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教育与通识教育观

点赞:22906 浏览:1063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作为一个简明的预警器和发展阶段的框架,有其应用上的长处与短处,而在历史中形成并深化的通识教育理论对高等教育的理念和功能有着深入的洞见,但需要配合相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来做进一步的研究应用.文章认为两套发展观有部分的重叠和联合应用的可能.将二者在理论和具体发展历程中联合运用,有可能形成对高等教育发展观更深刻的理解,和对高教发展更好的指导.

关 键 词:大众教育通识教育发展观中国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010-03

在经历了连续数年的高校扩招后,我们更经常听到大学老师说:现在的大学越来越不好办了.还有一种常见说法是,通识教育把教学质量降低了.要探讨这些看法有无道理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辨析大众教育、通识教育的理论及其发展.

本文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同通识教育的发展观相结合,初步探讨大学教育的一种发展观架构.

一、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学教育不断发展.到上个世纪90年代,高校内部具备了更多的发展条件,但相比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杨黎明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明显滞后,规模较小,比例很低的大学生常被视为社会精英.及至1999年,政府基于社会经济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始大幅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举世空前的大发展阶段,直到2007年国家审计署开始控制招生规模,将重点更多地转向提高质量,才告一段落.

将近10年的扩招带来了很多难得的好处.对高等教育自身而言,实现了跨越式的巨大发展,从精英教育跨入了大众教育阶段.除此之外,其益处可归纳为两大方面:从人的方面,使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提高素质的机会,在社会层面,有利于发展经济、推迟就业等等.

高校规模的迅速膨胀也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的问题在高等教育内部,表现在教师、教学、管理、后勤等方面的困难和不足.此外,上述的两大方面好处也尚未很好地实现:就人而言,学生的素质不够高,就社会而论,高教对社会经济贡献有限.

有众多观点和理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途径和问题做出了各方面的探讨,但至今研究还很有必要深化.在各种理论中,有两个相当突出并对中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它们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和通识教育理论.前者是国外从规模扩张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的一种发展观,后者则是从教育的功能角度进行研究的一种重要理论.

大众教育理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马丁特罗(MartinTrow,1926-2007)在归纳了美国以及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刚刚经历的迅速扩张后,于1972年提出的.他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其规模等级分为3个阶段:当社会的高校毛入学率很低时可称为精英教育(Eliteeducation)阶段,超过大约15%后就会进入大众教育(Masseducation)阶段,当毛入学率高于50%后就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特罗强调高等教育本身这1个方面的量变,最终必然引发高等教育内部至少10个关键方面的质变(潘懋元、谢作栩做了最早的引介).此观点很快成为西方高等教育发展诸理论中简洁鲜明的一支,并开始对不少高等教育规模不大的发展中国家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在亚洲,此三阶段论被日本改造发展,推动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潘懋元、胡玉君等人对此有具体的论述.大众教育理论传入中国正值1999年政府开始大幅扩招之时,由潘懋元为首的厦门大学高教所把此理论引入.之后,提前实现15%的大众化目标,成为政府力争实现的任务.

中国高等教育的扩张因大众教育理论而加速,那么,大众教育的发展观有什么贡献,对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有何助益和缺欠呢下节对其精华和不足做一小结,以备引出进一步的理论.

二、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发展观浅析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同特定的教育发展观密不可分.马丁特罗的大众教育理论中的一些相关观念,至少有三个方面可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所助益.但这些助益有多大,能够形成本质上的指导作用吗

1.量变引发质变的观念有多大意义.大众教育理论认为毛入学率突破15%后,这一高校规模的量变就会导致一系列深刻的质变.这一判断十分简明、实用,但也引发了许多的争论.这一尺度大体符合马丁特罗所归纳的不少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历程.但量变同质变之间的关系却并不这么简单.

