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点赞:5193 浏览:17787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从《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可见,《管理学》课程教学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践环节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教学方法,推行案例教学法,改革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建立实习基地,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关 键 词:管理学教学改革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131-02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既具有应用的广泛性与实践的艺术性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抽象特点.要把这门课程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既能牢牢掌握理论,又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激发创新意识,即达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就要求管理学老师要正确安排教学,不断摸索与总结设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普遍重视管理学科的研究,在理论研究和解决实践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管理学的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师生关系表现为二元对立.教师自认为,也被学生认为拥有渊博的知识,相反,学生自认为,也被教师认为一无所知.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教学内容,学生则认真记笔记.这种站在讲台上的教师与洗耳恭听的学生是二元对立的,有对话与交流.教师总是课堂活动的中心,学生的一切行为必须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之间很难交流.正如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所指出的:(1)教师教,学生被教,(2)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3)教师思考,学生被考虑,(4)教师讲授,学生顺从听讲,(5)教师作出选择并将选择强加于学生,学生唯命是从,(6)教师做出行动,学生则幻想通过教师行动而行动,(7)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只纯粹是学习客体.

2.教材选择重理论、轻实务,缺乏优秀的案例辅助教材.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性的教科书只能让学生学习管理理论、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而无法使其领会和品悟管理的艺术、管理的真谛.懂得管理知识并不意味着能在实践中正确应用与灵活应用,过分重视理论教材,轻视相关辅助教材(如《管理学案例》),选择和配套是目前高校管理学课程教材的主要问题之一.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管理学教材很多,相适应的管理学习题、管理学案例与管理学游戏难觅其踪也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

3.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方式单一.当前管理学教学方法存在许多弊端,大多数高校在管理学教学中普遍沿袭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基本上以单一的教师讲授形式进行.这种传统的授课形式虽然便于管理知识的系统讲授和学习,但也造成诸如“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参与感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众所周知的问题.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的艺术性在于管理科学的实践性.那些厚积薄发的管理智慧仅仅靠教师讲授、学生听课是远远不够的,哈佛大学著名的管理学教授查尔斯格拉格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得出结论,仅仅听管理理论和讲座,是无法提高一个人的管理技能的.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1.教学中建立师生平等对话关系.人与人之间天生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对话式教学以师生平等和教学为基本前提,体现着平等对话和协商精神.教师更多地扮演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教师要从居高临下的强势位置上走下来,走到与学生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关系中来.这种朋友式、伙伴式师生关系的建立是管理学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必须从心底出发接受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并对自己的意见表示怀疑.学生理应尊敬老师,忠于老师但不能“愚忠”.

2.教学方法多元化,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并存.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注重讲授内容新、深.教师讲授不应拘泥于教材,不能只重视已定型的理论观点,而应该讲一些当今国际热点管理理论与实践.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是好的教学”.内容浅薄与陈旧的教学会降低学生的认识兴趣,为学生所讨厌,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课堂讨论法就是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师生围绕一个讨论主题,发表意见,展开讨论,其目的在于加深和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发展与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把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逼真的练兵场,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管理事件和问题,接触各种各样的组织场景,通过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采用“讲座”、“报告”形式,让学生与成功人士面对面交流.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管理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和变化趋势,应从其它知名学府聘请专家、学者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及报告,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及管理学理论的动态变化.从知名企业和实习单位请来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成功人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与专家、学者面对面、近距离地交流,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另外,也便于教师与社会各界进行适时沟通,掌握和了解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为以后授课积累大量的素材和信息.

4.积极运用现代科技,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综合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同时,对教师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及教学软件提出了较高要求,有利于教师个人成长.这就需要学校加大投入,建立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此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学时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研制计算机教学软件,采用计算机模拟教学法刺激学生运用知识的积极性.计算机模拟教学法是通过模拟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然后让学生具体担任某一角色进行决策,决策实施的结果可用计算机显示出来,并成为下一步决策的前提条件,可进行单人训练或多人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及测试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5.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探索管理学“三个课堂结合”教学模式.“三个课堂结合”教学模式.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是围绕管理学课理论教学组织开展的多种活动,第三课堂是社会实践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一课堂是管理学课程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为第二、第三课堂提供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论上的指导.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成效.第三课堂是社会实践,是第一、第二课堂的进一步拓展,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另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逐步建立独立的教学实验基地.

6.完善教材建设.教材的建设和改革包含教材内容的改革和教材形式的改革两方面的内容.教材内容的改革,一般指教学内容的改革.教材形式的改革,一是要打破过去单一的文字教材形式,研制和扩大应用电化电子教材,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使难以理解的内容通俗化、生动化,二是要注意发挥理论教材、实践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等各类型教材在专业教学中的协同作用,形成科学的教材体系,三是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案例辅助教材对教学的作用,淡化教学中过重的理论色彩,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差距.

《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管理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7.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本课程各项改革目标的实现,必须有配套的改革来保证.考试不改,课程难改.针对管理学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管理技能培养的要求,本课程应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建立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建议采用以下考核方法:口试成绩占20%,教师可预先制作题目,学生现场抽签,口试过程中教师可以追问,重点考核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随机应变能力,综合测试成绩占30%,综合测试采用开卷形式,测试内容以综合案例分析为主,主要测试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试成绩占50%,笔试采用闭卷形式,主要测试学生对管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通过以上多样化的考核方法,检测学生综合素质的真实能力,把学生从死记硬背得高分引导到灵活掌握知识和发挥能力上来,使学生以后能够适应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