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的经济学

点赞:12605 浏览:5667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认为,会计目标是提供会计信息,为利益相关者决策怎么写作,以减少其风险获得更多利益.会计信息的作用是资源配置的市场化,通过和竞争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将全社会的经济资源引导到效益较好的企业.会计信息是会计的核心,用经济学方法研究会计信息的有关问题具有很强现实意义.

关 键 词:会计信息 产权 主体 经济分析

一、会计信息的属性和产权

(一)会计信息 信息是对事项结果期望的变化(Theil,1967),这个表述强调结果,是一个事后定义.此外,信息的定义经常和决策相联系,Scott(1997,P44)认为,信息是“可能影响使用者决策的证据”,这是个事前的定义,强调对结果的影响.关于信息的定义,还包括信息是不确定性的减少或者消除;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内容(维纳,1979).很明显,前者强调信息过程,后者指出影响的内容,这两种定义都有利于人们加深对信息的了解,会计信息是信息中的一种,它既有信息共性,又有其个性,为了研究的方便,本人将会计信息作如下界定:(1)企业向外提供的信息是能够帮助利益相关者消除不确定性,有利于其决策的内容.包括财务报表、报表附注、中期报告披露、凭证和财表、审计和分析的报表等由企业生成并被外界利用或被加工后再利用的反映企业相关情况的内容.(2)企业提供信息是一种理智行为,需求者购写信息也是一种理智行为,其信息的生成与使用都有成本和收益.另外,为了更好把握会计信息的实质,还应区分传递会计信息的载体,载体的数据或文字表述同会计信息之间的区别.通常我们认为,可能传递会计信息的载体包括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其他财务报告(前三者总称为财务报告),企业部分临时公告,除了财务报告之外的其他它会计资料(如审计报告和财务分析人员的报告等).这些载体上量化的数据或定性的文字描述或两者的结合,蕴涵着会计信息,一旦使用者进行恰当的分析和利用,就可以形成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当然并不排除某些数据或文字表述直接为投资者所利用的情况).具体而言:财务报告、审计报告以及财务人员研究成果只是传递会计信息而载体,并不必然意味着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载体所反映的内容,是载体上的数据的内涵,是经过投资者的分析、理解形成的,使用价值的外在体现.

(二)会计信息的属性 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商品应具备三个条件:使用价值;价值;能交换.首先,会计信息的生成要通过相关人员收集、整理、审查、分析等劳动才能够提供,它体现了相关人员如会计人员、审计人员、财务分析人员等的智慧劳动.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故会计信息具有价值.其次,会计信息能够满足企业内外有关各方人士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从而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价,促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国家加强对有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作宏观调控,提高资源的投资效益.所以,会计信息对利益相关者来说是有用的,具有使用价值.最后,对于会计信息的提供是有成本的,如果提供信息所获得的收益不足以弥补提供信息的成本,理性的供给者会停止信息供给.同理,对于信息需求者来说获得信息是有成本的(各种载体费及关注时间投入),有用的信息必然使信息消费者获得的收益大于成本.信息的供给有其经济动因,本质上信息的供求是一种有偿行为且会计信息能够像其它无形资产(如商标、专利等)进行保护,故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是可以用来交换,综上我们认为会计信息是一种商品.

(三)会计信息的产权 交易费用贯穿或隐匿于整个产权理论的始末,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降低会计信息交换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实证会计研究文献指出,在订立契约的过程中,会计信息的确起着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