潘懋元早在2001年就提出了结合中国情况对特罗理论的修正,即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他还引用韩国、英国、甚至特罗理论来源的美国的发展历程,论证“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过渡阶段所存在的局部质变推动总体量变的特征”,即毛入学率在远低于15%时就已经开始了朝向大众教育的质变.这一修正可以看为对大众化理论的完善.在后面对通识教育的分析中也能看到,中国、美国高等教育基本理念的变化在精英教育阶段早已发生.例如中国的毛入学率在1990年仅为3.4%,在大幅扩招前的1998年也只有9.8%(黄悦等人的数据),但在中国的精英教育阶段,就已经开始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理念.

但以量变为依据来划分发展阶段仍有一定的意义.中国在2002年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5%,特罗所警示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果然出现了,但我们在许多方面却未能充分重视特罗的预警来对现实问题做出更好的回应.而且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区域的高等教育在全国平均毛入学率远低于15%时就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这是由中国分化巨大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导致的.于经济学和社会研究中很受重视的中国二元结构问题,在大众教育的讨论中却提及不多:于海棠借鉴经济学家胡鞍钢“一个中国,四个世界”的观点初步提及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极度区域不平衡,黄悦指出“少数发达地区如上海和北京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于2003年分别达到53%和52%”.中国的特点是,占人口比重较小的城市区域,却是高校学生的主要来源地和主要就业去向.中国的城市适龄人口早已出现了大众化阶段典型的入学机会大、质量下降、甚至就业困难等特点.可以认为,对大众教育理论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形成更为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大众教育与通识教育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大众教育理论应该怎样发挥作用.对于此论题,国内外已有很多讨论.主流的观点认为大众教育理论的核心作用是对高等教育发展中必然出现的或此或彼的质变做出预警,而理论的数量指标只不过是一种预警信号,是次要的(杨黎明、胡玉君等多人对此都有论述).特罗本人在接受邬大光访谈时也澄清道,大众化“是揭示变化的一个信号,它具有一种预警功能”,15%的数量指标“没有任何数学工具的支撑,或者说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它是我的一种想象和推断,是一种根据事实而进行的逻辑判断等并不代表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邬大光因此提醒人们对大众教育阶段论的作用不要抱过高的期盼,它主要是一种笼统的预警理论而非目标理论.国内应该继续纠正广泛存在的以其为发展目标的较盲目的发展观,以减少高等教育发展的混乱.

大众教育理论的预警作用固然十分简明、重要,但不仅其量变指标是笼统的,而且作为核心的10项质变指标也较为笼统,不能完全适合各国高教发展的历程.不过,人们似乎也不必要为此而否定它.本文认为它作为一个架构,可以部分含纳其它研究高等教育性质和功能的理论,如通识教育理论,以形成更为合理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观.

3.高等教育的新阶段对于旧阶段如何抛弃或兼容.比较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三阶段所赋予的10种性质,让人感到这三个阶段的性质差异很大,特别是在三个基本性质方面,即平等教育观、教育理念与功能、以及课程设置方面,差异相当悬殊、分明.这似乎表示着不同的阶段是难以相互兼容的.因此特罗教授对邬大光特别提到,“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是不要精英教育,而是要更加保护精英教育等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可以共处于一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甚至共处于一所大学中”,这种可贵的兼容,甚至使美国的精英教育有了实际进一步的发展,也使得大众教育的理论在应用中可以避免简单化一的刻板观念,增加教育的多样性.但也要注意反面的例子:意大利试图在精英教育的体系内发展大众教育甚至普及化教育,造成了“高等教育的悲剧”(见黄悦等文).

这些反差带来一个似乎不常被问及的问题:不同阶段的高等教育在基本性质上(除了普及程度以外)的差异应该如此巨大吗其实,前面已经提及的特罗对10种性质的表述同真实情况相比是有失简单、偏颇的.高等教育更为本质的属性在各个发展历程中应该是怎样的本文认为,在教育阶段背景下的通识教育理论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回答.

4.大众教育理论的不足及可能的扩展.从上述大众教育发展观的三方面贡献可以看出,它在具有鲜明优势的同时,也有不少缺陷或未能触及的领域.这一理论视角更多地是一种“学术概念”,而不是一种完整的理论,在多种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并存的西方“并没有被广泛采用”(邬大光语).其主要欠缺可归纳为: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动因上,它缺乏同社会经济的关联分析(方展画的观点),在发展的内部动因上,没有从人自身的发展观方面深入探讨教育的功能.但本文认为,它可以作为一个可能的理论架构,部分包含进其它的高等教育理论,例如下节浅述的通识教育理论,来一同更好地探讨高等教育的发展观.

