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教学的

点赞:12146 浏览:545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会计电算化成为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成为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初级会计实务人员.在教学中如何将学生培养成既懂计算机知识,又懂会计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文章就此展开论述.

关 键 词: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118-02

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的开设虽然有相当一段时间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却没产生一本较为理想的教材:思路清晰,概念完整,逻辑严密,因而给电算化教学及学习带来了不少困难.模拟实验资料的不完整、不系统、仿真度低使得大多数的老师在教学中普遍对这门课把握不准,要么将它上成软件培训课,要么上成程序编写课或计算机基础课,而学生往往也错误地认为上这门课就是学习几个程序而已.现将笔者这几年的教学感受陈述如下.

一、会计电算化实验前应注意的问题

1.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熟练应用通用会计软件来完成企业日常账务处理,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电算化软件对企业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账套管理,对企业日常经济业务及其全部账务处理流程用电脑完成,还要将会计处理技术和企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因此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不仅仅是电脑操作的问题,而更多的是由于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对软件操作的不理解性,因此,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往往会感到枯燥,被动,且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初级会计电算化》教材第四章、第五章的学习,内容是纯粹的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比较抽象,通过案例教学在会计理论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注重教学案例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将抽象的会计理论和生动、实际的现实案例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

2.学生在上机之前,首先安装系统盘时应强调尽量采用光盘中的配套SQLServer2000数据库,否则会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其次准备好实验资料.上机实验时,要按规定步骤进行操作,要充分利用有限的上机时间.最后实验前应选择好学生账套的保存方式,防止数据丢失影响以后的业务处理.

3.制定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财政部在1994年5月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事业的意见》中提出: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00年,力争达到有40%~60%的大中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会计核算方面全面实现电算化,其他单位达到10%~30%.第二步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电算化.文件中规定了会计电算人员培训目标及层次,根据财政部规划,到2000年在城市单位工作的会计人员应有60%~70%已接受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15%接受中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基本掌握会计软件维护的技能,5%能够从事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工作,成为会计电算化高级人才.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应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放在15%接受中等专业知识培训,基本掌握会计软件维护技能这一层次上,同时也要兼顾一小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让他们达到更高层次.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应按照“应知”、“应会”的要求,照顾大多数学生,认真贯彻教育要创新发展的原则,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鼓励培养创造型人才,这就要求学完本专业课后学生能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已经学习和掌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能够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财务软件.

(2)独立操作通用的会计软件.

(3)用掌握的计算机和会计知识对财务软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维修、维护及二次开发.

(4)根据会计电算化知识,熟悉财务软件的基本流程,掌握会计软件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及准确性进行判断.

二、理论教学体会点滴

1.讲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知识时,要结合具体财务会计软件和典型会计业务,讲解操作过程方法时,教师要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际操作演示,采用高清晰度大屏幕投影或在计算机网络教室采用广播方式进行教学.

2.教师要在上课前尽可能地设想学生可遇见的问题并加以重点讲解及演示操作,这样引起学生的重视,为实验课上机操作做好铺垫.

3.不断地总结学生上机操作遇到的问题,反复在理论课上对其进行解析,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三、实验教学体会点滴

1.课程目标定位不正确,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的学生将来是否能胜任会计工作

2.课程设置缺乏正确的参照体系,缺乏端正的课程框架.

3.没有正确认识课程中会计内容与计算机内容孰重孰轻的问题.

4.对于这种操作及课业连续性要求高的课程来说,机房的条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践学习.

5.上机实验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的基本功太差,计算机基本操作太不熟练了.诸如制作会计报表,当单元格里出现“#######”时都慌了手脚不知发生什么事了,不敢再操作,不管等多久都要等到老师来帮助解决,这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都不知道,导致辅导老师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作业问题非常有限,甚至出现每节课都拖延直到差距变大后最后放弃实践操作,而且学生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这些都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麻烦.

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电算化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基于多年的中职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上好这门课,首先是树立正确的教学导向即教学目的,还要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改革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并要充分考虑到生源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学习兴趣及学生今后就业的需要,电算化的教学导向以实用为主,尽量避免会计电算化系统仅仅是手工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的简单“撮合”,兼顾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研究的需要.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的培养.例如学校应定期组织专业教师积极参加财务软件开发商开展的各种认证考试,及时更新知识,学校应提供机会让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考察了解财务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专业教师应定期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或是专业进修.

2.保证多媒体教学正常进行,上机实验室硬件和软件的质量的保证缺一不可.

3.改进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做到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并重.在讲授电算化理论,尤其是各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与功能,例如账务处理系统设计、工资、销售等子系统的设计理念及内部结构时,最好是在穿插讲授小程序的基础上,演示相应的系统软件,以便加深感性认识.

4.要适当扩充理论教学内容,加强基础理论的教育.

5.要适当地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在应用的基础上寻求理论的归纳、内化与拓展,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步领悟到:理论不可能提供现成的运用于实际工作的结论,而只是作为一种方法或思维工具,帮助和启迪掌握理论的人去作出科学的推论,达到加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6.课程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一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数量、质量需求,二是满足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职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需要.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应设置分散实践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两种形式:(1)分散实践课程.初级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内的分块实训包括:基础会计中针对原始凭证的实训、针对记账凭证的实训、针对日记账的实训、针对明细账的实训、针对总账的实训、针对资产负债表的实训、针对利润表的实训、针对流量表的实训等,财务会计中针对存货核算的实训、针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实训、针对无形资产核算的实训等,成本会计中针对品种法的实训、针对分批法的实训、针对分步法的实训等,初级会计电算化中针对工资子系统的实训、针对固定资产子系统的实训、针对总账子系统的实训等.这些实训都应安排在各自理论内容之后,需要老师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中体现,并配有相应的实训教材.学生毕业前的岗位实习则是另一种分散实训,包括出纳工作实习、成本核算实习、固定资产核算实习、往来款项核算实习、存货核算实习等.(2)综合实践课程.电算化会计流程实训从建立账套开始,经过账务初始、日常账务处理、期末处理,最后编制会计报表.该实训应安排在初级会计电算化课程学完之后.复杂业务综合实训,是在财务会计课程学完之后,模仿企业的会计环境设立各会计岗位,针对财务会计课程的复杂业务对学生进行实训,定时轮岗.专业综合实训是在学生学完所有理论课程之后,到单位社会实践之前对学生进行的一次阅兵大检验,主要由学生来做,实训内容应涵盖所有会计课程,实训教材应专门编写.

7.加强学生的相关学科的学习.特别是会计和计算机基础等学科的学习.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随着会计学理论、会计法规制度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但具有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同时也成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财经类学校还把它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在知识高速更新的背景下,能力的获得远比知识的获取重要.教师应强化案例教学和学生应多参加社会调查活动,加强校企合作.因此,如何才能将我国会计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为适应当前社会的模式如何才能为社会培养既懂计算机知识,又懂会计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重点掌握会计电算化应用软、硬件的开发、改进、维护等问题.这便成为现在中职学校和专职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