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篇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点赞:3132 浏览:76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国化工行业生产增速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1~6月累计,全行业共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6345亿元,同比增长31.3%,增速比今年一季度提高了两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83个百分点.下半年,原油与煤炭仍高位运行,在国际与国内通胀形势未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预计国内的宏观调控仍将从紧,节能减排的力度也在今年进一步加大.受人民币升值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基础化工行业的外贸环境面临着新格局.

2008年二季度,我国化工行业生产增速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1~6月累计,全行业共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6345亿元,同比增长31.3%,增速比今年一季度提高了两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83个百分点.从子行业生产结构看,行业的生产特征主要有两个:一是与原油相关性高的行业,生产增长一般较快,二是与农业相关的生产行业,生产景气度明显上升.2007年以来,化工行业在收入上保持约30%的同比增长速度,但行业利润总额却由2007年2月的80%增速迅速下降到2008年5月底的25.98%,主要因素是原油、电力等能源、原材料以及人力等成本要素上涨导致的,而由于下游的承受能力和受管制约束等影响,赢利能力大幅削弱.在化工各子行业中,化肥、农药行业由于产品上涨,其上半年利润同比增幅最大,两行业的利润同比增幅分别在50%和100%以上.


上半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逆差达到865.8亿美元,同比扩大61.9%.其中,化工产品贸易逆差为110.7亿美元,同比减少16.6%,占贸易逆差总额比例由去年同期的24.8%下降到12.8%.2008年下半年,化工行业仍面临着纷繁复杂的众多压力.下半年原油与煤炭仍将高位运行,在国际与国内通胀形势未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预计国内的宏观调控仍将从紧,节能减排的力度也在今年进一步加大.受人民币升值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基础化工行业的外贸环境也面临着新格局.

一、总体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尽管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经济发展也遇到了不少突发性困难,如南方冰冻雨雪、、近期南方雨水洪涝灾害,但是化工行业仍保持了平稳发展势头.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进出口贸易增长幅度较大,产品市场呈上行态势.但是,由于各生产要素继续大幅上涨,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攀升,市场压力进一步增大.

化工篇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态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国民经济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总体生产情况

由于受到产能扩张的影响,再加上部分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2008年二季度,我国化工行业生产增速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1~6月累计,全行业共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6345亿元,同比增长31.3%,增速比今年一季度提高了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83个百分点,总体上仍然处于两年多以来的快速增长轨道上.

从子行业生产结构看,行业的生产特征主要有两个:一是与原油相关性高的行业,生产增长一般较快,二是与农业相关的生产行业,生产景气度明显上升.1~6月累计,我国肥料制造、农药制造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2316亿元、65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22%和44.67%,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末提高了4.2和7.8个百分点.同时,受原油敏感的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也完成了工业总产值4546.5亿元,同比增长35.14%,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18个百分点.而合成材料制造、涂料制造工业总产值增速则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9.37个和1.94个百分点,行业分化迹象日益明显.

(二)产品销售情况

第二季度,化工行业的市场供需基本平稳,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98.86%.但由于普遍上涨,部分化工产品出现滞销,市场需求结构调整加快,化工产品需求增长出现回落的趋势.2008年1~6月,化工行业共实现产品工业销售值15970.4亿元,同比增长31.7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1.1个百分点.从子行业的运行情况看,肥料制造、农药制造、日用化学品制造、基础化学原料制造等四个行业的销售情况较好,而其他子行业的销售增长速度都比上年同期有所放慢,整个行业市场冷暖差异较大.对于化工行业来说,目前面临的不利因素是产品库存水平较高,未来市场压力较大.2008年1~5月累计,化工行业产成品规模达到1471.74亿元,同比增长31.0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13个百分点.其中,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因下游行业需求开始收缩,产成品同比增长43.0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2.41个百分点,形势不容乐观.即使是市场情况较好的肥料制造业也因部分生产企业惜售,库存出现较大幅度上升.显然,目前化工行业市场的整体环境已经受到来自宏观调控和市场自身的约束.

(三)企业总体经营情况

目前,国际油价一直处于高位运行之中,国际油价高趋给2008年国内石油和化工企业带来一定风险,直接影响我国石化市场.在成本上升、需求减少、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下,2008年1至5月份化工行业增速有所回落.2007年以来,化工行业在收入上保持约30%的同比增长速度,但行业利润总额却由2007年2月的80%增速迅速下降到2008年5月底的25.98%.主要因素是原油、电力等能源、原材料以及人力等成本要素上涨导致的,而由于下游的承受能力和受管制约束等影响,最终产品的未能传导下去,行业毛利润下滑,赢利能力大幅削弱.在化工各子行业中,化肥、农药行业由于产品上涨,其上半年利润同比增幅最大,两行业的利润同比增幅分别在50%和100%以上.