二、会计信息的需求

(一)会计信息的需求主体 会计信息的需求主体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构成是复杂与多样的.任何受企业影响或被影响利益相关者都可以作为会计信息的需求主体.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了一定的专用资产(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空间、信息),他们对企业的某些资源(包括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拥有一定的产权,必然对反映各自资源经营状况的会计信息拥有知情权和使用权,至于把提供的会计信息加工成直接为决策怎么写作的信息是每个决策者的私事.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的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该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该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这表明,一个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必须对该企业进行了专用性投资且承担该企业一定的经营风险.一般来说,这种风险的大小是与该利益相关者在该企业中投资专用性程度的高低密切相关的,投资专用性程度越高,所谓的“套牢效应”(Hold-upEffect)越大,风险也就越大;投资专用性程度越低,越容易从该企业中退出,风险也就越小.一般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股东(投资者)、管理人员、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分销商、消费者、政府、社区等,这些常被认为是会计信息的需求者.(1)投资者.投资者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由于向企业提供了承担经营风险的资本,并享有收益权和剩余资源的所有权,而成为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需求者.作为投资者,要通过会计信息评估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和企业的盈利能力,了解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了解企业利润的形成和分配情况等.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投资者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在证券市场高度发达的经济环境下,投资者通过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将做出购写、持有或抛售企业股票的决策.相反,在证券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由于资本市场不健全、股票的自由转让、抛售存在障碍,因此投资者更为关心的是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2)债权人.与投资者不同,债权人关注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即企业是否能按期足额的偿还本息.对于短期债权人,由于期限较短,风险也较低,关心的是企业短期内的偿债能力.对于长期债权人,由于期限较长,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也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较高,因此,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相关的其他方面同样是长期债权人关注的重心.如企业的获利能力、资本营运状况、未来发展前景等.这些长期债权人是国民经济有计划运行的宏观组织者和指导者,又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他们要通过信息进行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掌握社会资源的流动情况并评估资源利用效率,了解企业各种税金特别是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情况,了解某一特殊行业或重点行业的情况,并据以制定有关的方针政策等.(3)企业管理当局.企业管理当局需要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和管理,制定重大的投资、筹资和经营决策,进行财务预测和预算,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他们需要借助会计信息完成这些职能.(4)企业职工.企业职工同样需要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现实风险和发展潜力等.为此,他们要阅读和分析财务报告,了解和获取财务信息,从而坚定他们为企业怎么写作的信心.(5)其他信息使用者.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关注着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需求.虽然利益相关者有上述十种之多,但要成为真正的会计信息的需求者,还要取决以下条件:一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内在动力的大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私有制,所有者都能人格化,最终的投资者都是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主要投资者无不对会计信息倍加关注.二是信息使用者的成熟程度.使用者对信息的利用程度和效率越高,他们对信息就是一种内在的需求.在西方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都十分成熟,财务分析作为一种独立的行业存在以及高超的信息分析技术对信息的需求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国投资者需要领带专业分析机构,但这些相似度检测机构在我国还刚刚起步,难以提出改进信息披露的需求.三是使用者群体影响力的大小.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信息需求群体已经形成,对信息、供给的影响力很大.而在我国,股票需求群体已经形成,对信息供给的影响力很大.而我国股票投资以个人投资为主,而且以投机为主要目的.可见,信息需求群体并未形成,个人投资者对财务报告的需求也是非常有限的,在使用者中,又有成熟与不成熟,主动与被动,投资组合与非组合之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产生了影响.这一分散的群体对信息需求的形成、反馈,发挥作用的力度毕竟是有限的.况且,由于大多数公司中,国家股和法人股占主要地位,广大个人股东对任命管理层影响力非常有限,这一点也影响着他们对信息的需求.

