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教育方法

点赞:3292 浏览:118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新时期,对于教育界来说,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文章从传统的教学方法入手,探讨启发式、参与性教学方式,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法.从而利于高等教育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

关 键 词:教育方法创新

创新一词在英文中表达的意思是:创造更好或更有效的产品、过程、怎么写作、技术或者思想能够有用的达到市场、政府和社会.创新不同于提高,创新指做事的观念是不同的,是去改变,而不是同样的事情做得更好.

2012年教育部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高等学校以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建立一批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培养一批拔尖创新型人才.”然而,高等教育环境下如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索.

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包括教师直接指向教育内容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及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法.而文章中指的是前者.

中国现有的教育方法达30种之多,常见的传统教育方法多采用:讲授教学法、讲授-演示法和案例教学法.

一、讲授教学法又叫传授教学法,又有人把它叫做“讲授――接受”教学模式

它是指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而使学生获得大量知识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渐演化而来的,主要用于系统知识、技能的学习.它偏重于教师的活动,学生是一种比较被动的接受方式,其功能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

二、讲授-演示法

所谓“讲授―演示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运用教具或教学仪器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利用样品、标本、模型等实物和各种挂图、音像资料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以获得知识的行为方式.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则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方法.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案例教学引导学员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管理者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管理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案例教学中,重视双向交流.学员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还要经过缜密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

这些教学方法有利于新时期创新人才的培养吗?

创新有三种类型:1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2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3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何种教学方法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大学的传统教育方法提出了挑战.高等教育提出了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智慧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注入式教学法”根本对立.其基本精神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和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是以辩证唯物论的方法论为其理论基础的,是唯物辩证法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它把教与学的过程解释为教师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矛盾统一的运动过程.启与发的辩证关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启是发的前提和条件,发是启的发展和结果.要使学生启而即发,就要教师启而得法.

参与式教学方法是指受教育者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在、宽容的课堂环境中,积极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并发展能力.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因此,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推进教学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体现为:以学定教,教怎么写作学,学教相长――即根据知识和认知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我”,教学设计者开发出适合于学习者自主意义建构的具体的,明确限定结果的最好方式.

刍议教育方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学法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可见上述两种教法中倡导研究性学习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强调个性教育,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自尊自信,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高等教育的主旋律是“育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发展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要借助各种手段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锐意创新的习惯.要给学生以自由的时空,自由地发挥他们的兴趣爱好.作为教师,应做到赏识学生,引导学生变换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主体性的地位,达到理论与实践,个性与共性共存的新教学环境,在教学方法设计中加入学生参与部分的设计,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和对于理论知识探究的乐趣.


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期,教师应运用渐进式创新,逐渐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学习、导入新的教学方法以利于高等教育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