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点赞:22440 浏览:1042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以农业发展银行市县分支行为对象,在阐述应用现代企业控制原理必要性的前提下,说明贷款风险控制的道理.事实上,贷款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必须应用现代企业控制原理更新管理理念,必须强化控制流程,加强与贷款控制相关的细节管理等,通过主观努力去控制它,以此实现贷款风险控制的目标,保护信贷资产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关 键 词: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政策性银行,准政策性贷款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4-0065-04

现代金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化手段的运用和金融创新进程的加快,在支持怎么写作经济成为“现代金融百货公司”并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已逐步演变成为具有高度经营风险的企业.于是,拓展业务与防控风险已成为现代金融业经营管理不可分割的两个主要方面.农业发展银行与诸多金融业一样,在建立现代银行的过程中,金融产品在迅速增加,业务效益迅猛发展,金融怎么写作手段越来越现代,与之相伴的是经营风险,主要是贷款风险也随之增多,有的甚至呈加重的趋势,贷款风险事故和案件屡有发生,一些地方不良贷款前清后生.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信用缺失、市场变化所致,也有内部管理不善、制度执行不到位和决策偏差等.因此,必须遵循现代金融业经营管理的内在规律,切实注意发展业务与风险控制的均衡性,创新金融产品与创新贷款风险管理并重.本文拟以农业发展银行市县分支行为参照体,阐述现阶段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控制问题.

一、应用现代企业控制原理――农业发展银行实现贷款风险控制目标的理想选择

(一)现代企业控制原理的概念及特点

现代企业控制原理是企业管理理论创新发展的产物,它强调企业控制功能的主导地位,系统各要素的联结构成具有控制特征的系统框架,它颠倒了原有企业管理理论中以管理为系统,将控制与组织、计划、协调为手段的体系.在此理论下,管理只是为实现控制要求而进行的调控活动,起辅助作用.此原理已为现代企业实践所证明,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性.它主要有三个基本特征:

1.控制的主导地位.控制是系统构建和运行的主体目标,是系统存在的基本特征.企业系统的控制功能,是通过系统要素有机联结的程度、系统框架和系统“软件”的科学性体现出来的,系统结构有机程度越高,系统框架越合理,控制功能就越强.

2.管理的从属位置.管理是在控制基础下进行的,是在已经形成的系统框架下,对原有的系统控制进行调整的活动.没有控制作为基础,管理的目的、作用和活动的价值就无法得以体现.

3.控制与管理的不可分离性.控制是构建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原始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客观存在的生克现象的具体反映.管理是通过发挥职能作用,调整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功能和影响,调整控制能力、控制力度以及控制范围是为系统达到运行目的怎么写作的调控活动.控制功能增强,管理难度相对减小,管理调整工作也相对减轻,驾驭企业的难度也会减小.反之,如果控制功能弱、管理难度则大.[1]

(二)现代企业控制原理的作用

现代企业控制原理在现代企业管理,甚至在社会重大问题、军事管理和重大科技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学者对计划生育管理、疾病防治管理研究后得出显见的证明,为了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达到人口健康有序增长的目标,必须对婚育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为了控制瘟疫传染,达到预防和控制疫情的目标,必须实行疾病系统控制的有效措施.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控制和管理之间的关系――控制是目标,管理是围绕目标的实现开展的活动,控制是主体,管理是围绕主体进行调整的手段.

当前,农业发展银行在贷款风险管理问题上采取了诸多办法和措施,但随着业务的发展,特别是新业务领域的拓展,贷款风险管理日显重要.对照现代企业控制原理,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并没有上升到系统控制的高度.因此,现代企业控制原理的特征和效用无法体现,是贷款风险问题在业务发展过程中难以逾越的主要原因和矛盾之一.必须尽快全面引入现代企业控制原理,设计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控制的完整系统,主要有利于两个方面:

1.有利于将贷款风险控制目标过程化.通过实施贷款风险控制,将要实现的目标细化.将控制的责任和要求落实到每个部门、岗位和每个环节,颠倒贷款防范管理与控制的关系.同时,由于贷款审查、审核、审批流程中的各岗位人员职责明确,即便因不可抗因素产生贷款风险也能有效保护员工人生安全,达到尽职免责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极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参与贷款风险控制的积极性.