(二)会计信息的需求动因与收益 (1)会计信息的需求动因.人们(利益相关者)之所以要关注会计信息是出于理性人追求利益的本能.因为会计信息可以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规避了一定的风险,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故利益相关者有会计信息的需求动因.(2)会计信息的需益.企业的外部需求者,主要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国家、企业管理当局,其他信息使用者.对于投资者来讲,包括现实的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由于向或即将向企业投入资本,承担经济风险,并享有收益权和剩余资源的所有权,因而成为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需求者.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及高度发达的经济环境下,投资者主要通过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了解企业经营业绩,利润形成和分配情况,从而作作购写、持有、或抛售企业股票的决策.对于债权人,关注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即企业是否能够按期足额的偿还本息,短期债权人同样关心与长期偿债能力有关的企业的获利能力、资本运营状况等会计信息.国家一方面是宏观经济的组织者和调控者,另一方面还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国家的这种双重身份使得国家从两个角度对会计信息有需求,一方面国家要通过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掌握社会资源的流动情况并评估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据以制定有关方针政策.同时国家还以投资人的身份要求了解企业的有关会计信息.企业管理当局,企业管理当局需要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情况有所控制和监管,指定重大的投资、筹资和经营决策,进行财务预算,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显然他们对企业的会计有需求.其它信息使用者除上述之外,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还包括财务分析咨询机构、市场研究机构、顾客、供应商和其它社会机构等,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关注着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有不同需求.

(三)会计信息的需求成本 使用会计信息应付出的成本.任何会计信息使用者都要付出一定的理解成本.虽然各国会计准则都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但这种可理解性是“对于那些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而又愿意用合理的精力去研究信息的人士”(FASB)而言的,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不能真正成为会计信息的消费者.为了取得会计信息,各类特定的使用者还要付出相应的使用成本,只是在付费方式有所区别.对潜在的投资者而言是先使用,后付费.股票的购写实际内含了在消费会计信息时所应负担的信息费用;对于投资者来说,公司的会计信息生产成本已在当期列为费用,减少了可供分配给股东的利润,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付费,只不过付费的方式是从其利润中扣除而已.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提高其决策把握性的同时,也必须为此承担一定的风险.会计信息有助于决策,并不表示使用会计信息就能将不确定性因素完全消除.因为会计信息的制度失真和技术失真始终会存在,只要存在委托写作技巧关系,信息的不对称和机会主义问题就不可避免,即选用会计信息总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付出一定的代价.利益相关者在利用会计信息时提高了决策把握性,降低了风险.对于企业的非相关利益者,并不因为会计信息而承担风险,对这些信息的利用也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所以理性的企业非利害关系人不能成为会计信息市场的需求者.

(四)影响会计信息需求的因素 通常来讲,会计信息不能直接给使用者带来效用,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是源自于使用者对利益追逐.故其直接或间接影响收入和成本因素都影响需求.影响收入因素:投入资产数量(A)和资产的收益率(r),这与投资者拥有资源和对未来的预期有关,影响成本因素有:购写信息成本,理解信息成本等.此外,人们对会计信息作用大小的预期以及获取会计信息的难易程度都会影响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一般来讲,收益率越高,预期的作用越大,获取和理解信息的越容易,利益相关者会增加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反之相反.

三、会计信息的供给

(一)会计信息的供给主体 会计信息产权所有者与会计信息的供给是不同的.从会计信息的生成看,仿佛其供方主体是会计人员.但会计信息的作用之一就是反映管理当局的经营绩效,用以解除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而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中扮演的应是独立于委托方和管理当局(受托方)的中立角色.同时由于管理人员努力程度的不具观测性,所以会计信息反映的相关指标就成为委托方评价其经营业绩的主要尺度.这些特点决定了管理当局比会计人员关注会计信息所反映内容和结果,也必然会参与乃至干涉会计信息的生成和传递.由于会计人员可能受到管理阶层不同程度的干预,甚至在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中左右会计人员,因而将会计信息提供的主体定位于管理阶层比定位于会计人员更合理.这一点在西方研究会计准则的实证文献中屡有涉及,如瓦兹和齐默尔曼在《确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导论文中就将理解管理阶层的动机作为准则确定的实证理论的前提(WattsandZimmerman.1978).另外在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时,实证会计文献认为会计选择的主体是管理阶层而非会计人员(WattsamdlZimmennan.1986).事实上,将管理阶层而不是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提供的主体,也可以从另―个侧面得到证明:对公司的财务报告审计而言,尽管由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意见,但审计委托书中要求公司的管理层(而不是会计人员)必须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从国外审计案例的关系看,一旦审计失败,如果不是审计人员的重大过失,那么最终对会计信息失真承担责任的正是管理阶层.