2008年1~5月,化工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26.96亿元,同比增长年同期提高111.75个百分点.从子行业情况看,亏损程度明显加大的主要是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和合成材料制造两个行业,2008年1~5月,这两个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分别增长242.24%和163.5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12.3和176.4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农药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日用化学产品制造的亏损程度因产品上升而有所减轻.

(四)上下游产业的相关影响

1.成品油上涨将主要导致化工企业运输成本上升.由于成本压力向下游传导的能力减弱,导致化工行业利润缩水.自6月20日起,我国汽(柴)油基准价提高1000元/吨,涨幅为17%~18%;根据相关规定,汽(柴)油的零售价可以在基准价的基础上上浮8%,可见汽(柴)油零售价最终的涨幅将达到25%~26%.化工企业的运输成本显著提高,特别是那些大部分化工产品依赖铁路和公路运输的企业,其销售费用将大大增加.

2.电价上涨将直接导致耗电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化工行业是耗电大户,特别是氮肥、纯碱、烧碱、电石、黄磷等5大高耗能产业,电力成本所占比重较大,电价上涨使其生产成本明显提高.如黄磷生产平均耗电约1.4万千瓦时/吨,此次电价上涨将使黄磷生产成本增加350元/吨;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生产1吨PVC,需消耗电石1.5吨,而电石成本的上升会使PVC成本增加135元/吨.此外,电价上涨也将推动其他行业的成本上升.如合成氨生产平均耗电约1200千瓦时/吨,电价提高2.5分/千瓦时,将使合成氨的生产成本增加约30元/吨,用于生产有机硅的原料工业硅,生产平均耗电约1万千瓦时/吨,此次电价上涨将使工业硅生产成本增加约250元/吨;电解二氧化锰生产平均耗电约2800千瓦时/吨,电价上涨将使电解二氧化锰的生产成本增加约70元/吨.

3.全球产能扩张迅速.未来全球炼油在建产能仍集中在亚太和中东地区,至2010年前增加约3亿吨炼油能力,同期世界新增乙烯产能3000万吨左右,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中国,前者投放量在2000万吨左右,后者投放量800万吨左右,而预计同期世界乙烯消费增长量在2800万吨,其中中国增加当量消费800万吨,占世界需求增量的28.5%.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高峰期投资形成的新增产能逐步释放,特别是大量乙烯产能将集中在2009~2011年投产,使世界同期乙烯产能增长高于需求增长,中东低成本石化产品可能对我国石化产品市场造成冲击,这对石化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发展高端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行业仍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根据以往规律,GDP增长1%,石化产品的需求就将增长1.5%左右.党的十七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要比2000年翻一番.很显然,这一目标的实现与石油化工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石化企业的主打产品除了油品,就是乙烯、芳烃及其衍生物,这些都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原料,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二、行业景气现状及走势预测

我国石化行业,从2003年开始进入景气周期上升阶段,目前处于高峰后期.由于高油价的推动,周期高峰有望再延续一段时期.具体到2008年下半年,化工行业仍面临着纷繁复杂的众多压力.下半年原油与煤炭仍高位运行,在国际与国内通胀形势未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预计国内的宏观调控仍将从紧,节能减排的力度也在今年进一步加大.受人民币升值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基础化工行业的外贸环境也面临着新格局.

下半年,随着化工产品向下游传导能力下降,一些产品将趋于平稳或下降.预计下半年,在原油、成品油继续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化肥将趋于平稳,合成树脂将稳中趋降,橡胶制品将保持平稳,纯碱、烧碱将稳中趋降.预计2008年石油和化工行业销售收入增长30%,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25%,增幅比上年出现一定幅度回落.在行业经营环境变化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难度有所增大,行业内优胜劣汰的趋势将进一步显性化.

三、行业热点或焦点问题

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发展特点

1.科技进步带动行业发展.从技术规模上,氟化氢、氟化铝、冰晶石等大宗、重要的氟化物已拥有万吨及万吨以上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装置.目前,中国已经掌握HF大型成套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关键设备实现了国产化,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国际、国内技术、人员的交流、合作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备,提升了中国生产装置的技水平.

2.资源优势明显.萤石资源是中国发展氟化工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保障.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以石油、煤炭、铁矿砂等为代表的资源价值不断攀升.中国虽拥有较丰富的萤石储量,但近10年来粗放式无节制开采和大量出口,使萤石储量,特别是精矿储量已大幅下降.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萤石限制生产和实施出口配额控制,出口量已逐年下降.今后,在适度开采利用萤石资源,加大萤石资源保护力度的同时,工作重点应放在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提高中国氟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上.

