障成本的分析,寿命周期成本的分析等:自我评定主要是针对体系的过程来进行的,由组织自己实施的一种仔细认真的评价方式,可以得出组织有效性、效率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成熟水平的意见或判断.主要包括过程是否识别和适当表述、职责是否已被分配、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与潜在效益相比较等内容.

基于ISO9000:2000的会计事务所质量管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系统方法的应用

以上事务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建立的思路、步骤以及应该包括的主要内容,但对于该体系的实施还需要反映过程的系统方法来进行见(图2).事务所审计质量管理中的系统方法,就是要把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个大系统,对组成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且相互之间相互协调和相容,以达到实现审计质量方针和审计质量总目标.主要包括系统分析、系统工程和系统管理,即首先根据委托人的要求系统分析相关数据、资料或客观事实,确定要达到的质量优化或控制的目标;其次通过系统工程,设计、策划为达到目标而可能的各种过程,应配置的资源和需要的衡量指标、方法等,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案;最后通过系统管理加强对资源、测量方法等的应用、管理取得高效率和效果.以上审计质量系统方法的应用,其基础是目标的明确,关键是资源的配置,保障是衡量方法、各种防范和持续改进措施的应用.

(四)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过程方法的应用


事务所执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审计业务流程,即审计业务过程.在旧准则下,人们对审计过程的理解分为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或报告)三大独立的阶段,虽然对审计计划认识到不断修订、不断完善的需要,但没有将三者形成一个业务循环系统.在新准则下,对于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始终贯穿审计业务全程,是个循环系统、是个过程见(图3)所示.以过程为基础的事务所执业质量管理体系由众多的过程来构成,如果说系统方法是从总体上针对整个质量管理大体系的话,过程方法就是具体的应用程序,更加实际.目前我国事务所业务相对来讲比较单一,虽然在将来可能会开辟更多的怎么写作业务,但最基本、量最大的还是鉴证业务.所以,过程方法的应用比较广泛而且统一.事务所质量控制注重过程方法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识别企业的关键过程,随后加以实施和管理形成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为企业整体业绩提高打下基础.(图3)中需要注意的,一是对于审计计划的修订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二是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所依据的“了解被审计客户及其环境”程序应贯穿审计全程.

三、结论

随着我国新一轮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广大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成为一切怎么写作机构和监管机构的重中之重.而会计事务所客观、公正的审计产品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尤为显得重要.会计事务所虽然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但其业务不同于其他企业,对外提供的不是有实体的产品,而是怎么写作,且该怎么写作也不同于其他企业提供的怎么写作或劳务,既不能通过包装来提升其盈利能力,也不能对外宣传自己的怎么写作能力和怎么写作水平.所以,会计师事务所的“产品”盈利弹性较小,只能靠过硬的怎么写作质量来提高委托人和使用人的信赖.因此在事务所肩负责任的法定化、审计产品输出的特殊化和竞争白热化的内外部环境下,只有建立和实施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诠释新审计准则的核心理念,才能顺利实施“做大做强”和“走出去”战略,真正实现和国际的接轨.

2299;(http://.省略.).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编辑 聂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