(二)会计信息的供给动因 (1)会计信息供给的契约动因.会计供给信息的契约性动因按照契约经济学的思路对企业进行解析,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而处在这些连接点上的是人.凡是人都不能脱离自利的理性人的约束,因此,企业没有明确目标,诸如最大限度的赚取利润的目标.相反这种企业是由这样一些个人所组成,他们为了一定产权而与企业这个法律主体签定了契约.并且只是这些个人才是具有目标,这就是最大限度地谋取自身利益.当利益机关这向企业投入了专有资产时,企业就与其建立一个有形或无形合同.当利益机关者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实现保值和增值,必须关心企业生产经营者,进而了解公司的相关信息,并根据所关注的信息做出决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获得信息便于企业履行合约的义务,企业对相关者要求投入专有资本是利益相关者义务.这种合同履行有先后顺序,即利益相关者先投入专用资产,企业后提供信息.故从合同履行上看,企业有提供相关信息动机.(2)会计信息供给的市场动因.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私人动因源自于市场力量,这体现了对企业控制的经理人为个人利益而采用符合利益相关者的行动,这类市场有两类:经理人才市场和接管市场.对于经理人才市场,当经理的收益与企业价值通过市场挂钩时,经理人为获得较多的收益必然要去增加企业价值其手段是通过良好的经营和有效信息披露(会计信息有广告产品之用,它能帮助实现企业价值认同).经理人同时试图使公司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这就会形成向市场供给信息的动因之一.对于接管市场.当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价值下降其很可能被接管,若企业被接管,经理人也会被解聘,其在企业收益成为泡影.故接管市场也对经理人产生巨大动力,经营好企业并提供良好优质的会计信息.

(三)会计信息的供给收益 会计信息是一种商品,商品之所以被交换,是因为交易双方能从交易过程中最大化自己的价值.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品.它的生产需要代价.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在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效益的前提下,企业才会自愿进行会计信息的供给.作为管理者,提供会计信息商品,必然以获益为前提,管理者提供会计信息所获的收益主要有以下方面:(1)有利于解除管理人员的“受托责任”.会计信息生产的动力源自公司缔结的合同.会计信息对于监督合同的遵循情况是必须的.要提供经营成果的计量就需要挣收益的信息,以至于公司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都愿意将报告的净收益作为经理人业绩的可靠计量指标之一,此时管理者都愿意提供信息,以使投资者相信他在实际中努力工作.(2)有利于管理人员在经理人市场上提升自己的市场价值.正如尤金.法玛指出,让经理人员隶属于经理人市场,这将赋予其管理怎么写作以市场价值.经理人才市场会激励经理使其公司价值最大化,这将对经理人提供信息的动力产生主要的影响.首先,将降低经理人员投机的趋势,使经理人员更愿意提供影响公司价值的会计信息.其次,经理将试图使公司的资本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这将形成向市场提供全面可靠信息的一种动力.以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3)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存在使得股东具有行使权力的潜在机会,如果经理不努力去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公司可能会陷入被接管的境地,因而,接管市场也会激励经理人员将公司价值最大化.与经理人才市场相同,接管市场对于信息生产也具有激励作用.(4)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有利于树立企业健康的财务形象,以较低的成本从资本市场获得所需的资金;有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有利于社会公众对企业进行监督评价,强化企业自律管理,提供管理水平和绩效.