三、从专业教育到通识教育的发展观浅析

马丁特罗在他对高等教育三阶段10种性质的表述中,大致将每个阶段同一种典型的教育理念对应起来.他基本上认为,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持有自由教育的理念,大众教育持有专业教育的理念,到普及化教育阶段则转为通识教育的理念.这种简洁又分明的分类被中国不少高等教育研究者直接使用.许多文章认为由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的大众教育应以专业教育为其主要发展观.

诚然,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大致走过了从自由教育为主宰,到专业教育兴盛,最后到通识教育渐居主流的历程.但这先后三种演化的发展观在西方的进程中,并不是同特罗的三个发展阶段一一对应的,甚至在美国更不对应.考察中国高教发展的历史和发展观,恐怕更会得出相反的结论.这里有必要对中国及西方高等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历史和渊源做一简析.

1.中国及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专业教育发展观.上世纪中期,中国全面引入了前苏联的高等专业教育体系(见黄福涛2007年文章).虽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在初等、中等教育中被较多提及,在高等教育中却少有体现,教育的理念主要是为国家建设怎么写作.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目的是为应用这一功利主义发展观.倾向于人才即“人材”的实用性理念使得专业教育被强化.前已提及1990年中国毛入学率仅为3.4%,基本上是严重的精英教育,但当时专业教育的比重却比当今大众教育阶段高很多,这同特罗的对应关系基本相反.未来的中国随着大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通识教育的更加普及,这二者的对应关系应该更明显地相反于特罗所说的大众教育以专业教育为本.只有到了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才应该与特罗的表述相同,即通识教育更居主导.

西方的专业教育(Professionaleducation)或称职业教育,是作为自由教育的补充或对立面在近代出现的.黄福涛在其2006年的文章相似度检测绍到,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是西方高等教育最早的理念,起源于古希腊雅典培养道德、心智、身体与美全面人格的公民教育:就目的和功能而论完全不为实用,而是为着人的理想发展,就对象而言是居少数的非奴隶的自由民,就课程设置来看包括人文、艺术和自然科学.自由教育的词源来自其后古罗马时期的“灵魂的耕作”,再后逐渐加入了实用性的医学、建筑学课程.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催生了科学革命和人本的实用主义.社会的需要使大学的医学、法学、神学等专业教育成为主流(自由教育改为在大学预科进行),到19世纪,专业教育已经在规模不断发展但仍处于精英教育阶段的美国占据了高等教育发展观最主流的地位(徐小洲对此也有介绍),但以哈佛和耶鲁大学等传统大学为代表的自由教育并未消失.


2.西方及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发展观.虽然专业教育的发展同教育化和规模扩张有密切的联系,如潘懋元等提到,美国19世纪下半叶新型的公立“赠地学院”开始向更多大众传授职业技能,但是专业教育的发展观及实践没有继续主宰很久,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逐渐让位给通识教育(见皮凤英论文9-10页).在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中,黄福涛发现专业教育的发展观往往对应于精英教育的晚期,通识教育往往在此时兴起,并将于大众教育或普及化教育中逐渐上升为本科教育的核心.

正在专业教育于19世纪逐渐兴盛之际,自由教育已经逐渐演变成为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的发展观:通识教育在教育理念和功能等不少方面同自由教育往往可以混用,皆旨在人的更全面发展,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通识教育倡导非少数人的、的教育.19世纪著名的神学家和教育家纽曼(JohnNewman,1801-1890)曾这样论述自由教育的价值,“虽然实用的未必总是好的,好的却总是实用的.好的事物的属性之一是它不仅本身是好的,而且能够再产生出好的”(徐小洲译).哈佛大学通过1869、1909和1945年的三次教学改革,在美国以至世界率先创立了通识教育的发展观和课程体系(陈向明文),使通识教育在美国刚刚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就迅速扩展,并很快影响到其它一些国家.

