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的

点赞:10559 浏览:43932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针对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现状以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文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设想,建议建立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改进会计核算方法及内容;建立和发展基金会计以增强会计体系对限定资金的控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制度.

关 键 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基金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165-02

近年来,全球性政府管理改革带来了巨大的改革动力与压力,我国预算管理制度因而也在不断出台新的改革措施.随着财政体制改革速度的加快,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凸显出会计在结构和核算等方面的问题,如何进行改革,这是我国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不断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一、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体系结构不够合理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一直沿用预算会计名称,还没有真正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这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关系密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财政机关、政府主管部门和预算单位,他们只关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这在当时是适用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会计信息使用者已扩展到了广大公众和纳税人,其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更关注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府责任的履行情况,各级人大要代表民众借助会计信息对政府工作作出评价,这样,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称为预算会计就显得狭隘了,预算会计体系显得越来越不适应.

(二)“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有一定的局限性

现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依然采用收付实现制已经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信息不能准确反映,不利于规避风险.目前,我们的支出仅反映出实际支付的部分,而那些当期已发生却尚未支付的部分没有反映,这很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2)不利于正确处理年终结转事项.尤其是实行国库支付制度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会出现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当年的工程款或费用无法支出,从而只好作为年终结余处理,导致年终结余出现了虚增现象.(3)不能很好地进行成本和费用核算.在实务中,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长期债务不预提利息,无形资产在确认时一次性摊销,使得不同会计期间的业务活动成本高低悬殊.


(三)会计核算内容不规范,隐性负债、资产反映不实

1.对在用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耗用时不计提折旧,这会导致:(1)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资产状况.在使用后固定资产会损耗,但其账面价值却始终不变,与实际价值日益背离,导致我们虚估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总额和基金总额.(2)无法对价值进行合理的补偿.由于没有计算出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程度,因而我们无法根据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进行更新.

2.核算对外投资的方法过于单一.目前,我们只使用成本法核算核算股权投资,没有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之分.实际上,很多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比例较大,有的占被投资单位50%以上的资本,有的已实际拥有被投资单位控制权,如今对这类投资业务依然采用成本法核算,这明显不能合理、准确地反映投资价值.

3.政府的基本建设拨款未进行核算.由于制度规定的缺失,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等非营利组织,将基建会计和预算会计分列,使其分属于不同的会计系统,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分设银行账户,分别进行会计核算.这使得在同一组织下,人为地将一个会计主体分为了两个会计主体.实行部门预算后,预算单位的所有收支已统一纳入综合预算编制,这使预算管理口径与实际核算不符,很不利于自筹基建款与基建拨款的统筹安排,也不能完整地反映资金使用和预算执行情况.

(四)预算会计对限定用途资金没有发挥会计应有的监督作用

专项资金应该专款专用,可是在一些部门里,预算会计只是体现了簿记作用.财政部门的角色长期局限于分配资金,没有对预算单位具体如何使用资金进行有效记录与监督,这是导致一些人挪用公款,甚至于贪污的主要原因.

(五)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不充分

1.没有流量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没有编制流量表要求,这就不能较好地了解单位的货币资金周转情况,也无法揭示投资活动和单位筹资产生的货币资金变动情况及原因,不利于管理者合理调度和使用资金.

2.会计信息真实性因报表项目列示的不够科学而受到影响.现行资产负债表中所采用的“资产+支出等于负债+净资产+收入”的平衡公式编制资产负债表,将时点会计信息与期间会计信息混同编报.这既不符合资产负债表的定义,也违背了明晰性原则,使资产负债表与收入支出表内容重复交叉,让人费解;此外,资产负债表项目不像企业会计报表按流动性分类,而按会计科目顺序排列,也没有按时间区分长短期负债,这不利于对财务报告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有必要提供财务报告的审计报告

由于财务报告的提供方与使用方之间的立场往往不一致,为了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保证客观公允地反映各部门的受托责任及业绩,考虑财务报告的质量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因此,需要委托有资质的事务所以其中立、公正的身份,对各部门的财务报告进行依法审计,并提供公允、客观的审计报告,使之能取信于信息使用者.

二、对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的设想

(一)建立中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

建议以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取代预算会计体系,使之附合国际惯例.新的会计体系的构成模式应借鉴美国做法,由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构成,其体系涵盖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单位.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主要有国有、民间非营利组织.国有非营利组织主要是国有事业单位,其资金主要源于财政预算资金,其核算方法和报告形式接近于政府预算会计,关注的是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结存情况,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财政预算的约束性和限制.因此,应将其纳入政府会计范畴,继续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于经过改制后已全面走向市场,并已与财政脱钩的事业单位,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非国有事业单位可执行我国在2004年8月财政部发布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二)调整现有的会计确认基础,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有利于准确的成本和费用核算,促进资产、负债管理的持续性管理;有利于客观地评价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能更好地监管国有资产,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中应逐渐引入权责发生制.在运用中,可对全部的金融资产、部分负债项目以及反映绩效的项目采用权责发生制,还可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按照权责发生制予以确认,使社会保障支出需求在各会计期间得以均衡负担.

改进会计核算方法及内容

1.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折旧是反映受托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实行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净资产保全的必然结果.可以在“专用基金”增设二级科目“折旧基金”项目,固定资产的净值就是它与固定资产的差额.

2.按对外投资的期限和目的分别进行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核算.对于拥有控制权或占被投资单位资本50%以上的对外投资项目,可参照企业会计的权益法进行核算.

3.为了能提供关于基建资金方面的会计信息,满足相关各部门的需要,应把基本建设拨款纳入单位的财务统一核算.

加强对限定资金的控制,建立和发展基金会计

在基金会计模式下,每一项具有限定用途的财务资源都可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单独记录和报告,这就划清了各种具有专门用途的预算资金的界限,保证了专款专用原则的有效地执行,便于加强政府和预算单位财务资源的管理.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应根据公共财政框架和基金管理要求,建立政府公共基金会计、国有资产基金会计、社会保障基金会计等.这有利于制衡权力,促进法治,防腐倡廉,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完善财务报告制度,使之与国际接轨

1.编制流量表.流量表能提供及等价物的形成和使用情况,对分析单位财务资源的形成与运用有着重要意义.只有编制了流量表,才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流量信息方面的缺失,也才可以满足进行决策时对经济前景预测的需求.

2.调整资产负债表报表项目.通过调整,使时点会计信息(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与期间会计信息(收入和支出)得到科学、规范的反映;同时要把项目按流动性分类,以利于进行相关的财务分析.

(六)形成定期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鉴证的机制

审计鉴证的实质是检查单位受托责任及管理公共财政的业绩是否全面履行,是否按相关规定有效执行和控制收支预算.因此,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必须增加定期审计鉴证的要求,以保证其可靠性和真实性,确保各单位合规合法地履行受托责任,并通过提高政绩来取得社会公众、相关部门的信任.