会计信息的经济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信息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四)会计信息的供给成本 根据经济学原理,会计信息的供给者只有在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才愿意增加会计信息的生产,企业最多只愿意生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会计信息.但应该如何来衡量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收益呢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非常困难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会计信息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显性成本.显性成本即企业在会计生产中实际发生的以货币予以支付和计量的成本.如信息在加工、处理、报告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以及审计费用等,显性成本一般是随着会计信息生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的.(2)隐性成本.隐性成本是指由于信息的披露而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些成本不需要企业实行支付货币,也很难准确计量,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因信息披露而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不利,如披露有关研究开发信息、资本运营信息等会使竞争对手得到有关企业的经营动向,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二是如果企业披露的信息显示企业的经营业绩不够理想,会影响到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对企业的预期,丧失对企业的投资信心,从而对企业的资本筹集产生不利影响.因而正是由于这些不能准确计量的隐性成本的存在,企业通常不愿意披露更多的会计信息.

(五)影响会计信息供给的因素 在市场经济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任何有关企业的商业秘密、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信息,企业都不愿公开披露,如产品成本信息、关于未来理财计划的信息、新产品开发和新项目投产等信息.这些信息一旦公布于众,必然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实力,损害企业及其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对这类信息,企业一般都予以保密.企业对外披露会计信息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这里的成本是指企业在搜集、整理、披露信息时所付出的代价;效益是指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只有那些效益大于成本,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利益的信息,企业才有可能对外披露.如果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说明前景暗淡,那么企业在披露时就要慎之又慎.因为,这样的信息会降低企业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影响企业的现实和未来利益,给企业带来诸如筹资等方面的困难.

