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内部会计监督防范财务风险问题

点赞:34298 浏览:1579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高校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能力的增强,高校资金使用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财务风险问题也不断增加.已经发现或潜在的问题,如高校筹资、投资、财务收支和经营活动中依然存在许多财务风险问题.客观上,高校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影响财务监督有效运行的问题和矛盾.为了防范财务风险,高校应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借助政府审计监督、社会相似度检测监督等手段,强化高校内部监督.文章对此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后,针对现行高校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内部会计监督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高校内部会计监督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235.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149-02

高校财务风险是指高校组织在实现其目标过程中,因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资金调动非规范化等因素而导致资金非正常运行所面临的规制风险,或法律风险.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扩大,高校发展迅速,出现了各高校竞相扩招,扩大规模,举债建设和跨越式发展等现象,使高校的教育财政活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财务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高校内部会计监督问题,并不断加强我国高校的内部会计监督,提高高校的教育经费的管理水平和使用的效益,以防范高校的财务风险.

一、目前高校存在财务风险及其表现

1.筹资风险.为了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高校融资除财政保障外,融资渠道不断拓展,出现了金融贷款办学、世行贷款、亚行贷款、甚至日元贷款基本建设等多渠道融资问题,当教育资源不足、招生规模受限潜在矛盾出现时,融资风险也将相伴而生.“如果不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各高校的办学质量肯定会因此而受到进一步的影响.”{1}实践中高校的筹资渠道除了国家的财政拨款外,还有学费收入、科研收入和其他收入.财政拨款是根据高校的在校生人数来进行确定经费的,因此高校的在校学生人数会直接影响到政府对各个高校的财政拨款,特别是在我国的财政实行了零基预算后,所带来的筹资风险也随之相对增加了.高校向银行借款,给学校的财务工作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如果金融贷款规模超出高校财务承受能力和范围时,贷款还本付息会给高校带来沉重的负担.

2.投资风险.高校投资包括对外投资和内部自身投资.其中对外投资主要是高校新办分校、投资校办公司企业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高校校办企业开始逐渐地脱离学校主体,形成一个个自负盈亏的独立性组织,但是学校作为校办企业的主要投资人,依然对各校办企业负有主要的责任.高校内部自身投资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由来已久,特别是对人才等软环境的投资和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学生宿舍以及其他的学校教学设施的硬件投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些高校为了引进高层次人才,设立了高额奖励基金制度和高额科研奖励制度,高校财务预算执行中容易产生运行风险.

3.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风险.高校财务管理风险是高校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因资金运动所导致的某种不利事件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财务管理目标的期望值约束下,预期财务管理结果与实际财务管理结果之间可能发生的差异而导致的风险.主要包括:一是会计核算风险.高校会计核算风险,是指高校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核算工作时所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有故意差错和客观差错之分.表现在会计核算差错,故意多列支出或费用、设立“小金库”等.二是成本费用列支不规范.高等学校的成本是指与高等学校教育怎么写作直接耗费的相关费用.是提供某类教育怎么写作时,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化劳动,是按照教育怎么写作项目对象化了的费用{2}.高校在采用收付实现制时,各项成本费用支出以款项实际支付为依据,可能造成高校年终收支、结余不真实,款项中的应收未收和应付未付的款项不准确等.三是财务制度不健全.例如,高校财务制度不要求对其进行成本核算,就无法将经济资源投入与相关的产出相匹配,财务支出的绩效评价缺乏制度化与规范化,特别是当存在教学年度与会计年度划分不一致时,容易出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4.经营风险.高校的经营风险主要是指高校日常运行时,在资金调度、投放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影响,使教育经费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不一致.在资金的日常管理当中,管理者能否及时地掌控资金的流量,能否合理使用资金和合理筹措资金,这些都会给学校带来财务风险.如高校在日常经济往来款项的管理中,是否将往来款项及时清理、及时收回或者合理支出,会影响管理者的正确决策,也会导致高校的财务风险.

二、高校内部会计监督的运行模式及现状

1.高校内部会计监督的运行模式.当前,高校会计监督主要采取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主管部门监督和政府审计监督等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模式.根据我国的《会计法》规定,会计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政府审计监督属于外部监督范畴,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和主管部门监督属于内部监督范畴.实践中,高校内部会计监督在保护高校资产安全完整,促进高校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与合规性,以及提高资金管理水平、控制财务风险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2.高校内部会计监督的运行现状.

(1)在高校内部建立了内部监督体系.内部财务监督是由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对学校的财经活动进行的直接监督.实施监督的依据是《高等学校财务监督制度》,《监督制度》规定,高校财务监督管理部门,直属校党委领导.{3}赋予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相对独立性地位,随着高校办学模式、投融资模式的变化,各高校加强了制度建设,以及包括会计原始单据、会计账簿凭证的审查监督工作,建立并开展了对单位各内部职能部门审计和领导干部离职审计监督工作,审计工作成效显著.

(2)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对高校的报表审核监督.采用多种措施,加强对高校的财务监督,具体工作中,教育主管部门每年进行一次高校互检,组织专家组检查等,对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督促其整改,对违规的单位给予严厉处罚,以促使其纠正错误,依法管好用好教育资金,提高办学效益.

(3)政府审计在高校财务监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审计、财政和税务部门等国家政府机关作为监督的主体,根据各自职能任务,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和有关制度等对高校财经活动进行了再监督.审计部门对高校定期实施审计监督,财政部门对高校开展了部门预算和年终结算监督,税务部门对高校针对涉税实现开展监督,各自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监督作用.