2.有利于更新贷款风险管理理念.现代银行不仅是现代化手段的提高和运用,更多应该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应用和创新.按照现代企业控制原理,农业发展银行仅通过管理手段是无法实现贷款风险管理目标的.因为从根本上讲如果企业系统结构上存在漏洞,通过管理的方法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控制不应是单纯的贷款管理,而应是控制为基础的体系构建,必须要积极开展贷款控制实践,按照贷款风险控制设计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全部构架.[2]

二、强化贷款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农业发展银行实现贷款风险控制目标的关键所在

做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控制工作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当前农业发展银行市县分支行的实际来看,首先必须强化贷款审查流程控制,这是问题的关键.按照现代企业控制原理,现阶段农业发展银行市县分支行贷款风险控制要达到的目标一般可大致描述为: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业务发展要求,遵循贷款政策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贷款审查,提高贷款审查质量和效率,实现有效控制贷款风险,保障信贷资金安全运行,提高贷款使用效益,其实质是达到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要求.与此同时,贷款控制各环节在审查过程中要做到明确权限、严格程序、分清责任、规范操作、提高效率、确保质量,力求达到尽职免责.为此,结合现阶段农业发展银行贷款管理的实际,要全面推行现代企业控制原理的思想,必须把握以下三大方面.

(一)必须明确贷款风险控制执行原则

按照现阶段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控制内在规定性要求,在结合农业发展银行市县分支行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原则.

1.真实性原则.贷款产生的背景真实,是真实的经济贸易往来所需,各种贷款信息、依据真实可靠.

2.完整性原则.与贷款相关的各种资料、依据和信息必须完整.

3.合规性原则.发生贷款业务必须严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执行农业发展银行贷款规章制度.

4.风险性原则.对贷款业务必须进行全面风险分析与评估,全方位揭示贷款风险隐患,落实有效风险保障措施.

5.效率性原则.贷款必须强调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怎么写作功能.

6.流程性原则.贷款严格按规定流程操作,各部门、岗位必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依次审查、不得缺级或越级.

(二)必须明确贷款风险控制流程

从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市县分支行的实际来看,其流程大致分为原控制和再控制两个层面.

1.原控制层面主要在县级支行.部门:县级支行的信贷部→支行行长室,岗位:信贷部客户经理→副行长兼信贷部主管→支行行长.

2.再控制层面主要在市分行.部门:客户部→利率审查部→信贷与风险管理部(含法律审查部门)→贷款审查委员会,岗位:客户部门审查岗位→客户部高级主管→利率审查岗位→信贷与风险管理部门审查岗位→法律审查岗位→信贷与风险管理部高级主管→贷款审查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有权审批贷款人.

(三)必须明确各部门、岗位贷款风险控制的要素和职责

根据现阶段对农业发展银行市县分支行原控制层面和再控制层面各部门、岗位职责研究,在贷款风险控制中必须遵循前述“六项”原则的基础上,各自掌握的要素和应履行的职责如下.

1.原控制层面必须对贷款的真实性、完整性和风险性负主要责任.首先,信贷部客户经理控制.它是所有贷款的起点,必须把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作为控制的主体.对贷款企业申报贷款必须严格审查各种原始依据,判断贷款的真实程度,必须按制度、法规对贷款进行全面论证,判断贷款的合规程度,必须索要、整理与贷款相关的全部信息资料,判断贷款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对贷款进行全面论证,做好贷前调查的各项工作,按要求撰写调查报告,阐明调查意见和结论,完成相关基础资料并转下个流程.

