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会计监督的

点赞:2556 浏览:799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会计工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展,业务处理也日趋复杂,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范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会计监督却举步维艰,会计监督弱化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给国家、集体和个人带来重大损失,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严重障碍.为了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督,从根本上扭转会计监督弱化是切实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强化会计监督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会计监督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1 加快法律体系建设.

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提供法律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国际间投资、筹资和贸易活动中的突出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形势要求必须要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制度,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如《经济法》、《证券法》等,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使会计监督真正落到实处;执法人员也应更新观念,提高政策水平,改进工作方法,深入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特点,帮助企业强化监督机制.

2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不力,问题还在于我国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监督的重要性,对内部监督还存在着很多误解,因此监督能力弱化,会计信息不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单位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机制包括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健全的账簿制度、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科学的预算制度、定期盘点制度和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而建立健全相应监督制度应体现在: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这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就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这样就使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者相联系,进行连续不断的检查和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3 加强外部监督.

加强外部监督即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作用.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而且内部审计由于受制于企业经营者而缺乏独立性,使其对会计监督难以成效,因此也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协调一致,为会计人员创造了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科学的基础.社会审计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根据有关规定,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关注公司会计查重现象,培养其反查重的能力,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诚信理念的塑造,提高执业能力,防范会计查重.目前很多注册会计师就没有确实履行其监督职能,因此加强注册会计师的道德修养和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是提高会计监督力度的外部基础之一.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我国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单位外部监督层次,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协调一致,为会计人员创造了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4 积极探索新会计监督机制.

(1)构建会计监督体系.

新《会计法》对原《会计法》的重大发展之一,就是在制度上构建了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即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国家监督、社会审计监督.

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具有自律性,是整个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国家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机关代表国家对各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的监督,具有权威性.社会审计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根据有关规定,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2)健全会计监督机制.

良好的会计监督机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完整的能满足企业处理经济业务需要的会计机构,二是该机构内部分工明确,尽快规范企业的会计机构,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能够依法独立处理企业各项会计业务的经济管理部门,避免企业财务由少数领导说了算的情况,同时,还应遵循“职务恰当分离、审批手续合理、凭证记录充分、业务独立检查”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机构内部每个人的具体职责,做到“分工具体,职责明确”,以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

(3)改革会计监督体制.

会计人员委派制是近年来会计监督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尝试,它有效克服了会计人员作为内部人员的弊病,使会计人员从经济利益上与被监督企业相分离,从而激励会计人员自觉抵制一切违法违纪行为,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

5 明确会计监督主体.

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负责人认为自己是负责人,会计上的事情自己说了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照他的意愿办事,出了问题将其一推了之或者找个替罪羔羊,减轻自己的责任,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关键.作为单位负责人,他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再者,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须要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法律负责.

6 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由于会计人员出具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他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的输出结果.所以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首先,是要有较强的法律观念,这样才能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其次,是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自我约束,遵守公共道德,保持良好的信誉.具有这样的素质的会计人员才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再次,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注意会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继续提高,提供机会给他们进行继续教育.最后,会计人员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因为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能从整体的角度,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的理解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

7 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

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经济作用.尽管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质量方面不尽如人意,但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看,仍必须不断发挥注册会计师的有效作用.财政部门必须切实抓好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监督管理.最近几年,财政部门在理顺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培训注册会计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是非常必要的.但对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监管,关键还要靠规则和约束力.注册会计师再多、水平再高,执业中不守规则,只会发挥负作用.因此,要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监督中的作用,必须从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监管抓起,刹住出具虚检测审计报告的歪风;在操作上,可以由财政部门会同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对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逐一进行审查,一经发现注册会计师出具虚检测报告的,即予以重罚,以纯洁注册会计师队伍,树立注册会计师执业的信誉.同时,扩大注册会计师队伍的规模,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水平,扩展查账、验资的范围,保证整个社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强化会计监督已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微观上讲,通过有效地履行会计监督权利,有利于企业经济活动更加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利于企业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约束财产所有者、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行为;有利于企业节约开支,提高经营效益.从宏观上讲,合理利用会计监督权利,可以促进社会经济运行的规范化和合理化,也能推进廉政建设,节约使用资金,使社会经济运行更加秩序化,并能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南昌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