四、会计信息的市场

(一)会计信息供求双方的相互关系根据经济学原理分析,信息供给与需求二者间关系,是共用作用相互影响.不能只强调信息供给者作用,也不能只强调信息需求者的重要影响,必须将其结合起来考虑.一般来讲,信息供给是信息需求的前提,信息需求制约信息供给,信息供给对信息需求的反作用.(1)信息需求对信息供给的作用.会计信息的需求方相对于供给方来说其组成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其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多样性.会计信息的供给者不可能充分满足每一个需求者的全面需求,只能满足大多数信息需求者的丰要信息需求.信息需求对信息供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信息的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理解的越充分,真正运用会计信息来进行决策的主体越多,市场效率越高,市场越公平.信息需求者的素质和成熟程度决定了他们对会计信息的理解能力,从而影响到企业供给信息的目的的实现.公司的投资者众多,其素质参差不齐,对相同会计信息的理解也相差甚远.如果会计信息只能被少数投资人所理解和有效使用,势必会降低市场效力.但企业在披露会计信息时不可能同时照顾到所有信息使用者情况,只能照顾到大多数需求者的成熟程度,努力保证企业的会计信息能被大多数的投资者充分正确理解.其次,信息需求方的力量对比可以决定所供给的会计信息的计价原则及质量特征.信息需求各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对会计信息质量有不同的要求.相比较而言,以历史成本法为计价原则的会计信息更满足可靠性(Reliabi“ty)的要求.可靠性是指会计所做的计量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经济对象和事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可靠性包括三个要素,即可实性、可验证性和客观性.国家及其管理部门更关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税务、工商等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管的依据.所以他们要求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是可验证的真实的会计信息,而以历史成本法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以更好的满足这种要求.提供以现时价值法为计价原则的会计信息更满足相关性(Relevance)的要求.相关性是指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与经济决策是相关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依据该会计信息可以在投资和信贷决策中减少不确定性,从而避免决策的失误.在会计信息的需求群体中,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关心相关性,希望更多的会计信息能够以现时成本法来予以记录和披露.在具有高度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里,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投资者和债权人在信息需求的力量对比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而企业会计准则中有越来越多会计账户允许有选择的在期末使用现时成本法计量.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但相关性要靠可靠性来落实,相关的信息若不可靠等于不相关,而且不论怎样相关,会计信息总是只能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一般的决策要求,而不可能满足每个使用者具体的决策需要.强调相关性不能牺牲可靠性,不可靠的信息只会误导使用者,很难说它有对决策的有用性.我国目前会计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可靠性是财务会计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即使在未来公允价值的应用可能越来越广,但公允价值不可能完全取代历史成本,而且公允价值的应用也要力求可靠、充分而公允的反映企业的真相.未来的会计和财务报告不论怎样改革,都不应偏离这个基本方向,可靠性和相关性缺一不可,可靠性是基础,是核心,两种计量方法长期并存是必然的结果.(2)信息供给对信息需求的作用.从整个社会的宏观经济来看,市场运行有效必然是各经济主体的决策有效,而决策有效是以各经济主体所获得的信息是否充分有效为前提的.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会计信息并不等同于决策信息,它仅是各经济主体用于经济决策的信息源之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最主要的一个信息源.会计信息供给的内容多少及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该信息需求者所做出的决策的有效程度,从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在有效市场检测设的条件下,如果企业披露的信息是高质量的,即满足可理解性(如果不能予以理解的信息使用者将无法使用)和决策有用性(如果对决策无用将会失去信息的价值)的要求,那么就可以有效抑制信息使用者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使会计在信息供给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如果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不是真实可靠的,不仅不能反映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反而可能使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所以这就必然导致市场的无序运行,最终危害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由于信息使用者不能从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中获得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如决策者可能会花大最的钱用于购写企业的内部信息.从全社会的范围来看,如果每个人都去购写相同的私人信息将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二)会计信息供求矛盾 商品市场和产品市场一样,人们也希望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相互平衡,但事实上这很难做到,供求不平衡的状况是普遍存在的:首先,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形成的单一供给对应多种需求的局面,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仅以单一财务报表来满足所有的信息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国的财务报告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模式.因此,对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将被限制在这“通用目的”的财务报告之内.由于通用财务报告信息容量有限,不可能详尽的提供所有的信息,因此,它只能针对“绝大部分人的绝大部分需求”.在此之外,就很难得到满足.其次,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对需求的满足程度必将有所侧重.会计信息主要是要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国家和企业管理当局的需要,而对于其他信息使用者,由于与企业的利益关联性较小,也较为直接,因此,信息需求对企业不具有强制性,企业只有在满足其他使用者需.最后,各信息使用者的地位不同,使得各自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也不相同.如在投资者中,非上市公司的投资者由于人数少、投资关系直接,其信息的需求会最大程度的得到满足;而上市公司的投资者,除董事会成员和少数大股东外,其他的广大股民在所获得的信息,只限制在通用财务报告的范围之内.又如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应该最大限度的满足这部分信息需求,特别是对一些大额债权人来讲,通常会在财务报告之外,再提供一些其他的信息.

(三)会计信息的决定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价值决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要想决定必须确定价值,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觉得.决定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但由于信息产品本身的抽象性,其必要劳动时间在目前理论水平暂无法定量化分析.虽然人们不知道生产会计信息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从供求角度考察决定也是合理的.会计信息作为一种产品,有供给方和需求方.供求双方本身都是理性人,行事目标是自身收益最大化.

会计信息模型.检测设条件:供求双方是理性的,都追益最大化;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收益率R且各企业的收益率可以比较;企业能够吸纳利益相关者投入的所有资产;市场是长期的;O<SC<P(:PI+P2)<M(:HR-NR)即保证合作发、的双方都有利可图;Y,G,H是由谈判力量决定的,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看会计信息的提供方提供会计信息(销售会计信息)是为了获的收益,其收益公式R(供):P―SCP为,SC为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

需求方获得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其收益R(需)二HR-NR-P(HR为知道信息时的收益,NR为不知道信息时的收益,P为).为了使每方所获得的收益都大于0,则O<SC<P<HR-NR.很明显获得信息后的获得收益要大于没有信息时的收益,供求双方合作是有利可图的(如用数学分析如下:A、B两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表明:RA>RB>O,如果会计利益相关者获得这一信息则其收益率为RA,否则只会平均或不均的投入其拥有的资源到A和B企业,其收益率为:X*RA+(1―X)*RB<X*RA+(1―X)*RA等于RA.故理性的利益相关者会购写信息,只要P<HR―NR.).