其次,副行长兼信贷主管控制.在收到客户经理提交的贷款相关信息资料后,必须重点在真实性、合规性和风险性上进行全面复核,发现缺漏、疑点,及时进行核实.对贷款企业提供的营业执照、财务报表和公司章程等重要信息依据,应组织到有关专业评估或国家权威部门进行查询核实,对客户经理提出的调查意见和结论进行重复论证,对贷前调查有关事项进行核实或操作.要结合岗位应知信息,论证贷款风险度.审查无异后,按规定转交下个流程.

再次,县级支行行长控制.县级支行行长是县级支行贷款风险控制的第一责任人,也是贷款业务风险控制首要执行者.必须重点审核贷款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风险性.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全面审视贷款业务是否真实可行、是否存在风险隐患等,要综合考虑申请人的信用、信誉状况,生产经营能力和贷款偿还能力,就该笔贷款申请的可行性进行审查,确定能否贷款,贷款额度是否合理,贷款方式是否可靠等,要坚持稳健经营的思维,切忌盲目追求贷款量的增长的观念,真正体现“贷款放到哪里风险就控制到哪里,风险控制到哪里贷款就放到哪里”的效果.

2.再控制层面必须对贷款的合规性、效率性和流程性负主要责任.首先,客户部门及其相关岗位控制.审查岗在收到贷款申报材料后,要重点做好格式规范性审查、材料完整性审查、信息充分性审查、内容一致性审查、信息资料合规性审查、与CM2006系统核对审查、利率执行准确性审查、风险提示.客户部高级主管要结合掌握的市场信息、行业信息和企业信息,对能否贷款、贷款额度等做出准确判断,对贷款申请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贷款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判断,要结合岗位性质特征,从贷款结构优化调整、经济市场现实、贷款安全效益等对贷款投放做出综合判断.客户部对贷款全面审查后要联系计划部门利率审查确认,并将完整的手续资料、调查报告、申报材料转下个流程.


其次,信贷与风险管理部门及相关岗位控制.审查岗在收到贷款申报的材料后,要重点做好格式规范性复查、材料完整性复查、信息充分性复查、内容一致性复查、信息资料合规性复查、与CM2006系统再核查、利率执行准确性复查、风险再揭示.法律审查岗位收到资料后,要结合CM2006系统对信贷项目的风险预警情况进行风险提示,重点审查贷款风险防范措施是否合理、可行,保证人主体资格及偿债能力,抵押物、质押物是否合法、足额、有效.信贷与风险管理部高级主管要对贷款合规性、风险性和效率性进行控制.必须对前述各流程环节的审查进行核实,必须坚持风险防范的政策制度规定审核把好贷款风险保障关口,必须全面审视贷款潜在的可能风险点,向流程前后环节做好反馈工作,必须对贷款工作效率、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

第三,贷款审查委员会及其副主任、主任控制.贷款审查委员会作为贷款审议的集体决策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农业发展银行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合理地组织和运作,要严格执行贷款风险控制“六项”原则.贷款审查委员的每个成员必须是相关专业的专家,必须对贷款决策进行独立思考、判断,履行职责,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集体决策的真正效应,才能把好贷款风险控制关口.贷款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和主任收到申报及审查材料后,对前述流程各环节审查内容和意见进行复查,总体把握调查、审查意见是否完整、是否合理.要重点结合所了解的市场信息、行业信息和企业信息,对贷款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全面判断,要审查贷款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我行的有关规章制度,要根据借款人前期贷款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结合本笔贷款的金额、期限和方式等,判断贷款风险程度,提出防范贷款风险的措施和要求.

