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融的现状出路

点赞:17612 浏览:810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WhereIstheInformalFinanceGoing

民间金融发展速度惊人

发展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人们的想像.吉林省民间融资调查共涉及全省9个市(州)的400家企业、800个家庭,调查结果显示,到2004年年底,样本企业的民间融资余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6倍,样本家庭的民间融资余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27倍.

区域性特征显著.此次调查的分类汇总数据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民间融资比值最高,为47.46%,高出经济发达地区15.4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穷地方”有近一半的企业存在民间融资行为.同样,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参与民间融资的比例也明显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前者高出后者8.78个百分点.

参与范围广,参与主体相对集中.从行业看,民间金融涵盖了农业、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商贸餐饮业、房地产业等.从企业方面看,多为有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参与.从家庭看,主要是农村居民参与(这和吉林是典型的农业省,农民收入低的特点完全吻合).

融资方式大体相同.“向别的企业或个人借”和“职工集资”是企业参与民间融资的主要方式,“直接借贷”和“通过中间人借放款”是家庭参与民间融资的普遍选择.

融资期限和利率呈反向变动.即企业倾向于长期化融资,利率也比期限短的低;家庭借贷多为半年、一年或不定期,利率则比长期的高.

此外,吉林省民间融资以交付为主,信用担保、偿还比率乃至整体信用水平都相当高.

正规金融怎么写作不足是诱因

从民间融资供给方面看,吉林省民间融资之所以越来越活跃,是由于一些居民手中钱多了,即所谓私人财富日积月累,累积成民间融资资金的泉水源头.追逐更高回报的本质决定了人们手中资本的去向.现行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利率税后仅为1.8%,而民间融资最高年利率可达50%,高返利、高收益吸引一部分居民把手中的富余资金转向民间投资.

同时,居民投资渠道狭窄、门径缺乏,县以下乡镇几乎写不到国债,投资不成股票,更接触不到金融衍生物、期货等交易品种等,于是,他们离开了正规金融领域,走向民间投资的“野路子”.

而从民间融资需求方面看,调查发现,目前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怎么写作还相对匮乏.譬如,2004年吉林省经济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高增速,拉动生产经营性资金需求猛增,家庭创业投入、日常生活、改善生活条件等资金需求猛增.可这两个猛增的硬通货诉求,金融机构却无力满足.在农村,仅一个盛产玉米的梨树县,尽管今年农民自筹了一部分生产资金,当地信用社、人民银行竭心尽力组织并投放了3.6亿元备春耕贷款,可到了眼下小苗发芽破地时,还有1.4亿元资金缺口没有办法填补.正规金融机构满足不了农民的资金需求,就等于给民间融资留下了畅通无阻的一扇大门.

再如,现行金融机构的一些制度、政策及经营管理理念也没有完全与现实资金需求者的条件匹配,甚至存在冲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助长了民间融资的扩展.比如对处于弱势群体的农民,有的因有陈欠贷款,便被视为信用观念差不再给贷款;有的因经济实在困难,便被认为没有偿债能力而不予发放贷款.这样的农民不能不生活下去,无奈中只好转求于利息成本很高的民间融资.还有,民营中小企业往往因抵押物不足、财务透明度低、信誉度达不到银行信贷评级要求,便无法迈进银行门坎,也不得不掉头去找民间融资.这样,正规金融怎么写作的“抑制”与民间融资的基本无抑制形成了鲜明反差,使民间融资满足社会资金需求的能量“越求越大”、“越用越多”,似乎成了冬日里不断长大的雪球.

民间融资是“双刃剑”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资金供求矛盾也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融资对解决很多方面的资金急需,弥补金融机构信贷不足,加速社会资金总量的扩充、流动,确实起到了拾遗补缺的积极作用.

民间金融的现状出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民间金融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民间金融提高了资金配置效率.调查发现,吉林省企业融资近七成是用来满足流动资金需要,家庭融资一半以上用于农业生产.民间剩余资本转化成产业资本,标志着资金配置效率正在提高.

民间金融增强了人们的信用观念.调查显示,在民间金融运行过程中,家庭和企业融资的偿还率分别为92.73%和93.28%,折射出民间融资信用状况良好.

