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审计的内涵和目标

点赞:3911 浏览:1227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计算机审计是审计工作发展的趋势,代表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学习、研究和探索计算机审计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学习李金华审计长的有关论著和重要讲话,谈一谈关于计算机审计的内涵和目标.

一、计算机审计的内涵

1、从审计内容上看,计算机审计是利用计算机对被审计单位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电子数据和管理财政财务收支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包括数据审计和系统审计.其中,数据审计是将被审计单位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电子数据采集到审计人员的计算机上,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电子数据进行验证、清理和转换后,通过查询和分析电子数据,检查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系统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管理财政财务收支的计算机软件和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检查其设计是否合理、运行是否安全、是否存在违法和舞弊因素,从而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

2、从审计方式上看,计算机审计是审计人员运用计算机在被审计单位现场或者通过远程网络,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包括现场审计和网上审计.其中,现场审计又包括现场单机审计和现场局域网审计,即:在被审计单位现场通过单个计算机和搭建临时局域网,检查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监督其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网上审计又称联网审计或者远程网络审计,即:通过网络传输电子数据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和通讯技术的进步,许多业务的处理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联网审计也将成为审计的主要方式之一.

3、从审计观念上看,计算机审计是与传统的手工审计相对的、基于计算机的审计,是一种审计理念和审计思维的创新,是审计人员适应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需要,打破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开创的一种崭新的审计方式.计算机审计不仅带来审计方式的创新,而且带来审计人员审计观念的创新和审计思想的解放.数据审计、系统审计、联网审计等计算机审计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审计人员所接受.为了适应社会形势发展和审计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创新审计理论,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审计管理思路,但更重要的是创新审计观念,实现审计思维方式的创新.


4.与计算机审计相关的概念:

一是计算机辅助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是在开展计算机审计初期提出的概念,是利用计算机和审计软件帮助审计人员对会计电子账簿进行查询、筛选和分析的审计过程.目前,审计人员已经很少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概念,因为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涵义完全可以包含在计算机审计的概念之内.

二是审计网络化办公.审计网络化办公是审计机关利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改变现有的纸质办公手段和模式,实现审计政务处理电子化和自动化.审计网络化办公提高了审计计划、信息、文书和档案管理的效率,实现了审计信息资源共享.计算机审计和审计网络化办公都离不开计算机,都是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都是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怎么写作的.因此,从广义上说,计算机审计也可以包含审计网络化办公.

三是审计信息化建设.同志说过,实现四个现代化哪一化都离不开信息化.审计信息化建设就是适应社会信息化特别是审计对象信息化的需要,建设对审计对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实施有效监督的信息化系统,增强审计机关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监督能力.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审计网络建设、计算机审计实施系统、审计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审计队伍建设等.200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金审工程,这是国家决定加快建设的电子政务12个重点业务系统建设项目之一,是现阶段国家审计署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计算机审计是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二、计算机审计的目标

1、实现三个结合.从根本上说,计算机审计的目标与传统手工审计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所规定的监督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但是,由于计算机审计与手工审计的方式、方法、途径各不相同,计算机审计与手工审计的具体目标也有所区别.传统手工审计是通过翻阅被审计单位会计账簿和有关资料,对被审计单位某一阶段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事后的审计监督,是一种静态审计.计算机审计打破了事后的、静态的手工审计模式,目的是要实现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现场审计与联网审计相结合、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而更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能.

2、从系统上把握审计对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各行各业普遍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审计人员不得不面对海量的会计电子数据.在手工审计方式下,审计人员总是先分析审计对象的各个部分,再归纳、综合为整体,其思维方式是:部分→整体,这适合于数据量不大的审计对象,却很难全面把握海量数据.计算机审计打破了手工审计思维方式,从审计对象的整体出发,先进行系统分析,把握总体,再建立审计模型,分析数据,最后作出总体评价,其思维方式是:整体→部分→整体.计算机审计能够从宏观上和系统上把握审计对象,扩大审计监督范围,提高审计监督能力.李金华审计长早在1999年12月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研讨班上就指出:把审计对象作为一个系统,让被审计单位的信息都在审计监督范围之内,很快地进入我们的视野.到一个大企业去,一进去就把整个资料都掌握住,通过计算机完全掌握得了,在我们的视线之内通过系统分析、对照、比较,选择其中最薄弱的部分作为重点,从总体上把握,不是像过去那样瞎碰,逮着什么算什么.搞系统论离不开计算机.

3、审计的最终出路在于数字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向整个社会和人类全方位地推进.信息化是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结果,其中,数字化是将信息用电子数据格式进行存储、加工和处理的过程,是技术基础;网络化是利用网络传输数字信息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是实施途径.英特尔公司总裁格罗夫先生说过,一切信息均能以数字形式表达、传递和储存,我们现在正在朝着数字化方向前进,数字化信息必将永存.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部署,我国将建设社会信息化、文化信息化、政务信息化和军事信息化的信息化应用体系.其中,审计信息化是政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关键是实现审计数字化.审计数字化包括审计工作数字化和审计管理数字化.审计工作数字化是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数字模型来分析和把握审计对象,实现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和审计结果的数字化,它主要表现为计算机审计.审计管理数字化是在审计计划、统计、信息和档案管理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以纸为载体的审计管理形式,实现审计文件传输、处理、检索和存储的数字化,促进审计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提高审计管理的效率.正如李金华审计长2005年视察京津冀特派办时指出,系统论最终体现在数字化建设上.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一定可以抽象为一个数学公式.公式就是规律,掌握了公式就掌握了规律.审计数字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审计的最终出路在于数字化.

计算机审计的内涵和目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计算机审计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作者单位: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