3.粗放型经营和集约化程度低.氟化工产品的深加工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尽管产品附加值高,利润丰厚,由于应用市场狭小,市场进入和退出的壁垒很高,设备专用性强,中国氟化工科研开发工作基本上处于引进技术或在国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仿制的阶段,自主开发创新成果很少.中国从事氟化工研究和开发工作投入不足,受短期利益驱使的科研市场化,科研的连续化、纵深化研究开发缺乏,技术转让工作多于科研工作,造成中国众多生产企业生产技术相同,产品品级相近,产品线过分重叠.行业集约化程度低是中国无机氟化工行业的最大特点.

全球化肥需求情况

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期间,全球化肥需求量增加了4.1%,估计达到1.694亿吨(折纯,下同),比上年同期的1.627吨有所增加.去年7月至今年6月期间,钾肥消费量估计增加6%,氮肥消费量增加4%,磷肥消费量增加3%.从消费地区来看,受农产品较高因素的刺激,拉美化肥消费量增加较快,增幅为12.8%,东欧和中亚化肥消费量增加6.3%,东亚增加6.1%,南亚增加3.4%,西欧和中欧增加2.0%.而非洲的消费量预计不会增加,西亚消费量则下降6.3%,北美下降1.3%,大洋洲下降0.5%.随着亚洲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的增长,生物燃料作物种植是化肥消费量增加的一个主要趋动因素,但生物燃料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并不会使化肥消费量大幅增加,生物燃料作物的养分需求量总计约410万吨,仅占全球作物养分需求总量的2.4%.与谷物、油籽、食糖、饲料作物相比,生物燃料作物对全球化肥需求量的贡献相对较小.如果未来几个月市场维持目前的状况,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期间,全球化肥需求量预计将增加3.1%,达到1.747亿吨.与前几年情况相反,预计氮肥需求量将保持强劲,增幅为3.6%;磷肥需求量增幅为2.7%,钾肥增幅为2.2%.除西亚外,全球化肥市场预计继续扩大,按年度最大增幅计,大洋洲市场将增加5.0%,东欧和中亚将增加4.9%.西欧和中欧化肥消费量将温和增长,增幅为0.6%.其他地区的化肥需求量增幅预计在3%~4%之间.

高油价难挡石化行业发展步伐

油价每上涨10美元,原油开采业的利润将激增20%.今年前5个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累计完成投资2626.84亿元,同比上涨32.65%.高油价是这几年来一直延续的趋势,为何石化行业的投资势头不见减弱?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石化产品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而高油价并没有改变这一需求.有一个规律,GDP增长1%,石化产品的需求就将增长1.5%左右.党的十七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要比2000年翻一番.很显然,这一目标的实现与石油化工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石化企业的主打产品除了油品,就是乙烯、芳烃及其衍生物,这些都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原料,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据统计,未来全球炼油在建产能仍集中在亚太和中东地区,至2010年前增加约3亿吨炼油能力,同期世界新增乙烯产能3000万吨左右,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中国,前者投放量在2000万吨左右,后者投放量800万吨左右,而预计同期世界乙烯消费增长量在2800万吨,其中中国增加当量消费800万吨,占世界需求增量的28.5%.世界石化行业从2003年开始进入景气周期上升阶段,目前处于高峰后期.由于高油价的推动,周期高峰有望再延续一段时期.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高峰期投资形成的新增产能逐步释放,特别是大量乙烯产能将集中在2009~2011年投产,使世界同期乙烯产能增长高于需求增长,中东低成本石化产品可能对我国石化产品市场造成冲击,这对石化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发展高端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油价的形势下,市场分析家们比较看好石化产业链的两端,即上游的油气开采和下游的精细化工,尤其是一些化工新材料,如工程塑料、有机硅等.随着消费的逐步升级,国内化工新材料需求强劲,供需缺口较大,企业效益也不错.高油价挡不住石油化工发展步伐,石化企业却不能因此高枕无忧.高油价肯定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如何降低原料成本,是至关重要的大事.1973年和1980年两次石油危机都曾导致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但今年以来的油价飞涨对发达国家的负面影响,却比前两次小得多,主要原因就在于对石油的节约使用.

据统计,发达国家创造一个单位GDP所需石油,1973年为100的话,如今已经降到了40.我国在这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尽管近年来石油利用率已经大大提高,但消耗量仍然偏大,节约潜力较大.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GDP单位石油消耗是英国的3.8倍、法国的3.2倍、德国的3.1倍、日本的2.5倍、美国的1.9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这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有关,但更与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有关.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石油消费模式,优先节约能源资源,进一步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石化企业在这方面无疑起到关键作用.高油价带来了高昂的生产成本,使企业难以承受,但也逼着企业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强化精细管理,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千方百计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节约日益变得昂贵的自然资源,压缩生产成本,以更高投入产出比去迎接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