(4)社会相似度检测机构接受委托,对高校财务会计实施审计监督.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来看,维护经济秩序应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建立高校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4}一些省市政府审计部门,委托符合条件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高校实施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发挥了社会相似度检测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

3.高校内部会计监督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

(1)高校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些高校虽已建立了内部会计监督体系,却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地实施.例如,一些高校横向科研经费报销范围控制较宽松,课题费用报销审核不严,有些报销的费用没有限定金额,购写办公用品等,缺乏购货清单等.甚至,还有少数高校二级创收单位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等.财产物资内部监督薄弱,存在只重视固定资产采购、验收管理,松怠使用监管和报废清缴管理等问题.

(2)高校对《会计法》的宣传不够,法制观念薄弱.《会计法》赋予了单位主管领导、单位会计人员财务监督的神圣使命,然而,在具体工作中,一些单位主管领导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监督的重要性,宣传学习和贯彻实施《会计法》不到位,削弱了高校财务监督力度.因此,有些高校淡化了学校内部会计监督职责,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校的内部会计监督职能,加大了财务风险.

(3)部分会计人员素质偏低.会计工作是一项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具体繁琐且极为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当前,一些高校会计部门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却仍然停留在简单的会计核算功能上,财务管理薄弱.主要是由于部分会计人员业务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等原因.

(4)内部会计监督的奖惩制度不健全.许多高校没有一套健全的内部会计监督奖惩制度,无法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履行会计监督职责行为进行奖罚处理,不利于调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积极性.

(5)在会计委派制试点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一是过度强调监督职能,弱化会计的怎么写作和管理职能,二是会计委派制与后勤社会化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不相适应,损害了二级单位的财务自主权,三是当委派单位与二级单位发生利益冲突时,委派会计将陷入两难境界地.

三、加强高校会计监督,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日显重要,各类学校加强了内部会计监督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内部会计监督职能,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财务监督制度,是防范高校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基于上述分析笔者特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法》中第27条规定“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5}并且具体规定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该符合的“四项要求”,为单位制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指明了方向.今后,高校应根据《会计法》规定,建立和健全高校内部财务风险指标体系,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控制财务风险,建立高校财务报表和会计数据定期分析制度,通过对财务报表和相关的数据的分析处理,全面、系统地分析评价高校经济资源配置、财务支出合规性和合法性,检查和检测学校的财务风险,寻找财务会计处理中隐性的问题,“对现在的财务状况风险及连带的风险进行预警预报,促进学校合理有效地使用办学资金,防范财务风险”{6}.

2.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会计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影响到高校的内部会计监督的运行,最终也使高校的财务管理受到影响.因此,加强高校的内部会计监督,应提高高校会计人员的专业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以防范高校的财务风险.一是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业务素质.高校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财会专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全面熟悉高校的财务会计业务,了解国家财经政策和学校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规定,以适应高校会计发展的需要.要求财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记账、算账、会计电算化技术等方法和能力,要求财会人员会预测、会编制计划、会编制与执行部门预算、会分析和解决疑难问题.因此,各高校财务部门应制定年度财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抓好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各单位主管部门应按照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有关内容,每年安排会计人员分层次、分期分批地培训学习,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二是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高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养,能够增强高校会计人员的使命感,树立同违反法律法规的人和事作斗争的信念.因此,建议在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中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培养职业道德观,自觉提高专业及品德修养,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讲求对事业的献身精神,自觉地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会计监督工作.

3.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奖惩制度.在高校内部实行会计监督,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会计监督奖惩制度.明确各高校内部会计监督的职责范围、内容和目的,明确不认真履行会计监督的主要负责人的惩罚制度,对在会计监督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相关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实施奖励.建立财会人员的制度和监督奖励基金制度,对检举揭发违反财经法规、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偷税漏税等行为的财会人员进行鼓励.通过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奖惩制度,高校可以根据考核的绩效进行相应的奖罚,以激励高校管理者努力加强内部会计监督与高校的财务管理.

4.加大《会计法》和《税法》的宣传力度,增强法制意识.财务监督不仅维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也维护了本单位的利益.只有加大《会计法》宣传力度,促进增强法制意识,才能有效实施高校内部会计监督.各高校应从校长和党委书记做起,认真学习和大力宣传《会计法》、《税法》等相关财经法律、法规,促使单位会计监督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通过学习宣传《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会计人员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保护学校财产安全,提高会计人员的荣辱感.

5.实施会计人员委派制和轮岗制.会计人员委派制在一些高校已开始试行,且已初显成效.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可以在高校内部真正建立与健全会计监督机制,有效维护《会计法》的严肃性,促进会计人员在任免调配权限及工资、奖金分配时与原单位分离,以确保会计人员能够公正、独立地行使会计监督职能.实行会计委派制,并签订会计委派协议书,明确权利、义务和责任,有利于约束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承担义务,防止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此外,还可以解决有学者提出的“调整会计人员,致使会计监督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并清理学校存在的账外账,最终将这些账目归于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使高校的内部会计监督落到实处”的相关建议.

注释:

{1}任喜雨.高校财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思考.职业时空,2007(16)

{2}马立春.谈高校教育怎么写作活动及其费用与成本.事业财会,2004(6))

{3}参阅1997年6月23日《高等学校财务监督制度》

{4}尹之海.高校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财会通讯,2006(8)

{5}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法制出版社,2002

{6}吴艳波.浅谈完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与措施.经济师,2009(9)

{7}徐维平.试论如何加强高校会计监督.江苏商论,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