第四,有权审批人控制.必须严格执行“六性”原则,对贷款进行全面分析评价,特别是揭示的贷款风险.要严格执行有权审批人有权否决贷款审查委员会通过的信贷项目或提出复议意见,无权变更贷款审查委员会否决或复议的贷款项目的规定.要统揽全局,对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做出符合逻辑的科学合理的判断和终决.要全面履行岗位职责,发挥其在贷款风险控制中的关键作用.[3]

三、强化贷款风险控制细节管理――农业发展银行实现贷款风险控制目标的有效保障

贷款风险细节管理是现代企业控制原理在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控制应用中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控制原理中控制与管理刚柔相济的关系,只有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实行细节管理,才能确保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控制的效应,达到贷款风险控制的目标.为此,在贷款风险控制流程外必须高度关注相关的细节管理.就目前贷款风险控制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激励约束问题:建立健全信贷资产保全责任考核机制

一是围绕信贷资产保全完善各项信贷管理制度,特别要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将应该检查的内容要求到边、到底、到时、到实,二是建立责任评议追究和尽职免责制度,与流程中各环节责任部门、责任人薪酬、奖金等收入考评挂钩,严格赏罚分明,充分调动员工拓展业务和防范风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流程环节在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作为对上一流程环节日常考核的依据,三是对流程外实施的资产安全检查、条线检查和信贷主管考核等各项检查,也要重点围绕前述“六性”原则,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为对相关部门、人员的考核依据.由于履职不到位导致贷款发生损失的按农业发展银行违反业务规章制度行为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二)抵押担保问题:建立抵押担保贷款的实效合规考查机制

对抵押物的评估必须坚持实效合规原则,在实际落实抵押物值时,要坚持稳健经营思维,不能以高估换取贷款的增量,贷款额度应严格控制在规定比例范围之内.对所有《抵押担保借款合同》必须到规定部门进行登记并公示.在审查抵押物的存续和保值时,必须执行《担保法》规定,要审查抵押物的存续状态,是否有损毁或转让的事实,更要审查抵押权人对抵押物在发生毁损转移灭失情况下,债权人监督权力的行使问题,切实防止抵押权人明知抵押物处于损失状态,而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对担保企业的选择,在执行有关信贷政策制度的前提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务实做好对担保企业的综合评估,绝不高估,坚决抵制违规虚检测情形的产生.

农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贷款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风险预警问题:建立贷款风险预防分析监督机制

一是建立客户评价制度.重点客户评价半年一次,一般客户一年一次,新准入客户,在贷款申报前根据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评定信用等级,确定授信额度,做出客户评价报告.同时,要定期对贷款企业经营管理及其相关产品、市场等进行调研,对相关产业政策制度进行研究.二是建立贷款企业经营分析制度.县级支行、市分行应定期召开分析例会,对贷款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产品市场情况、信贷资金使用情况、贷款风险及防范措施等进行评价判断.对重点客户要进行全过程监测,对企业法人代表及股东品行、贷款与企业自有资金比例、企业货款归行率、企业日均存款余额、企业销售与纳税额等要素进行及时监测分析.三是要大力提倡引进科学风险预测技术.在CM2006系统基础上,全面收集、筛选业务和管理数据,对贷款风险进行客观度量,逐步建成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评价系统、贷款定价系统以及信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等信贷决策辅助工具.

(四)风险处置问题:建立健全贷款风险应急处置制度

建立有效的贷款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是必需的,一旦发现贷款风险,必须及时准确地反馈贷款风险生长情况的信息.对出现风险预警信号的贷款,要在注意安全保密的前提下,果断采取调整贷款条件、贷款方案、还款方案,要重新核实抵押担保,及时完善保全措施.对贷款损失不可避免的,要及时分析原因,依赖政府、社会和法律部门,寻求综合清收方案.要建立清收转化责任制,结合行长目标责任制的考核,把处置期追回贷款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责任部门、责任人,强化考核,也要创造性地积极寻求经济组合方案解决问题,比如发挥信贷杠杆调节作用促进收回风险贷款等,尽可能减少贷款损失.[4]

当然,贷款风险控制问题还包括信贷队伍综合素质提高、现代化技术手段运用、流程环节责任部门、责任人责任制动态变化完善和与之相关的管理机制完善等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多方努力共同解决,全面更新信贷风险防范的理念,全面有效防范贷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