民间金融拓宽了融资渠道.尤其是对扶助“三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具有独到的调剂余缺作用.

民间金融填充了正规金融怎么写作的一些薄弱点和富区.像吉林省这样的“后发优势省”,个体私营企业很少能得到正规金融怎么写作的支持,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消费信贷也才刚刚起步,农村中的老弱病残等弱势农产还没有得到有效扶助,基于此,民间融资自然而然起到了“救急似救火,补位如补墙”的效能.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民间融资的负面效应.应该清醒地看到,民间融资的松散性、盲目性和不规范性,也会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及其调控造成冲击,包括造成大量资金体外循环,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国家利率政策实施,截流信贷资金来源等.还可能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甚至酿成相当大的金融风险,包括袭扰正规信贷市场,妨碍银行管理,造成系统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的盲区,导致一部分国家税款流失,引发经济纠纷,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等.

给民间融资“引路”

区别对待,既“管”又“扶”,有“堵”有“疏”.综观利弊,对日益扩大的民间融资一味褒扬和“一棍子打死”都不可取.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对其应特别倡行“给”.

强化管理,给民间融资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应将合法的民间融资与一些非法金融组织所从事的非法金融交易相区别,一方面坚决打击行为,另一方面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把合法的民间融资活动规范化,“保护起来”,壮大开来.

首先,应针对民间融资的特点,通过制定、调整相关政策赋予民间融资行为主体及其行为以应有的法律地位,明确其应该承担的权利与义务.其次,专门指定职能部门对民间融资实行监管.还应建立民间融资信息监测系统,依托各级政府统计部门或农村金融监管组织定期采集民间借贷活动等数据,以防止由于监管者与民间融资行为者信息严重不对称而滋生信用风险甚至金融风险.

强调“指路”、“引路”,给民间融资未采走向树立一块明晰的“路标”.例如借助银行的信用相似度检测职能,逐步开展个人委托贷款业务,为民间融资供求双方牵线搭桥.银行可根据委托人确定的对象、用途、期限、利率等写作技巧民间借贷双方发放、使用及收回贷款,为委托人提供更多的投资理财机会,最终促使民间借贷由地下操作演进为“阳光下的行动”.再如,积极发展投资基金和信托基金,借鉴上海市的做法,使民间资本(个人储蓄存款)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等国家经济领域,从而实现所有制结构调整和融资方面变革的双赢.还可以尝试利率市场化,将民间借贷引入银行体系.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但部分金融机构尤其是信用社放贷还每每存在着不分客户优劣、不管金额多少,利率一律一浮到顶的“一刀切”做法,人为地把很多优质客户“驱赶”到民间融资领域.对此,信用社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实行贷款利率浮动,与民间借贷展开利率竞争,不仅可以保证自身经营业绩,还会迫使民间借贷的高利率下调.


强化、深化,细化金融体制改革,给民间融资未来跃升提供一个较大的空间.治理抑或管理民间融资,首要一条应打破国家对金融业的垄断,有步骤地向民间资本开放金融业,变民间金融为民营金融.就吉林省而言,要实现这个目标,起码可以从三个方面切人:

一是总结借鉴民间融资的经验,发展名副其实的基层合作金融组织.建议推广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会会员之间互相担保和以民营经济为核心内部融资的做法,建立起以民间金融为基础的合作金融组织,用民间资本修补民间融资的空洞,以新的途径缓解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是建立担保补偿和存款保险机制,为民营金融的发展寻求“保障”.有关部门可与财政共同出资,加快建立风险担保基金.同时由省政府负责组建面向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公司,既可分散地方性金融机构所承担的风险,也能为没有国家财政支持的民营金融组织打造信用基础和公平竞争的环境.

三是通过制度创新引领民间金融民营化,最终建立民营银行.当然,建立民营银行属于大趋势,也是渐进过程,务须缜密筹划、慎重行事,而从各省的实际情况出发,还可通过必要的金融资源整合,成立区域性投资公司,或建立区域性投资基金,以利于民间融资活动“浮出水面”、“回到地面”.可在信用社向地区性商业银行转制改造过程中,组建允许民间资本参股的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探索大规模民间资本借助资本市场介入中小商业银行的途径,开办民间资本控股的民营银行试点,“孵化金融新生命、新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