通识教育追求不计功利的人的发展,是高等教育自我发展的更高级的动因,而讲求实用的专业教育主要怎么写作于社会经济的需要,得力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动因.二者可以结合互补,促进教育及社会的发展.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张,在大众教育阶段,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的培养逐渐从本科教育上移到研究生教育中,而一般的职业人员的教育大多下移到中等职业教育中完成.这使得通识教育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理论和成功的案例表明,以此高等教育发展观培养的学生能对自我和社会都更为有益.

中国的通识教育发展深受美国的影响.依黄福涛的研究,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即传入日本(译作一般教育),1951年传入香港(译作通识教育),1956年影响中国台湾(先译作通才教育,后改为通识教育).中国在未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的1994年就开始大力推动以“厚基础”、“宽口径”和“高素质”为理念的素质教育,这可视为通识教育的雏形.几乎与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热潮同步,中国在世纪之交开始了通识教育的尝试,并把它迅速推广.

如今中国的通识教育仍在迅速发展之中,仿照美国模式建立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体系已具雏形,并在继续完善.然而观念和现实的不少因素仍然对其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

3.西方及中国普及通识教育发展观的阻力与对策.通识教育强调人的发展以及成为合格有用公民的基本素质,其理念重要但似乎实用性不强.在经济竞争和就业竞争激烈的大众教育条件下,这一更好的教育模式不会一帆风顺地发展.即使在发展较好的美国,人们对通识教育理念的接受程度也不十分高.当遇到社会经济等外部问题时,通识教育的发展可能遇到较大的阻碍.如皮凤英所例举的(在其论文第10页),在美国197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高校为了争夺减少中的生源,曾极力迎合学生对求职的关注,加强专业教育,消弱通识教育.

在中国,通识教育发展观的普及会遇到比西方更大的阻力.在黄福涛(2007)的一项关于本科教学改革的问卷调查中,“美、日、中三国回答‘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作为一般市民必须具备的知识和素质’的百分比分别是82.5%、62.7%和59.2%,美国的比例显然高于中日两国”.中国推广通识教育发展观的阻力至少有3个方面.(1)若从教育体系内部看,中国的教育机制存在着更多的问题.(2)若从外部的社会经济因素看,市场经济转型期的问题和城乡二元结构的难处,使得多数学生的择业挤向城市里较稳定的部门,易于使专业教育的需求过度.(3)若从学生及社会的观念来看,高等教育长期重视专业教育的功利观念难以很快减弱,更为深层的问题还有中国自古流传的“学而优则仕”等功利主义的观念,使人们容易把本科专业教育的减少误解为教育质量的降低.

针对这三方面的阻力,有效的对策恐怕仍有赖于在这三个方面促成更好的变革:在高等教育自身,更为健全的教育大众化和更为正确有效的通识教育会减少对通识教育的抵触和疑惑,在外部环境方面,更合理的经济改革和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会扩大学生的就业面,对于人们的观念,希望借着更好的教育和关怀,提高人们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学习观和就业观进行变革.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作为一个简明的预警器和发展阶段的框架,有其应用上的长处与短处,而在历史中形成并深化的通识教育理论对高等教育的理念和功能有着深入的洞见,但需要配合相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来做进一步的研究应用.本文认为两套发展观有部分的重叠和联合应用的可能.将二者在理论和具体发展历程中联合运用,有可能形成对高等教育发展观更深刻的理解,和对高教发展更好的指导.

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5.胡玉君,周丹.“特罗理论”的日本际遇――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日本化过程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3)

6.黄悦,张红卫.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和谐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7.于海棠.“特罗理论”与中国特色――我国初级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的政策选择[J].辽宁教育研究,2006(1)

8.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9.黄福涛.从自由教育到通识教育――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06(4)

10.黄福涛.中日本科课程改革与美国一般教育模式―一种比较的视角[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0)

11.徐小洲.19世纪西方教育思想演变中的若干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12.皮凤英.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趋势研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M].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3.陈向明.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J].比较教育研究,1997(3)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广东深圳518060)(责编: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