如果供求双方合作则由合作而产生了溢出收益M等于HR-NR,其M在供求双方之间分配决定.如果确切知道M中供求方所占的比率为y,则P等于y*M.会计信息市场是个连续搏弈的合作市场和市场经济是收益和风险相对称的经济(风险在交易中可理解为高收益对应高成本).M中供求各方所占的分额y与1―y与各自在市场中的谈判能力有关,高能力对应着高分额.检测定M一定时,则P等于y*M,即对于供求方来说,其P于其分额成正比,进而于谈判能力成正比.在短期内,y是一个固定的常量,由过去的谈判能力确定(由于谈判是有成本的,在短期内双方的实力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入门习惯遵守惯例,以减少交易费用)所以收益应于M有关,M是一个由经营能力决定的量,随着经营能力的增强其HR必然增加(因为在简化的模型中,HR由投资的资源A和收益率R的乘积极决定,R与经营能力成正比,成为与信息正相关的一个变量.NR可用投入资源A与加权平均的收益率或上一年的平均收益率s的相乘AS决定.在投入资源不便的情况下,M等于HR-NR等于A*(R―S)由经营内容能力决定.所以经营能力强的企业能够从为消费者创造的利益空间中获得较大的份额(通过索要高价),这对企业经营者来说是一种激励.同时由于会计信息市场中存在收益必然一起竞争,这包括经营能力和经营规模的竞争,进而导致M的增加,反映高的信息,故Pi等于MY等于(HR-NR)*y.

因为M(等于HR-NR)和y对于信息供给者说都是可知的,故可由供给方单独确认(因为HR对于信息需求者是未知的这里R是需求者要购写的信息,被告知后就不会购写该信息,而信息需求者通过不付费而使用信息独自享有M).很明显,P中也含有会计信息,当信息供求者向写方索价时即告诉了R即任何真实的索价都会导致理性的消费者不会购写该信息.这就导致会计市场失灵,而事实上会计信息市场是一个长期搏弈的市场且合作收益远大于不合作收益.一个理性消费者会接受P1(购写信息是有利可图的),而Pl实际上含有供给者向消费者做出的两个承诺:R名二R实,M名等于M实.但实际上这个承诺是难变现的(市场的变化),故为了长期合作在现实市场中供给者会在其末做一个调整,P2等于(R名―R实)*g+(M名―M实)*h,以为下一次合作而完整和完成上一次搏弈(使上一次搏弈中表现为双方都信守承诺,按y来分配收益),故在不考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其最终:P等于PI+P2(g、h为相关的补偿系数,根据公平原则由双方确定的在短期内不变的常数).该模型可以表现为初始P的确定和调整P2的决定,这比较符合实际.


综上所述会计市场上信息的确定和一般商昂类似,都由供求双方力量决定.不同的是会计的决定是一个让补均衡也即是试错均衡.先由信息供给者做一个最优的估计,向需求者索取收益,再由供给者耕具估计量与实际量的差异对需求者进行补偿,以完成一次搏弈.供给者本身具有信息优势,也首先承担了信息成本,故由其报价具有节约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因其微调的公正性使会计信息市场能长期均衡.

五、结论

现实中提供的会计信息是有公共物品属性,带来了外部性以及增加了交易费用,故可以以认为公共物品的会计信息并没有很好的履行降低交易费用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作为经济学分析,会计信息应该具有商品属性,其产权归属影响市场效率.作为对策,国家行政部门首先可以制定相应的法规将会计信息由公共物品变为公有物品,再由公有物品到私有物品,其产权界定由不清晰到清晰,以优化资源配置.同时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实现合理的会计信息形成,使成为会计信息资源的基本手段.

(编辑 聂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